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三世因果、善恶报应以及六道轮回,可以说是世间、出世间的圣者所共同观察到的。在《大般涅槃经》中佛陀开示说:深思行业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此生空过,后悔无追。在《过去现在因果经》中,佛陀也说到一切众生不知诸苦之根本者,皆悉轮回,在于生死。另外,在《莲修起信录》中也说到: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像这些都是古德劝化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可是在背后是有一个如来藏,所以大家在看这个表时,千万不要忘掉:三界六道是世间的因果,实证解脱果是出世间的因果;可是不管是世间、出世间的因果,背后都是有如来藏的运作,才使得世间、出世间的因果能够成立。我们所说的三界,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我们可以看到,一般所说的六道,就是地狱、饿鬼、畜生、人、天阿修罗、天,这个六道的范围,事实上,只在欲界里面;若只 | 三摩地 2018-07-22 |
![]() |
94为何会感生各种异熟果报呢?三世因果又如何在异熟果报中具体实现呢?其因在于各个众生都有的第八识,也就是阿赖耶识,此识含藏着众生无始以来所熏习的善、恶、有漏、无漏的一切业种,过去所造的善业、恶业与无记业习气能影响业种的流注而不断现行。阿赖耶识由其所含藏的我见、我执烦恼业种,不愿见闻觉知的自己消失,因而引生七转识不断出生,由七转识现起种种不如理作意的分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藏密诸多财神法的修习,都是违背布施因果的正理,此乃诈习交诱的具体表现。六、诳习交欺:众生由于互相欺诳,枉诬不止,因骄诳、欺骗、蒙蔽,故地狱中便有尘土、屎尿等污秽不净物;如人处于随风飞扬的尘沙中,各不相见,故地狱中有情便有没溺、腾掷、飞坠、漂沦诸事。因此十方一切如来,见此欺诳,同名此为劫杀,菩萨行者见诳习者,犹如践触蛇虺恐易被咬伤;然而藏密动辄宣称藏 | 三摩地 2018-07-22 |
![]() |
94为何会感生各种异熟果报呢?三世因果又如何在异熟果报中具体实现呢?其因在于各个众生都有的第八识,也就是阿赖耶识,此识含藏着众生无始以来所熏习的善、恶、有漏、无漏的一切业种,过去所造的善业、恶业与无记业习气能影响业种的流注而不断现行。阿赖耶识由其所含藏的我见、我执烦恼业种,不愿见闻觉知的自己消失,因而引生七转识不断出生,由七转识现起种种不如理作意的分 | 三摩地 2018-07-22 |
![]() |
87汝今当应如是修学,亦令众生了达因果、修习善业;汝当于此正见不动,勿复堕在断、常见中,于诸福田欢喜敬养,是故汝等亦得人天尊敬供养。龙王!当知菩萨有一法,能断一切诸恶道苦,何等为一?谓于昼夜常念思惟观察善法,令诸善法念念增长,不容毫分不善间杂,是即能令诸恶永断,善法,常得亲近诸佛菩萨及余圣众。言善法者:谓人天身、声闻菩提、独觉菩提、无上菩提,皆依此法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或有人疑:既然因果之理真实不虚,为何有人一生行善,反遭坎坷;有人一生造恶,却安享福禄。答:因为我们流转生死,不只今生一世,过去已经历无量世。今生行善遭祸,祸是前世恶业之报,并非今生行善感得,今生所行之善,必于将来产生安乐;今生造恶享福,福是前世善业之报,并非今生造恶感得,今生所造之恶,必于将来感受痛苦。所以因果报应通于三世,如局于一生,似有不足信之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这个部分若要详知,唯佛能够究竟具足了知,因唯佛具足了知一切的因果,诸菩萨因为所证智慧的高低而能多分少分的了知。-----《正觉电子报第046期》般若信箱 (原标题:业障、共业与别业)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那如果过去生许多人来杀人,杀一个人,可能这一生,就被一个人来杀死这么多个人,所以因果之间很复杂。也就是说,业不是无缘无故的。因为佛法说一切的业,它不论是因还是果,都是由如来藏所成就的。如果说别于这个道理,那请问:那个业的因,到底是什么样的法来执持的呢?执持就是说祂所蕴藏,而且且不说执持蕴藏,因为你要怎么收藏,那已经很困难。你要经过无量劫来都还可以收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藏密诸多财神法的修习,都是违背布施因果的正理,此乃诈习交诱的具体表现。六、诳习交欺:众生由于互相欺诳,枉诬不止,因骄诳、欺骗、蒙蔽,故地狱中便有尘土、屎尿等污秽不净物;如人处于随风飞扬的尘沙中,各不相见,故地狱中有情便有没溺、腾掷、飞坠、漂沦诸事。