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当声闻人证得阿罗汉果,烦恼的现行是断了,可是还会有残留的习气,所以世亲菩萨说:今虽惑尽,所为相状似染形仪。例如:有一次,有一只鸽子,佛陀从它身边走过去,影子照到它,它一点都不惊慌,还是非常的自在;可是舍利弗的影子去接近它时,它就开始发抖。舍利弗就觉得很奇怪,他和佛同样都证得了解脱,也都是有慈悲心,也断烦恼,为什么鸽子还怕他呢?他想想自己完全没有伤害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又因为声闻证果的三果与四果人,在解脱道上之异生性已经断尽,既无意愿回心而修大乘般若,舍寿时必定是现般涅槃,或者下至上流处处般涅槃;既然如是,又何必为了短至一世之见取见而与菩萨相诤?又何必再回入凡夫位中而造谤法之大恶业?若是初果与二果人,则又由于身见、三缚结已断的缘故,已能了知菩萨所说法义都非妄言乱语,惟有敬之而不评论;如是解脱道中的证道者,决不会与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所以呢,断我见、断三缚结,在声闻解脱道当中,就扮演了这样的一个角色。所以呢,这是为什么要断我见、为什么要断三缚结的第二原因。-----《三乘菩提之学佛正见一第12集如何断三缚结》正旭老师(原标题:所有的烦恼都依于我慢而有)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总合而言,八正道大部分都是有关道德行为的规条,可见声闻法所要对治的是众生自私的自我观念,而贪、瞋、痴等恶心所,都是由于错误的我见我执而引发。佛法说无我,虽有各种不同之层次差别,但最简单的无我概念——五蕴十八界皆因缘所生,无有真实之我存在——也不是单纯的知识所能对治得了,必须有长期的闻熏正知见,确实观行、思维,加上具体的行为实践,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譬如法华会上,当世尊准备开讲《法华经》的时候,就有五千声闻人当众退席,而在场的阿罗汉们,居然都没有人出面制止声闻人的退席;这就表示阿罗汉们对佛世尊仍然有疑,怀疑自己与佛的解脱证境是否相同,怀疑世尊即将宣讲的《法华经》是否言过其实;因此说阿罗汉仍然有增上慢。增上慢只有初地以上的菩萨才不会产生,而三贤位菩萨在证悟以后,相对于未悟或错悟众生,有时也会不自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若是没有次法的修习成绩,而希望能在法上有所取证,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纵使世智辩聪而能理解法,也将只是知识而不能相应,乃至善知识帮助而实证了法以后,仍然无法与自己的所知相应,于是声闻解脱果及菩萨佛菩提果的取证,都将成为戏论;严重者,乃至由于生疑不信而产生谤法、谤贤圣的结果。次法的修习:第一:施论、戒论、生天之论、欲为不净、出要为乐。这是修习解脱道以及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前面的节目中,我们已经为各位介绍众生断了我见,成就了声闻初果(也就是须陀洹果),初果的人,他不会再以三界当中的任何一个法,当作是真实的我而存在,所以不久之后连带着疑见、戒禁取见也会一并的断除。我见、疑见、戒禁取见,三个加起来就叫作三缚结。也就是说证得初果的人断了三缚结,就是断了一念无明的第一个部分──见一处住地,所以还剩下欲界爱、色界爱与无色界爱的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这就好像登月火箭,每隔一阵子就会把粗重的部分,一节一节给抛弃、给丢弃,这就是声闻道的修学方法。所以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东密的立川派,以及无上瑜伽智慧灌顶男女双修之法,(都)有主张以欲界法当中最粗重的男女淫欲,来帮助我们修道。其实这是与佛道的相违背的,是印度佛教的后期,由印度教中所渗透进来的错误的法,这个法不能够淡薄也不能够断除欲界爱。甚至连密宗内部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这就是声闻道的修学方式,用这个方法来断除对于欲界爱的执着,而心不动摇。各位可以想想看,被一把矛刀从胸膛刺穿过去,痛?是不痛?所以对声闻道的人来说,到底快乐在什么地方呢?经中说对于声闻人而言,只有方便说有一个时候是快乐的,那就是入灭尽定,灭尽一切,叫作受断乐。可是在灭尽定当中,既无一法可立,另外还要动中的定力,还要有持戒来辅助断除欲界爱;因为持戒能够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如是二法,汝及成就菩萨摩诃萨乃能听受,诸余声闻唯信佛语。」(《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当胜鬘夫人向佛提出众生难以理解的法时,佛即随喜赞叹说:「就是这样子啊!就是这样子啊!如来藏自性清净而有染污的道理,真的很难让众生了知。有两种法众生很难了知:第一种、是自性清净心,众生很难了知;第二种、是自性清净心为烦恼所染污,众生很难了知。