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但是在他们想要重新再去种福田之前,有一件事情我先得要提出来讲:必须先要孝养父母,然后才去外面修福德、学作人。假使对父母不肯孝养,对父母讲话恶行恶状、恶口恶语,背后常常说父母的闲话,不能孝顺,却说要去利益有情众生,那都是假布施,我们无法认同这样的布施。他们说要去学做人,我赞成,本来就应该这样嘛!好好的先学习怎样作人家的子女、媳妇,把这个学好了、做成功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孝养父母、行世仁慈者,中品下生花开后,闻法欢喜得须陀洹。一日一夜执持出家戒清净、威仪无缺,或在家人一日一夜持八关斋劫者,中品中生花开后,闭目合掌赞叹世尊,闻法欢喜得须陀洹。受持五戒、八戒斋,修行诸戒学,不造五逆者,中品上生花开后,闻众音声赞叹四谛,应时即得阿罗汉道。上至信因果、不谤大乘正法、发无上道心者,上品下生者一日一夜(极乐世界之日夜)花开后,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是菩萨应起常住慈悲心、孝顺心,方便救护一切众生,而返恣心快意杀生者,是菩萨波罗夷罪。」「若佛子自盗、教人盗、方便咒盗:盗因、盗缘、盗法、盗业,乃至鬼神有主物、劫贼物,一切财物,一针一草,不得故盗。而菩萨应生佛性孝顺心、慈悲心,常助一切人生福生乐,而反更盗人财物者,是菩萨波罗夷罪。」「若佛子自淫、教人淫,乃至一切女人不得故淫:淫因、淫缘、淫法、淫业,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是菩萨应起常住慈悲心、孝顺心,方便救护一切众生,而返恣心快意杀生者,是菩萨波罗夷罪。」2、盗(自盗、教人盗、方便盗)「若佛子自盗、教人盗、方便咒盗:盗因、盗缘、盗法、盗业,乃至鬼神有主物、劫贼物,一切财物,一针一草,不得故盗。而菩萨应生佛性孝顺心、慈悲心,常助一切人生福生乐,而反更盗人财物者,是菩萨波罗夷罪。3、淫(自邪淫及教人邪淫)「若佛子自淫、教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是菩萨应起常住慈悲心、孝顺心,方便救护一切众生,而返恣心快意杀生者,是菩萨波罗夷罪。若佛子自盗、教人盗、方便咒盗:盗因、盗缘、盗法、盗业,乃至鬼神有主物、劫贼物,一切财物,一针一草,不得故盗。而菩萨应生佛性、孝顺心、慈悲心,常助一切人生福生乐,而反更盗人财物者,是菩萨波罗夷罪。若佛子自淫、教人淫,乃至一切女人不得故淫:淫因、淫缘、淫法、淫业,乃至畜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生孝順心、恭敬心,見上座和尚、阿闍梨、大德、同學、同見、同行者,應「起、承、迎、禮拜、問訊」;而菩薩反生「憍心、慢心、癡心、瞋心」,不起承迎禮拜,一一不如法供養,以自賣身國城男女七寶百物而供給之;若不爾者,犯輕垢罪。」02、自飲酒、方便飲酒(攝屬重戒5酤酒戒)知酒飲酒,方便飲酒,教人飲酒,有障聖道,犯輕垢罪「若佛子故飲酒,而酒生過失無量,若自身手過酒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爾時,釋迦牟尼佛初坐菩提樹下成無上覺,初結菩薩波羅提木叉,孝順父母、師僧、三寶,孝順至道之法,孝名為戒,亦名制止。】《梵網經》卷2【何因緣故得名為戒?戒者名制,能制一切不善之法,故得名制。又復戒者名曰迮隘,雖有惡法性不能容,故名迫迮。又復戒者名曰清涼,遮煩惱熱不令得入,是故名涼。又復戒者名上,能上天上至無上道,是故名上。又復戒者名學,學調伏心智慧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是菩薩應起常住慈悲心、孝順心,方便救護一切眾生,而返恣心快意殺生者,是菩薩波羅夷罪。」●【若有善男子受持不犯者,以是因緣當成佛道,若有犯而不悔,常在三塗故。………佛告諸比丘:「犯殺有三種奪人命:一者、自作,二者、教人,三者、遣使。自作者,自身作奪他命;教人者,教語他人言:『捉是人,繫縛奪命』;遣使者,語他人言:『汝識某甲不?汝捉是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是菩萨应起常住慈悲心、孝顺心,方便救护一切众生,而返恣心快意杀生者,是菩萨波罗夷罪。」2、盗(自盗、教人盗、方便盗)「若佛子自盗、教人盗、方便咒盗:盗因、盗缘、盗法、盗业,乃至鬼神有主物、劫贼物,一切财物,一针一草,不得故盗。而菩萨应生佛性孝顺心、慈悲心,常助一切人生福生乐,而反更盗人财物者,是菩萨波罗夷罪。3、淫(自邪淫及教人邪淫)「若佛子自淫、教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是菩萨应起常住慈悲心、孝顺心,方便救护一切众生,而返恣心快意杀生者,是菩萨波罗夷罪。」「若佛子自盗、教人盗、方便咒盗:盗因、盗缘、盗法、盗业,乃至鬼神有主物、劫贼物,一切财物,一针一草,不得故盗。而菩萨应生佛性孝顺心、慈悲心,常助一切人生福生乐,而反更盗人财物者,是菩萨波罗夷罪。」「若佛子自淫、教人淫,乃至一切女人不得故淫:淫因、淫缘、淫法、淫业,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也就是,第一,要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第二,要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第三,要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我们来请问一下说,这位某甲他的愿力为什么可以这样坚定?