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若以力,若以财,若诳诱,若自有妻受戒,有娠、乳儿、非道,如是犯者名为邪淫。如是种种,乃至以华鬘与淫女为要,如是犯者名为邪淫。如是种种不作,名为不邪淫。」以上,是龙树菩萨对邪淫的解说。不过,同样是邪淫,还是有轻重不同的。如《优婆塞戒经》卷六说:「唯三天下有邪淫罪,欝单曰无。」因为北欝单曰的人没有家庭制度,随遇之人,只要双方合意,可以随时淫合,又因为没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但在受菩萨戒之前必须取得父母与配偶之同意,才能避免受戒后产生「重戒不犯,轻戒不断」的情况。菩萨戒在见道以前必须取相受。取相受者若想不犯戒比较困难,必须非常谨慎、非常清净,才勉强守得住。菩萨戒的意旨在于摄心,声闻戒则主要在于戒止身口之恶业,即使心动了,只要身口不做,就不算犯戒。而菩萨戒祇要有犯戒之念即为犯戒,所以要受持以前,须先将戒条了解清楚。一旦持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见道就是证佛菩提,那么在声闻菩提当中也是这个样子,声闻菩提当中也是要受戒才能证果;那么佛菩提道同样的一定要受菩萨戒,才能证得佛菩提。因此,菩萨想要从初发心的菩萨变成证得菩提的真正的菩萨,他就一定要受菩萨戒。这是对于初发心的菩萨为什么要受菩萨戒的四个理由,简单的说到这里。四、受菩萨戒的心态接下来说受菩萨戒,我们要用什么心态来看待受菩萨戒这件事情?有些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若受戒已,若口教杀,若身,是人即失优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况须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优婆塞,臭优婆塞,旃陀罗优婆塞,垢优婆塞,结优婆塞。是名初重。二不偷盗优婆塞戒,虽为身命,不得偷盗,乃至一钱。若破是戒,是人即失优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况须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优婆塞,臭、旃陀罗、垢、结优婆塞。是名二重。三不虚说优婆塞戒,虽为身命,不得虚说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若以力,若以财,若诳诱,若自有妻受戒,有娠、乳儿、非道,如是犯者名为邪淫。如是种种,乃至以华鬘与淫女为要,如是犯者名为邪淫。如是种种不作,名为不邪淫。」以上,是龙树菩萨对邪淫的解说。不过,同样是邪淫,还是有轻重不同的。如《优婆塞戒经》卷六说:「唯三天下有邪淫罪,欝单曰无。」因为北欝单曰的人没有家庭制度,随遇之人,只要双方合意,可以随时淫合,又因为没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四、受戒之后应当如法而住五、当满分持戒 我们既然三归了之后,我们就要知道,我们应该要持守五戒,即使没有受戒也应该要持守,如果我们能够再去受这个五戒,这样更好。五戒可以让我们保得人身,而且这个五戒,虽然我们不学佛也同样要持守,因为这个五戒它是属于世间、人间里面,建立人间最基本的道理。五戒之重要,是因为它是一切戒之基础,五戒俱足,可保人身。五戒若犯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若佛子,佛灭度后,欲以好心受菩萨戒时,于佛菩萨形像前自誓受戒,当七日佛前忏悔,得见好相,便得戒。若不得好相时,应二七、三七乃至一年,要得好相。得好相已,便得佛菩萨形像前受戒;若不得好相,虽佛像前受戒,不得戒。若现前先受菩萨戒法师前受戒时,不须要见好相,何以故?是法师、师师相授故,不须好相,是以法师前受戒即得戒,以生至重心故便得戒。若千里内无能授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那第二段,佛又继续这么讲说:善男子!若受戒已,当知是人为诸天人恭敬守护,得大名称。虽遭恶对,心无愁恼;众生亲附,乐来依止。(《菩萨优婆塞戒经》卷六)也就是说受了五戒以后,那么这样的人,会受天人恭敬守护,就是我们说的,会有二十五善神来守护——你能持一戒就有五位善神守护,你能够持五戒,就有二十五位善神守护。因为你持了五戒能够让人恭敬,会得到大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关于不非时食之释疑:问:《优婆塞戒经》<受戒品第十四>中佛言:「若优婆塞受持戒已,月月之中,不能六日(六斋日)受持八戒,供养三宝,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因日常工作之原因,经常午饭都要在过午之后才能吃,而且也要吃晚饭。那受了菩萨戒后,如果还是按照以前的生活方式,是否天天都要得失意罪了?导师在《优婆塞戒经讲记》第一辑之第112页开示:「修学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受持方法如从师受,自有受戒仪规,故本文略而不说,如目前无师,南山律开许在佛前自誓受。至受持之日期长短,或一日一夜,或每月六斋日或每年三长斋月,或一年,或尽形寿,随各人之志愿,及其力所堪能,自定之,至于受戒时候,应在早晨,或每遇持斋日在佛前受,乃至尽形寿总作一次受,悉可随意。