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但若是将财产分给子孙,算不算布施种福田?另外,若被政府扣了一半遗产税,那些税金算不算种福田?因为自己并未享用福报,而是给别人拿去用了,故来世能得更大福报?答:子孙算是我所的一种,将财产分给子孙,是我所执。将来虽亦会得果报,但只是从我所执而产生继续轮回生死的果报;子孙也不属于福田,不会转化为来世更大的福报,他们只是依自己的福德来接收此世应有的福果;世 三摩地

2018-07-23

如果以至诚心来布施,此人未来世得到的果报,与不至诚心的果报大不相同。以至诚心来布施时,他未来世所得的果报很广泛的,不会只局限在某一种果报中。譬如有人说:我家什么都没有,就是有钱。真的很有钱,银行存款很多,可是家徒四壁,什么都舍不得用。当他想要享用时,往往有很多遮障出现,使他无法享用成功。如果是至心施,家中什么财物都会有,所以多饶财宝金银、琉璃、象马 三摩地

2018-07-23

能够这样布施的人,当他舍寿之后,在未来世受身时,就会容貌端正;并且在未来成佛时,会得到真金色光,这就是第二种和颜悦色施的果报。第三种布施是言辞施。这是说:对于父母、师长以及佛门四众,凡是有所言说,都要温言软语,不要口出暴厉的恶言语来伤害别人。能够像这样布施的人,在他舍寿以后,未来世受身时,他就能够言辞善辩而了达,凡是他所说的话语,大众都会普皆信受; 三摩地

2018-07-23

因为这个一切施时应该是包括证法以后的此世来世,乃至应当说是尽未来际。而定性的声闻人,即使是最懈怠的初果人,也会在七返人天之后得阿罗汉而出三界的;再加上定性的声闻人是随时想要离开三界,当然也就不需要广作布施来累积福德,所以就不会有此处的一切施时。所以定性的声闻人,就不是这一段中所说的对象,只有菩萨在证得二乘的三三昧之后,再进一步亲证大乘的三三昧,不违 三摩地

2018-07-23

财施及无畏施能令众生此世安稳,法施则令众生来世得利。布施就其遮止恶业面向而言,虽无施舍财物之表面作为,但从除恶的角度来说,若能行人天善法(五戒十善)亦名布施。故《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二十三言:不杀不瞋是无畏施,不盗不贪是财施,离口四过,不淫不痴是法施。若不杀不瞋,则社会祥和,人心无畏;不盗不贪,则勤劳所得之财物无丧失之虞;行者言语清净无妄语、两舌、恶 三摩地

2018-07-23

救命远比种福田更重要,来世所得福德也更大,因此菩萨应该先为贫苦,然后才施给富有的人,假使富人恰巧也需要的话。云何物净?非偷盗物,非圣遮物,非众共物,非三宝物,非施一人回与多人,非施多人回与一人;不恼他得,不诳他得,不欺人得,是名物净。云何心净?施时不为生死善果、名称胜他、得色力财、不断家法、眷属多饶,唯为庄严菩提故施,为欲调伏众生故施,是名心净。云 三摩地

2018-07-23

看了这段影片,若有人开始戒杀、茹素的话,这位小菩萨及信受而去实践戒杀、茹素的人,他们的未来就开始一点一点慢慢转变了!这是因为什么原因呢?因为我们身上都有一个「如来藏」,纪录着无始以来,善、恶、无记的一切业种,所以若我们奉行戒杀、茹素,业种便开始转为清净了,而体现在自己及未来世的色身上,自然就会少病及长寿。释尊在《优婆塞戒经》开示这些正知见:「云何法 三摩地

2018-07-23

这样布施的人,当他舍寿后,未来世受身时是容貌端正;并且未来成佛时,能得真金色光,是名第二种布施的果报。第三种布施是言辞施:对于父母、师长、出家修行人与在家修行人,凡有所言说皆是温言软语,不口出暴厉恶言。这样布施的人,他舍寿以后,未来世受身时,他是言辞善辩而了达;凡是他所言说的话语,众人普皆信受;未来成佛更得四种无碍的辩才,是名第三种布施的果报。第四 三摩地

2018-07-23

菩萨不以妄见而执取于行布施,当作是佛法的唯一修行,或以邪执认为布施拨无因果,不能获得未来世的善果,或以错执认为将杀害众生而做的惠施当作,或者执着只有布施是世间及出世间最、最究竟清净的功德,其余一切之事都不如布施功德广大究竟清净。3、不积聚施:云何不积聚施?谓诸菩萨不于长时渐渐积集聚多财物,然后顿施,何以故?非诸菩萨现有施物,见来求者正现在前,堪能不 三摩地

2018-07-23

没智慧的人乐施时是为了发恶愿,想要在来世获得广大福报与威德,用来报复仇人。发善恶愿就是乐施的第二个原因。第三、因为想要藉布施善行而得到安乐。常常有人疾病缠身,世间医师都治不好,他就发大愿,面对佛、菩萨圣像,有时是去求神发愿:如果能让我这个病好转痊愈了,我愿意布施一百万元。后来病果然好了,他就去还愿。可是发愿时若去跟鬼神发愿,可千万要讲清楚;有人为了 三摩地