乃至说,他唸佛的境界为什么可以这样殊胜?为什么?因为他有他基本的世间福,他随他修学的分际,譬如说孝养父母、奉事师长乃至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部分的福业可以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所以如果以这个眼光来看,的确出家就比较殊胜,因为他连世间事,连孝养父母、照顾子女的事情,乃至照顾社会,对国家社会的种种的贡献之事他都不作的。因为他要疾求涅槃、要出离三界,不管世事,这样子当然出家是最殊胜的,是应该以出家为重的。可是那样子不是真正的佛法,因为佛法最后是使人成佛,而不是使人入无余涅槃,因为入无余涅槃叫作小乘法,因为他不再出现在三界里面利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而且,我们也不能因为学佛知道应该要布施,就去减少对父母的供养而拿去布施,若是为了供养三宝而克扣父母的供养,那就是违背佛的教导而变成不孝了。平实导师在《优婆塞戒经讲记》第四辑第226页也说:供养父母的福德不会比供养三宝少,这在后面经文中佛会说到;所以受持了优婆塞戒以后却不能供养父母、师父、家中的长辈,就是忘掉优婆塞的本分了,这就是失意罪:遗失了“自 | admin 2018-07-23 |
![]() |
三种的世间福田当中,最首要的是报恩田,也就是要孝养父母、敬事师长。这是因为父母以及师长不辞辛劳地养育我们、教育我们、教养我们,长养我们的色身以及智慧。在往生极乐世界所要修学的三福净业当中,首先就是强调要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此外,佛陀在其他的诸经当中,也是不断地强调奉事父母、师长的重要。譬如,世尊为我们开示《佛说父母恩难报经》、《优婆塞戒经》等等。另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不但自己无福受用,也不懂得孝养父母或与兄弟、妻子、奴仆、朋友等分享;更不知布施植福的道理,不曾供养沙门、婆罗门等,他只受用过去世旧有的福业,没有继续造作新的福业。因此,我们可以了解婆提长者虽然在过去世布施给辟支佛,而且发了善愿,因此能够出生在富贵人家,财宝丰饶;但是他布施之后,又生起这样的后悔之心:我向所有食应与奴仆,不与此秃头道人使食。这个时候,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三种的世间福田当中,最首要的是报恩田,也就是要孝养父母、敬事师长。这是因为父母以及师长不辞辛劳地养育我们、教育我们、教养我们,长养我们的色身以及智慧。在往生极乐世界所要修学的三福净业当中,首先就是强调要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此外,佛陀在其他的诸经当中,也是不断地强调奉事父母、师长的重要。譬如,世尊为我们开示《佛说父母恩难报经》、《优婆塞戒经》等等。另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三种的世间福田当中,最首要的是报恩田,也就是要孝养父母、敬事师长。这是因为父母以及师长不辞辛劳地养育我们、教育我们、教养我们,长养我们的色身以及智慧。在往生极乐世界所要修学的三福净业当中,首先就是强调要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此外,佛陀在其他的诸经当中,也是不断地强调奉事父母、师长的重要。譬如,世尊为我们开示《佛说父母恩难报经》、《优婆塞戒经》等等。另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我们在前面几集当中说明了,如果一位有情他具足了人天善法,能够孝养父母,无论是衣服、饮食、卧具、汤药或是房舍、财宝,他都能够尽心地供养,并且还能够经常地恭敬、礼拜、尊重、赞叹;除此之外,也同样能够奉事师长,除了四事供养之外,也能尊重赞叹恭敬礼拜,并且奉行师长良善的教导;对于妻子、儿女、眷属也能够供给衣服、饮食等等,以及打扮庄严的饰品;如果遇到善知识善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现在想来是有些愚痴,但是并不后悔!不过那是世间法中的孝心,与发菩提心无关。因为那时还没有接触到佛法,不懂佛法中对此事的看法。也有人为二件事情来发菩提心,第一种是为了让菩萨种性不会断绝,怕菩萨种性断绝了以后就没有人继续流传佛法,以后人间就不会再有人可以成佛啦!所以为了延续菩萨的种性而发菩提心,来学大乘法。第二种人发菩提心,是为了断除众生的罪苦和烦恼;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现在想来是有些愚痴,但是并不后悔!不过那是世间法中的孝心,与发菩提心无关。因为那时还没有接触到佛法,不懂佛法中对此事的看法。也有人为二件事情来发菩提心,第一种是为了让菩萨种性不会断绝,怕菩萨种性断绝了以后就没有人继续流传佛法,以后人间就不会再有人可以成佛啦!所以为了延续菩萨的种性而发菩提心,来学大乘法。第二种人发菩提心,是为了断除众生的罪苦和烦恼;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