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菩萨璎珞本业经》卷2)菩萨戒戒本所依据的经本有很多部,譬如说:《梵网经》中所说的是十重四十八轻,《菩萨璎珞本业经》中所说的是十重四十二轻,菩萨《优婆塞戒经》中所说的是六重二十八轻等等;而其中唯以菩萨《优婆塞戒经》所说的菩萨戒是一世受,其它的经本戒本中所说的菩萨戒,都是尽未来际受。而受菩萨戒以后,都是有受法而无舍法的;而菩萨《优婆塞戒经》中所说 三摩地

2018-07-23

所以假设有的人因为惹了对方生气,对方生气了是瞋,那假设记一辈子记到棺材里那就是「恨」,那通常都是女人比较会记恨!男生都大而化之!所以以前我凶过那两位证悟菩萨,他们根本一下就忘记了!(当然我也很快地跟他们忏悔!)那假设我们不小心凶了别人或伤害了别人,就要赶紧忏悔!那对方也应该要接受我们的忏悔,如果一直生气都不接受别人的忏悔,就变成菩萨十重戒中的故瞋!《 三摩地

2018-07-23

以《梵网经》菩萨戒来说,杀人、偷盗、邪淫、妄语、酤酒、说四众过、自赞毁他、故瞋、故悭、谤三宝这十重戒,广义来说,都具有不违背解脱的意涵,因为造作这些违戒的行为,都多分少分缘于贪欲、瞋恚、愚痴、憍慢、怀疑、恶见六根本烦恼;也就是我见、我执、我所执的烦恼未断除所致。我们不妨举经典中的故事来说明:在《百喻经》中有一则譬喻的故事:说在一个村子里,有一天有一 三摩地

2018-07-23

我们这一部菩萨《优婆塞戒经》,因为是世尊特别为在家宣说制定的菩萨戒法,当然就不适合适用在现出家相的菩萨身上,因此这部经的菩萨戒也是属于尽形寿受的,也就是一生受的;其他像《梵网经》、《菩萨璎珞本业经》、《瑜伽师地论》、《菩萨善戒经》以及《菩萨地持经》中的菩萨戒,都没有限定受持的对象,依前面所述菩萨戒的目的与精神,就都是属于尽未来际受的。同样的道理,出 三摩地

2018-07-23

但是《菩萨地持经、菩萨璎珞本业经、梵网经》所讲的菩萨重戒,是十戒都尽未来际受。《菩萨璎珞本业经》十不可毁戒《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世尊开示云:佛子有十不可毁戒、应受应持。一、不杀人,乃至二十八天、诸佛菩萨。二、不盗,乃至草叶。三、不淫(在家人不邪淫)乃至非人。四、不妄语,乃至非人。五、不说出家、在家菩萨罪过。六、不酤酒。七、不自赞毁他。八、不悭。九、 三摩地

2018-07-23

尽未来际受之菩萨戒,其戒相或增或减,大同小异,各依不同戒经而有小差别,依据经律为:菩萨璎珞本业经,梵网经,地持经,喻伽师地论。菩萨戒都是满分受的,没有像菩萨优婆塞戒中有少分受的,多分受的,所以正式的菩萨戒都是满分受的。大般涅盘经卷第二十八(师子吼菩萨品第十一之二)云:戒复有二。一声闻戒。二菩萨戒。从初发心乃至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菩萨戒。若观 三摩地

2018-07-23

关于平实老师在讲经时对于诵戒的开示,我们整理几点出来,以供大众参考:一、诵戒并不是所有戒子都要无止尽的诵下去,《梵网经》中说的每半月诵一次戒,是指新学菩萨,不是指久学菩萨。依照大乘出家人所受声闻戒及菩萨戒的规定,是五年学戒,所以满五年以后就不必半月、半月诵戒了;只有未满五年的新学菩萨,才需要每半月聚集共同诵一次戒。这是在受戒以后,尚未习惯戒律约束的 三摩地

2018-07-23

尽未来际受之菩萨戒,其戒相或增或减,大同小异,各依不同戒经而有小差别,依据经律为:菩萨璎珞本业经,梵网经,地持经,喻伽师地论。菩萨戒以心为戒,非如声闻戒以身为戒;戒相虽因依据经论而有小别,然依精神主旨而论则无差别,故可归纳为三聚净戒:一、摄律仪戒——尽未来际受持十重戒,永无违犯;二、摄善法戒——尽未来际修学一切善法,于一切深经及 三摩地

2018-07-23

尽未来际受之菩萨戒,其戒相或增或减,大同小异,各依不同戒经而有小差别,依据经律为:菩萨璎珞本业经,梵网经,地持经,喻伽师地论。菩萨戒都是满分受的,没有像菩萨优婆塞戒中有少分受的,多分受的,所以正式的菩萨戒都是满分受的。大般涅盘经卷第二十八(师子吼菩萨品第十一之二)云:戒复有二。一声闻戒。二菩萨戒。从初发心乃至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菩萨戒。若观 三摩地

