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水月幻芭蕉云电。空无性相不得暂住。犹如画水随画随合。见觉无常无乐无我无净。见如是相则名真见。真见者得须陀洹果。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云何如来说言菩萨成就是三昧。乃得见于常乐我净。如佛先说诸佛如来观一切法无常无乐无我无净。无有寿命士夫众生空无所有。是名诸法真实之性。今者复言见一切法常乐我净。是义云何。善男子。止止莫作是言。善男子。若有菩萨成就具足 三摩地

2018-07-21

诸根不利闇钝[-夕+登]瞢少欲乞食。于说戒日及自恣时。教诸弟子清净忏悔。见非弟子多犯禁戒。不能教令清净忏悔。而便与共说戒自恣。是名愚痴僧。云何名清净僧。有比丘僧。不为百千亿数诸魔之所沮坏。是菩萨众本性清净。能调如上二部之众。悉令安住清净众中。是名护法无上大师善持律者。为欲调伏利众生故。知诸戒相若轻若重。非是律者则不证知。若是律者则便证知。云何调伏众生 三摩地

2018-07-21

永离淫欲乃至中不失不净斯有是处。临终之日生怖畏者亦无是处。阿那含者为何谓也。是人不还如上所说。所有过患永不能污。往返周旋名为菩萨已得受记。不久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则名为第三人也第四人者名阿罗汉。阿罗汉者断诸烦恼舍于重担。逮得己利所作已办住第十地得自在智。随人所乐种种色像悉能示现。如所庄严欲成佛道即能得成。能成如是无量功德名阿罗汉。是名四人出 三摩地

2018-07-21

贪嗜饮食其心[-夕+登]瞢。心缘异想不善思惟。身口多恶好喜多语。诸根闇钝发言多虚。常为欲觉恚觉害觉之所覆盖。是名烦恼障。业障者。五无间罪重恶之病。报障者。生在地狱畜生饿鬼。诽谤正法及一阐提。是名报障。如是三障名为大病。而诸菩萨于无量劫修菩提时。给施一切疾病医药常作是愿。令诸众生永断如是三障重病。复次世尊。菩萨摩诃萨修菩提时。给施一切病者医药常作是愿。 三摩地

2018-07-21

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娑婆诃。’《心经》全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佛开示说:每一位有情都有一个唯我独尊的真心。《心经》是可 三摩地

2018-07-21

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想,究竟涅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说明如下:菩萨依所亲证的真心,及转依真心无智亦无得的体性来修行,心里不会有种种罣碍。因为没有罣碍的缘故,心里不会有种种恐怖事情出现,所以能够远离种种颠倒与想的境界,最后可以证得菩萨最究竟的涅槃,那就是佛地的无住处涅槃。《心经》已经告诉大众,证此无智亦无得真心,以此为基础来修行,到 三摩地

2018-07-21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捶,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想究竟涅磐。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心经》顾名思义是在说心,包括讲真心、妄心、众生心 三摩地

2018-07-21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解读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 三摩地

2018-07-21

这时开始经由非安立谛三品心的修习过程,及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而破邪显正的大福德,以及三品心时生起的初禅离欲心境,便能到达第十回向位,此时已具足第十住位眼见佛性的如幻观、第十行位的阳焰观、第十回向位的如观,但还没有生起初分无生法忍,尚未入地10。欲修大乘真见道前的四加行之前,平实有私心里的话必须告诉读者:欲证本来自性清净涅槃及佛地大涅槃者,应发无上菩 三摩地

2018-07-21

如果有人找到了一个心,说他找到了真如阿赖耶识,那你可以问他:你找到的这个心,跟五遍行相应的时候,有没有遍一切时都不间断?如果他回答是:睡著无的时候就不跟五遍行相应了。那他所找到的就不是真如阿赖耶识。同样的,你也可以问他:有没有在遍一切界里面相应?在六根界有没有相应?在六尘界里面有没有相应?在六识界里面有没有相应?如果没有,那就不是真正的开悟了,不 三摩地

2018-07-21

一切时单提此‘无想主公’一句,结成疑团;打又打不破,舍又舍不得,正是得力时,切勿放松改辙;这便是吞栗棘篷、跳金刚圈、铜墙铁璧。忽然哗地一声,不觉死中得活,庆快平生,便能与从上佛祖把手并肩、同一鼻孔出气:‘雪峰球、道吾笏、石巩箭、秘魔叉,是甚么闲家具?’到者里,方说得有不二,睡时醒时不二,未生与已生不二,未死与死后不二;指 三摩地

