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对于身行所起的种种法,例如说内身的种种四大的法要,以及一切的动转等等,都要一一法去如实地现观。不但是要对现在的这一个身行的一一法如实现观,乃至于这个身行落在什么样的境界中,在不同的层次修道位阶中,它有什么样的法要变化,都要能够一一地观行出来;而口行的部分,只要心中有念、有觉知,就不离口行,语言文字相出来的时候已经是粗相了;有关于意行的部分,是最难让 admin

2020-02-21

可是我们看到佛陀在经典里面就有说到,在世间里面,最有福德的人就是转轮圣王,就是国王,特别是金轮王,他可以管辖四大洲,他的福德是最为广大的,可是金轮圣王对于他的七宝,他能够永远去拥有它吗?佛陀也曾经说过,祂以前也经常作转轮圣王。在《长阿含经》里面就有一段经文,在描述以前佛陀在过去世祂的本生的情形。经典里面说:【王告女曰:汝向所言象、马、宝车、金轮、宫 admin

2020-02-21

是故圣人借以为喻:狱者三界,囚众生,狂象者无常,井众生宅也,下毒龙者地狱也,四毒蛇者四大也,草根者人命根也,白鼠者日月也;日月克食人命,日日损减无有暂住,然众生贪着世乐,不思大患。是故行者当观无常以离众苦。】我们还是先以白话方式语译说明一下。故事是说:一切有情众生贪爱恋着世间种种可乐之事,从不思虑、不会想到这种种世间之乐,其实是变化无常的;也不认为 admin

2020-02-21

有情所拥有的这个身体,它是由四大的元素----地水火风这四种元素所积聚起来的;这样子的一个积聚起来的,地水火风所积聚起来的这样子的一个四大物质身体,它顶多就只有一百年,以人身来讲的话,顶多就只有一百年。过了一百年以后,这个四大所聚集起来的这个身体,就完全都不见了,所以这个是色阴的虚妄。第二个我们要讲的是受阴的虚妄。受阴所谓的受,就是领受或是接纳的意思。 admin

2020-02-21

五蕴又称为五阴,因为会遮盖有情而不得解脱,包括色、受、想、行、识,五种有情生命身心的现象,乃是由所谓的六界的六种功能所合成;也就是四大----地界、水界、火界、风界,再加上空界与识界。弥勒菩萨对于有情身心出生因缘的开示,是这么说的:【云何从缘所生?所谓缘于六界得和合故。何等为六?谓地、水、火、风、空、识。此六界合时,是名从缘生故。】(《大乘舍黎娑担摩经 admin

2020-02-21

(《优婆塞戒经》卷六)假使有人说:一切微尘聚集而成的四大之身是念念生灭变异的,所以色身的存在只是一刹那又一刹那安住的。也就是说,身体的细胞新陈代谢不断地在转变,所以也是念念之间在坏灭,只是次第而住而且念念坏灭。死亡后、坏灭后就再也没有色身安住了;若是无住的,把别人色身伤害以后尚且不会有作之罪,何况会有无作之罪呢?依据医学家的说法,人类色身的全身细胞 admin

2020-02-21

正因为有这种大风云的存在,才能执持着宇宙中的水大、地大、空气及火大,四大才能够不会散坏。有这个大风云执持着,所以阿修罗宫乃至六欲诸天的天宫,以及我们人间的山河大地就都能够被执持着好好的;而山河大地乃至诸天天宫因为都有大风云来执持,才能够存在。但是这个大风云是因为众生修十业道的缘故,才能有这个能量产生;但能量不是众生生命的本源,能量是从共业众生所修的 admin

2020-02-21

正因为有这种大风云的存在,才能执持着宇宙中的水大、地大、空气及火大,四大才能够不会散坏。有这个大风云执持着,所以阿修罗宫乃至六欲诸天的天宫,以及我们人间的山河大地就都能够被执持着、好好的;而山河大地乃至诸天天宫因为都有大风云来执持,才能够存在。但是这个大风云是因为众生修十业道的缘故,才能有这个能量产生;但能量不是众生生命的本源,能量是从共业众生所修 admin

2020-02-21

这一类人只看见未来世的美好境界等他前往,并无四大分离或肢解的痛苦。造恶业的人由头部先舍身,恶境现前,而且死亡不久就无意识存在了;短暂的意识存在期间内,却是住于恶业风吹的恐怖境界中,成为不正知舍寿。接着,我们再来探讨中阴身,也就是一般世俗人所说的灵魂,产生的过程及其境界。在《瑜伽师地论》中,有开示中阴身产生的道理,大意是说:众生将死的时候,由于我爱的 admin

2020-02-21

佛在《楞伽经》曾开示:法身有七种性自性,其中一种就是大种性自性,祂能摄取地水火风四大而造一切有情种种的色身。也就是说,如果有情有因缘能够入胎而诞生于人间,就会藉着自己往昔所造的业种、无明,以及今世的父精、母血等四大为缘而诞生于人间。虽然诞生于人间,但随着往昔所造的种种业而有种种不同的果报在承受,因此在人的世间里,就会示现有男人与女人、身高长与短、体 admin

