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前六识当中的前五识,就是眼、耳、鼻、舌、身识,祂分别色、声、香、味、触尘;也就是说,前五识对现行的境界加以分别,祂本身是虚妄法。接下来谈意识,意识的体性是审而非恒,祂有归纳、分析、整理的体性;可是,祂却是藉意根、法尘而出生的法,所以是生灭法。祂有两类,第一个是五俱意识,第二个是独头意识。五俱意识的意思就是说,祂白天的时候六个识在配合运作;独头意识指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既然细谈布施的因与果,就一定会谈到法供养;这在供养三宝上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事。供佛与念佛在前面已经说过了,接下来说供养法。什么叫作供养法?佛开示说:供养十二部经就是供养法。供养十二部经又是什么意思呢?有两种供养:有愚人的供养法及智者的供养法。供养十二部经的第一种是有智慧者的供养,佛说,若有人能以至诚心相信,而且欢喜快乐的接受十二部经,受持而使十二部 | admin 2018-07-23 |
![]() |
又说诸佛身相具足:诸佛都有微妙的三十二种大人相,还有八十种随形好,一一好相中又有无量好相,也具足无量无边的威神之力,这就是如来身。如来心还有十力、四无所畏。十力、四无所畏,以前讲过了。还有大悲三念、五智三昧。五智,五智是四智心品(平等性智等四智)再加上因地就已证得的法界体性的智慧,合称五智。三昧是指种种的三昧,另有三种法,就是戒定慧学:增上戒学、增 | admin 2018-07-23 |
![]() |
所以请诸位记得把前面所说佛地种种功德记住,将来去朝圣时,如果人家以种种宝物供养;你就与大众以种种偈颂恭敬唱出来供佛。如果你能用印度话赞叹,让当地的印度人听见,唤起他们对佛陀的记忆,功德、福德就更大了,因为他们现在都误以为释迦佛的证量与福德是不如湿婆神的,所以他们现在把释迦牟尼佛收编成印度教的四大护法神之一。但是他们根本不知道佛陀有什么伟大功德了,不 | admin 2018-07-23 |
![]() |
当知此人是大菩萨,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哀愍众生,愿生此间,广演分别妙法华经。何况尽能受持、种种供养者?】(《妙法莲华经》卷四) 就是以能受持、读诵、解说、书写《法华经》,能以花、香等种种的物品,合掌恭敬供养《法华经》经卷的人,未来世将会作佛。而这样的人都是大菩萨,已能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却因哀愍众生的缘故,愿意生到这娑婆世界五浊恶世,为众生广 | admin 2018-07-23 |
![]() |
上述所引的意涵,译成白话文就是:佛说有七种的布施是不必损失财物,却可以获得广大的异熟果报。第一种布施是眼施:常常以柔和恭敬底好眼光来观视父母、师长,以及出家、在家的修行人,而不是以轻慢鄙视底恶眼来观视他们,这样的布施就名为眼施。舍寿后再受身时,会得清净眼;未来成佛即得天眼与佛眼,是名第一种布施的果报。第二种布施是和颜悦色施:对于父母、师长、出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罽那听了以后,心里就想:我因为过去生没有种福田,今生才会如此贫困,得要每天出卖劳力,才能赚得微薄的钱财供一家温饱;现在遇到了清净福田,应该好好把握机会培植福德才是。于是他就对法师说:我愿意成为您的,并且希望能有布施的因缘,来成就这场。罽那于是敲起了铜钟,准备举行供养所有的出家僧众。在之后,罽那便满心欢喜地返回故乡。回到久违的家乡,进了家门,妻子问他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意思是说,菩萨要劝导众生常行布施,即使用很少又很微劣的东西来作布施,甚至只以一小块面团那么少的东西来布施,而且又是布施给很下劣的福田象是蚂蚁之类的畜生;这么少劣物品的布施作完之后,只要把功德回向求愿成就无上正等菩提,也就是回向求愿自己能够早日成就佛道;布施的物品还有布施的对象虽然都很下劣,可是透过回向的力量却可以使自己未来世获得无量的果报。也许有人 | 三摩地 2018-07-23 |
![]() |
首先,我们先来谈财布施,财施之目的除了让我们未来世的果报富裕,让我们未来世有资财可以利益众生之外,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破除我们的贪心及悭吝心。平实导师常提到:当我们布施财物给众生时,其实不只是布施财物,而是同时把自己的悭贪心布施出去了。1因此,发愿当菩萨的学佛人,若要破除对财宝的悭贪之心,就得先从财布施下手。而财布施不只限于金钱施,举凡各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也就是我们要以至诚心来布施,如果心不甘情不愿的,那果报就无法殊胜;若能以至诚心布施,那果报就会很大。第二、要亲手施。布施不要透过别人;透过别人布施,那将来这个福报的实现也要经由他人之手,无法随意自在地使用;譬如有的人很有钱,可是没办法随意使用,必须经过第三者例如父母或另一半同意,他才可以使用。这就是过去世没有自手施的缘故。