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如果善恶都不分别,坏人作恶事也不知道,好人作善事也不知道,那我们修学佛法,不就比一般世间人还要愚痴吗?一般世间人都能够分辨出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如果修学佛法之后善恶都不分,那智慧是退步的,不是进步。所以我们要知道:会说这样的法,会修那种善恶不用分,是非不用分,你就知道他是不分是非、不分善恶的,表示他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分别是非善恶的智慧是不如一般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如果善恶都不分别,坏人作恶事也不知道,好人作善事也不知道,那我们修学佛法,不就比一般世间人还要愚痴吗?一般世间人都能够分辨出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如果修学佛法之后善恶都不分,那智慧是退步的,不是进步。所以我们要知道:会说这样的法,会修那种善恶不用分,是非不用分,你就知道他是不分是非、不分善恶的,表示他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分别是非善恶的智慧是不如一般 | 三摩地 2018-07-22 |
![]() |
2、作眼想,我们在三界中轮转,得善趣果报的时候少,随诸恶趣的时候多,更不知解脱生死,这都是自己愚痴无智,于善法恶法,不知取捨,如盲人无眼,于正道险道,无能辨别,今得听闻正法,得到了辨别是非善恶的妙慧,如盲人眼开,应生无比的庆幸。3、作明慧想,听闻正法,即已得广大慧眼,于一切所知境界,能如实不错地了知,如光明照了诸物,现在自己得着这正法光明,照彻事理,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可是佛在四依中说:要归依法而不要归依人;明知自己的上师所说的法违背了佛开示的正理,还要去实现吗?只有愚痴众生才会信受这种说法,所以说喇嘛教的归依根本上师是不能坏烦恼因的,因此也就无法得正解脱;想要真正的得正解脱,就要真实的归依三宝。佛世时就有婆罗门因受三归成为优婆塞,便能解脱生死,有经为证。《长阿含经》卷13:沸伽罗娑罗婆罗门亦复如是,见法得法,决定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不可如同某些愚痴人,心中嫉妒就背地里说:“哼!他有钱啦!我没有钱嘛!我没办法。有钱!有钱也不必在我面前护持炫耀嘛!”这真是愚痴人!不但少了随喜的福德,又增加了自己学法的障碍。所以随喜功德、随喜福德都是很重要的,那就看他懂不懂得把握了。〖“所谓如来,身心具足;身有微妙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具足大力。心有十力、四无所畏、大悲三念、五智三味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大师真的是只能去当「大师」,去去去,不是可以来说法的!所以喜欢乐于胡乱说法者,就是世间大师、世间错解佛门的大师,因为这些大师对于佛门的真正知见是不清楚的,一方面是没有好的老师,一方面是因为对于佛法僧太轻慢,不知道尊重,以为自己有嘴巴,就是可以说法,没有人反驳我,就是我对;如此愚痴!不知道经典处处在在都在反驳自己,都是声声厉厉地大声斥责,可是自己的无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不可如同某些愚痴人,心中嫉妒就背地里说:“哼!他有钱啦!我没有钱嘛!我没办法。有钱!有钱也不必在我面前护持炫耀嘛!”这真是愚痴人!不但少了随喜的福德,又增加了自己学法的障碍。所以随喜功德、随喜福德都是很重要的,那就看他懂不懂得把握了。〖“所谓如来,身心具足;身有微妙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具足大力。心有十力、四无所畏、大悲三念、五智三味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这是谁说的呢?(有人回答说:月溪法师!)正是已故的香港月溪法师!类似如此的说法,其实都是愚痴人的说法!众生从自己的凡夫境界来看诸佛时,他会觉得佛跟众生没有差别;佛从自己的智慧境界来看众生的时候:各个都是未来佛。诸佛以自己亲证的境界来看众生,现观一切众生迟早都会成佛,将来终有一天会跟自己没有差别。所以众生看佛:佛是众生;佛看众生:众生是佛。但是众生根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如果善恶都不分别,坏人作恶事也不知道,好人作善事也不知道,那我们修学佛法,不就比一般世间人还要愚痴吗?一般世间人都能够分辨出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如果修学佛法之后善恶都不分,那智慧是退步的,不是进步。所以我们要知道:会说这样的法,会修那种善恶不用分,是非不用分,你就知道他是不分是非、不分善恶的,表示他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分别是非善恶的智慧是不如一般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以法为师一语虽是真实语;然而以法为师时,究竟应当以错误之法为师?