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通常我会先就调查得到的内容,描绘出一个可能是事情发生经过的故事,看它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就继续调查;如果合理,就进一步依据法律规定来做出判决。相信您能理解,大多数的案件直接的证据,大多不容易发现,间接的证据又可能很片段,这时候要下决定,真的很痛苦。有时也确实会感到疑惑----那个我所编织的故事,会不会与事实完全相反?会不会冤枉了好人?会不会判得太轻或 | admin 2020-02-21 |
![]() |
实际身就是以实际为究竟转依,而发起的毗卢遮那佛的法性身。但是一切深悟的菩萨们,都能现前观察自己所转依的第八识实际,都是无余涅槃的境界;而且现见无余涅槃的境界相,其实都是与无明众生同时同处。所以一切凡夫众生与声闻、缘觉、菩萨们都一样,都是住于实际而又同时示现五阴于人间或色界中。只是凡夫们都不知道,总是妄想进入无余涅槃中,再来寻找法界实际、涅槃实际,所 | admin 2020-02-21 |
![]() |
《华严经》里面说心如工画师,因为祂变化出三界,祂组合了诸般世间法,世间万法的本身就是真如妙心的显现,却又无妨这一些世间法具有种种生住异灭之相。心为我们画出了人身,因此我们出生为人类;心为我们画出了高鼻、大耳,所以我们就有了高鼻、大耳;众生各各的万法都是以各各的如来藏为身,并且一切法皆由如来藏所生,所以第八识如来藏心叫作法身,就是万法之身,所以如来藏 | admin 2020-02-21 |
![]() |
譬如念佛人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所以很用心执持阿弥陀佛圣号,所以这位念佛人的法身,已经开始去运作了,于是就在西方极乐世界的七宝池中,出现了一朵莲花。这朵莲花是阿弥陀佛在因地所发的大愿,以及念佛人发愿往生共同形成的,随着念佛人在人间是否精进念佛而有所不同。如果念佛人很精进,这朵莲花,就会越来越广大及庄严,并于念佛人舍寿时,就有九品往生的差别。因此在人 | admin 2020-02-21 |
![]() |
当波斯匿王他过世之后,琉璃王继位,当时候搞得民不聊生,因此豪门的妇女,她们发起了出家的念头;总共五百人,她们就决定舍弃贪、瞋、痴,然后舍弃了富贵的夫家,或是舍弃自己的家庭,最后来到佛寺----佛门中来出家了。可是她们虽然想要断除自己的贪瞋痴,却很难作到,于是大家感觉到这样不是办法,于是她们就去找待得比较久的比丘尼来求教。其中她们遇到第一位,给她们的劝告 | admin 2020-02-21 |
![]() |
】(《菩萨本行经》卷3)也就是说,堕落饿鬼道的因缘,就是因为悭贪、嫉妒,不肯布施,而且衣食无所节制,也就是浪费衣食啊!像我们现在很多人,一桌饭吃了以后,一桌菜吃不到一半全部都倒掉,这个就是不知衣食啊!那再来,不信三尊,也就是说,不相信三宝、不恭敬三宝;因为这样的缘故,因为悭火所烧,因为这个悭贪的火所烧,死了以后就堕到饿鬼里面去。堕到饿鬼以后,是怎么 | admin 2020-02-21 |
![]() |
事实上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如来藏中,从来都没有离开过如来藏,所以在一切法中成就身口意行之后,所造作的业种必定会收存在如来藏中;而如来藏本来不生,未来永远不灭,所以业种收藏在如来藏中永远不会灭失,未来因缘际会时,果报就一定会现前。佛门有句话说:菩萨畏因,凡夫畏果。菩萨清楚知道,如果造作恶业,业种会自动收存在个人的如来藏中,未来缘熟了,恶业的果报必定会 | admin 2020-02-21 |
![]() |
其实我们是常常看见而不知道那就是五根不具。五根不具有两种意思,第一种意思是说:他的五扶尘根并不具足;另外一个意思是说:他的胜义根是不具足的。五扶尘根的不具足,譬如说----是说他的色身的五根不具足;例如,他眼睛有了异样、有了残障的情形,或者眼睛缺少,或者是说他的耳朵残障等等的原因,所以使得他的眼根、耳根等等不能正常的运作;这是五根当中五扶尘根不具足的情形。另外 | admin 2020-02-21 |
![]() |
(《大宝积经》卷五十七)这个经文很明显地讲的是说,即便是经过了百劫(在佛教里面劫就是表示很长的时间的意思),那么百劫的时间的话,百劫之前所作的业报是不会消失的。也就是说,我们不管是经过多久的时间,过去所作的业是没有所谓的业会消失的道理;一旦到因缘会遇的时候,就会呈现果报。所以,《大宝积经》在这里,正是使用了因缘这两个字。希望各位观众好好把这一点记住 | admin 2020-02-21 |
![]() |
那么关于这件事,当然我们就非常有必要深入地来看看,所谓的佛教所谈的因果到底真相是如何?首先我们来看,既然谈的是因果这件事,我们谈到的必然就是所谓的时间上要有所相续。我们再进一步来看,这个时间上面,正如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所感受到的许多的事情,其实每一天、每一天都在连续一样,在佛教里面看来,我们不是只有这一世而已,其实我们有无量的前世,我们也有无量 | admin 2020-02-21 |
