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譬如:是否能明辨世间善恶、对父母有无养、对师长有无恭敬奉侍之心、是否喜欢损人利己、有无奸诈权谋,有无偷盗、烟毒、酗酒、说谎习惯,有无失信、惭愧羞耻心等。若这种为人处事之世间道德、基本规矩,都无法做好,则知此等人之心性尚未适合修学佛法。更何况求悟二乘圣人所不能证之如来藏妙法呢?此人须多以世间善法、人天善法加以调柔,使其心性改变以后,才可授以佛菩提道 三摩地

2018-07-23

所以必须要修学各种的福德资粮:救济贫困、养父母、尊重师长、供养三宝等等,都应该做。2、必须修学信心很多人听到禅就吓坏了,心里面先自我设限:我哪有可能学禅!末法时代了,而且我这种根性怎么可能?先自我设限。但是菩萨再来者很多,因为还没有离开隔阴之迷,所以往往小看了自己,妄自菲薄。我们应当了解,听闻禅法而不畏惧,课诵学习《金刚经》而不害怕的人,这一种人 三摩地

2018-07-23

第一就想想看你小时候、你求学时候,然后是你长大时候、结婚时候、有子女时候,乃至于说工作,乃至于的陪养父母的时候,或是养父母种种,这些过程阶段,有没有值得一提的事情?那些一直值得一提的事情,有的话你就把它写下来作笔记,作笔记去想:为什么你觉得它值得一提?把那个你第一次的那种感觉、那种境界受写下来(你感受到什么先不要用佛法种种名相),然后依此对于事情 三摩地

2018-07-23

南无阿弥陀佛!先不说三世轮回,且先说今生今世!请问师兄:就色身来说,半小时前的你,还是现在的你吗?显然不是!就意识来说,半小时前的你,还是现在的你吗?显然也不是!(这点务必认真观行确认!您的问题正出在这里!参见后注!)那么,为什么半小时之前意识色身你吃饭,现在意识色身你还觉得饱!不是早已经不是同一个色身,早已不是同一个意识了吗?为什么?何妨请您仔细 三摩地

2018-07-23

我们也看到,以前有子伯俞,当他母亲生气打他的时候,他总是默默地忍受著,从来都不哭;但是有一天,他母亲打他打得非常的重,他竟然大哭了!于是母亲就很奇怪地问说:“我以前打你打得那么用力,你都没有哭,怎么现在没有那么用力地打你,你反而哭了呢?”于是伯俞就说:“你以前用力打我,因为我知道你的身体很好,所以你才能够有气力;你现在打我都不痛, 三摩地

2018-07-23

第一就想想看你小时候、你求学时候,然后是你长大时候、结婚时候、有子女时候,乃至于说工作,乃至于的陪养父母的时候,或是养父母种种,这些过程阶段,有没有值得一提的事情?那些一直值得一提的事情,有的话你就把它写下来作笔记,作笔记去想:为什么你觉得它值得一提?把那个你第一次的那种感觉、那种境界受写下来(你感受到什么先不要用佛法种种名相),然后依此对于事情 三摩地

2018-07-23

我们也看到,以前有子伯俞,当他母亲生气打他的时候,他总是默默地忍受着,从来都不哭;但是有一天,他母亲打他打得非常的重,他竟然大哭了!于是母亲就很奇怪地问说:我以前打你打得那么用力,你都没有哭,怎么现在没有那么用力地打你,你反而哭了呢?于是伯俞就说:你以前用力打我,因为我知道你的身体很好,所以你才能够有气力;你现在打我都不痛,所以我很难过,我知道你 三摩地

2018-07-23

世间八正道中,正见者,谓信布施、不犯戒、行十善、供养佛菩萨、礼沙门道人、顺父母等之一切善法者,后世自得具福。正思维(正志)者,谓念道、不贪、不瞋恚怒、忍辱、不相侵害。正语者,谓不犯妄语、绮语、恶口、两舌之过。正业者,谓不杀、不盗、不淫而行诚信。正命者,于饮食、床卧等生计,以正确方法而求。正精进者,谓正行精进而不厌。正念者,谓念念不作虚妄之想。正定 三摩地

2018-07-23

修集福德:顺父母、恭敬长辈、供养上师、护持正法、长养慈悲、救护众生令彼「趣『法、次法』」。法与次法二者都已时,即是成佛时。声明:为把握时间,无法讲得很详细。但对初学者而言,已经足够。演述。发问、释疑。交流时间:一小时。讲记:好!接着平实要做个总结了!如同上面所说,已经具足解脱道以及佛菩提道应知的正确概念以后,能够常常去思惟、整理,就能够使以往所修 三摩地

2018-07-23

(3)如果经常布施行善,固然功德不少,然而也可能平时由于不大注意而造成了身、口、意各方面的一些业障,(例如曾经出手伤人,做事害了人,或不修口德,使人名节受损,或心中常有贪婪、嫉妒、嗔恨等等不良的杂念,或对父母不,待人不仁不善,或纵狗伤人,或缺乏公德心,造成噪音毒气、废水等等各种的公害,其他类似之事等等)因此‘一恶破九善’‘火烧功德 三摩地

