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只要至心信受三归依,至心的归依于佛法僧三宝,一样可以得到三归依的戒体;任何人愿意信受三宝,愿意信受因果,愿意修学佛法,同样具足该有的三归依功德。二、从造作业行的角度来讲,佛教不是重男轻女,而是男女平等。也就是说,不论是男是女,他所造作的业行属于善法性的,那就会趣向于善业的果报;如果他造作恶行,那所趣向的就是恶法性的,就会趣向恶业的果报,完全依据于法 三摩地

2018-07-22

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第014集佛教是重男轻女的吗?>正伟法师 (原标题:佛教是重男轻女的吗?) 三摩地

2018-07-22

------《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第002集学佛是否需要舍离一切的?>正纬老师 (原标题:在家菩萨的修行) 三摩地

2018-07-22

其实末学是个大乘佛法的修行人,写了这句【大乘的修行人】末学心里面还是不是很踏实,飘忽忽的,因为末学的修行还是很差的,其实也是很初步的在学佛而已,既然在学佛,也就是大乘的修行人,也就很勇敢的承担自己是学大乘的佛法。末学就分享一下离婚的过程跟看法。说句了:『我离婚了』,这句话是不是有为法?是呀。有为法是不是生灭的?是呀。那生灭的有为法有什么好丢脸呢?来 三摩地

2018-07-22

从这个角度而言,居士学佛,仍应善待对方,为对方付出,关心对方,留下好的印象,不管今生或来世,至少相处或再见面时,对方也能回报善待,互相都以好的态度相处,这也是‘善的循环’。不用羡慕他人的爱情,这一切只是个‘好梦’,是梦终究会醒!二、怨偶型(一)仇深似海型:彼此中间有极大的仇恨。在双方互动中,不满、仇恨、嗔怒慢慢产生,直到‘ 三摩地

2018-07-22

-----《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三第85集何谓七情六欲?为何要戒七情六欲?》陆正元老师 (原标题:色不迷人,人自迷----“七情六欲”的) 三摩地

2018-07-22

那么作为在家学佛的居士来讲,如何才是夫妻相处之道呢?对于夫妻间相处之道,经典中也有不少记载;像《佛说善生子经》这样记载:夫当以五事正敬、正养、正安其妇。何谓五?正心敬之、不恨其意、不有他情、时与衣食、时与宝饰。妇又当以十四事事于夫。何谓十四?善作为、善为成、受付审、晨起、夜息、事必学,阖门待君子、君子归问讯、辞气和、言语顺、正几席、洁饮食、念布施、 三摩地

2018-07-22

我们在学佛的过程当中,对于善知识的选择,是非常的重要;因此,学佛之道如果没有善知识的助缘之力,那你道业的进步就会有障碍;所以,善知识助力是很重要的关键。但是,有的人却是执著于表相,从外表的特征来看善知识,把善知识从外表来看,而不重视善知识的实质;认为只要是有名气的就是善知识,或者广告作很大的就是善知识,或者认为,只要出家穿着僧衣的人就是善知识。他不 三摩地

2018-07-22

学佛法的二乘解脱之道虽然能够永久的解决安全问题,但这或许不是你可以接受的解决办法,你或许认为,人生虽然苦,可是也有妙不可言、让人回味无穷的乐啊,人生虽然充满各种不确定性,危机四伏,可是既然生在这个世上,就应该积极的应对,让生活尽可能的幸福一些,这样才对啊!我们支持您对人生的积极态度,也理解您想要获得幸福与快乐的理想,事实上,唯一佛乘的大乘佛法也并 三摩地

2018-07-22

后来二十二岁后才来正觉讲堂修学,因为想要开悟明心上品上生往生净土再回来娑婆世界广度众生!现在的我则是决定要继续留在娑婆世界护持正法!护持末法九千年乃至供养护持贤劫千佛之后才往生净土!(还要供养护持未来星宿劫千佛!)那我原本也不知道自己往世老婆一大堆!因为我得了失忆症!但结婚后种子现行我才慢慢发现自己往世的老婆一大堆!(其实每个人都是往世的老婆和老公一 三摩地

