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如果我们把这个旋火轮,从前前后后的每一刹那分析下来,会发现根本没有所谓的旋火轮存在,都只是一个火球在移动,所以这也是念念生灭的;这是由于我们四大微尘所成的身体的业行,以及四大微尘所造的那个绳子和火圈,因此才能使火团变成一个圆匝而不断地显现火轮。同理,有作罪会有种种的不同,初发心时虽然是变异法,中间过程中所作种种方便来庄严的时候也是变异法,正在作 admin

2020-02-21

】(《优婆塞戒经》卷6)这个意思是说,如果有人这么说:身业这三件事,都有有作罪和无作罪,但是口业不一定了,不会像身业具足有有作罪和无作罪。佛说:是义不然!佛又说这个道理是不正确的,前面这样子讲的这个道理是不正确的。假使口业只有有作罪而没有无作罪,那么为了私事而恶心下命令杀人的时候,不应该得到有作罪和无作罪;可是恶口命令属下,动手杀人的时候,也 admin

2020-02-21

】(《优婆塞戒经》卷6)这一段经文很长,我们来说明一下:戒律有三个法,是根本、方便、成已三罪。那犯戒中有这三个罪,但不一定具足:或有得方便罪,或有得根本、成已罪。这三个罪会影响到未来世的果报,所以在这里佛开示说:欲界天这六天当中没有方便罪,只有根本罪、成已罪。譬如偷盗罪,欲界六天的天人他们不可能有窃盗的方便罪,只有根本罪和成已罪。欲界六天的财物各 admin

2020-02-21

十恶业道的报果还有余果:如果是造作的十恶业道,那一定会得到正报的业果,也会有余果。我们先说正报的果报,经中如是说:【是十恶业,决定当得地狱果报,或有饿鬼或有畜生。】(《优婆塞戒经》卷6)也是说,如果是造作十恶业道,那一定会得到地狱的果报,若是比较轻微的十恶业道,会堕入饿鬼、畜生道中,更与解脱及佛菩提无缘了。总而言之,造作十恶业道,必定堕 admin

2020-02-21

我们先说表相的出家僧,是在表相上剃发着染衣,离世俗家而住在寺院中受了出家戒,这是僧;他们即使只是凡夫僧,你也不能冤枉他们;若没有证据而冤枉他们,这个也是重罪,得要下地狱了,虽然他们只是凡夫。这是因为必须崇隆僧宝,否则佛法不易或无法住世,所以这个要特别小心。若谈到某法师的法义问题,这个不是属于妄说坏僧了,因为这个是关系到佛法的存亡,也关系到众生 admin

2020-02-21

如果是杀害父母,是父亲、母亲,这个是世间最重的,因为在世间最有恩于众生的人是父母。在出世间法来讲,杀害辟支佛及阿罗汉,这个也是最重的罪,这个都是属于地狱罪。但是如今,其实我们是没有机会去杀害到辟支佛或是阿罗汉,因为现在遇不到阿罗汉跟辟支佛了。譬如南传佛法当中说觉音论师是阿罗汉,但是我们从他写的《清净道论》,你从头读到尾能够证明:其实他根本都还 admin

2020-02-21

这个说明完以后,我们要来说明什么叫作作色?什么叫作无作色?经中说:【是十恶业,或得作色,无无作色;或有作色,及无作色。若无方便及成已者,则得作色,无无作色。若有庄严及成已者,则得作色及无作色。】(《优婆塞戒经》卷6)现在先来说明有作色跟无作色是要怎么定义,因为这个是在戒律上很重要的部分,必须要让大家能够了解。对一个修行人来讲,戒律是非常重要的;戒 admin

2020-02-21

也许父母的那颗殷殷护佑之心终于松了口气吧,我在他们一路小心注视下,也终于没改了那单纯而憨直的性情,如今却也安然地生活着,也许在父母心中我是多么侥幸,但在自己的心里,却是一份笃定!深信佛法的我很清楚,人生际遇,无非因缘果报,今生善良是过去生习气的延续,那过去生不会与人结怨太多,今生不用担心常被人欺负。带着这份领悟去观察周遭的一切,发现许多有趣的 admin

2020-02-21

所以因为杂心的因缘有杂烦恼,因为众生杂心的关系,而各自相应到不同的烦恼。烦恼如果概要地说有贪、瞋、痴三种,详细一点有六根本烦恼、二十种随烦恼,或者分为一百二十八种三界烦恼,乃至八万四千烦恼。因为众生之烦恼各不相同,因此相应的修学法门也因此而有差异。而因为杂烦恼的因缘,会造作种种杂业,因此有时行善、有时行恶;善多恶少生到欲界天享福,恶多善少 admin

2020-02-21

业种的展现除了业的自身力量,也有其他因素会影响其受报的先后,在《大乘阿毗达磨集论》卷4中,无着菩萨的开示说:【若一有情成多业,云何次第受异熟果?于彼身中重者先熟,或将死时现在前者,或先所数习者,或最初所行者,彼异熟先熟。】(《大乘阿毘达磨集论》卷四)由这里面的开示我们也可以了解先受报的业,是属于力量比较大的,包括这个业本身是重业,因此本身有很 admin

