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我们都知道,不管从前世到这一世,或者是从今世到未来世,每一世都是不同的、不是同一个五阴身,所以必须有个根本因来执持这些烦恼种子。这个根本因绝对不是意识,因为意识在五位会断灭,也就是在无想定、灭尽定、眠熟位、闷绝位、正死位,在这五位的时候意识都是会断灭的,所以意识无法储存这些烦恼种子。这些嗔的烦恼种子或习气到底储存在哪里呢?它们都是储存在我们的第八识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又例如佛世时有一位贫女施灯供佛,神通第一的大阿罗汉都无法吹熄他的灯,佛陀授记这位贫女将来会成佛;她会成为贫女是因为往世轻嫌一位贫穷的三果人,因为说佛陀怎么先去给那位穷人供养,如此就贫穷五百世;由此可知口业很可怕!可能害了自己无量世贫穷或下堕恶道!我们从这两位菩萨一个是阿罗汉,一个被授记将来成佛,就可以推知想必他们往世都有努力学佛,可能都是久学菩萨,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佛说不增不减经》于未来世有谤于我法轮身披于袈裟说有无诸法说无真如我惟是虚妄说作比丘学者不应共和合是人立有无堕于二朋党破坏诸佛法彼不住我法——《入楞伽经》卷十说无真我者谤法着有无比丘应羯磨摈弃不共语说真我炽然犹如劫火起烧无我稠林离诸外道过——《大乘入楞伽经》卷七执著离念灵知心为实相心而不肯舍弃者,即是畏惧解脱境界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第八识阿赖耶识是轮回的主体(而非灵魂,灵魂是外道的说法),它能贯通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能持一切善恶业的种子往来三世;它能执持色身,当人死后,它才离开身体,又藉父母的缘制造来世的色身继续去作业受报。《入楞伽经》卷2说:大慧,若阿梨耶识灭者,此不异外道断见戏论。《大方等如来藏经》卷1中亦如是说:若佛出世若不出世,一切众生如来之藏(阿赖耶识)常住不变。故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供养饮食可以让我们未来世饮食不缺、身体有力气强壮,供养医药可以让我们未来世健康,供养衣服可以让我们未来有很多衣服,身体皮肤好,供养花可以让我们未来世长得漂亮,我们合掌恭敬、礼拜都有很多功德,擦拭佛像、打扫佛塔也有很多功德。总之供佛这个很好修的福德我们一定要好好把握!因为佛是福德和智慧修集最的大福田,也是大报恩田,佛陀对我们每个众生都有无量无边大的恩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这个故事在《杂阿含经》卷23中有记载3,在经典中也还有许多众生供佛而未来世得大福报的故事。【注3《杂阿含经》卷23:又复,如来将诸比丘僧入城乞食。时,王共二童子沙土中戏,逢见佛来,捧于尘沙,奉上于佛。时,世尊记彼童子:‘于我灭度百岁之后,此童子于巴连弗邑当受王位,领阎浮提,名曰阿育。当广布我舍利,一日之中,当造八万四千塔。’今王身是也,我尔时亦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云何行处胜?如来世尊修三三昧、九次第等,非诸声闻缘觉所及,是名行处胜。云何不可思议胜?如来所有六种神通,亦非声闻缘觉所及,如来十力四无所畏大悲三念处,是名不可思议胜。云何解脱胜?如来具足二种解脱胜,除智慧障及烦恼障,永断一切烦恼习气,智缘二事俱得自在,是名解脱胜。是故舍利弗于契经中,赞叹如来具七胜法。如来从观不净,乃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从庄严地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它的原因是因为,众生常会因为无明所罩,不知慎修身口意行,因而造作了种种未来世不可爱的异熟果报;当临命终时,这恶报的业风吹起,落入中阴阶段,依着原有的贪欲执著,就会对未来世的父母生起颠倒想,结果在不知不觉中就会入胎,犹如睡着了一样;那等到醒来的时候,哇哇落地,已经堕在畜生道中,纵使说牠曾经有愿想要求生诸佛净土,还是难以成办。因此释迦牟尼佛开示,如果能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譬如有人不管别人的感受,喜欢在家里唱卡拉OK,而且唱得很大声,吵得邻里不得安宁,规劝也不听,导致别人对他的印象非常不好;未来世有因缘见面了,就会莫名其妙地讨厌他,对他所说的话不会信受;既然所说的话别人都无法信受,更不可能冀望别人会帮助他了。又譬如有些人喜欢妄语,能够颠倒黑白,后来别人知道那都是不如实语,就会对他有所戒心;未来世有因缘遇到了,就会觉得这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你的如来藏对每一位众生都是平等运作:你和他因缘果报的部分、你和他的善恶业之间的部分、你跟他过去生、未来世等等,这些业果的现起都是平等的,祂绝对不会有偏失。