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能证得觉知心外别有如来藏心之本来无生、本来无灭;有念无念的觉知心之我是生灭变异的、是假我,受想行识等知觉性也是假合幻有,名为大乘人无我。而此大乘人无我智,仍唯了知如来藏识之总相智与别相智,不证种智。法无我是证得如来藏后,依所证藏识加修唯识一切种智,证知蕴处界、十八界诸法之无我性,诸法皆因如来藏所收集之业种所生,一切境界皆因如来藏与根、尘、识互为缘起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意识─我们这个觉知心─不管有念或无念之时,祂都是需要有很多的缘才有办法存在或者出生,所以这意识不是万有的根源。因此,万有的根源究竟是什么?这就是佛法所要实证的课题,而这并不是哲学的思惟所能够弄清楚的,也不是声闻解脱道所能弄清楚的;是只有实证的佛法才能确实地探究,而不是作文字训诂、经论讨论所能够得知的。所以,哲学走到最后、探究到最后,这一世没有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佛所说的三乘菩提都在说无我,大乘般若诸经中,则说之为非心心、无心相心、无念心、无住心、菩萨不念心,并说如是之心是实相心;说如是心从无始劫来,不曾暂起一念、不曾念一切法、不住一切法,不曾示现见闻觉知心相,说如是心乃是非心之心。在般若诸经中,佛也广说如是心之中道性。又说此心于三界六道一切法中皆是无所着心,说此心即是涅槃实相,说此心不受生于三界六道就无一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佛才要在二转法轮明说有无住心、非心心、无心相心、无念心、不住心等心真实存在;乃至在三转法轮明说阿赖耶识、种子识、异熟识、无垢识等心存在,为菩萨们非常详细及深入解说空性心的种种体性,以及祂共有几个心识,祂们之间的关系如何等等,让菩萨们可以亲证及体验,最后,尽三大无量数劫后可以成就佛道。由此可以证明:佛次第为佛弟子们说法,所以才会施设三转法轮来隐说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为了从痛苦中解脱,自古以来人们寻求各种解脱之道,却都无功而返,直到佛陀出现于世,人类从此才有了解脱痛苦的正确答案,但是有许多人对佛法产生误会,以为积德行善就是学佛,以为不停的打坐、修学禅定,使妄想杂念不再出生就能取证涅磐,以为保持无念就可以出离三界,就能解脱生死,实际上佛法分为三乘菩提,有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解脱道”,另一部分是佛菩提道;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为了从痛苦中解脱,自古以来人们寻求各种解脱之道,却都无功而返,直到佛陀出现于世,人类从此才有了解脱痛苦的正确答案,但是有许多人对佛法产生误会,以为积德行善就是学佛,以为不停的打坐、修学禅定,使妄想杂念不再出生就能取证涅磐,以为保持无念就可以出离三界,就能解脱生死,实际上佛法分为三乘菩提,有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解脱道”,另一部分是佛菩提道;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否则何以地藏王菩萨不舍悲心,于六道中化现无边身,于地狱中出现,为示一切众生法乐呢?因此对于「未证言证」、「未悟言悟」的人,要告诉他这是地狱无间重罪,这即使是一般人都应该知道,因此要一说再说,怕如是的地狱恶罪,会泯灭其善根;而地狱重罪不是因为不去讲,就会消失,哪里有这种道理!即使世间人都不说,也不去暗示提醒,「未证言证」、「未悟言悟」的人还是一样到地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六祖惠能大师不同意断念无念打坐:「惠能没伎俩,不断百思量!」4.六祖惠能大师不同意打坐:「一生臭骨头,何为立功课!」5.六祖惠能大师不同意打坐:「道由心悟,岂在坐也!」6.六祖惠能大师不同意打坐:「汝等慎勿『观静』及『空其心』!」7.六祖惠能大师不同意打坐:「又莫百物不思而于道性窒碍!」六祖座下玄策禅师论二十年的智隍禅师,说:1.如果您是无心入定,那一切草木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比较合乎史实的说法:禅宗可以「锻炼」的方式,让「修学」的有情,可以找到这个「真心」,去了解这个「真心」的总相以及别相,如是个别生起智慧,可以如是的智慧,去阅读二转法轮的《般若经系》的经典,这些经典在阅读的时候,大概的障碍都会很少,时时都可以去「体触」这个「真心」的「清净性」、「无念性」、以及祂所所显现的诸般功德,但是对于这个「真心」的许多作用却是无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意识─我们这个觉知心─不管有念或无念之时,祂都是需要有很多的缘才有办法存在或者出生,所以这意识不是万有的根源。因此,万有的根源究竟是什么?这就是佛法所要实证的课题,而这并不是哲学的思惟所能够弄清楚的,也不是声闻解脱道所能弄清楚的;是只有实证的佛法才能确实地探究,而不是作文字训诂、经论讨论所能够得知的。