2020-02-21

何以见得我们今世所受用的财物,有一分或者是多分为王所有?譬如说:自古以来百姓都要向王纳粮或者是缴税,这一点肯定是大家都知道的,也是一般人所无法避免的;这个王,从小聚落的聚落主到一个区域的小王,乃至是到皇帝;而到了现代的时代,代表王的实质单位,要改名叫作政府了。只是现在不纳粮都改叫作缴税,有缴所得税、房屋税、地价税、牌照税等等;乃至说最少的过路费, admin

2020-02-21

我们知道,众生因为十善业而感生种种的器世间依报,相对的,十善业也使得众生有种种不同的正报身,因此正报与依报是有密切的关联;同时也因为众生的如来藏能够执持诸法种子,才能使得这些因果业报能够成。大家都知道五阴是色、受、想、行、识,以这五种法来描述与表显有情身心,可以很容易让大家了解有情的内涵及特性。譬如在《大乘阿毘达磨集论》卷一中的开示:【何因蕴唯 admin

2020-02-21

所谓的花报,是在果报之前,因为花以后会结果。所以可以想见,花报这样的殊胜,马上解决这一生业报的种种问题;所以可以想见,未来果报一定不可思议啊!所以世间的人想要免除生活上的许许多多的痛苦,无论是钱财,还是色身上种种痛苦,更应该努力地精勤来修习、修学、修集福德,何必要放纵懈怠来放逸呢?佛有说过:像佛的金色身,虽然不是每一位众生都可以出生在佛世而看 admin

2020-02-21

世尊继续开示说:乐有两种,福德也有两种,菩萨如果能够如是具足两种乐、两种福德,叫作自利利他。什么叫作两种福德呢?所谓两种福德,是指世间福德与出世间福德。在末学多年的弘法过程中,常听到有同修抱怨说:老师啊!我来正觉上课这么久了,为什么始终悟不了呢?我以前也曾经助印过很多佛书,护持过很多道场啊!也是累积了很多的福德资粮,应该可以开悟了吧!然而,您助 admin

2020-02-21

在大乘法中,有一大部分都是在末那识上面做文章的,因为众生的解脱与轮回都是以祂的执着与否作为主要原因,而且一切种智的亲证与内涵,也都离不开祂的自性,所以说祂是佛法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而这个末那识也是无始劫来不曾间断过背后的你!祂才是真正的你自己;虽然这个你也是可以灭除的,好比定性声闻舍寿的时候,可以灭除意根而入无余涅槃一般;除此之外,祂会陪着你永不 admin

2020-02-21

众生的第八识在因地最初称为阿赖耶识,阿赖耶是执藏、能藏的意思,祂是解脱道有学位三乘圣人和一切凡夫异生的真实心,虽然于六尘万法皆无分别,却仍有能藏、所藏、执藏的体性,摄藏一切杂染法不丧失,也是含藏着会引生令众生继续在三界六道中流转生死的分段生死种子,称为一念无明四住地烦恼;这些会障碍众生解脱的四种烦恼是烦恼障。但是一切众生唯除成佛,否则各自的第 admin

2020-02-21

当时有富豪尊贵者,他不愿意去城外,便利在器皿中,雇人清除。当时有一人叫作尼提,极为贫穷低贱、无依无靠,仰赖客作除粪的工作,获得价金当作救济生活所需。当时世尊知道尼提有度化的缘,单独带着阿难入于城内,要拔除他的苦恼、救济他的道业。到一里头,刚好尼提手持一个瓦器,盛满不净,正要去丢弃。遥远看见世尊来了,怀着鄙视自己与惭愧的心,退后从别的道路隐藏起来 admin

2020-02-21

那么这里指的是什么呢?有殊胜之妙香,指的是尼提有戒德之香。因为他在过去世出家,能够持戒不犯。虽然说因为他的心性娇恣傲慢,导致犯了那个过失,可是他这样的戒德,为什么是殊胜、是妙香呢?因为有顺风香,也有逆风香。也是,当他没有犯错的时候,大众都恭敬他;可是一旦当他因为烦恼而犯了过失,处在逆境中的时候,那么这样的戒德,仍然会呈现出功德。所以佛陀说他有殊 admin

2020-02-21

当世尊与大众正要进入王宫时,有一位名叫暴志的比丘尼,用木盆绑在肚子,打扮成怀孕的样子,拉着世尊的衣服说,你是我的丈夫,现在我怀孕了,怎么不给我饮食、衣服,这件事你怎么安排呢?当时的大众包括了天、人,帝释天、大梵天、四王天及诸天鬼神等,看到这一幕,也听到这些话,不仅惊恐,而且也很彷徨想着:佛是三界中最尊贵的人,佛的心比摩尼宝珠还要明净,智慧比日月还要 admin

2020-02-21

接下来谈第二个,这些缘都会如影随形跟着,于未来因缘成熟时,会现行而受果报。为什么这些缘会如影随形跟着?最主要的原因是,众生自己所造的种种行,包括了身行、口行、意行,也包括了善行、恶行在内,从来没有离开自己真心如来藏所含摄的范围。为什么?这牵涉到共业有情的真心如来藏,共同变现了山河大地的器世间,以及自己的如来藏,变现了五根身来摄取外境,这两个部分来 admin

2020-02-21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