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意思是说,菩萨要劝导众生常行布施,即使用很少又很微劣的东西来作布施,甚至只以一小块面团那么少的东西来布施,而且又是布施给很下劣的福田像是蚂蚁之类的畜生;这么少劣物品的布施作完之后,只要把功德回向求愿成就无上正等菩提,也就是回向求愿自己能够早日成就佛道;布施的物品还有布施的对象虽然都很下劣,可是透过回向的力量却可以使自己未来世获得无量的果报。也许有人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在许多的层面上,你也会去注意到:觉得哪些是法律允许的,可是有可能是在戒律边缘的,这个你就要去拣择。我的意思是说,就算这辈子你过得很苦,很糟糕啦!但是你在佛法的持戒,那每一分功德,都像是金砖宝块一样,那东西是在这个世界永不磨灭的,因为祂可以体现你未来世成佛的庄严。我们每一行都可以体现未来世的成佛的庄严,因为如来在经典有说过:在《法华经》说,当你一举手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是故我于契经中说:智者自观余一揣食,自食则生,施他则死,犹应施与,况复多耶?佛陀的意思是说︰譬如有人买香,不论是哪一种香,凡是接触到香的人、买者或卖者,或是称量计算的人,大家都可以平等而无差别的闻到香,而这些香并不会因为是买是卖或称量接触而有所差异,一样散发出香味来不失毫厘,这就是平等施的意思。而修布施的福德也是这样;布施的财物、身力,或多或少,或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摩诃就是大,萨是菩提萨埵的简称,所以摩诃萨就是大菩萨,就是觉悟而成为大心的有情。什么样的有情名为大菩萨呢?是说已经证得第一义的这一些有情之中,他有能力来断除众生界的种种邪见,就可以称为大菩萨。请问,于第一义——也就是证悟如来藏而生起实相智慧之后——他若还没有办法断除众生界的邪见,算不算是摩诃萨?很显然不算!因为这段中说的摩诃萨的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中阿含经》卷39)佛陀告诉梵志婆私咤说,在这个世界整个败坏的时候,也就是说我们的欲界损坏;欲界损坏的时候,欲界的人间乃至畜生道有情、饿鬼、地狱全部都灭尽;乃至欲界天,六欲天它也损坏了,那时候众生,有人可以生到初禅天去,有的人也可以生到光音天,也就是晃昱天。佛陀就特别告诉我们说,在欲界损坏的时候,是有众生会生到晃昱天去的,也就是那个时候,我们可以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有的学人,因为对佛的功德乃至佛的证量信心具足了,可以进一步来修证佛法因缘当然也就更成熟。所以现在我们来说说看说,当你是这一种情况,你终日这样努力精进的课诵,难道你不想了解说经典中的真正意涵吗?譬如说《心经》,假如不加上标点的话,那就只有短短地两百多个字,是不是?但是这却是时下的学人课诵之中所必须的项目。可是假如我问你说,你为什么要这样课诵《心经》?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这就好像说,一些世间的人一样。不管他的原因,是因为年老病衰呢,或者因为欠债还不起呢,或者因为说爱人结婚了但是对象不是我,或者因为是说在世间被人家所看不起。这个部分世间法上如何对治,不是我们现在所要讨论的,我们也不讨论说,他在之后,是不是能够解决当时的问题;单单就说有没有离开红尘这个题目来作说明。请问:他们的时候,真的是心里面想永远离开这个世间吗?相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所以教给他们是欲离生死、求无为道的方法,就是要灭五阴身;只有把自己的五阴身完全灭除,才是真正的作道,才是真正的了脱生死。可是在此之前,一定得要完全了知五阴身是什么,跟自己有什么关系,这样才能够进一步去履行后面的灭五阴身;因为知道五阴身就是我,我是虚妄法。可是讲到这里,不免就要提到一些所谓的佛法的学人,因为不知道要欲离生死、求无为道的方法就是要灭五阴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世间人知道说有个极乐世界,当他的亲友遭遇到不幸的时候,有的人因为这个传统文化,他们就在这地方,就设立了一些画像;然后希望借着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慈悲摄受,能够接引他这位过世的亲友,能够往生到西方极乐净土。然而究竟理来说,这并不是佛教所说的天堂,因为天堂是泛指于天界的。不过虽然如此,但一般的人并不了解,所以先在此作一个简单的说明。那耶稣教的天堂又是什么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中阿含经》卷39)这里佛陀又告诉我们一个律则:如果说身体能够发起光明的,他是不需要日月的;身体变闇之后就会有日月,他就必须要生在有日月之处,因为这是自然的法则;也就是说佛陀告诉我们,这个是一种法界中的律则。因为有些人吃了地味,身体就转成厚,变厚变重,乃至变得坚硬而且就开始变闇,那个时候就开始要有日月,这个世界就逐渐形成。