所以,哲学走到最后、探究到最后,这一世没有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认为涅槃中也有快乐,而他们在初禅中离欲界生,是『离生喜乐』,而且远离欲爱染污的境界,又已不再生于欲界染污法中流转了,所以心中无忧而有妙乐;并且又是一心无念而寂静的,比欲界中的离念灵知更加『观见圆明』,应该就是涅槃境界了;就以初禅的知觉性作为涅槃的实体,这是第二种外道涅槃见,仍不离『行阴区宇』。第三种人认为,以初禅境界为涅槃,还是不正确;因为初禅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据说这个觉音论师已经是阿罗汉了!但是这个所谓的阿罗汉却是连我见都没断除呢!又譬如他们所谓的阿罗汉阿姜曼尊者,这个尊者也是连我见都没断!我们把他的开示从头到尾读过,没有一句话能让人断我见,也没有一句话能显示他已经断了我见,那样的解脱怎能叫作正解脱呢?所以到了现代,南传、北传修学解脱道的大师和学人们,都是想要用觉知心住于无念当中去入无余涅槃,这都是邪解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又如般若系的经典,是以第八识心体的真如法性作为中心,来说无量的中道观行,但是他们却把大乘法中的大品般若经、小品般若经主旨的第八识“非心心、无念心、菩萨心、无住心、无心相心”否定了,然后来说一切法皆空,使得般若中道观变成本质是断灭法而又假以种种中观名相而说为中道的世间戏论了,使得般若中道实有本际常住不灭的实相夫,变成和断见外道一模一样的缘起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一切法本来唯心,多少假名知识于此一句便生错解,以为离念灵知可以生一切法,事实上既然离念,便是念头不生起,念头既不生起,如何能有一切又离念灵知并非真的无念,因其既然仍有知,便仍是意识境界,意识一法念念生灭,在人间尚且要依胜义根与末那方能生起,不可独自而起,乃缘起之法,又如何能生万因此这里的唯心,是指第八识,阿赖耶识,也就是如来藏。如来藏能生有身根,并藉由此有身根接触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可是这些法,实际上在《阿含经》里面就已经宣说了,就是无有见闻觉知、无念、无分别。衪的分别、了别,衪了别众生就是怎样?众生的心行!所以,你所想衪知道了,不然有一个人骂人,可是他没有出现语言文字,这时候如果他的如来藏不晓得,这样就麻烦了!这样的话,以后他只要学会用什么?用非语言文字来骂人,这样他一样可以得逞啊!这样业果就不平等了。而且世间人要知道,所谓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又譬如有人提出:有念灵知心、无念灵知心,就是真心。你就知道那是不正确的说法!因为已经堕入意识的自性,成为自性见外道而不自知啊!又譬如坦特罗佛教主张,修炼拙火是成就即身成佛的方法之一。他们主张,在行者脐下约四指的地方,也就是在脐下两吋,有与生俱来的血脉暖气,行者藉著观想来唤醒拙火的出现;当拙火出现时,它伴有燃烧的火焰生起,这个火焰就是拙火。它由红菩提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如二乘人及初业菩萨,觉有念无念、体相别异,以舍粗分别故,名相似觉。如法身菩萨,觉念无念皆无有相,舍中品分别故,名随分觉。若超过菩萨地,究竟道满足,一念相应觉心初起,始名为觉;远离觉相微细分别,究竟永尽,心根本性常住现前,是为如来,名究竟觉。是故经说:若有众生,能观一切妄念无相,则为证得如来智慧。又言心初起者,但随俗说,求其初相终不可得;心尚无有,何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于意云何?是画师者为希有不?”“希有,世尊!”“舍利弗,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说一切法无生无灭、无相无为,令人信解倍为希有!所以者何?无名相法,无念无得亦无有修,不可思议,非心所依无有戏论,非是戏论所可依止,无觉无观无有所摄,不在于心非得所得,无此无彼无有分别,无动无性本来自空,不可念不可出,一切世间所不能信,如是无名相法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复问:‘若如五阴,忆念亦尔者,谁是念五阴者?’答言:‘若无念五阴者,则无涅槃。实有念五阴者,是故有修八直圣道,入涅槃者。’舍利弗,未来世中多有比丘成就此忍。舍利弗,尔时会中多诸天众,欲闻佛法第一实义,闻是增上慢者所说,心生疑悔如堕深坑,咸作是言:‘咄哉!释迦牟尼佛法今将速灭。’舍利弗,中有成就善根比丘,谓是比丘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九无念无减失。十无智无减失。十一解脱无减。十二解脱知见无减。十三身随智慧行。十四口随智慧行。十五意随智慧行。十六穷过去智。十七穷现在智。十八穷未来智。阿难。如来独得如意自在捷疾神通。如来独得无有边际变化神通。如来独得无量无尽圣神通处。如来独得心自在法。如来独得自在无边知他心通。如来独得自在无阂天耳神通。如来独得知无色界众生种别。如来独得通达圣众般涅 | 三摩地 2018-0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