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时至今日情况更加严重,从缅甸等地流入中国,所谓的南传原始佛法,甚至告诉大众:必须要证得四禅之后,才能去追求四向四果的完成;这样子胆敢直接违背了世尊于《阿含经》中的开示,于是教授的师父与学习的弟子,就理所当然地不去努力于解脱果的实证,而甘心情愿地将每天的日子浪费在世间法上的见闻觉知之中。在南传大藏经《长部阿含》、《大般涅槃经》当中,世尊说:只要诸比丘 | admin 2020-02-18 |
![]() |
我们现在从另外一方面来看:我们说一开始一个正确的方向,就是把修行的矛头,从改变境界转向说把这个矛头对向自己、来修行自己;那么这个修行自己,前面所讲到一个世间人常说的方法,就是给自己心理建设,让自己接受世间法的无常,这是世间人常常讲的一种方法。但是我们现在要给大家说的是,现在佛教里面讲到的方法呢,有更进一步、更关键的方法,那就是要来看看我们所执着的那 | admin 2020-02-18 |
![]() |
因此如果不是有佛菩萨的开示,大家都很难去发现这六尘事实上是有外六尘与内六尘的差别,而自己的识阴是不曾缘取外六尘,而是只有缘取内六尘的;而因为有外六尘与内六尘的差别,相对的就有外六入与内六入的差别。因此除了对于五欲六尘的法义需要如实理解之外,连带的我们也要知道六入之法义。在《阿含正义》第一辑中,平实导师开示说:【因为有六入,而又迷于六入的缘故,全都误 | admin 2020-02-18 |
![]() |
在佛门有一些法师、居士们,也包括了假藏传佛教的行者们,都要将所谓的真心处于一念不生而了了常知的状态,说那就是开悟了,已经证得涅槃,然后于死后,以这样的状态入涅槃;也就是说,他们要将生灭不已而能分别的意识心,处于一念不生的灵知状态,以此来证涅槃、入涅槃,可见他们所证的涅槃,是有分别的、是有见闻觉知的。然而这样的见解与说法,与佛的开示相违背,因为佛在《 | admin 2020-02-18 |
![]() |
声闻人的心态是想要赶快离开人间、入涅槃这样就没有烦恼;可是为何无法入涅槃?因为晚近的佛教,不论南传、北传都有一个盲点,那就是不知道怎样才能入涅槃?他们都想要用意识心这个自我来进入无余涅槃,不知道无我才能入涅槃,有我是不能入涅槃的;这也就是说,想要把意识心带入涅槃,那是不可能的,因为涅槃之中没有意识心,所以意识心入不了涅槃,不知道这个道理就会盲修瞎练 | admin 2020-02-18 |
![]() |
所以,讲缘起性空一定不可以离开如来藏而说,没有这个真实法,当你灭尽一切法的时候就会变成断灭空。缘起性空讲的就是五阴十八界的法,而这些法都是因缘具足而生,因缘散坏而灭,生灭的法都不是真实永恒不灭的法,所以称为空相。空相的法就是我们所了知的现象界;为什么会有这个现象界?那就是有一个真实的实相法界,实相法界出生了现象界,这才是佛法所说的一切法,而不是只有 | admin 2020-02-18 |
![]() |
证初果是修学佛法的第一个目标,就是想要离开三界生死轮回的烦恼,所以要修出离观。二乘人所说的出离观就是简略的十二因缘观,这是世俗谛中的现观。出离观就是以十二因缘支来仔细观察十八界法的虚妄不实,断除我见、我执的现行,因此而得以离开三界生死;或是以苦集灭道这四圣谛为行门,依此四圣谛而作观行,观察五阴、十二处、十八界的我,是虚妄不实而断我见、断三缚结,然后 | admin 2020-02-18 |
![]() |
有一类型的人就是非常地希求感应;那么这一些人可以说是在刚学佛的时候;在刚开始学佛的人里面,是有不少像这类型的人的。那么这一种的这个状况,我们从众生的根性来说的话,我们也不能不接受地说:众生本质上就是如此。但是,如果您现在在电视机前面,听到了我这样说明之后,也希望多少能够给您一点建议,那就是说:学佛不是在希求这一些的事情,学佛其实追求的是无上的解脱跟 | admin 2020-02-18 |
![]() |
断了分段生死,乃至于断了习气种子,唯留异熟种的时候,从七地满心八地开始,一直到佛地之前就叫作异熟识;也就是说,一直从七地满心八地以后,一直到成佛之前,如来藏里面所含藏的种子还有变异,所以在这一段里面,所含藏的生死就叫作变易生死。前面在七地满心之前,这一段时间,阿赖耶识所表示出来的就叫作分段生死。所以因为在不同的时期,所含藏业种的不同,因为这样子第八 | admin 2020-02-18 |
![]() |
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示现成就究竟佛道的圣者----我们世尊释迦牟尼佛,将如何成就究竟佛道的方法,开示出来教导众生,使众生也同样能够经由修行来达到成佛的目标;因此,这些能够使人成就佛道的方法,就称之为佛法。又由于众生的种性不同、根器不同、因缘也不同,所以佛世尊就施设了三乘法教,来应机接引不同的众生;所以,佛法可依觉悟内涵的不同,来分为三乘菩提,也就是分为:声 | admin 2020-02-18 |
![]() |
