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大王,同样的,你的爱臣尸利阿荼、爱婆夷利、爱妃雨日盖,或者领土迦尸与憍萨罗有了无常变化,你也会愁戚、哭泣、忧苦、烦恼、懊悔的,由此更可以证明:‘如果有了爱,就跟着有忧、悲、恼、苦,愁戚、哭泣。’大王!你爱我吗?爱啊!一旦我有个三长两短的,大王会怎样?末利!那我一定会愁戚、哭泣、忧苦、烦恼、懊悔。大王!想想这些情况,就不难知道确实 三摩地

2018-07-22

可这儿子却生了好多子,因为家庭贫穷,又遇上饥荒食物缺乏,竟然把父母活活给埋了,拿节省下来的食物来养活自己的子。附近邻居问他:你父母到哪去了?怎么好久没见?他回答说:我父母年老了,本来就将要死亡,我就把他们活埋了,将本来要分给父母的食物用来养活子,使子能够长大。邻居听了他这样说,觉得有道理,也跟着这样作。并且一传十、十传百,这样辗转传遍了整个 三摩地

2018-07-22

比吃了一记闷棍难受多了,内心的委屈,根本没有表达的机会和通道,做梦都别想!有时候也纳闷,我怎么就当了他们的儿?父母之间也有许多不同的意见,有时候他俩像小孩子一样吵嘴斗气,我还得哄了这个哄那个,但是非常奇怪,一旦指责起我来,尤其是直接戳软肋的那种,二老非常默契一致,感觉像武侠小说里心意相通的双剑合璧,于我绝对是一招毙命。回到自己家,心情极度低落,在 三摩地

2018-07-22

于丹教授在一次讲座中说,儿有钱了很容易做到给父母买车、买房,但是最难做到的就是不给父母脸色看。孔子曾经对他的学生们说过,孝敬父母什么最难,是色难,就是不给父母脸色看最难。如果你流露出你的蔑视和不耐烦,这种孝心就是不到位的,因为这会让父母很不安心。有人认为,买房子、请保姆、吃大餐、去旅游就是孝顺父母。其实,物质上给父母的享用,这是低层面的孝;而高层 三摩地

2018-07-22

经典里面说:【王告曰:汝向所言象、马、宝车(chē)、金轮、宫观、名服、肴膳,斯皆无常,不可久保;而劝我留,岂是顺耶?白(bó)王言:不审慈顺,当以何言?王告曰:汝若能言:象、马、宝车、金轮、宫观、名服、肴膳,斯皆无常,不可久保,愿不恋著(zhuó)以劳神思。所以然者,王命未几(wèijǐ),当就后世。夫生有死,合会有离,何有生此而永寿者 三摩地

2018-07-22

下焉者即是藏传假佛教的密宗,以男双身交合时,专心领受淫乐的一念不生境界,观察乐触不是物质而说为证悟空性,观察领受乐触时的觉知心不是物质而说为证悟空性,随同宗喀巴认定这时的觉知心与乐触都是俱生而有的,不是生起五阴以后才出生的,所以认定乐空双运中的知觉性与乐触都是不生不灭的,因此而提出『乐空不二、轮涅不二』的说法,这就是佛所说第一种外道『以欲界为正转 三摩地

2018-07-22

」这部《金色童子因缘经》非常有启发性,后来的剧情非常曲折,金色童子因长的太庄严,被一位妓给爱上,而这妓是阿阇世王手下的一位恶臣,名叫勇戾的心爱,因妓想主动贴上去原因,让恶臣超级不开心,因此,金色童子陷入命劫中,但后来蒙阿难尊者出手相救并证圣果。阅读完了三则故事后,回来谈「求菩萨子」的主题,在《瑜伽师地论》提到不孕原因有三:「产处过患所作、种子 三摩地

2018-07-22

这一件事情是因缘所成,不得不然;如果我让众出家,就好像在稻田里面长出了杂草,那么之中的清净梵行,就无法久住了。结果阿难很慈悲,虽然佛拒绝了他,阿难还是大着胆子,再次向佛乞求,他说:佛啊!波阇波提是怀着至诚心来请求出家的,再说,您难道忘记了吗?从您出生开始到您长大,都是她的功劳啊!这分辛苦养育的恩情,您要怎么还呢?也就是暗示佛:如果您不让姨妈出家, 三摩地

2018-07-22

这些世间伦常,都是我们要经常自我检视:是不是有做不好要改善的?如果说一个人连人伦的基本道理都做不好,那么连做人的资格都不具足了,哪还谈得上生天当天人呢?更别说是要当菩萨了!但是,曾几何时,「孝子」竟然已经变成孝顺儿、宠爱子的称呼了。当子们接受父母无止境的溺爱,逐渐也好像变成理所当然的了。另外,现在的师道不彰,许多学生对老师连基本的敬重心都没有 三摩地

2018-07-22

譬如说有一些宗教会教人家修双身法,所以很多菩萨父母亲都会很担心说:你去修学所谓的‘佛法’,结果他们在教双身法,那不是很危险吗?你会不会去修呢?这样的话未来怎么办呢?所以我们要修学佛法首先一定要确定这个道场,它将来绝对不会修双身因为佛法中没有双身法这件事情,凡是说修双身法就可以知道那一定不是佛法,它一定是外道法。所以我们修学佛法不应该迷信,我们要知 三摩地

