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一切斋会、求福、行来、治生、大火大水焚漂、黑风所吹船舫、江河大海罗刹之难,亦读诵讲说此经律;乃至一切罪报、三恶、八难、七逆,杻(chǒu)械枷锁系缚其身,多淫、多嗔、多愚痴、多疾病,皆应讲此经律;而新学菩萨若不尔者,犯轻垢罪。」「如是九戒,应当学,敬心奉持,梵坛品当说。」佛言:「佛子与人受戒时,不得拣(jiǎn)择一切国王、王子、大臣、百官、比丘、比丘尼 三摩地

2018-07-22

一切斋会、求福、行来、治生、大火所烧大水焚漂、黑风所吹船舫、江河大海罗刹之难,亦读诵讲说此经律;乃至一切罪报、三恶、八难、七逆,杻(chǒu)械枷锁系缚其身,多淫、多嗔、多愚痴、多疾病,皆应讲此经律;而新学菩萨若不尔者,犯轻垢罪。」「如是九戒,应当学,敬心奉持,梵坛品当说。」【拣择授戒戒】佛言:「佛子与人受戒时,不得揀择一切国王、王子、大臣、百官、比 三摩地

2018-07-22

到那时候,他为他所说的、所作的愚痴行付出很大的代价,那可是得不偿失啊!-----《三乘菩提之佛典故事第017集童子持戒守信获宝》游正光老师 (原标题:修学佛法而不遵守佛戒,学法无益) 三摩地

2018-07-22

多淫多嗔多愚痴多疾病。皆应读诵讲说此经律。而新学菩萨若不尔者。犯轻垢罪。如是九戒。应当学敬心奉持。梵坛品当说佛言。佛子。与人受戒时。不得蕑择一切国王王子大臣百官。比丘比丘尼信男信女淫男淫女。十八梵天六欲天子无根二根黄门奴婢。一切鬼神尽得受戒。应教身所著袈裟。皆使坏色与道相应。皆染使青黄赤黑紫色一切染衣。乃至卧具尽以坏色。身所著衣一切染色。若一切国土 三摩地

2018-07-22

有哪一个人可以用意识心来抵抗生死?没有!因为意识永远是缘起生灭法,意识永远只是一世,永远不是从前世来,也永远不能去到后世,是只能存在一世的断灭法;想要用这个一定会断灭的意识来抵抗生死,那不是愚痴吗?意根和如来藏可以三界六道随意去来,想要去地狱也很简单,只要每天辱骂佛菩萨、诽谤正法就够了,死后一定可以去,这个最简单。生天堂就比较难一点,因为要持五戒并 三摩地

2018-07-22

所以如果有人受了戒还在那边气、恨、恼啊!那叫作愚痴!你既然不能报复,就不要去记挂他,忘掉就好了嘛!所以想通道理的人,虽遭恶对,心无愁恼;这个道理是迟早都会想通的,也就没有愁恼了。因为心无愁恼,所以和颜悦色,既不记恨,也不伤害人,所以众生亲附,乐来依止。众生乐来依止,你不就更有势力了吗?这就是戒德的势力:戒帮你建立势力,让你在人间好过,未来生天享福, 三摩地

2018-07-22

从业果上来说,杀生种短命业因缘,偷盗种贫穷业因缘,邪淫种怨家业因缘,妄语种诽谤业因缘,饮酒种愚痴业因缘。若于杀生等事犯之重者,则成三恶趣因。未来人身尚不保,更想于善趣中得到康乐财富等善法顺缘,那是从梦想中也不会得到的。学佛的人,其最高目标,固在园证无上佛果,但能作此佛果因行基础的所依体,以人身为最善最胜。杀生等事既然是三恶趣的因,与学佛人应修的正行 三摩地

2018-07-22

臭秽不可乐,愚痴所爱重。不知淫欲过,如盲不见色。愚痴着淫欲,如犬奔粪秽。……愚人贪爱味,于美起缠缚。何异厕中虫,宁知是不净。智者得解脱,女色不可染。见彼生警怖,弃舍如坏尸。——《大乘日子王所问经》★大王!当知丈夫亲近女人之时,即是亲近恶道之法,此是丈夫第一过患。——《大宝积经卷九十七》★大王!当知以此因缘,于己父母弃 三摩地

2018-07-22

愚痴音声动毒蛇林为爱种子。此名贼风。从耳根出妄见所起。如夜叉吟何爱之有。此是幻响愚夫爱之。鼓动诸根是露人声。从痴爱河顺五欲流。深知是贼不动耳识。三者鼻不嗅香。当知是香从八风起。痴风鼓动爱风吹来。花等诸香从妄想生。颠倒横有从鼻识起。横言是香或称美味。鼻识惊动草木众花皆称是香。如来摄身不嗅香臭。体解非真不赞香触。四者不动舌识。不说世利不赞淫事。口终不说 三摩地

2018-07-22

一切斋会、求福、行来、治生、大火大水焚漂、黑风所吹船舫、江河大海罗刹之难,亦读诵讲说此经律;乃至一切罪报、三恶、八难、七逆,杻(chǒu)械枷锁系缚其身,多淫、多嗔、多愚痴、多疾病,皆应讲此经律;而新学菩萨若不尔者,犯轻垢罪。」「如是九戒,应当学,敬心奉持,梵坛品当说。」佛言:「佛子与人受戒时,不得拣(jiǎn)择一切国王、王子、大臣、百官、比丘、比丘尼 三摩地