2018-07-22

有人问到我们在修学佛法的时候,我们到底是应该要戒淫来茹素呢?还是我们应该率性而为,承认自己有饮食的,也有男女欲的,而随顺而为呢?就有人问到这样的问题。中国的古德有说:食色性也。就是饮食跟男女色是我们的天性。这是事实,因为我们必须要靠饮食来生活、来生存,我们也需要有男女欲来让人类的生命延续,让我们的家族延续,所以说食、色确实是我们的天性。也就是我们每 三摩地

2018-07-22

-----《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三第023集何谓无缘大慈?何谓同体大悲?》陈正源老师  (原标题:佛法里只讲慈悲不说爱) 三摩地

2018-07-22

」〈与老公幸福美满的秘诀〉先做菩萨再做老婆那若我们在佛法中则是要帮助自己与对方往善净业迈进,也就是慈悲与解脱,或者要说菩萨的慈悲喜舍也可以!所以假设菩萨眷属或者我们帮助还没学佛的另一半,我们其实不是要自私占有对方,而是要帮助对方往慈悲与解脱的道路迈进,也就是往慈悲喜舍,帮助对方增长福德与智慧!这样夫妻一场才不枉费!记得之前陈正源老师有代表正觉教育基 三摩地

2018-07-22

学佛释疑(二)第69集由正珍老师开示:学佛人怎麽看男女欲?男女欲都是在欲界中才有,人间最粗重的男女欲就是两根相交,乃至有不淨流出,才满足男女欲!在欲界六天的就比较低,最下面两层天的四天王天与忉利天也有男女相交,但只有风气出来,就满足男女欲了!而到了第三天的夜摩天就是男女拥抱,他们的就满足了!第四天兜率天是只要男女牵手就满足男女欲了!第五天化乐天是只要相 三摩地

2018-07-22

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常常有同修埋怨配偶不理解、干涉或者反对自己学佛,并因此而倍感烦恼痛苦。但是,我们应该意识到,除非夫妻双方都是学佛者,否则就不能以佛法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妻子或丈夫,人家不信佛,所以不喜欢你那一套,这根本就无可厚非。总不可能所有的夫妻都志趣相同吧!另外一点,自己觉得学佛很好,但是别人不以为然。我们不能据此就贬低别人,说人家福薄、说人家 三摩地

2018-07-22

学佛近三年的自己,看到了佛法的智慧与价值观逐日注入自己生命中,也慢慢看到自己人生观念改变且反映到日常生活中的处世与抉择,对生命的意义、自我存在的目的与价值有了更明确的了知与方向。随着心越来越信受,自己对学佛的正确心态与迈向亲证生命实相的态度是坚定的且充满信心,也发现过去曾经数十年浮动不安的心找到了归依处,心安了。内心充满无限感激当年好友无意间的热情 三摩地

2018-07-22

这十善业不单是学佛人应该要作,世间人行十善,也会被社会大众所尊敬;而造十恶业的人,则会被大众所讨厌,甚至因为违法而遭受刑罚。所以佛陀说,行十善的人可以增加内财、外财以及寿命。行十善不仅是未来世可以得到好的果报,今生也是会有许多利益的。世尊在《楞严经》当中有开示过,众生的心念中因为情与想所造成的差别:想可以说是神智,意思是说如果神智清明的话,就会聪明 三摩地

2018-07-22

将来如果说,这样的一个在家菩萨众,如果他要去接引人,可是口业上很轻率随便,他要去接引人修学佛法的时候,就不能让他人对于他所说的内容生起信心,不能生起这种所谓的信受的这个心意。所以对于菩萨而言,口业很重要,因为要去跟众生互动,要去摄受他人,都是透过口业来表达;所以对于在家众,恶口恶语及无义语,终不为之,这个部分也是属于不放逸行之一,它的重要性就在这里 三摩地

2018-07-22

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第025集佛是不孝顺父母的吗?>正源老师 (原标题:种福田的含义是什么?) 三摩地

2018-07-22

众生往往会这样,特别是初学佛者往往会这样,所以会有很多差别:所以也有方便中品,他筹钱漫不经心;可是正在供养时非常的恭敬,正是专著供养,这是根本上品;可是成已的第二天想一想又后悔了:成已下品。所以会有很多差别,有人则是方便下、根本上、成已中。所以善业道的根本、方便、成已三件事情又各有三品差别,引生出来的未来世异熟果报就会千差万别;因为三品中又各自分成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