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无量世中呵责身。以是因缘得男子身。无量世中至心持戒。以是因缘言语辩了。无量世中供养三宝。以是因缘无大众畏。语译:善生菩萨问:世尊啊!菩萨摩诃萨要想自利也能利他,应该要具足几法才能做得到?如果能自利而不能利他,想要成就佛道就会很困难、很缓慢;如果自利也能利他,就会很迅速;因为在利他之中也能自利,自己的进步一定会非常迅速,所以应该要追求自利、利他兼俱 三摩地

2018-07-23

如华严中之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之善知识,唯有六位示现出家声闻相,其余则示现在家菩萨相的童子、童,或者居士、宰官、天人……等各种在家相;以此身相的示现,对于利益众生的层面较为广大,较易符合「恒顺众生、饶益有情」的菩萨道精神。此分法要平实导师于2007年12月,在台南文化中心开示〈人间佛教的真实义〉时,有甚为详细的阐释,本电子报将于《随缘》连载后, 三摩地

2018-07-23

比如欲界众生最重要的受用的境界法就是男贪,男贪第一个就是色——容貌;然后声音、香味,最后到男的淫触。所以呢,这五种就代表你从众生去取的。不管你说是有情或是无情,你都是以这五种取来作为目标的,那现在就把它开始转变过来。可是菩萨总是会想,这些境界法要舍弃,真的是很难,而我们在这里说的:是心舍,不是身舍。我们可以讲白一点,释迦如来现在也有 三摩地

2018-07-23

比如说,菩萨不会和众起淫欲心;或者你又觉得太严格了,但你会发现有些法与你的戒行是有关的,有些法的表面上看似和戒行无关,而最后你就知道这些都是菩萨的持戒,以心性戒作为自己的标准。(原标题:念念救护众生) 三摩地

2018-07-23

这些世间伦常,都是我们要经常自我检视:是不是有做不好要改善的?如果说一个人连人伦的基本道理都做不好,那么连做人的资格都不具足了,哪还谈得上生天当天人呢?更别说是要当菩萨了!但是,曾几何时,「孝子」竟然已经变成孝顺儿、宠爱子的称呼了。当子们接受父母无止境的溺爱,逐渐也好像变成理所当然的了。另外,现在的师道不彰,许多学生对老师连基本的敬重心都没有 三摩地

2018-07-23

如果以修福的行为去缠绕一个已经找到无门之门的修慧者,导致他不能修慧,妨碍他参禅开悟,不但魔王魔子魔是魔,我们自己本身就是魔。若遮障别人修慧,不论是出家人或在家人,都是魔的眷属。——本文节选自平实导师第二版《禅——悟前与悟后》第二章正修行第七节第五目(原标题:劝人修福报应观因缘) 三摩地

2018-07-23

于是便把儿嫁给了他,继承了长者的家业,从此以后呢,敬奉佛法僧三宝,以四无量心广行布施。佛说:这一位长者就是我——世尊的过去世,那一位乞丐就是周利盘特比丘,而那一位浪荡子呢是提婆达多。提婆达多过去虽然听闻我所说的经多达六亿品,可是他的嘴巴虽然说好啊!好啊!可是他作出来的行为,却是违逆我的教导,并没有把它付诸实践,所以他死后入太山地狱,也就 三摩地

2018-07-23

那轻安的觉受,我们可以以一个比喻,就好像众洗完脸以后,在脸上拍上化妆水,那时候就会有着一层清凉无负担的薄膜在脸上很舒服,而轻安的感觉就类似于此。当轻安的发起时,全身就会有一种完全没有负担的觉受,完全没有负担的觉受遍满全身,那时候会觉得身体的重量都不见了,拜佛完全不必使力,这不是用舒服两个字所能够形容。这时候虽然也会感受到有外界五尘的动扰,但是完全 三摩地

2018-07-23

而我们心会散动,往往就是外五尘,如:色、声、香、味、触,或者是贪、瞋、痴,或者是男等相的一个现起,而会障碍到我们的修定;所以我们可以用这样的一个轻安、这样的忆佛定,来作为对治的力量。也因此在佛法的修证当中,依着定力的修持,就解脱果而来说,如果无相忆佛的功夫作得很好,然后又能够有断我见的这样的知见以及实证,要入薄贪瞋痴是非常容易的一件事情;可是如果 三摩地

2018-07-23

初禅天众已经离开了欲界的贪爱,而欲界贪爱最严重、如同刚刚所说莫过于男爱,所以对于男爱如果贪著不舍,不可能离开欲界的境界而证得初禅,因此修禅定的人,首先要把淫贪降到最低点——这是证入初禅最基本的条件。所以学禅的人,如果有了基本条件以后,再进一步压伏欲界贪。再者,我们可以试着想一下,初禅天的天众是否有抟食?那么我们知道初禅天的天众是禅悦为 三摩地