2018-07-22

(三说)三、教受斋戒法(各称自己名)若身业不善,若口业不善,若意业不善:贪欲、嗔恚、愚痴故。若今世,若先世,有如是罪,今日诚心忏悔,身清净、口清净、意清净,受持八戒。第一,如诸佛尽寿不杀生,(各称名)一日一夜不杀生;第二,如诸佛尽寿不偷盗,(各称名)一日一夜不偷盗;第三,如诸佛尽寿不淫欲,(各称名)一日一夜不淫欲;第四,如诸佛尽寿不妄语,(各称名) 三摩地

2018-07-22

身自愚痴。不辩罪福。善不善等。应当咨问师长和上阿阇梨等。于后乃行城邑聚落。若和上阿阇梨而不许可自专去者。应当如法治其不敬不孝顺罪。 (原标题:八关斋戒(三)) 三摩地

2018-07-22

若身行恶行,口吐恶语,意生恶念,身三、口四、意三诸有恶行,已作、当作,或能以贪欲故所造,或能以瞋恚所造,或能以愚痴所造,或能以豪族故所造,或能因恶知识所造,或能今身、后身、无数身,或能不识佛、不识法,或能斗乱比丘僧,或能杀害父母诸尊师长,我今自忏悔,不自覆藏,依戒、依法成其戒行,受八关如来斋法。“‘云何为八关斋法?持心如真人,尽形寿不杀, 三摩地

2018-07-22

愚痴恶意怒习悉除。善心自生思乐佛业。譬如以麻油澡豆沐头垢浊得除。斋念佛者。其淨如是。众人见之莫不好信。二当念法。佛所说法三十七品。具足不毁思念勿忘。当知此法为世间明。是念法者。愚痴恶意怒习悉除。善心自生用乐法业。譬如以麻油澡豆浴身垢浊得除。斋念法者。其淨如是。众人见之莫不好信。三当念众。恭敬亲附依受慧教。佛弟子众。有得沟港受沟港证者。有得频来受频来 三摩地

2018-07-22

愚痴恶意怒习悉除。善心自生思乐佛业。譬如以麻油澡豆沐头垢浊得除。斋念佛者。其净如是。众人见之莫不好信二当念法。佛所说法三十七品。具足不毁思念勿忘。当知此法为世间明。是念法者。愚痴恶意怒习悉除。善心自生用乐法业。譬如以麻油澡豆浴身垢浊得除。斋念法者。其净如是。众人见之莫不好信三当念众。恭敬亲附依受慧教。佛众。有得沟港受沟港证者。有得频来受频来证者。有 三摩地

2018-07-22

如果善恶都不分别,坏人作恶事也不知道,好人作善事也不知道,那我们修学佛法,不就比一般世间人还要愚痴吗?一般世间人都能够分辨出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如果修学佛法之后善恶都不分,那智慧是退步的,不是进步。所以我们要知道:会说这样的法,会修那种善恶不用分,是非不用分,你就知道他是不分是非、不分善恶的,表示他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分别是非善恶的智慧是不如一般 三摩地

2018-07-22

如果善恶都不分别,坏人作恶事也不知道,好人作善事也不知道,那我们修学佛法,不就比一般世间人还要愚痴吗?一般世间人都能够分辨出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如果修学佛法之后善恶都不分,那智慧是退步的,不是进步。所以我们要知道:会说这样的法,会修那种善恶不用分,是非不用分,你就知道他是不分是非、不分善恶的,表示他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分别是非善恶的智慧是不如一般 三摩地

2018-07-22

末学今生还没有求受菩萨戒,可是总觉得自己过去生应该是受过菩萨戒的;若是有受过这尽未来际的菩萨戒,那么今生肯定犯戒了!各位菩萨慈悲,请告诉我我该怎么办才好?答:您看到平实导师书中对戒律的开示以后,而能够相应菩萨戒法,知道自己此世与以往的愚痴造恶之行而悲泣耸动,表示您乃是大乘善根深厚的菩萨种性者,听受法要后即与「惭、愧」两善法相应。我们知道菩萨戒乃是菩 三摩地

2018-07-22

另外无惭愧僧则是为了活命而出家归依佛门,但却毁犯一切出家戒而无惭无愧,具足了悭贪、嫉妒、愚痴及憍慢,贪着名誉、恭敬与利养、爱乐婬佚等等这六尘境界,甚至于毁谤而不知不见,也毫不畏惧后世苦报,这样的一切佛法中的修行人,都摄属于无惭愧僧。至于胜义僧,如经典中说:【云何名胜义僧?谓佛世尊;若诸菩萨摩诃萨众,其德尊高,于一切法得自在者;若独胜觉;若阿罗汉、若 三摩地

2018-07-22

另外无惭愧僧则是为了活命而出家归依佛门,但却毁犯一切出家戒而无惭无愧,具足了悭贪、嫉妒、愚痴及憍慢,贪着名誉、恭敬与利养、爱乐婬佚等等这六尘境界,甚至于毁谤正法而不知不见,也毫不畏惧后世苦报,这样的一切佛法中的修行人,都摄属于无惭愧僧。至于胜义僧,如经典中说:【云何名胜义僧?谓佛世尊;若诸菩萨摩诃萨众,其德尊高,于一切法得自在者;若独胜觉;若阿罗汉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