或应以真实之法为师?则是一切倡言以法为师之人所应详审探究者,绝对不可随于恶知识之言,错以谬误之法为师,否则即是愚痴无智之人也。是故一切佛门四众皆应以正法为师,莫以恶知识偏斜知见所说之法认为己师,莫以自己误解经论后之偏邪知见为师,否则为害之大,难以思量也!何谓恶知识?谓以自己所想妄解,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大师真的是只能去当「大师」,去去去,不是可以来说法的!所以喜欢乐于胡乱说法者,就是世间大师、世间错解佛门的大师,因为这些大师对于佛门的真正知见是不清楚的,一方面是没有好的老师,一方面是因为对于佛法僧太轻慢,不知道尊重,以为自己有嘴巴,就是可以说法,没有人反驳我,就是我对;如此愚痴!不知道经典处处在在都在反驳自己,都是声声厉厉地大声斥责,可是自己的无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愚痴有情闻是法已便发智慧。得智慧已悉能回心修种种善。又诸有情闻此法已。闭恶趣门开涅槃路。犹如甘露证解脱果。当知此即第三法宝。是三法宝一切众生应当归依无为法宝。一切法中最尊最胜莫过无为。何以故以于生死大苦海中能为船筏。能作有情甘露良药。又是殑伽沙等诸佛菩萨。三无数劫六度万行所证之果。如是妙法功德圆满。以是归依无为法宝。若有众生受持经者当发是愿。愿我归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但转念一想,这何尝不是一个好消息,既然你命由你造,命运少有定数,绝大多数都是可以转变的,那么你现在完全可以振作起来,重新扭转自己命运的走势,将恶运转为好运,有何不可呢!所以从现在起,在生活工作的点点滴滴中都尽量播种下善的心念,让不善的心念在发生的当下就将它掐灭,绝不让其蔓延泛滥;善待每一个人,诚实守信的做好每一件事,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五停心观就是:心容易散乱的就修数息观,贪欲心多的就要修不净观,瞋恚心多的那就修慈悲观,如果愚痴无明多的就修因缘观,乃至于我见、我执障碍多的就要修界分别观,去现观五阴十八界十二处我的虚幻不实。八正道的第八项就是正定,就是要离诸散乱,一心安住于真空之理,决定不移。从上面所说八正道当中的正命可以知道,佛教中是要以正当而如法的职业营生活命、安身立命,过正当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例如世尊在《分别业报经》里面说到:修行人行大布施,可是这个人个性着急,心中多瞋,不能够依止正念来修持,那么他死后就会是龙身报——变成龙族;能够修大布施,但是却喜欢轻慢于别人,死后就会变成大只的金翅鸟;个性像狼一样的人,贪求不知足;像狮子一样,代表他愚痴。所以持戒却没有清净的智慧,虽然自身持守戒律严谨,可是却轻慢于别人,所以他就会堕落到兽中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有智慧的人可以把极重的地狱业,转为现世轻报;但是愚痴的人,却可能把现世轻业,转为地狱的重报。佛陀接著又说:“即使是定业,也不是真的无法转的。“世尊说:【一切圣人所以修道,为坏定业得轻报故,不定之业无果报故。若一切业定得果者,则不应求修习圣道。……智者善根深固难动,是故能令重业为轻;愚痴之人不善深厚,能令轻业而作重报。以是义故,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而愚痴的人就只知道保护著屋宅,急忙间营救不及,不知火势而全部烧尽,屋宅也没了,财物也没了,只好饥寒受冻,忧苦的过完一生;这就譬如很悭吝的人也是如此,不知道身命无常,也许很快的就死亡了,而却一直积聚钱财守护爱惜著不肯布施,不肯为后世植福,直到无常到时忽然死了,却什么福报也没有,这样的愚痴人未来只好过著忧苦的生活。爱好布施的人,会受到众人所尊敬,如月亮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依次解说三福德如下:一者、布施无贪之心名之为施,因于布施破烦恼闇──悭贪、嫉妒、瞋恚、愚痴。布施有三:谓法施、财施、无畏施。法施者,即是为人说实义,能自利利他,施者未来生能获大福德、大功德,亦得法、财二报,能令施者在未来生佛道之修证有大增益,听法者也能获三十二种功德,财施者,即是把悭贪布施出去,能令施者远离我执烦恼,心得调伏,未来世得丰饶财富,能令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为什么呢?因为所谓的功德,指的就是说能够解脱,因为三界六道的有情愚痴,不知道真正的生命实相是什么,所以在三界中死生不断,那死生不断呢,这个部分本身就是因为没有功德,所以不能出离。那如果说你能够出离死生的这种系缚,那就是功德,就是等于自己能够离开这个系缚,因为有这样的德用,所以它就是福。那如果说你能够精进念佛,发起说自己也要想要修学佛道的菩提心,这样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五停心观就是:心容易散乱的就修数息观,贪欲心多的就要修不净观,瞋恚心多的那就修慈悲观,如果愚痴无明多的就修因缘观,乃至于我见、我执障碍多的就要修界分别观,去现观五阴十八界十二处我的虚幻不实。八正道的第八项就是正定,就是要离诸散乱,一心安住于真空之理,决定不移。从上面所说八正道当中的正命可以知道,佛教中是要以正当而如法的职业营生活命、安身立命,过正当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