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比方说,我们说有一位著名的禅师叫作洞山良价,他曾经开示门下弟子,关于修行要有鸟道之类的修行;鸟道形容的就是,鸟在天空中飞过,用这样子的方式,来去暗示弟子们怎么样去参禅。那么这个部分,后代对于洞山良价关于鸟道的这个说法,同样的也是把它解释成,因为鸟在虚空中飞过之后,不留痕迹,所以这个也就表示,我们不要去执着眼前的境界,我们的心境就应该像鸟飞过天空一样 | admin 2020-02-18 |
![]() |
三法印就是诸法无我、诸行无常、涅槃寂静,在今天还是有许多凡夫大师们,他们仍然是想要以这个离念灵知的意识心,当作无余涅槃中的常住法;但是佛有开示说: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如果说离念灵知心这个法可以进入到无余涅槃之中的话,那么涅槃之中不就是有意识心这个法吗?不就是有知吗?如果有知,那就一定能够了知六尘、了知法尘,有知、有尘就一定不会是寂静的!事实上,无余 | admin 2020-02-18 |
![]() |
如来之身是金刚之体,诸恶都已经断尽了,而且所有的善法品已经普遍圆满的汇集在祂身上了,怎么能说会有什么疾病呢?会有什么让祂可以觉得烦恼的事呢?你就不要再讲这种话了,默默地离开吧!阿难啊!你不要毁谤如来,不要使别的人,特别是教外的人们听到你说的这一句话,也不要使得大威德诸天和从他方净土来到这里的菩萨们听到你这一句话。阿难啊!转轮圣王因为有一点小小的福德 | admin 2020-02-18 |
![]() |
】(《大智度论》卷1)龙树菩萨以上的说明,说了世尊是为了宣说开演第一义悉檀的法相,所以为众生演说了《般若波罗蜜经》。四悉檀包含了世界悉檀、为人悉檀、对治悉檀和第一义悉檀。这四种悉檀函盖了三藏十二部经、八万四千法门,都是真实不虚的,而这四悉檀总摄为第一义悉檀,都是《般若波罗蜜经》所含摄。世界悉檀是宣说娑婆世界三界六道,乃至十方三世诸佛世界的世界相,包 | admin 2020-02-18 |
![]() |
我们回到经文中来,来看看释迦牟尼佛在菩萨《优婆塞戒经》中的开示,佛说:【欲杀父母,误中他人,不得逆罪;欲杀他人,误中父母,亦复如是。欲杀母时误杀相似,杀已藏刀,复中母身,不得逆罪。】(《优婆塞戒经》卷7)就是说有人想要杀害父母,但是下手杀害时,不小心杀到别人,而没有杀到父母;虽然有杀心,有根本罪,也下手杀害而有方便罪,但是并没有完成致父母死亡的结果 | admin 2020-02-18 |
![]() |
所以世尊在《优婆塞戒经》卷5当中开示说:【或有说言子修善法,父作不善,因子修善,令父不堕三恶道者,是义不然。何以故?身口意业,各别异故。】(《优婆塞戒经》卷五)这意思是说,如果有人说:儿子修了善法,他的父亲却做了种种的不善恶业,但是因为他的儿子做了种种的善事,所以就能够庇佑他的父亲不会堕入到三恶道中。像这样子的说法,是没有道理的。这是因为身口意业是 | admin 2020-02-18 |
![]() |
《妙法莲华经》中开示文殊师利菩萨在海中为众生说《法华经》,以及后续的龙女成佛这段故事,其中的龙女就是龙众──海龙王娑竭罗的女儿(注1)。金翅鸟也是一样分为此四种生,《起世因本经》卷5〈诸龙金翅鸟品第5〉中说:复次,诸比丘!一切诸龙,有四种生。何等为四?一者卵生、二者胎生、三者湿生、四者化生,如此名为四种生龙。诸比丘!其金翅鸟,亦四种生,所谓卵生、胎生 | admin 2020-02-18 |
![]() |
而这个观点,在两千五百多年前佛陀于《起世因本经》中就开示过:一个小世界就是一个太阳和月亮(也称一日月)所行之处,照四天下。而一千个小世界,就是一千个太阳系(注);佛陀说,一千个小世界(就是一千个太阳系)当中就有一千个六欲天,在六欲天上面是梵天(色界天)。最早在梵天出生的那个色界天人,当他出生时只有他自己一个人,后来他希望能有其他人来作伴,渐渐地因缘 | admin 2020-02-18 |
![]() |
释迦牟尼佛在《大方便佛报恩经》中,就开示了有四种发菩提心的情况:第一种情况是,有的人,他出生在如来住世的年代,或者出生在如来入灭后不久,如来的教法仍然住世,只要禀承如来的教法,就能修学、就能证得声闻果,乃至诸菩萨果位。也就是说这个人是出生在正法时,他亲自看见或者听闻他人述说如来或禀承如来教法修学而证果的菩萨,示现了种种不可思议的事迹,他当时心中就生 | admin 2020-02-18 |
![]() |
可是众生的见闻觉知心,是五阴和合而有,纵使是离念灵知,也从来都在四相之中,从早上醒来的第三刹那开始,就已经具足四相了,第一刹那出现时是率尔初心;接下来,第二刹那的离念灵知出现了,还是没有办法作了别;等到第三刹那时,就可以了别前两个刹那的差异,于是认知到原来我醒了、原来我还在家里,我相就出现了。所以离念灵知不可能离开四相,即使入了初禅…… | admin 2020-02-18 |
![]() |