![]() |
就一世来说:造善业,会因为作善事即刻带来自我成就的满足感。那造恶业呢?也一样!当看到别人堕入不如意的时候,有时候也会随行自我成就的满足感。但是在《佛说骂意经》中有写着:一个人他在行善业、恶业的时候,有四人会知道:一个是天神知之、二是地神知之、三是傍人知之、四是自意知之。所以我们有听人家说,瞒天、瞒地,瞒不过自己的良知。造恶业会因为担心被揭穿,会担心 | admin 2020-02-21 |
![]() |
释迦牟尼佛就曾经对弟子们说:外道们有三种邪见,修学的人如果信受了,虽然他的德行本来并无亏损,因为信受这些邪见的关系,就必定堕落到对自己的行为不负责任的境况。这三种邪见是什么呢?首先就是,有一种出家修行的沙门和在家修行的婆罗门他们主张:人今生所受一切苦乐,纯粹是由于前世所造业因来决定的。第二种修行人则主张:这一切都是大自在天的意旨所决定的。另外有一些沙门 | admin 2020-02-21 |
![]() |
念佛一声罪灭河沙,要跟大家谈这个最主要是因为,有许多人在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心里面都会起一个疑问:真的有这么厉害吗?念佛一声罪灭河沙,那是不是代表着,念佛我只要念个一声,然后我把所有的罪业消除了,那是不是就代表了,我们今生所作的这些修行都已经成办了,并且这一生所有的罪业都消灭了呢?乃至于我们就因此而可以好好的享受人生呢?正因为有这些质疑,所以我们觉得 | admin 2020-02-21 |
![]() |
因为有情想要自在,想要自在的时候,他就任性的凭着他的烦恼习气现行而去造作,以为这样子叫作自在;其实这个就是与烦恼相应,所造作的业都是生死业,生死业就不是自在的业。有情为什么会任凭自己习气烦恼现行而去造作呢?因为就是不知道什么是解脱,不知道什么是系缚。那么要解脱的话,就ㄧ定要解开生死的系缚;那么任性的依照自己的烦恼习气去造作,这些烦恼习气正是生死因,正是绑在三界 | admin 2020-02-21 |
![]() |
譬如说:器世间,在人间需要依靠团食来长养色身,这个团食里面就有所谓的蔬菜、水果、稻米,种种的果实还有药物,那么这些都是因为有情的业而出现的。那我们现在要来举一个经典里面的说法,让大家知道一下,花草树木它真的是有情吗?以及论中告诉我们说花草、树木、果实,还真的是众生受用的依报而已。 在《佛说大般泥洹经》里面有这么讲:“一切草木作寿命想,如是说者我 | admin 2020-02-21 |
![]() |
(《罗云忍辱经》)也就是说,世间有种种的宝物,这种种的宝物的光耀是世间人都想要的,都把它看得很贵重的;可是世间所看重的这些宝物,事实上它是会招来忧患的。譬如说,我们也经常看到报导,有一些非常有钱的人家,他们如果没有很多的金钱的话,他们也许家里面不会产生纷争;可是就是因为家中有很多的珍宝,有很多的财富,所以父母死亡之后,就为了争夺家产产生了纷争,产生 | admin 2020-02-21 |
![]() |
这一集我们就要跟大家介绍七种不用减损财物的布施,却仍然可以获得广大的果报!一般的学佛人都知道布施可以获得富裕的果报,例如《佛说轮转五道罪福报应经》中说:【为人大富,财物无限,从布施中来。】(《佛说轮转五道罪福报应经》)但是布施一定都需要有财物吗?其实佛陀有教导我们很多布施的方法,甚至有不用减损财物的布施,仍然可以获得大果报的。例如《杂宝藏经》中的七 | admin 2020-02-21 |
![]() |
我们再来看第二个和颜悦色施,我们平常对待任何众生,不论是家人或是亲朋好友,乃至同事同学、长官下属时,或在路上遇到任何人时,都可以以和颜悦色来布施!当众生看到我们温和的笑脸,他们的心情也会跟着很好,也更喜欢亲近我们!如此一来,我们就更有机会度化他们了。《佛说轮转五道罪福报应经》中说:【人见欢喜者,前生见人欢喜故;人见不欢喜者,前生见人不欢悦故。】(《 | admin 2020-02-21 |
![]() |
今天要为大家来探讨的问题是:佛教相信超度亡灵的功用吗?这个问题呢,我们就要来看待佛敎所阐述的教理是什么。也就是佛教所阐述的这个法界实相的真理,它能够完整地呈现三界六道有情众生的这些因果的因素。这些三界六道有情流转的因果,由于菩萨实证了实相心以后,智慧会不断的增长,不断的增长以后,越能了知这些因果的内容。所以佛祂在经中也经常在教导佛弟子,要善于了知因 | admin 2020-02-21 |
![]() |
你们有人以为我是开玩笑的说法,其实不然,正因为众生需要动,当然大地就得要动。人间一切都要动,不能静止;例如说,我们这个人间跟欲界天为什么会被大火烧?因为人间需要火,大家需要熟食的缘故;再加上人类心中被欲火焚烧,所以欲界就会被火烧,因此便难免火灾之劫。例如初禅天、二禅天,在初禅天中都还会被火烧,为什么呢?是说初禅天虽然不直接被火烧,还是会被火烤;火虽 | admin 2020-0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