2018-07-22

我们想要扮演一位成功的父母,除了从书刊、报章、杂志上不断吸收教养子的原理、原则以外,更必须从实际生活的体验中获得经验,并且随时的审视、检讨、修正、调整,使理论与实际能够紧密的配合,建立正确的教养方式和态度,有效的帮助孩子成长。除此以外,我们也应该从佛法三世流转、因缘果报的角度来了解,家庭眷属互相之间的关系。我们不妨想想看:在这无尽的生死轮回过程中 三摩地

2018-07-22

云何为二?所谓父母和合之时,若是男者,于母生爱,于父生瞋,父流胤时谓是己有;若是者,于父生爱,于母生瞋,母流胤时亦谓己有。若不起此瞋爱心者,则不受胎。复次,阿难,云何得入母胎?所谓父母起爱染心,月期调顺,中阴现前,无有如上众多过患,业缘具足便得入胎。如是中阴欲入胎时,复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无有福德,二者、有大福德。其无福者,觉观心起,所见境界 三摩地

2018-07-22

譬如《佛说阿弥陀经》中就说到:【若有善男子、善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也就是说,由于临命终时,能够一心持名念佛而心不颠倒,乃至只是一天,也可以得阿弥陀佛的摄受加被,因此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三摩地

2018-07-22

各位菩萨!您生养几个孩子呢?您是否会觉得教养小孩很不容易呢?以佛法的观点,子和父母之间有些什么关联呢?佛应该如何把佛法用在教育孩子身上?弘法多年以来,常听到同修们请问如何教养子的问题。有许多同修,因为孩子不乖、不学好,导致他们无法好好学佛;有的则是孩子在外面闯祸了,不停地要父母为他们善后;有的则是和父母产生嫌隙,关系恶劣,不相往来等等,如是家庭 三摩地

2018-07-22

在这个过程,无形之中已经滋长了慈悲心、孝顺心,因为这些虫儿,可能是我累劫的父母师长呢!每天早上浇花时,就会注意花草枝叶吃光了没?是不是该让虫儿搬家了?关心它们食物是否缺乏?就像关心父母或儿有没有正常用餐一样。杀生与吃素一般人视「杀生」为当然,以「当然」故不觉杀生为「恶」末学某日与友人等,顺路到深坑的素食店用餐。就在进入老街前的桥上,看到有人在桥上 三摩地

2018-07-22

真实如来藏(4)──从取精生子和自由主义谈起栗子鼠在这一系列的文章里,谈到的虽是佛家,但是第一义谛因为是宇宙人生究竟的实相,因此当然也与世间法相通,举凡有关生命科学,神通,命运等看似不相干的东西,其实在了悟第一义谛--真实如来藏後,都会升起殊胜的般若智能,去慢慢了解这些原属世间法上的学问,到底可以发展到什麽程度?或是如何进修神通,如何改变命运等,是故证 三摩地

2018-07-22

」比丘们问佛陀说:「罪和福的果报是什么样的情况呢?」佛说:「我记得在过去久远世以前,波罗奈国有位长者的儿子,名字叫作慈童,父亲很早就过世了,家里的钱财又已用尽,只好靠劳力卖柴维生,每天赚到两钱,全部供奉年老的母亲。后来赚的钱变多了,每天得到四钱,也全部奉养母亲;之后收入又渐渐增加,每天赚到八钱,也供养母亲;由于工作勤奋价钱公道,买主对他信任,辗转 三摩地

2018-07-22

我的朋友以及她已经上大学的儿一起去看望她的妈妈,看到祖孙三代依偎在一起,心中温暖感动。我劝她母亲好好念佛,别的就不用担心记挂了,相信佛菩萨自会冥佑,将自己全部交给佛菩萨就好。同时心中一直念佛,祈请佛陀慈悲护佑加持她母亲早日康复。晚间吃饭时,朋友告诉我,她的母亲一直挂念她和几位兄弟,虽然大家早就成家立业,自己的孩子都上了大学,但母亲还是将自己当做孩 三摩地

2018-07-22

☆32个让自己令人欢喜的孩☆佛陀住世的时候,有少名叫宝,特到佛陀之处,请问如何修养品格及说话时的态度,怎样才能使言辞清净。佛告宝,有以下所列诸法,可以使少言辞清净,气质改变,态度优美一切如意,常生快乐:1.羞惭:一个孩子,要常常有羞得脸红,惭愧惶悚的样子,才不会为人所厌恶。2.造德:一个孩子,不可生缺德心,做缺德的事;凡是所言所行,一切造作 三摩地

2018-07-22

在过去久远世以前,波罗奈国有一长者子,名叫慈童,其父早丧,钱财耗尽,因此帮人做苦力,以此苦力换得每日工资二钱,回家奉养老母,后来日得四钱、八钱、十六钱,也都作为奉养老母之用。有一天,慈童想入海取宝来改善生活,老母虽然前已同意,不过是敷衍之词。待慈童要出发时,老母不愿意慈童出远门,因此阻挡他,慈童便拔老母数十根头发而去。有一天,慈童经过一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