2018-07-21

因为有无明的业风让祂存在,所以七转识这些心乃至我们觉悟的这些心六识心;其实祂本质并不存在的,因为祂只是生住异灭,乃至祂经常灭掉;譬如我们晚上睡著无的时候,祂就灭了。那我们说,心真如从什么时候开始出来?什么时候是祂最开始?我们其实可以探求说其实祂并没有一个开始,所以这个称为无始无明。因为我们不知道祂什么时候开始,因为并没有时间可言,时间只是幻觉,只是 三摩地

2018-07-21

意识具有一种功能——证自证分,能反观自身的存在,狭义来说,第七识末那识与第八识阿赖耶识都没有证自证分,故在人熟睡无的时候,末那识、阿赖耶识虽然仍在运作,却感觉不到自我的存在。心并非如人们通常所感觉到的只有一个,西方的心理学家在对接受心理治疗者催眠时发现,病人被催眠后,会产生与其清醒时完全不同的思维、情感、行为、记忆,而且当其清醒以后,会 三摩地

2018-07-21

眼识既如是,耳识、鼻识、舌识、身识也是这样的道理,是耳根与声尘,鼻根与香尘,舌根与味尘,身根与触尘,相接触而出生,意根与法尘相接触出生了意识,所以说识阴六识,都是藉著因与缘而出生的法,不是本有的法,是被生的法,未来一定会坏灭;小者念念刹那刹那生灭,中者于睡著无等位消失不见了,大者于舍寿时必定坏灭。又识阴六识有其了别性,譬如眼识能分别显色,声识能分 三摩地

2018-07-21

”那你问他:“你这个心跟五遍行相应的时候,有没有遍一切时都不间断?”如果他想一想后回答:“我睡着无时好像就不跟五遍行相应了。”那么这个就不是眞如阿赖耶识了。同样的,也可以问他“有没有遍一切界里面相应?在六根界有没有相应?在六尘界有没有相应?在六识界有没有相应?”如果没有,那就不是眞正的开悟了,不是眞的证到眞如了 三摩地

2018-07-21

若从佛法的角度来看,对于退失阿赖耶识心体本来无生的人,那仍然只是戏论;奢求从中获取点滴的佛法之法益,只是痴人说而已,以其不如理作意故,必定会产生种种违背佛法、悖离法界的妄想,那些人退失的人就是现成的例子。第二章种子起现行,现行熏种子的制约行为第一节巴伐洛夫的古典制约论对当代心理学稍有涉猎的人,都应该不会不认识这位生理学家、心理学家、高级神经活动学 三摩地

2018-07-21

末那识从无始劫来就一直在审度一切法,包括睡着无乃至闷绝、死亡、无想定与灭尽定中,一直都是如此,不曾有丝毫改变,恒常存在地审度一切法,所以说它审。末那识从无始劫来就一直保持这种思量作主——遍计执性,分分秒秒都不休息的,它不断地在执取一切法,不断地攀缘一切法。不管是在清醒的时候,或者于闷绝等五位中,它都是不断地想要作什么,不甘于寂寞,不愿处 三摩地

2018-07-21

……然色声等唯如尘,除心行相都无所得,境既即心,心如境空也。迷故生死,悟故涅槃,是以空性名如来藏。故知空性即是第八识如来藏。空性并不像虚空那样的一无所有,空性是第一义空,空性是有真实的体性的。有诸学人不清楚空性的内涵,往往将三界一切法的无常空、无常性误会为空性。无常空是指三界一切法都在不停地生灭变异,没有常不坏的自性。无常空是对三界万 三摩地

2018-07-21

的过程当中,第八识是如如不动的,它是一点儿都不关心中的利害得失。它只是恒常不断地把六尘的内相分源源不绝的显现出来,源源不断地供应六七识的识种,让你可以在中受种种苦乐。在境当中,第六识还是在做了别——了别第八识依第七识之命而供应给你的内相分六尘;在境当中,你以为自己去到什么地方了,或者以为自己成就了多么辉煌的事业,其实都只是在自 三摩地

2018-07-21

男众漏失不净有二种:一是不行淫欲,久之精满则溢,若非因绮遗精,仍是离欲人。二是断身行,不断心行,因绮而遗精,此非离欲人。形起男女都有,只是女众不容易发觉。那么经典讲有五个原因导致形起:“一、小便盛。二、大便盛。三、虫啮(感染细菌叫虫啮)。四、风盛。五、欲盛。”总共五种原因。当你修证到了这个阶段的时候,可能仍有形起的现象。这种现象女众不 admin

2018-07-21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