所以自性清净心而有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声闻人推溯到无明时,确认众生由于不知蕴处界的虚妄性而产生了自我执着,这就是无明;然而断除我执时,若不是因为佛陀开示无余涅槃中有本际实存、常住不变、真实,二乘圣人就会因内有恐怖,我见与我执是无法断除的;但是菩萨不但要断我见、我执,还要推溯无明是从哪里来的?对二乘人来说,解脱道的修行是在了知无明的内容,也从佛闻知涅槃中的本际常住时,我执断尽就结束了。可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总合而言,八正道大部分都是有关道德行为的规条,可见声闻法所要对治的是众生自私的自我观念,而贪、瞋、痴等恶心所,都是由于错误的我见我执而引发。佛法说无我,虽有各种不同之层次差别,但最简单的无我概念——五蕴十八界皆因缘所生,无有真实之我存在——也不是单纯的知识所能对治得了,必须有长期的闻熏正知见,确实观行、思维,加上具体的行为实践,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今次旧病复发(凡夫声闻习气现行),再受警告,就不得不让我去深究其理。很显然,佛菩萨宁愿我在佛菩提道上懈怠两年,都不许我精进地伏断烦恼,修证禅定,这到底是为什么?今借此缘由,将整理心得写出来,供养有缘菩萨。菩萨入道初门是明心见性,而明心这一法,因为涉及法界最高机密,自古以来均非易证,非无量无数劫,虔恭一心求,具足善根福德因缘者不能证得。菩萨在初发菩提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其实还有很多人仍然还在二乘菩提之中:受了菩萨戒,却不以菩萨戒为主要依止,反而把声闻比丘戒、比丘尼戒作为第一依止,菩萨戒只是作为方便用的。法上也一样,总是把二乘解脱道当作佛菩提道的行门。因为他们熏习佛菩提不久,刚发心时又只学到声闻菩提的解脱道,而且是被印顺以错误的声闻菩提说成的佛菩提熏习成功了,所以还没有菩萨性的发起;你若一开始就对他说很胜妙的大乘佛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但是菩萨四果和声闻四果又不一样,菩萨四果是从初果就以慧印证涅槃,只是掉举等五下分结、五上分结没有断尽,所以他还须求尽智——一切后有永尽的智慧,所以要留在世间。因为修学菩萨行不能离开世间,所以他驻在世间。当他断了五上分结,就是不坏五阴而实证涅槃。如果他有四禅的功夫,就可以随时随地提前舍报入涅槃,没有障碍。他如果要延后舍报,照样可以做得到。这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贪欲的断除,在菩萨来讲,和声闻不同。声闻断贪欲,是不行欲的行,菩萨断贪欲,是在欲而断欲。所以菩萨行比声闻行困难,在欲而不染,称为火中生红莲。在欲而行禅,不同于声闻人的离欲而行禅。声闻人断一切的淫欲行为,断绝一切世间诸有的贪着行为,山林间,树下坐而修学禅定。菩萨修学禅定不离淫欲行为而照样可以进步,但是非常困难。所以在欲行禅,必须要先见道,如果没有见道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心生退没乐声闻乘。是名初发心菩萨犯于第一根本重罪。先所修习一切善根皆悉烧然。堕于恶趣离安隐处。失人天乐及以大乘境界之乐。坏菩提心。是故菩萨。宜应先知众生善根及了彼心。随其所堪次第说法。如入大海渐渐至深。善男子。是虚空藏菩萨摩诃萨。随其所应以种种形现生其土。而为说法令生惭愧。于所犯罪发露忏悔。不堕恶趣增进善根。长养阿耨多罗三貌三菩提心。初发心菩萨由于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凡是说话不虚也不诳的人,他必定能因正见而成就正语、正志、正业,于此一世之中,不证声闻初果也难。在佛法中修行的人,若能心地不谄、身行不曲、言语不诳,他就是正直之士。这样的正直之士,佛说:只要亲遇真善知识时(亲遇解脱道中证果断结的人,或是亲遇佛菩提道中证悟的人),他一定可以断结证果或是悟入般若乃至种智之道。佛陀说,正直之士若遇佛陀而听闻以后,或七年、或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声闻初果向断身见以后,还有受、想、行、识的我在。有受、想、行、识存在,就有果可证。有受、想、行、识存在,就有我、有人、有众生、有寿者等四相。必须再转入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观行,才能断尽我见,才入初果;而仍不明中道实相。但菩萨初果,明心悟得真,不是解悟,不是以一念不生的灵明觉了为我,悟得真如的时候,不但断身见,同时也断我见。因为真如离见闻觉知而不作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所以,佛本来不想华,但是有人三请之后不得不讲;可是准备开讲时,五千声闻人就当众退席,大规模的公然!那种场面真是很大,可是佛对此默然无言,等他们都走了才开讲;佛陀不便制止他们离开,而阿罗汉们是应该有所为而出面制止的,他们都没有出来制止五千声闻人的离开,这表示阿罗汉对佛仍然有疑,怀疑自己是否与佛陀的解脱证境相同?怀疑佛即将宣讲的法华是否言过其实?所以说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