也许有人说,想要知道上辈子从哪里来、下辈子到哪里去?不必求开悟,去修天眼通、宿命通就行了。但是天眼通、宿命通修成了,仍然无法解决生从何来、死往何处的问题,因为以宿命通,一世又一世往前追,追不到源头;再以天眼通往未来世去看,未来还是无穷尽的生死,根本无法了生脱死。了生脱死是要找出源头,也就是要现观人究竟从哪里生出来的,而不是说我上辈子是哪一户人家的父 | admin 2020-02-18 |
![]() |
他也会跟你说:其实我不是在说客套话,因为佛早就开示说,从初住位开始,乃至于到七住明心,进一步还要到十住位,再经过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最后才能够究竟通达此经的深妙义理;从初住位开始,一共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才能够究竟通达百经的。所以,他会说:我是不敢讲一经通就百经通这一种大话的!因为,我即使真正亲证了此经,可以随分为人解说《心经》;可是真 | admin 2020-02-18 |
![]() |
后来佛陀离开尼拘律苑,到了毗舍离,住在大寺讲堂中,大爱道夫人决心出家,也追随佛陀到达毗舍离,她们一行人把头发都剃了,穿着僧衣现出家相,再度来到佛所,表达坚决出家的意愿,但是佛陀还是没有答应。大爱道夫人被佛陀三次拒绝之后,仍然不死心,她穿着破烂的衣服站在门外,光着脚丫驻足而立,衣服沾满了灰尘,蓬头垢面,身体极度疲劳而泪流满面,这时佛陀侍者阿难尊者就问 | admin 2020-02-18 |
![]() |
再往上,色界位于欲界的上方,这是必须要是离开了欲界五欲的众生才能居住的地方。色界的众生虽然离开了欲界粗重的五欲,不染着于秽恶的欲界色法,但仍然被清净微细的色法所系缚;他们已经没有男女欲了,所以色界的众生是没有男女之别的。他们以禅悦为食物,用心意沟通当作语言;他们所需要的物质,会依着他们的福报而自己出生,依禅定力而出生;例如他们的衣服,就是自然而至, | admin 2020-02-18 |
![]() |
其中,某甲听从善知识的开示,就真的一句佛号念到底,他有可能怎么样?从口念心听、心念心听,乃至于也许他会进展到不念而自念,甚至于说,自己在梦中看到自己在念佛。虽然说这样地念毕竟还是在声尘上或是法尘上,不是真正的念佛。因为信心具足的关系,他也有把握说,舍报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那么这个时候,已经有坚定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愿力。可是问题是,学净土法门的人都 | admin 2020-02-18 |
![]() |
譬如在《集一切福德三昧经》卷2中的开示:尔时,净威力士白佛言:‘世尊!布施庄严、净戒庄严、多闻庄严,是三庄严,何者为最?何者为胜?’佛言:‘净威!三庄严中,多闻庄严最可称叹、最胜尊上、无上、无上上。’因此,有机会多闻而听闻正法,真的是要对于佛菩萨生起无限的感激与恭敬之心,因为多闻非常重要。我们也恭录在《文殊师利所说不思议佛境界经 | admin 2020-02-18 |
![]() |
)-----真假开悟第二章第1~2节◎〈真假开悟3〉说:“滤过性病毒虽然没有记忆,没有爱憎,似非有情;但那是因为果报而使它们无法产生记忆,似乎无爱憎,似非有情,其实仍然是有情众生类”,可是滤过性病毒是很低等的生物,有些生物学家甚至认为滤过性病毒不是生物;为什么低等的生物是有情,而高等的植物却不是有情?如果滤过性病毒是有情众生,它们是属于哪一种种性 | admin 2020-02-11 |
为什么种子种了下去以后,它就会自然生芽呢?为什么它就会自动成长?就会自动开花结果?为什么果实自动会成熟?这些都是因为共业有情众生的第八识如来藏中,都有出生植物的种子——也就是出生植物的功能差别,唯识经论称祂叫大种性自性;这种共业种子会感应而生出了无情生的植物,也会感应而使得植物在适当的时候发芽,也会长大、开花、结果,结果以后,它会自动烂坏 | admin 2020-02-06 |
|
![]() |
而且现在也有人实证二禅而把初禅、二禅境界为大众开示过了,并且也整理在书中公开流通,表示这不是神话,而是可以实证的。当水劫来时,二禅天一样会被淹;火劫来时初禅天照样会被烧坏,所以初禅仍然不是安乐之地,有人知道这个道理,又进修二禅,想要离开初禅天。进入二禅天,因为火劫烧不到二禅天。众生被欲火所燃烧故有火劫焚烧欲界诸天;初禅天正好紧邻在欲界天上方,就一起 | admin 2020-02-04 |
![]() |
各位菩萨!您是否仔细想过,您曾经为哪些事起过瞋心呢?弥勒菩萨在《瑜伽师地论》卷55中开示我们:【瞋事亦有十种:一己身,二所爱有情,三非所爱有情,四过去怨亲,五未来怨亲,六现在怨亲,七不可意境,八嫉妒,九宿习,十他见。……依前六事立九恼事,缘彼一切瞋,皆名有情瞋,余名境界瞋;若不忍为先,亦有情瞋;若宿习瞋、若见瞋。】意思是说,引起瞋恚 | admin 2020-02-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