因此我们如果是大老板或高位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因此,如果往世都不布施,这一世就会常觉得钱财不够使用,老是贫穷,那要行菩萨道就不太容易。因此我们在这一世一定要养成布施的习惯,到未来世就能够钱财不匮乏,并且也能继续布施。布施是列在菩萨六度的第一度,是菩萨六度的入手。事实上,每一个人都能布施,乃至于吃饭后,碗里的残渣用水荡一荡,也可以用来布施给饿鬼道或是虫蚁;甚至对于其他众生之布施行,生起随喜心与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有一次他到市集去买东西,看到一只待价而沽的鳖,心里就为这只鳖感到伤痛,看它在那边被卖,就询问说:这个要卖多少钱啊?鳖的主人知道菩萨有慈悲心,喜欢帮助众生,然后财富多得难以计数,所以买东西也无论贵贱都不会讨价还价;鳖主就开高价说要卖一百万钱:你如果能够买去最好啊!如果你不买的话,我就把这一只鳖煮了!那个菩萨听了之后,为了要挽救这只鳖的生命,就说:好啊 | 三摩地 2018-07-23 |
![]() |
鹿王来到了皇宫,就在大殿前下跪,请求国王说:我们这群卑微的牲畜为了贪求活命,因此寄托生命在贵国的国土上;突然间遭逢猎人前来狩猎,我们这些牲畜四处逃窜,有的亲人失散,有的死伤狼籍,我们真的很可怜。上天有好生之德而爱惜生命,不嗜杀戮,祈求大王不要再狩猎了!我们愿意各自安排日子,来到皇宫供太官发落。鹿王接著说:我们想要知道,大王每天所需鹿肉的数量,绝对不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至心施等四种果报,已经在前一次的菩萨正行之中,跟大家约略提过了,接下来就谈一谈如法求物施的果报。世尊在这里开示:如法财施所得果报如前所说;得是财已,王贼水火所不能侵。举例而言:假如过去世布施,所得的财物不是如法所得,这个包括说要布施所得的财物,可能是偷盗物、圣遮物、众共物、三宝物,施一人回与多人,施多人回与一人,乃至恼他人而得、诳他人而得、欺他人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先来看看法布施之后,其果报是如何?譬如说:假如你可以为人说世间的工巧技艺之法,难道你只是心血来潮就顺口而说的吗?也许有这种情况,但是更可能的是,你一定会思考一下,这个环节要怎么说比较?若是有人问了一些问题,我应该要怎么回答?乃至是不是要再去查一查其他相关的资料?而这一些情况也可能就在顺口而回答问题的同时,也会在脑海中掠过。其结果是:在准备为作世间法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举例来说,若是正在布施的时候,心中老是记挂着:唉呀!我这一次布施下来,福德可就大了,将来肯定是可以生天的。表面上看来,他是为了利益有情而布施,其实想的是要藉此在天堂上挂号。又或者他也许在想:某甲布施那一点钱算不上什么啦!我的布施可以比他更多!他此时想的是:希望名声要比某甲更响亮。有时候他又想:听说布施饮食给众生,来世可感得色身强健的果报。为什么他会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一世一世修学布施之后的转依,因为从七住开始就已经是有布施也有波罗蜜,所以在这个过程中,菩萨自己除去了种种烦恼;也正是因为自己可以除去这一些烦恼的缘故,而行于财法二施的目的,也无非是为了利他自利,所以菩萨继续行于财法施的过程中,才能够方便的教导众生这一些道理,也使得众生能够依法修学,一样的远离种种的烦恼。这样长劫修学的结果,菩萨自能调伏其心,也教导众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从饶益有情、对治烦恼中,来修集见道所需要的福德资粮,在十住位中最重要的就是要亲近真实善知识,接受真实善知识的教导。对于因果的内容,除了于信位信受三宝、信受因果以外,在住位更要能够了解因果内容的差异,例如布施所种的福田及果报的差别,会因为是贫穷田、或者是报恩田、或者是功德田、或者是世间法的田、或者是出世间法的田而有所差异!所以菩萨在住位所修集的布施内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所以说,即使我们没有钱财可以做布施,但是还是有办法累积福德资粮的,我们可以提供体力或者是脑力、技术等等,来帮助别人共同成就财施以及法施的功德啊!佛陀接着就举了以医药瞻养病人为例,作了十分详细的说明,来让我们了解,虽然没有钱财,但是还是可以想办法来成就布施的福德以及功德。首先佛陀开示说:【若穷无物,应诵医方种种咒术,求钱汤药,须者施之。】(《优婆塞戒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欢迎您收看《菩萨正行》的节目,我们在上一次的节目当中,谈到了,即使没有很多的钱财来作布施,但是可以教导其他有财富的人去作布施,或是自己前去帮忙他,共同成就布施行。我们也谈到了,应该如何为人治病以及瞻养病苦,才称得上是真求无上菩提之道的大施主。其实不是没有钱财布施的人,才需要去学习如何以医药或是照顾病人来培植福德;即使是很富有的人,也同样应该要修学医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