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若女人为父母兄弟姊妹夫主儿子世间法王法守护。若犯者是名邪淫。若有虽不守护以法为守。云何法守。一切出家女人在家。受一日戒。是名法守。若以力若以财若诳诱若自有妻受戒有娠乳儿非道。如是犯者名为邪淫。如是种种乃至以华鬘与为要。如是犯者名为邪淫。4、《妙法莲华经》中所说:诸等,尽勿亲近。5、《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是名众务过。是人多爱染。往来家。如鸟入樊笼。不依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看到这里女同胞们是不是对世尊非常崇拜啊)第五,是托付家事。家里的事情嘛,让妻子作主。由她打理。我们只负责国家大事就可以了。妻复以五事恭敬于夫。云何为五。一者先起。二者后坐。三者和言。四者敬顺。五者先意承旨。善生。是为夫之于妻敬待。。妻子呢也有五件事情,对待丈夫。这可是非常有智慧的家庭哲学哦。先起、后坐。这是个礼节啊,而且还挺古老。现在都是女士优先了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对于男女之事、房事只不过是顺应世间规范、道德要求。已然超越欲念。生他化自在天。从上面的开示,我们了解了对于欲念,佛弟子跟随修行进步会有什么现象。欲念是逐渐淡薄的。首先我们要做到,不邪淫。然后是事来则行、事后不想。再进一步是,为了顺应夫妻生活、世间道德规范而行,但自己已经不再有此欲想。最后则是超越此念。佛弟子对于夫妻生活,并不是苛求对方如何,而是看自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摩诃蜜有七个女儿,个个花容月貌,庄严端正,辩才无碍,天天穿金戴银,和五百女人聚会,并以自己姣好的容貌,自负贡高,憍慢大众。当时有一位信仰佛法的长者,名叫分儒达,听说七女以美貌傲视大众,摩诃蜜也以此沾沾自喜,常于人前炫耀。有一天,分儒达长者来找摩诃蜜,听说你的七位千金长得端正无双,如果你能带他们到全国各地展示,而没有人说他们不漂亮,我就输你五百两黄金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心在房室好着薄衣渴欲女色爱着卧具服饰香华。心多柔软能有怜愍。美于言语好修福业。意乐生天处众无难。别人好丑信任妇女。欲火炽盛心多悔变。喜自庄饰好观彩画。悭惜己物侥幸他财。好结亲友不喜独处。乐着所止随逐流俗。乍惊乍惧志如猕猴。所见浅近作事无虑。轻志所为趣得适意。喜啼喜哭。身体细软不堪寒苦。易阻易悦不能忍事。少得大喜少失大忧。自发伏匿。身温汗臭薄肤细发。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常生女人爱欲。乐他于己行丈夫事。何等为四。一者或嫌或戏谤毁于人。二者乐作女人衣服庄饰。三者于亲族女行淫秽事。四者实无胜德妄受其礼。以此因缘令诸丈夫起于如是别异烦恼。若悔先犯更不造新。心生信乐作佛形像。其罪既灭此心亦息。白话:为什么会成同性恋呢?因为过去(或前世)曾经:一、讥嫌、戏笑、毁谤他人;二、喜欢穿着女人衣服;三、与有血缘关系的女子行淫;四、没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要不,美容整形行业为什么那么火爆呢?男人们津津乐道于追求美女,女性都渴望自己貌若天仙。然而,在佛陀眼里,分别美与丑的心,其实是痛苦和烦恼的根源。美与丑,只是内心的虚妄幻象罢了!有一次,释迦牟尼佛在灵鹫山弘法。王舍城里,一位名叫莲花的妓女,长得非常漂亮,可谓绝世佳人。这天,忽然她起了善念,想远离人世间的烦恼,做一位参学与持戒的佛教修行者。于是,她前往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性格格外粗暴的人,总是一脸的凶相;许多品行不太好的中老年妇女,往往一脸的刻薄相,这就是所谓的薄命相、克夫相。实际上不是生就的相貌,而是长期的心与行为在脸上的投影,这些相貌也在预示着其未来的命运。相术也就是一种经验积累,由脸观心,由心知未来。那么幼年与少年、青年时期相貌的成因是什么?相貌特征与父母的遗传因素有关,脸型身材与禀受的先天之气有关,漂亮程度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这些年来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因为酒后驾车、酒后争执,造成许多严重的伤亡事故,使得许多家庭在瞬间破碎,更造成家属哀痛、子女失养等身心创伤以及社会问题。从这里我们就可以了解施设不饮酒戒的必要性了。反过来说,持守五戒则是一切善法的根本,如果一个人受持五戒的话,就可以不堕入三途恶道之中;所以一般来说,持五戒至少可以得人身。接下来我们再来谈十善业,也就是生天之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而且因为父母给予子女养育教导的深恩,即使子女尽千万年承事奉养,也不足以报父母深恩。父母对于子女的恩德是世间最上,因此经中也将父母与诸佛及师长、僧宝并列为报恩田。从《杂宝藏经》中记载了佛陀对的开示,那就更为具体明白了。经中讲:【(一时)佛(在舍卫国,)告诸比丘言:若有人欲得梵天王在家中者,能孝养父母,梵天即在家中。