所谓一日一夜者,以此戒之持法自日中至翌晨明相出现,即为圆满故。现每有天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四、受戒地点:男众可在寺院,女众可在自己家庭。今多众受,男女在寺院分区修道持戒持斋,应无不可。五、受戒时间:以吃斋日的清晨为佳,最迟也应在午前。六、有他因缘,午前不能受,但作意念,午后补行仪式亦可。关于舍戒因八戒的时限时一日一夜,受了之后,无须舍也;如在一日一夜之中有逆因缘生,对于某条戒甚至全部不能守持。舍戒无需向五众,只要是一位听懂话的人即可。称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我今受戒。不得杀生。留待明朝。杀充所食。如刑戮等。亦尔。如是名为根本业道淨。而近分不淨。世尊说。彼所受戒。虽是胜业。而不获大果。或有根本业道淨。而近分亦淨。而恶寻思之所损害。谓欲寻思。恚寻思。害寻思。世尊说彼所受戒。虽是胜业。而不获大果。或有根本业道淨。而近分亦淨。非恶寻思之所损害。而不摄受正念。谓六随念。佛。法。僧。戒。捨。天。随念。世尊说彼所受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佛言:如能在一日一夜内受持八关斋戒如法清净者,所求之愿决定成就!包括求生净土!所以受持八关斋戒清净,能得这样的大功德利益!不过,应当明确:要从受戒日的黎明,到第二天的黎明,足二十四小时内对七条戒和过午不食的斋法全都清净无犯;还要保持意念清净无染。应该专心一意行于念佛、念法、念僧、念施、念戒、念天这六种思念,而不应该生起别的意想。一、劝持斋之意义八关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大众顶礼八关斋戒证明师上○下○和尚三拜!《维那白:大众长跪合掌念诵》:(维那起腔)祈请大德:慈念○○○(自呼己名),为作八关斋戒证明师;我依大德故,得受八关斋戒,由大德慈愍故!《顶礼一拜》3、(维那白)问遮难4、(维那白)请圣证明(和尚独自唱诵香花迎,大众从香花请开始接着唱诵)香花迎!香花请!○○○一心奉请:娑婆教主本师释迦牟尼佛,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于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及神变月,受戒布萨。至十四日,遣太子下,观察世间。为何等人供养父母,乃至受戒、布萨。至十五日,四大天王自下世间,观察众生。为何等人供养父母,乃至受戒布萨。诸比丘!尔时,世间无有多人供养父母,乃至受戒布萨者。时,四天王即往诣三十三天集法讲堂,白天帝释:天王!当知今诸世间,无有多人供养父母,乃至受戒布萨。时,三十三天众闻之不喜,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受戒布萨。至十四日。遣太子下。观察世间。为何等人供养父母。乃至受戒布萨。至十五日。四大天王自下世间。观察众生。为何等人供养父母。乃至受戒布萨。诸比丘。尔时。世间无有多人供养父母。乃至受戒布萨者。时。四天王即往诣三十三天集法讲堂。白天帝释。天王当知。今诸世间。无有多人供养父母。乃至受戒布萨。时。三十三天众闻之不喜。转相告语。今世间人。不贤不善。不好不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受戒时根本清净(心意清净),可是这时觉观不清净了,八关戒斋的功德就被消减了。5、念心清净:时时刻刻记着今天受持八关戒斋,要用心在佛法上面啦!用心在上面。6、求报清净:要追求受八关戒斋将来所得的果报清净。譬如持斋的目的是求人天善法,求生天享福,就属于求报不清净!菩萨持八关戒斋所求的果报,应当把它回向佛菩提的证量次第增上,迅速成佛,早日广利有缘众生,这才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是故于六斋日,持斋受戒,得福增多。《法句譬喻经》云:优填王夫人于奉斋日,王召不应命。反复三呼,执斋不移。王怒,遣人曳出,欲射杀之。箭反向王,数射亦尔,王时大怖,问有何术,乃致如此,夫人对日:惟事如来,归命三尊,朝奉斋法,过中不食,加行八事,饰不近身,必是世尊,哀顾若兹。王乃同往佛所,听佛说法,一切心解。)四、远离恶道如果有人行为举止一向不够检点,现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那么,为什么归依三宝之后还要再受五戒呢?世尊在《优婆塞戒经》中有解释说:归依三宝之后再受五戒的话,因为是依于世尊所开示的第一义正理,所以这时候五戒就称为第一义戒;而如果没有依于三宝来受戒的话,因为是依于世间凡夫的杂染妄想来受戒,所以就只能称为世间戒,那么就会有根本不净、受已不净、庄严不净、觉观不净、念心不净以及果报不净等等的六种不净。所以,依于三宝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那么,为什么归依三宝之后还要再受五戒呢?世尊在《优婆塞戒经》中有解释说:归依三宝之后再受五戒的话,因为是依于世尊所开示的第一义正理,所以这时候五戒就称为第一义戒;而如果没有依于三宝来受戒的话,因为是依于世间凡夫的杂染妄想来受戒,所以就只能称为世间戒,那么就会有根本不净、受已不净、庄严不净、觉观不净、念心不净以及果报不净等等的六种不净。所以,依于三宝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