2020-02-21

此时大地震动,诸天天人都来到这个地方,四大天王们带着上亿的部众们,一起前来致哀,天王们禀告佛说:佛啊!我们都是世尊的弟子,跟随着您听闻佛法,才能够成就现在的初果须陀洹,这个棺材应该是要由我们来担的,才对!佛陀答应了。四大天王全部都变化成人形,加入抬棺的行列,用手扶着,把棺材放在自己的肩上,送葬队伍佛走在最前面,手里拿着香炉,佛光犹如一万个太阳那样的 admin

2020-02-21

经中说:父母于子,有大增益,乳哺长养,随时将育,四大得成。右肩负父、左肩负母,经历千年,更使便利背上,然无有怨心于父母,此子犹不足报父母恩。能像這樣孝养父母的人,世间难寻、更是难以做到,但就算能做到了仍然不足以报答父母的恩德。佛陀接着说:若父母无信,教令信,获安隐处;无戒,与戒教授,获安隐处;不闻,使闻教授,获安隐处;悭贪,教令好施,劝乐教授,获安 admin

2020-02-21

我们怎么样观行淫欲的虚妄以及它的不清净呢?如何来观察淫欲的无常和虚妄呢?各位菩萨,一切有情众生的色身,其实都是地、水、火、风四大假合而有。身体里面尽是脓血臭秽、屎尿不净,只是因为包裹着一层薄薄的皮,所以看起来好像还不错,其实是名符其实的“活动厕所”啊。我们之所以会对别人的身体表相产生贪着,往往都是因为有情的言语、气质、姿态、神韵等种种韵味 admin

2020-02-21

云何眼是内入处?佛告彼比丘:眼是内入处,四大所造净眼,不可见,有对。耳鼻舌身内入处亦如是说。复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说:‘意是内入处’,不广分别,云何意是内入处?佛告比丘:意内入处者,若心意识非色,不可见,无对,是名意内入处。】如是说前五根(指净色根、胜义根,非言扶尘根)是内入处,不可见,有对。如眼对色、耳对声、鼻对香、舌对味、身对触。而意 admin

2020-02-21

”舍利弗进一步说:“世尊所说的一切诸法无生无灭无相无为,是无一切名相的法,是没有语句言说的法,世尊却能以种种名相来宣说这个无名相法,以种种语言来叙述这个无语言法,而能令人信解,真是太稀有了!”佛陀听了也赞同舍利弗的说法,并且举了十个例子:像有人能乘坐着以岩石凿成的船筏,从大海的此岸度到大海的彼岸;还有人身上背负着须弥山下北俱卢洲、西 admin

2020-02-20

譬如弥陀赞:【阿弥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无等伦;白毫宛转五须弥,绀目澄清四大海;光中化佛无数亿,化菩萨众亦无边;四十八愿度众生,九品咸令登彼岸。】又譬如《佛本行集经》卷4赞叹说:【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佛本行集经》卷4)又譬如《胜鬘经》卷1胜鬘夫人赞叹说:【如来妙色身,世间无与等;无比不思议,是故今敬礼。如 admin

2020-02-20

那么有没有哪一位如来前来供养您啊?因为您持了这个六字咒以后,理上应当是变得十分尊贵啊!可是,说一句不欺瞒众生的话,您念诵这个六字咒这么多年,而且又这么多次,到底得到了什么?可能心中是会有很多问号吧!即便说是有一些感应,可是却又与跟佛法的修证是有何相干呢?而且说,假如是真的如来来供养您,你敢接受吗?你自己的福德,是不是也要掂量一下呢?同样的道理,前面 admin

2020-02-20

我们如果把这十种广大行愿加以分类的话,可以分成四大项:其中的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是行者本身供养于佛;请转、请佛住世、常随佛学则是行者对佛的法供养;忏悔业障、随喜功德则是行者自身的自修功夫;而恒顺众生、普皆回向则是属于菩萨利乐众生的部分。也就是说恒顺众生就是指菩萨在漫长的修道过程中,应该如何去和众生互动、同事利行;又应该如何去了解自身中的五阴 admin

2020-02-20

这个世间之上有欲界六天,第一天是四天王天,分由东西南北四大天王所管辖。第二天是忉利天,也就是道教的玉皇大帝他的住处,这一天分为三十三天,中天是玉皇大帝所住,有善法堂;玉皇大帝就是我们所熟知的释提桓因,常在善法堂中讲说佛法;中天的东西南北四方各有八天,共有三十二位天主,都归中天玉皇大帝所管辖。四天王天及忉利天,和人间的关系非常的密切,天、人之间常有往 admin

2020-02-20

然而,有情众生却为无始来之无明所障,妄认四大为自身,六尘缘影为自心,因而妄造流转之业,常在三界六道之中轮回生死,无法止息,这都是由于无法证得这个涅槃妙心的缘故。永嘉禅师也说:争似无为实相门,一超直入如来地。(《永嘉证道歌》)自古以来,禅宗祖师皆是以种种入泥入水、老婆无比的作略,让弟子们能在穿衣、吃饭、运水、搬柴等日用之中,去证悟无生。如果能够一朝亲 admin

2020-02-20

 «上一页   1   2   …   3   4   5   6   7   8   …   28   29   下一页»   共572条/29页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