有了日月,就有了恒星、有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没有一尊佛会入涅盘,因为涅盘就是祂如来藏所显示的,如来藏在佛地称为无垢识,无垢识就是代表说再也没有无明的垢染,在没有无明垢染下,得到究竟之觉;这种情况下第六识、第七识、第八识这佛所说的这个八识的正理,这六七八就完全可以相通。你那个时候就知道,这个心完整的相貌,完全没有遗漏。虽然十地菩萨可以对诸佛的智慧起一分觉照,但是对于你究竟不是这个究竟心,不是这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或是说只有出生人好啦!当时候如来就亲口问他,因为这梵天主来礼拜佛。如来说:那你是不是可以出生一切的人呢?实际上这梵天王他是没办法回答的。那佛陀又一直问了许许多多的问题:这个世间的宇宙是你创造的吗?等等等等等等等一直问。这梵天主最后只好说:不是!不是!不是!面对着佛陀一句又一句的问题来说,最后他说:嗯!其实都不是。为什么?因为世间的人迷信,希望去仰仗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这一类的学人就可能会说:我当然知道课诵就是要求看懂经典里面的真正意涵,可是没办法,我就是看不懂啊!所以有一些善知识就会跟他说:看不懂没关系,你就这么看着,就这么诵着,我们每天不是一样有很多不懂的事情吗?日子多了以后,不也是这样一天一天地过下去吗?累积久了以后,总有一天你会知道啦!要是都懂了,还要诵什么经呢?因为自己都已经是《经》了!这位善知识倒也是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如果说以人出生来讲,世间的人信了一些宗教,他们都说人就是他们教主来出生的,可是这件事情就更奇怪了。这教主这么喜欢生人,把人出生以后,却没有好好地来教养,那你说没有好好地来教养,是怎么一回事呢?理由很简单,也就是说:第一,可能是你品管不良。那你说什么叫品管不良?就是你不会生人,你没有生人的技巧,你在出生人这个种类的时候,你的能力是失败的,你的能力是有 | admin 2018-07-23 |
![]() |
而且,我们也不能因为学佛知道应该要布施,就去减少对父母的供养而拿去布施,若是为了供养三宝而克扣父母的供养,那就是违背佛的教导而变成不孝了。平实导师在《优婆塞戒经讲记》第四辑第226页也说:供养父母的福德不会比供养三宝少,这在后面经文中佛会说到;所以受持了优婆塞戒以后却不能供养父母、师父、家中的长辈,就是忘掉优婆塞的本分了,这就是失意罪:遗失了“自 | admin 2018-07-23 |
![]() |
毒蛇为何要用毒去毒害众生,然后只能用吞的?诸位有没有思惟过?当它吞食一只老鼠,那喉咙的感觉如何?它的口腔是很柔软的,可是老鼠长满了粗硬的毛,又有鼠爪,它却得用吞的;那个过程诸位试着领会看看,真难过欸!它为什么会有这种果报?是因为往世以恶毒手段劫夺人家的钱财、残害众生,正报是下地狱,余报就是多劫不能净命而活,得要吃脏东西,也吃得很痛苦。同样的道理,诸 | admin 2018-07-23 |
![]() |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的弟子子路就曾经提出关于死亡的问题来请教孔子。但是孔子只是以“未知生,焉知死”一句话,就简单地带过。孔子要子路专注地学习如何安身立命等等的人生议题就好。但是如果是从究竟真理来看的话,其实应该是要反过来说:未知死,焉知生。也就是说,如果我们不了解死亡是怎么一回事,死了以后又是怎么一回事的话,那么生命的意义以及价值是什么、 | admin 2018-07-23 |
![]() |
今天我们要谈论的题目是:人死后投生是怎么个投法?关于人以及其它道的有情众生,在死了之后怎么去投生的问题,在经论当中有不少的开示,我们今天就依弥勒菩萨,在《瑜伽师地论》中的开示来作说明。 一般的凡夫众生,由于无始以来的我见、无明、贪爱,不明了一切世间境界都是虚妄不实的,所以就会贪着世间的种种境界而无法放舍;再加上无始劫来,所形成的善恶业因、习气, | admin 2018-07-23 |
![]() |
什么是身口意行清净呢?就是说,他虽然没有天眼可以看见未来世的果报,但是却能够为未来世的善净果报,预先种下清净因、福德因;他看不见果报却愿意去作,所以叫作身行、口行、意行清净。第二个念心,就是念念想着布施,因为有这个心,所以南阎浮提洲的人,不惜身命而求得财物之后,却能够把悭吝之心破除;并且布施财物出去之后,还想着下一次有什么机会再来布施。那什么叫作勇 | admin 2018-07-23 |
![]() |
夜叉的往世其实是乐善好施的,但是由于他在往昔熏习造作生为夜叉的种子和行为,所以出生为夜叉;夜叉大致分为三种:第一种称为“地行夜叉”,这类的有情虽然喜欢布施,但是他的嗔心很重,所以夜叉有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就是嗔心重。这一类的众生都有他的众同分,每一类的众生都有他的众同分,每一类的众生也都有他形成该众生的因。当他们前世的时候造了一些善业,这些 | admin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