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常常思念欲得,常悔本过:后侮当年省吃俭用,自己都舍不得用,也舍不得送给别人,真是愚痴。侮恨自己不懂得享用,也后悔不曾让亲人享用,今天在饿鬼道中当然更会想念生前的财物,所以儿子为他追福时就会心念相应,他就可以得到。还有一个原因使他能得到子女的追福:他在世时什么布施都没有做,如今有的是时间,一天到晚都在找食物,这就是饿鬼道。如果生在地狱中,就没有时间想 三摩地

2018-07-22

云何十种?一肉眼清净,二获净天眼,三离于三毒,四得诸善法,五聪明智慧,六远离愚痴,七不堕黑闇三涂,八尊贵自在,九往生诸天,十速证圆寂;如是功德,施灯供养佛舍利塔,获斯胜报。「若复有人,施涂香供养如来之塔,获十功德。云何十种?一鼻根清净,二身离臭秽,三身妙香洁,四形相端严,五世间恭敬,六乐法多闻,七尊贵自在,八声誉遐布,九命终生天,十速证圆寂;如是十 三摩地

2018-07-22

这样观察五阴之后,就不会像愚痴无闻凡夫一样,把五阴当作常住不坏法,当作安隐的法,当作不病的法,当作是真实的我及我所。因为这样子错误认知,就会时时保持护惜着五阴,结果却是被这五阴怨家所害,而不能解脱。那就能够对世间五阴都无所执取,无所执取所以就无所耽着,无所耽着最后就能够证得涅槃解脱;然后向佛禀白: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可见,能 三摩地

2018-07-21

众生的阿赖耶识心体所生起的能取的七转识,以及七转识心所取的六尘等法相,其实都是依阿赖耶识心体而起,非真实不坏,但是由于愚痴凡夫的虚妄分别而遍计所执,认为实有蕴我,处我,界我,执有实我实法,认为能取和所取都是真实不坏的法;虽然如此,在七转识的能取与所取的六尘相这二取相中,却能显现出阿赖耶识心体就是殊胜的如来藏识;这个如来藏识,其自身虽能生出能取所取, 三摩地

2018-07-21

”众生的阿赖耶识心体所生起的能取的七转识,以及七转识心所取的六尘等法相,其实都是依阿赖耶识心体而起,非真实不坏,但是由于愚痴凡夫的虚妄分别而遍计所执,认为实有蕴我,处我,界我,执有实我实法,认为能取和所取都是真实不坏的法;虽然如此,在七转识的能取与所取的六尘相这二取相中,却能显现出阿赖耶识心体就是殊胜的如来藏识;这个如来藏识,其自身虽能生出能 三摩地

2018-07-21

世尊您不曾隐藏不说,只是我们当时是那么样的愚昧,不能够证得如来藏法,所以所有真正的佛法都指向着如来藏,只是我们的条件不够,又愚痴深重,因此就算如来藏像大象一样走过我们的面前,我们还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而能导引我们与自己如来藏相遇最直接的法门,就是禅宗的明心见性、教外别传之法。接下来,要能明心见性的条件之一,佛说道:“一切众生虽有佛性, 三摩地

2018-07-21

同时说同于涅槃,也就是说这个阿赖耶识本身虽然有这些所谓的执藏烦恼、执藏染污的种子,可是祂本身贪欲永断、瞋恚永断、愚痴永断,一向无为。而且这样来解释说一切众生阿赖耶识本来而有,清净,出过于世,同于涅槃,就是告诉我们一切有情的五蕴出生的本际就是阿赖耶识,这个阿赖耶识就是如来藏;也因为这个道理,所以十方诸佛来到人间为众生开示悟入佛法,所说的就是以这个为根 三摩地

2018-07-21

《入楞伽经》刹那品第十四:「大慧!愚痴凡夫不觉不知,执着诸法,刹那不住,堕在邪见而作是言:『无漏之法,亦刹那不住。』破彼真如如来藏故。」(1-4,p.48)2.由法身之实义中可知,如来藏即是阿赖耶、异熟、无垢识心体,法身即是如来藏,且法身即是真如(心),是故真如(心)就是如来藏、就是阿赖耶、异熟、无垢识心体。五、阿赖耶识、异熟识、无垢识三者间之关系(一)阿赖耶 三摩地

2018-07-21

大慧,如来应正遍知,为诸一切愚痴凡夫,闻说无我生于惊怖,是故我说有如来藏;而如来藏无所分别,寂静无相,说名如来藏。大慧,未来、现在诸菩萨等,不应执著有我之相。大慧,譬如陶师依于泥聚微尘、轮、绳、人功、手、木方便力故,作种种器。大慧,如来世尊亦复如是,彼法无我,离诸一切分别之相,智慧巧便说名如来藏,或说无我,或说实际及涅槃等,种种名字章句示现,如彼陶 三摩地

2018-07-21

」《大萨遮尼干子所说经》卷九:「王言:大师,如此法身,当依何法作如是观?答言:大王,当依一切众生烦恼身观,当依贪欲瞋恚愚痴众生中观,当依四颠倒见众生中观,当依阴界入中观,当依地狱畜生饿鬼乃至阿修罗等诸身中观。何以故?此身即是如来藏故。大王当知,一切烦恼诸垢藏中,有如来性,湛然满足。如石中金、如木中火、如地下水、如乳中酪、如麻中油、如子中牙、如藏中宝 三摩地