甘愿做菩萨(六)——因缘果报今天我们在谈佛法的时候,比较难知道说什么叫因缘果报,众生也常听说因缘果报,但你知道因缘果报有多么细微吗?因为因缘果报的意思是说,在你运作的当下,这个种子就重新种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这样呢,要行刑的时候,有一个人起了悲悯心,就觉得这个人还是很可怜――还是很可怜哪,那这样的悲悯心,后来,未来未来未来世以后,他们再相逢,这个人呢――被行刑的A,就对对他生起悲悯心的B很好,这就是我们说的一见如故,对这个B可真的是很好。可是我们看看这件事情的因果,B有没有真的在那个过去做了些什么?没有啊,只是那个念头,这样的念头过去了而已,而且这过程中,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所以,你不需要建立坎坷的道路铺在自己的未来的历程,未来的未来世前面,你不需要做这样的事情。菩萨是可以一世精进而达到很难以思议的境地,你要去想,如来为所有的人天,无量人天所说的地狱天子的故事,从地狱到下辈子就成就十地菩萨,绝对不是说瞎蒙的,绝对不是说了就算的,那是真实有的,是在我们这尊佛――本师释迦牟尼佛成就的时候,所真实发生的事情,这是距离我们现在 | 三摩地 2018-07-23 |
![]() |
除此之外,你想不出来,于世间法中,还能走回去达到什么样的成就?如果说有成就,就是你直接间接地,在这个阶段,引进了多少人走过?或是你直接间接地跟多少位众生建立了善因缘?善因缘意思是说,将来你有把握,未来世你遇到他,他不讨厌你,会信受你所说的;然而不讨厌本身就很困难了,更别说他会信受你所说的法。这里信受你所说的法,是说,他虽然还没办法相信大乘法、二乘法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然后呢,当未来世的时候,即使你发愿再来这个世界,未来有善知识能够出现的时候,你会因为你的道德增上,你的根器增上,你的善根增上,继续建立在广大福德上面的时候,你可以来帮助善知识,或是你将来就成为一位善知识。你现在可以就是你那个小小一方世界的善知识,将来呢,你会成就具足自己的功德,你能够不断超劫成就,就是因为你不断超劫精进,这样每一辈子,不管你能不能值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又说:「假使百千劫,所造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楞严经】说:「因地不真,果招纡曲。」故种善因结善果。种恶因结恶果。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乃必然的道理。谈到因果,我说两件故事来证明。(请看智慧加油站--有趣故事六、七)(二)严持戒律用功办道首要持戒。戒是无上菩提之本,因戒才可以生定,因定才可以生慧。若不持戒而修行,无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虽不能挽回末运于此时,决当护持正法于来世。是故偕诸善友,同到道场,述为忏摩,建兹法会。发四十八之大愿,愿愿度生。期百千劫之深心,心心作佛。从于今日,尽未来际,毕此一形,誓归安养。既登九品,回入娑婆,俾得佛日重辉,法门再阐。僧海澄清于此界,人民被化于东方。劫运为之更延,正法得以久住。此则区区真实苦心,是为发菩提心第十因缘也。如是十缘备识,八法周知,则 | admin 2018-07-23 |
![]() |
能这样如法修行的话,才是佛陀来世间传授佛法的本意啊!《杂阿含经》卷一:【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汝今欲知如来所说法师义耶?佛告比丘:若于色,说是生厌、离欲、灭尽、寂静法者,是名法师;若于受、想、行、识,说是生厌、离欲、灭尽、寂静法者,是名法师,是名如来所说法师。】(原标题:伏烦恼与断烦恼)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因为嫉妒心,会推使众生去造作种种的不善恶行,所以必定会招致未来世的苦果,而不断在三界轮转无法出离与解脱。佛陀在《分别善恶报应经》当中也说:嫉妒会让众生得到出生为卑贱种性的恶报;而如果能够远离嫉妒,常常随喜称庆别人应得的名利的话,在未来世就会出生到豪贵家族,享受种种可爱的异熟果报。那么我们到底该怎么样才能放下嫉妒心呢?在佛法的解脱道当中,最根本的解决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因此造善因的人他得到恶果,就因为他果报到了!他这辈子的善因,可以未来世来使用!不会说善恶可以抵消,可以互相的西挪过来东挪过去。所以说善恶标准,如来藏是很清楚的,我们反而不清楚了。如来藏能够记录业因,衪清楚是应该,那我们应该怎么清楚呢?佛法所说的三归五戒就是一个简单的善恶的,可以直接实践的善恶的标准。因为受三归依的人,他心目中知道法界的究竟理是佛法僧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