欲使帝释在家中者,能孝养父母,即是帝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大善逝一切如来,金刚本体(谓男人性器官勇猛不泄之本体,于女性则谓为金刚莲花本体。)莫舍我,令我住金刚自性,具大密誓大勇心,于法无生本体阿,起空乐大智慧吽,降伏一切魔仇呸。(35-172)4如是百字明之意译,已可具足显示其意涵──以双身法之修证,及以双身法之精进合修,作为密宗行者忏悔罪业之意涵也。而双身法之邪淫荒谬,世间万法无有能出其右者,绝非佛菩萨之所传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什么是邪淫呢?所谓邪淫是指说,对方不论他是男性或女性,凡是他已经婚嫁而系属于他人的,我们在他身上行非梵行的话,就是犯了邪淫的根本罪;而邪淫的方便罪则是譬如说,我们派遣一个侍者去向某一个有家室的女人或男人相约,或者自己前去相见而交给对方信物,乃至以手去触摸对方,或者与对方讲悄悄话,这样就是邪淫的方便罪成就了;接着如果交欢之事已经完成了,就是成已之罪已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于他妻妾,他所护女,亲族媒定,及为法所扩,尚不生于贪染之心,何况从事。况于非道。性不妄语。菩萨常作实语、真语时语,乃至梦中亦不思作覆藏之语。无心欲作,何况故犯。性不两舌。菩萨于诸众生,无离间心,无恼害心。不将此语,为破彼故,而向此说。未破者不令破。已破者不增长。不喜离间,不乐离间。不作离间语,不说离间语。若实若不实。性不恶口。所谓:毒害语、粗犷语、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有些母亲喜欢夸孩子,有些妇女喜欢夸丈夫,夸完了让你抬不起头来。我家孩子可懂事了,今后就用不懂事来平衡你:我家孩子可静了,最后静的大门不出,给你静傻眼了,最终变成让你羞愧之事;我家孩子可活泼了,结果天天不回家,活泼吧,到哪都活泼去。11.爱说极端话的人,这一生容易大起大落。12.爱说狠话的人容易招来横祸。13.喜欢议论事非的人,一生只能当小市民,一定是让人看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有没有这个事?有啊!譬如有人造恶业,喜欢欺负凌辱整群人,但他就是不欺负弱小与妇女;当他看见有人欺负弱小、妇女,就站出来打抱不平;可是对一切男人都不客气,都要欺负,这就是造恶之时有善围绕。所以他的恶业就不具足了。也有人作恶业以后具足,譬如他作恶时比别人更坏,还施设许多不好的事情来彻底的凌辱众生、,这就是作恶而具足。也有人作了以后不具足,譬如常常造作小 | 三摩地 2018-07-22 |
![]() |
93心中害怕被丈夫知道而导致严重后果;当有人举出自己供养的或密教上师侵犯别人眷属,或上师被举发长期与女徒弟合修双身法时,自己身为女徒弟之一,明知这是事实,自己也确实与上师合修过,或是至今仍然常常暗中继续合修,却为了自己的面子,不想被人怀疑曾经与、上师合修双身法,就极力为、上师否认。这种常常发生的事情,其实是愚痴的表现;因为后世的极重果报正等着她们,帮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吱越村人男女大小不。则今迦毗罗越国诸释种是。尔时小儿者。我身是。尔时[麸-夫+孚]鱼者。毗楼勒王是。尔时多舌鱼者。今毗楼勒王相师婆罗门名恶舌者是。尔时鱼跳。我以小杖打鱼头。以是因缘。堕地狱中。无数千岁。我今虽得阿惟三佛。由是残缘故。毗楼勒王。伐释种时。我得头痛。佛语舍利弗。汝知我云何头痛。舍利弗。我初得头痛时。语阿难曰。以四升钵。盛满冷水来。阿难如教持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若天若人若男若女。在家出家诸有情类。若能志心受持此呪王者。不被恶人之所欺谤魔不得便。怨不能害毒不能伤。一切障碍毘那夜迦皆自退散。其受持者应起此心。诸佛世尊难思议法。唯佛与佛乃能证知。我今岂敢辄生诽谤。尔时世尊说此法已。彼诸大众并净居天。及余诸天无量百千俱胝。天龙药叉健达婆阿修罗等。禁呪成就诸大仙人。及曼殊室利法王子。观自在菩萨慈氏菩萨。大势至菩萨执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大方便佛报恩经》卷第三佛告阿难:「尔时女者,鹿母夫人是。以其一食,净华覆上,施辟支佛,五百世中尊荣豪贵,衣食自然,莲华承足。愿力因缘,今得值五百辟支佛礼事供养。尔时以一恶言,不知其恩,毁骂其母,喻如畜生,以是恶口因缘,五百身中生鹿腹中。」佛告阿难:「人生世间,祸从口生,当护于口,甚于猛火。猛火炽然能烧一世,恶口炽然烧无数世;猛火炽然烧世间财,恶口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性不邪淫:菩萨于自妻知足,不求他妻,于他妻妾,他所护女,亲族媒定,及为法所护,尚不生于贪染之心,何况从事,况于非道。 性不妄语:菩萨常作实语、真语、时语,乃至梦中亦不思作覆藏之语,无心欲作,何况故犯。 性不两舌:菩萨于诸众生,无离间心,无恼害心,不将此语,为破彼故,而向此说,未破者不令破,已破者不增长。不喜离间,不乐离间,不作离间语,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