2018-07-23

夫为子哀愍亡者为福为德。以归流之福祐往追如饷远人。佛说是时。王及群臣莫不欢喜忘忧除患。诸来一切皆得道迹———————————————————————————————————& 三摩地

2018-07-23

换句话说,不父母,苛待妻子、儿女、家人,不肯供养师父、师长,这种人没有资格受持菩萨优婆塞戒。至于《地持经》、《梵网经》、《瑜伽论》所讲的菩萨戒,是出家及在家都可以受持的,乃至黄门、两根都可以受,若是畜生而听懂法师解说戒法的也都可以受。但是优婆塞戒只限人类才可以受,你还得要是男人而符合六个条件,如果被众人责骂:你真不是人!太恶劣了!那就没资格受持了 三摩地

2018-07-23

  现在粮行卖米都是一包一包的,好像不容易看见斗了;现在想要看米斗,只有一个场合,就是有人家里死了老人,子披麻戴时由长子或长孙抱个斗,里面放个神主牌,只有这时才看得到了。秤是量重量的工具,但是这个秤是作动词,也是拿来衡量那个斗是否合乎规格;所以斗、秤已经是代表衡量的意思了!菩萨交易时不可轻秤小斗欺骗别人。若是贩卖其它物品,一日一谈好价钱,不可再对眼 admin

2018-07-23

既然皆有无量无边的轮回,无量无边的轮回当中皆曾互为父母、兄弟、姊妹,那我们所要顺的、我们所要慈悲的,应该就要基于已经是一个优婆塞,相信轮回,而要相信众生无边皆曾互为父母、兄弟、姊妹;这样子的一个起心作意,在体会到自己轮回当中的这一生的苦、过往无量世的苦,乃至未来如果不解脱的苦;再想到这一世的父亲、母亲,不希望他受苦,这一世的夫妻,彼此不希望他受苦 三摩地

2018-07-22

可问题是,学净土法门的人都知道,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同时,应当要修学三福净业,第一,要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第二,要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第三,要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请问某甲的愿力为什么可以这样坚定?念佛的境界为什么这样殊胜?因为他有基本的世间福,随他修学的分际,譬如说养父母、奉事师长乃至慈心不杀、修十 三摩地

2018-07-22

在《铁城泥犁经》里面:【佛言:我见天下人不父母、不事沙门道人、不敬长老、不畏县官禁戒、不畏今世后世者,不惊不恐,如是曹人死即入泥犁,与阎罗王相见,即去善归恶。泥犁卒名曰旁,旁即将人前至阎罗所,泥犁旁言:‘此人于世间为人时不父母、不事沙门道人、不敬长老、不布施、不畏今世后世、不畏县官,阎罗处此人过罪!’阎罗即唿人前对,阎罗言:‘汝 三摩地

2018-07-22

从很多佛教经典中我们可以看到,佛陀有许多地方教诫弟子们要养父母。像《增壹阿含经》卷十一有一段经文这样子记载:【世尊告诸比丘:“教二人作善,不可得报恩。云何为二?所谓父、母也。若复,比丘!有人以父着左肩上,以母着右肩上,至千万岁,衣被、饭食、床蓐卧具、病瘦医药;即于肩上放于屎溺,犹不能得报恩。比丘当知:父母恩重,抱之、育之,随时将护,不失时节 三摩地

2018-07-22

但是,我们知道世间的财物都是无常的,佛陀有开示:世间的财物是五家共有,这五家就是:国王、贼、火、水,还有可能自己会有不子来败坏家财。所以这个辛苦种田的农夫,可能毎天他就会担心受怕乃至焦躁不安,想著:我要如何把我的这个钱财给守护好,免得被政府没收了、免得被贼偷走了、免得被水漂走了、被大火烧走了。所以就会为了守护这个财,又起了这样烦躁的心行。如果说今 三摩地

2018-07-22

法性即诸法的体性(见陈义编《佛学常见词汇》)。依佛在经中开示,法性有二种,第一是总相上的法性,第二是别相上的法性。声闻人只知道总相上的法性,只知道解脱的总相:断我见、断尽我执;舍寿后把所有的五蕴我、十八界我都灭尽而不再出生,就成为无余涅盘。声闻人不知道涅盘的别相,不能称之为佛。辟支佛也只知道总相,他也知道把我见、我执断尽了,把自我灭除了就是无余涅 三摩地

2018-07-22

所以,佛陀把亲人之间的爱叫饿鬼爱,一点儿也不夸张,实在是最慈悲的提醒,让我们不得不小心警惕饿鬼爱的过患啊!问:佛陀要我们出离饿鬼爱,但在《盂兰盆经》中,又说要顺七世父母,这里不是很矛盾吗?答:佛教讲顺七世父母,七世不是指祖宗七代,而是指今世加过去生的六世在六道轮回时,各道的父母,故是一切众生的代名词。我们轮回地狱、畜生、饿鬼、人、天、阿修罗道六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