2018-07-21

愚痴凡夫不觉不知。执着诸法剎那不住。堕在邪见而作是言。无漏之法亦剎那不住。破彼真如如来藏故。No.672大乘入楞伽经(卷5)T16,p0621c意识与彼五识共俱。取于种种差别形相。剎那不住。我说此等名剎那法。大慧。如来藏名藏识。所与意等诸习气俱。是剎那法。无漏习气非剎那法。此非凡愚剎那论者之所能知。彼不能知一切诸法有是剎那非剎那故。彼计无为。同诸法坏堕于断见。------- 三摩地

2018-07-21

当知是人愚痴无智。何以故。善男子。一切如来应正等觉。不可以色身见。夫如来者即是法身。善男子。如来法身即是诸法真如法界。真如法界既不可说有来有去。如来法身亦复如是无来无去。」《占察善恶业报经》(卷2)T17,p0907c2卷隋菩提灯译「所谓一切法毕竟无体。本来常空实不生灭故。如是一切法实不生灭者。则无一切境界差别之相。寂静一味名为真如第一义谛自性清净心。彼自性清净 三摩地

2018-07-21

为诸一切愚痴凡夫。闻说无我生于惊怖。是故我说有如来藏。而如来藏无所分别寂静无相。说名如来藏。大慧。未来现在诸菩萨等。不应执着有我之相。大慧。譬如陶师依于泥聚微尘轮绳。人功手木方便力故作种种器。大慧。如来世尊亦复如是。彼法无我离诸一切分别之相。智能巧便说名如来藏。或说无我。或说实际及涅盘等。种种名字章句示现。如彼陶师作种种器。是故大慧。我说如来藏不同 三摩地

2018-07-21

或有众生深知自身贪欲嗔恚愚痴悭嫉,为呵责故发菩提心。或有众生见诸外道五通神仙,发菩提心。或有众生欲知世间有边、无边故,发菩提心。或有众生见闻如来不思议故,发菩提心。或有众生生怜愍故,发菩提心。或有众生爱众生故,发菩提心。善男子!菩提之心,凡有三种,谓:下、中、上。若言众生定有性者,云何说言有三种耶?众生下心能作中心,中心作上;上心作中,中心作下。众 三摩地

2018-07-21

菩萨教化盲聋喑哑愚痴边地恶众生时,心无疲厌,是名菩萨不可思议。善男子!菩萨有四不可思义:一者所爱重物能以施人、二者具诸烦恼能忍恶事、三者离坏之众能令和合、四者临终见恶,说法转之;是名菩萨四不可思议。复有三事不可思议:一者诃责一切烦恼、二者处烦恼中而不舍之、三者虽具烦恼及烦恼业而不放逸;是名菩萨三不可思议。复有三事不可思议:一者始欲施时心生欢乐、二者 三摩地

2018-07-21

善男子!若有人能净身口意,乐处空闲:若窟、若山、树林、空舍,不乐愦闹贪著卧具,不乐听说世间之事,不乐贪欲嗔恚愚痴。先语软语,常乐出家教化众生,所有烦恼轻微软薄,离恶觉观。见怨修慈,乐说定报,心若逸乱、生怖愧悔。见邪定者为说罪过,善化众生置正定中。善男子!有是相者,当知是人则能供养禅波罗蜜。善男子!若有人能净身口意,悉学一切世间之事,于贪嗔痴心不贪乐 三摩地

2018-07-21

取不善法相已,为令断故观念修习,谓为断贪欲观不净相,为断嗔恚观慈心相,为断愚痴观因缘法。常念净戒深取空相,勤行精进为得四禅。专心求道,观不善法皆是衰恼,观于善法最是安隐,一心修道分别谛观。善不善法谛取相已,唯观涅槃安隐寂灭,唯爱涅槃毕竟清净。’如是教者名为邪教,谓是正教而是邪教。舍利弗,如是教者名恶知识。是人名为诽谤于我,助于外道,亦为他人说 三摩地

2018-07-21

舍利弗,是人随恶知识,若生人中,父母生离死亡丧失,亲里衰恼,国土破坏,生八难中,舍八乐处,多欲怒痴常好戏调,轻躁无羞言语散乱,不能摄心痴如白羊,为贪欲、嗔恚、愚痴所坏,聋哑盲瞎,手脚挛躄,共恶知识生无佛处。若值佛世,目不喜见,不喜闻法,不与佛众而共和合,起是恶业。恶人共生乐下劣法,于正见中生邪见想,于邪见中生正见想,是名下欲下忍下慧。舍利弗,下慧之 三摩地

2018-07-21

是人长夜自受贪欲、嗔恚、愚痴毒箭。何以故?舍利弗,是人不能定知诸法而为他说,心不喜乐,若乐速失。舍利弗,我知不净说法有此过咎,不得正道。是事一切比丘不知,诸天不知,唯我乃知。复有不净说法比丘,不解如来随宜所说,而为他人说。诸经中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命,而是人自以论辞说言有我、有人、有众生、有寿命,即为谤佛、谤法、谤僧。谤三宝罪,诸天世人所不能知 三摩地

2018-07-21

舍利弗,破戒比丘,法应不乐持戒律仪,愚痴之人不喜智慧,悭人不欲闻说布施。增上慢者不欲闻此无憍慢法,若闻惊畏如堕深坑。好世利者贪著美味,闻诃訾食,心则忧恼。若人好读外经书者,则于其中生坚实想。贪著语者乐说散乱,乐严饰辞巧美说者,于佛第一义则无净心,又于此法不敬不信。舍利弗,譬如不男之人无男子用,至男子中生不男想,而作是念:‘是诸人等如我无异。&rs 三摩地

2018-07-21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