2018-07-23

当佛陀带他看过天以后,于是他就不再贪着人间的妻子,而积极于持戒修定;可是他的目的,是为了想要到天界去享受和天一起的五欲妙乐,所以这两种都是属于邪缘散乱。所以阿难曾经劝诫难陀说:“您以想着天界的五欲心思来持戒修行,就好像公羊和公羊之间,用头上的角相撞,好像是往前进,却是退得更多。”所以身体外在,虽然显示是持戒修行,不受此世五欲所牵,但心 三摩地

2018-07-23

乃至初禅它是离开欲界爱的,如果有些人没有办法离开欲界的饮食跟男欲,而说他能够证得初禅以上的禅定力,那也是不可能的。譬如说有些人在修双身法,还对于男欲极为贪着,而且必须要经常来修持这个双身法,那说这样的人能够发起禅定力,有禅定的实证,那也是不可能的。因为初禅以上的境界,它是离开男相的、离开男欲的,他不可能依于男相,依于男欲来成就初禅。因为 三摩地

2018-07-23

」也就是说菩萨看到好看的风景或人事物,不要就一直贪要看,就像我们男性菩萨看到美,就不应该起贪心一直看!这样就变成色瞇瞇了!定力一定不好!应该要学佛陀教导的,我们不要放逸一直观看美或美景或任何东西,心里也不要升起贪爱烦忧!不要看到什么东西就一直忧虑,也不要升起恶念头,邪恶的念头和烦恼都不要有,应该这样努力修定力,来防护自己的眼根!那耳鼻舌身及意根 三摩地

2018-07-23

例如,很多电视机前面的观众所熟悉的《阿弥陀经》里面,释迦牟尼佛对舍利弗尊者就这样子开示,说:【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佛说阿弥陀经》)说若一日乃至七日专持阿弥陀佛名 三摩地

2018-07-23

譬如来讲你对于佛的色相、名号的声相上面去执着,在经教当中也说有种种相,譬如在家相、出家相、声闻相、菩萨相、男人相、人相、老人相、少年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种种的相,如果对于这些相的执着不舍弃,那你的定力就不容易成就,你就无法在体究念佛上面用功。这就表示,你在理行的资粮是不够的,那为什么会有这个现象呢?问题就是定的知见不足的原因,所以我们 三摩地

2018-07-23

】第一种解脱,是解脱於欲界境界而生起了离生喜乐定,是初禅等至的境界相;由於初禅等至位中还是有色法的,但已经解脱於欲界色的男淫触,也解脱於欲界独有的味尘、香尘了,但欲界及初禅天都有色尘,所以是色观色的解脱。第二种解脱,是解脱於初禅等至的境界相,进入第二或第三禅等至位中;由於第二、第三禅等至位中,已无色法存在——不再有五尘等色法了,这时已经 三摩地

2018-07-23

而我们心会散动,往往就是外五尘,如:色、声、香、味、触,或者是贪、瞋、痴,或者是男等相的一个现起,而会障碍到我们的修定;所以我们可以用这样的一个轻安、这样的忆佛定,来作为对治的力量。也因此在佛法的修证当中,依着定力的修持,就解脱果而来说,如果无相忆佛的功夫作得很好,然后又能够有断我见的这样的知见以及实证,要入薄贪瞋痴是非常容易的一件事情;可是如果 三摩地

2018-07-23

结果有一天,国王有事要出城,他交代他的王,也就是公主来代替他供养这个欝头蓝弗,这所谓的梵志,这一个有功德、有神通的修行人。当天欝头蓝弗如期一样的飞行到王城,从河边的大树林飞行到王城,来接受王也就是公主的供养。公主依照当时印度的礼仪,她行捉足礼,也就是说双手握着郁头蓝弗的脚后跟、后踵,然后头顶到他的足踝,来行最尊敬的一个捉足礼。用自己最尊贵的头顶 三摩地

2018-07-23

所谓的拙火,是在行者脐下约四指的地方,也就是在脐下二寸有与生俱来的血脉暖气,行者藉着宝瓶气控制呼吸出入,以及控制呼吸长短,以及用观想引气从左脉、右脉入中脉的生法宫,来唤醒拙火的出现;当拙火出现时伴有燃烧的火焰生起,会使身体暖和,称为灵热,这个火焰就是拙火;它由红菩提明点所生,沿着中脉渐渐上升,经过脐轮、心轮、喉轮、眉尖轮,洗净全身脉、气、明点的不净 三摩地

2018-07-23

欲界天人和人道中人一样也有,特别是男欲和饮食欲均未断除。四禅定力与色界天相应。具备四禅定力且福报具足的人,死后可以往生色界天,具备初禅定力者可以往生初禅三天,有二禅定力者可往生二禅三天,之后依次是三禅三天、四禅四天,佛门声闻三果以上的修行者可以往生到五不还天,五不还天的最高天为色究竟天,只有地上菩萨可以往生,释迦牟尼佛的报身毗卢遮那佛现在就在色究 三摩地

2018-07-23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