2018-07-23

这个小偷未来世,当他不当小偷了,永远都会跟着你学法;即使继续当小偷,他也不敢再偷你的。这不是自利、他利、自他利了吗?所以你远离烦恼,他未来世也会跟着你远离烦恼。当你向说:是我送给他的。他心中很感激你,心中一定会接受,说:人家是送给我的。他没罪而接受你的布施,成为你所种的福田,你未来世将得千倍之报。所以聪明的你干脆说:是我布施给他的。免了他的罪。自他 三摩地

2018-07-23

是故佛子富不须骄,穷不必赧,但能把握现前,广种福田,无有不于来世致富者。欲求来世财富不耗不损者,今生莫侵欺他人。欲求来世富裕、远离穷困者,今生当奉养父母,供养三宝,布施有情,莫侵占三宝物。一切有情之有财富,皆非无因;皆以先时先世之因,而得今时今世之果;绝非无因无缘而得财富,亦非无因无缘而求索不得;施之果报,多属异熟,少有现世报者,其中因果错综复杂, 三摩地

2018-07-23

如果施主未来世得到的是人身,他会长寿,绝对不会活到三、四十岁就死掉了;而且色身有力气,不会一天到晚瘫在床上,他能照顾自己生活起居;并且生活也过得很安乐,没有什么忧愁担心的;再加辩才无碍,能为众生说法,或在世间法上有辩才而能做种种论述。如果修学佛法时,可以具足信心、具足戒行,也可以具足布施波罗蜜,还可以得到二个最好的法:多闻和智慧。又因为多闻与智慧的 三摩地

2018-07-23

我今天不应该随着财物的布施失去而生起烦恼,反而应该因为财物被我亲手布施出去以后,将会在未来世回到我身上来,因此而生欢喜心。修学布施的人,如果想要增长布施的层次,应当先试炼一下自己的心能不能乐于布施,那就先以身外之物来布施,布施到自己的心已经调伏了以后,觉得自己有能力布施内财了,那时再发愿把身体的器官布施。譬如有人两个肾脏都很好,他愿意布施一个给众生 三摩地

2018-07-23

先讲下品施主:假使施主不信业果,不信布施善业在未来世会有善法果报,所以深心中悭吝贪着,恐怕财物会因为布施而无余存,所以看见有人来求时就起瞋心;虽然他不一定会在脸上表现出来,心中却认为:“你这个人障碍我累积钱财。”生起瞋恚及障碍之想,这就是下品施主。另一种人虽然相信布施有因果,可是对于财物太悭贪,恐怕布施财物会布施完了,自己没得用,所以看见 三摩地

2018-07-23

譬如密宗观想亲属、好友、无量的世人得到他观想出来的食物或财宝,其实只是意识的行为,并没有身与口去实际布施;如此假施而说能得到实质的福报,就不符合布施的因果了!这样观想布施一世,来世仍然没有布施应得的福报,因为违背佛说的五阴行施与五阴受施,不符布施因果,有智慧的人都不该相信他们的观想布施行门;这种人修观想,只有在四无量心成就时,才能在配合禅定证境的情 三摩地

2018-07-23

——《优婆塞戒经》(杂品)第十九净施者在未来世可以得到布施的上妙果报。佛说:如果布施时不是以不好的财物布施:已经发霉或有些损坏的物品,不该拿来布施。如果是用具足色香味触的食物布施给对方,叫作净施。如果能如法得财来布施,也叫作净施。不可以像廖添丁那样劫富济贫,那是不如法得财而布施。有人说:如果让我再得到六百万,我就会大力的实行善事、广作布施 三摩地

2018-07-23

善男子!若人有财,见有求者,言无言懅;当知是人已说来世贫穷薄德,如是之人名为放逸。善男子!无财之人自说无财,是义不然;何以故?一切水草,人无不有;虽是国主不必能施,虽是贫穷非不能施,何以故?贫穷之人亦有食分,食已洗器,弃荡涤汁,施应食者亦得福德:若以尘面施于蚁子,亦得无量福德果报;天下极贫,谁当无此尘许面也?谁有一日食三揣面,命不全者?是故诸人应以 三摩地

2018-07-23

有人说:五阴无常,来世所得的快乐异熟果报也是无常,因为都是五阴,所以用不着布施,所以不需要供养三宝,也不需要护持正法,因为一切法空。既然一切法空,你印顺又何必剃发着染衣、出家现僧宝相呢?一切都是空,你就不需要出家,也不用修行、研究佛法了,反正最后都是空嘛!他的想法到底对不对?从般若系的来看,好像是他讲的这样;《金刚经》大家耳熟能详,文字表面看来好像 三摩地

2018-07-23

有位老婆婆很贫穷,都没办法布施,有位大阿罗汉怜愍她,希望她来世有钱财,故意去找她布施。老婆婆说:我没有钱财可以布施,也没有饭可以供养你。阿罗汉说:没关系!你去河狸舀一碗清水来布施给我。阿罗汉就在那边等她。阿罗汉有脚不自己去舀,故意要让老婆婆去舀水来布施给他,就是要让她种福田。老婆婆布施了一碗水给他,他就为她咒愿:愿您来世得大福德。难道你没有水可以布 三摩地

2018-07-23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