因此十方一切如来,见此欺诳,同名此为劫杀,菩萨行者见诳习者,犹如践触蛇虺恐易被咬伤;然而藏密喇嘛动辄宣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原标题:佛经因果问答集锦)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也有些人,对于布施的因果没有信心,或者不晓得布施的异熟因果,有许多需要在未来世才能展现;因此在布施之后,碰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或者障碍,便抱怨布施没有感应,因此便生起后悔之心,造成将来的果报不清净,或者先受快乐,后受苦恼。譬如在《大智度论》卷94中的开示:【若著心布施,有不称意事,则生恚怒;若受者不感其恩,即成怨嫌。若著心供养善人,有少凶衰,则嫌布施无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悲品>第三〖善生言:“世尊!彼六师等不说因果。如来今说因有二种:一者生因,二者了因。如佛初说发菩提心,为是生因?是了因耶?”〗讲记:现在善生菩萨又提出疑问:“佛所说的发菩提心,和外道所讲的外道菩提,二者有什么差别呢?”善生问:“外道说,修学他们的法,他们是不谈因果的;可是如来今天所说的发菩提心,以及发心后证得的菩提果,却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一、概说什么叫因果?因果又叫业因果报,又叫因果报应,是佛教基本原理之一。『因』就是原因,也叫因缘。『果』就是结果,也叫果报。『业』就是指一切身心活动,分为身、口意三业。『报』就是业的报应,即由三业的善恶所导致的后果。因就是业,果就是报。我们凡做一件事,说一句话,甚至动一个念头,都是种因;随其善恶的性质和分量,都有恰如其分的结果在后面,迟早总要由自己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深信因果——《禅----悟前悟后》同时还要深信因果。有的人并不相信因果,不信因果之人,大多是断灭论者,称为断见。这种人不相信有过去生,也不相信有未来生,他只相信当下这一生。因为没有过去生、没有未来生,所以他认为:如果今生放弃享乐来修行,若万一不能明心见性,那放弃一切享乐来吃苦修行不是太冤枉了吗?就会产生这样的怀疑。而这样的怀疑,即是断灭论者。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以下部分经文摘录若有男子女人,不行善者行恶者,乃至不信因果者,邪淫妄语者,两舌恶口者,毁谤大乘者,如是诸业众生,必堕恶趣。——地藏菩萨本愿经若遇杀生者,说宿殃短命报。若遇窃盗者,说贫穷苦楚报。若遇邪淫者,说雀鸽鸳鸯报。若遇恶口者,说眷属斗诤报。若遇毁谤者,说无舌疮口报。若遇嗔恚者,说丑陋癃残报。若遇悭吝者,说所求违愿报。若遇饮食无度者,说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问:云何知有因果?答:若无因果,应无三世,今生亦无。问:一神教云:无过去世,今生身心乃神所造。有未来生,死后或入地狱,或上天堂成为神之奴仆。答:既能由今生而入未来生,亦应能由过去世来至今生。过去世未死时名为今生,今生未出生时名为过去世之来生。既今生可以往到未来生,亦应过去世之今生可以来至过去世之来生——今生。故必有三世。又:耶和华若能造人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一、佛教的三世因果概述二、业1、身口意三业2、共业和别业3、定业和不定业4、善业、恶业、无记业三、因缘1、亲因缘2、等无间缘3、所缘缘4、增上缘四、果报1、异熟果2、等流果3、士用果4、增上果5、离系果五、对因果规律的误解1、因果是自作自受的2、因果各业不同3、一业多果,多业一果4、因缘果报的运作由心造六、运用因果利益无边一、佛教的三世因果三世因果指的是前世造因,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听念三世因果经。三世因果非小可。佛言真语莫非轻。今生做官是何因。前世黄金装佛身。前世修来今世受。紫袍金带佛前求。黄金装佛装自己。衣盖如来盖自身。莫说做官皆容易。前世不修何处来。骑马坐轿为何因。前世修桥铺路人。穿绸穿缎为何因。前世施衣济贫人。无食无穿为何因。前世未舍半分文。高楼大厦为何因。前世施米上庵门。福禄具足为何因。前世造寺建凉亭。相貌端庄为何因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今天我们要借由毘舍离的三十二个儿子的故事,来说明因果显现的三个层次。在释迦牟尼佛的时代,有一位非常尊贵的妇女,她的名字叫作毘舍离;她不但非常有智慧,而且又贤能有道德。毘舍离十分敬爱信受佛法,常常恭请佛陀和祂的们来家里接受供养。而当时的国王,名字叫作波斯匿王,他因为非常赞赏毘舍离的智慧和贤德,就和毘舍离互相以兄妹称呼。毘舍离总共生了三十二个儿子,每一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