从这个为起点我们再来说,在《法华经》中呢,佛也这么说,经中这样说:【舍利弗!云何名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妙法法华经》卷一)前面这一段经文告诉我们说:诸佛世尊,就是因为众生皆有如来藏,那么为让众 | admin 2020-02-18 |
![]() |
为甚么一睡著时,梦得金宝、见一切如意之事,心中便喜;梦见火焚水溺、及为人所杀,便怕怖慞惶,惊觉来通身汗出?当尔时,心意识尚在,只是睡著,早尔不知下落;况脱却壳漏子,地水火风一时散了,更作得主在?日里底与夜里底,分明作两般,如何敢开大口道:我会禅、会道!要敌他生死!又常自念:禅是有耶?是无耶?若有,我须参教彻去;若无,岂可《传灯录》上一千七百余员尊宿 | admin 2020-02-18 |
![]() |
之后,神光立雪断臂求法,达摩大师将正法眼藏----如来藏妙法----传给神光,并且帮他改名为慧可,从此开启了中国禅宗的新纪元。达摩大师是中国禅宗初祖,慧可是二祖,传到六祖惠能时,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由于大乘佛法的精神,非常契合中国人的胸襟,深受民间喜爱,因此就有句俗谚流传: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特别是中国禅宗的产生与发展,对中国人的生活艺术等等,产生 | admin 2020-02-18 |
![]() |
等于说这个人根本还没有注册进入佛法的大学殿堂里面,他只是在门外徘徊,他只是听说有这个学校,结果他跑错学校,因为他跑到外道开的学校去了。所以我们修学佛法应该要进入正确的佛法殿堂里面,进入真正的佛教里面,因为佛教这个名称它不是专利权,因为没有人能够来验证这个,所以很多人就可以假冒佛教的名义来欺骗众生,所以我们在五浊恶世里面就要具有这个智慧,来区别善恶, | admin 2020-02-18 |
![]() |
如果有人离开了欲界他会很痛苦,他会说:我失去了眷属。就好像世间的国王,他总是希望说我的领土最大、我管的人民最多----来代表他的威德。所以这个天魔外道他就是有这样的心,就跟世间的国王是一样的----他有很强烈的欲界爱眷属欲,所以他要系缚众生在欲界里面,全部当他的眷属,这个就叫做天魔外道。所以我们要知道天魔外道可能跟很多人的想像是不一样的。有人想到魔一定是长 | admin 2020-02-18 |
![]() |
这个无明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呢?没有开始!从无始劫以来,众生(最初)就不知道、不明白一切法的真相----一切法的实相。从无始劫以来就一直有这样的无明,因此就称为无始无明。这个无始无明就是法我见、法我执的烦恼,前面一念无明就是人我见、人我执的烦恼。一念无明的原因是因为众生对五阴有妄想,不知道五阴是空、无我,所以贪爱五阴、执著五阴,才有这一念无明。这个无始 | admin 2020-02-18 |
![]() |
简单跟大家说,解脱道就是教大家如何对治烦恼,佛菩提道就是教大家如何开悟----明心见性,然后于诸法能够真正得到自在。最后跟大家分享,前人梁启超曾经在《学问之趣味》一文说,他说在寒冬里面晒太阳的滋味非常的舒服,但是太阳虽好,总要诸君亲自去晒,旁人却替你晒不来;这就是所谓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我们学佛过来的人,我们都知道,学佛对我们的人生真的帮助太大了;甚 | admin 2020-02-18 |
![]() |
再过来,我们也顺便要提醒大家,按照佛陀的开示的话,下一尊成佛的即将就是弥勒佛。所以,从我们知道现在我们的释迦牟尼佛之外,下一尊佛就只会是弥勒佛;从释迦牟尼佛到弥勒佛之间,按照正确的佛经解释,中间是没有任何----我们这个娑婆世界是没有任何一尊佛会出现的。所以各位观众,如果您在外面经常听到有许多人号称他已经成佛的话,建议您要回头来比对佛经,去看看说这个是 | admin 2020-02-18 |
![]() |
(《佛藏经》卷1)也就是说,一位出家人他必须要能够离开身见、我见,才算是真正的出家人。佛陀甚至交代:在佛法中成就身见,不在僧数。证得声闻初果须陀洹的人,才能断身见、我见;若是尚未证声闻初果的出家人,佛陀就说他不算是佛的真正出家弟子。这样子看来,世尊的规定十分明白清楚,佛弟子----特别是出家人,绝不能够成就身见。身见,简单地说就是不能明白三界之中,不管 | admin 2020-02-18 |
![]() |
关于供佛之处所:佛无方所,所以不会因为是安置在地下室而怪罪,只有鬼神才会忌讳在什么地方被供奉(正觉同修会成立早期也是承租地下室来共修、供佛,却已度得许多人明心开悟,可以为鉴)。自己以至诚心供佛,若能够以良善的处所来供奉诸佛菩萨当然是更好,但是现实状况您自己住在地下室,此地下室乃是您目前最好的处所,以您自己最佳的处所供奉诸佛菩萨,怎能说是对诸佛菩萨不 | admin 2020-0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