2018-07-23

那,来到这里传戒,我想不是短期的事情可以做得到的,因为我们同修会的戒师只有一位,就是我们的导师,我们同修会的主法和尚也只有一位,那是我们的导师,我们是他的助手,能做的事情有一个他授权的权限存在,所以我来证明菩萨戒?不行!那这样来说我是僧团了,按照菩萨戒这是不可以的,但是大家可以做一件事情,就是你们在还没有机会到台北去亲自受戒的时候,大家有共同一起读 三摩地

2018-07-23

」这样算自赞毁他吗?故嗔、谤三宝,又应该怎么注意呢?答:对于菩萨的十重戒部分,导师有在《优婆塞戒经讲记》里面开示过受持戒律的精神与要点,虽是讲解《菩萨优婆塞戒经》,但也同时开示《梵网经》、《地持经》、《瑜伽师地论》等等菩萨戒的要点,当中有详细的提到性罪与遮罪,世戒与义戒等等的差别,如同前几题所问,请您可以期待后面几辑出版的《优婆塞戒经讲记》,领纳理 三摩地

2018-07-23

问:正觉同修各位大德:你们好!在此,致以新年最美好的问候!我与我的同修们有若干困扰的问题,希望各位大德能帮助我们解决这些难题:(1)吃素的人可以吃鸡蛋吗?(2)修习萧老师这个法门是否不能吃鸡蛋?(3)机械化养鸡场的蛋(蛋内没有受精卵)也不能吃吗?答:《梵网经》〈卢舍那佛说菩萨心地戒品第十之下〉说:「夫食肉者断大慈悲佛性种子,一切众生见而舍去,是故一切菩萨不 三摩地

2018-07-23

但是一般的菩萨戒,譬如《梵网经》、《地持经》、《瑜伽师地论》的菩萨戒,是违犯了十重戒以后,戒体就失去了,戒罪存在,也失去菩萨身份;但可以重新受戒,重新保有菩萨身份。在戒体上,声闻出家戒也一样,违犯了重戒以后戒体就失去了,就不再是僧宝了!但是殷重忏悔而见好相以后可以重新受戒,再重新获得一世的戒体。但是这个优婆塞菩萨戒,犯戒之后不会失掉戒体,只有舍寿才 三摩地

2018-07-23

——《梵网经卢舍那佛说菩萨心地戒品第十卷下》★爱恋于女人,堕于大怖处。或吞于铁丸,或饮烊铜汁。有二热铁山,彼此来相合。昔时耽欲者,于中受苦殃。受斯苦楚时,都无救护者。——《大宝积经卷九十七》★众生无数,轮回无边,如蚁轮回,无有穷尽。众生贪爱,无明障闭,如陷泥中,而不能出。过去有情,轮回往复,数不能知。比丘!所有大地之土,都聚一处 三摩地

2018-07-23

我听到导师当时称呼我为菩萨,我实在是吓了一跳:虽然受完菩萨戒后,便也当自己是一位小小的菩萨了,但蒙导师亲说,我当时实在是与有荣焉,即使今生为佛法赴汤蹈火,这也是菩萨的本分事!想来,今生忽忽过去,都是因为不敢以菩萨行,菩萨名为己任!枉费导师每次周二周六上课时候,称呼大众菩萨!固然菩萨不是人当的,尤其大菩萨的入地圣位,实在是可望似乎不可及,然而今天既然 三摩地

2018-07-23

但是《菩萨地持经、菩萨璎珞本业经、梵网经》所讲的菩萨重戒,是十戒都尽未来际受。《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世尊开示云:佛子有十不可毁戒、应受应持。一、不杀人,乃至二十八天、诸佛菩萨。二、不盗,乃至草叶。三、不淫(在家人不邪淫)乃至非人。四、不妄语,乃至非人。五、不说出家、在家菩萨罪过。六、不酤酒。七、不自赞毁他。八、不悭。九、不瞋,乃至非人。十、不谤三宝 三摩地

2018-07-23

至于《地持经》、《梵网经》、《瑜伽论》所讲的菩萨戒,是出家及在家都可以受持的,乃至黄门、两根都可以受,若是畜生而听懂法师解说戒法的也都可以受。但是优婆塞戒只限人类才可以受,你还得要是男人而符合六个条件,如果被众人责骂:你真不是人!太恶劣了!那就没资格受持了!因为一定是不能供养六方的人,当然没资格受持。既然如此,依照瑜伽、梵网、地持所讲的尽未来际受的 三摩地

2018-07-23

那我们再举,虽然说我们现在是讲《优婆塞戒经》,那么无妨先提到《梵网经》,这样子的一个很多大乘菩萨都依它为戒经的这一部《梵网经》。《梵网经》就是大梵天王有一个网,这个网其实是来譬喻成我们的戒,佛所立下这菩萨戒,就跟一个天网,我们说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依这个四维、这一个天网,我们刚刚讲的四预流支、四种法要,我们如实修行了,或是说再譬喻成这个四种法要当中 三摩地

2018-07-22

譬如我们再举《梵网经》中的开示,佛是这样说:“若到礼三世千佛得见好相,若一七日,二、三七日乃至一年,要见好相。”(《梵网经》卷二)所以,有的人他选择的忏悔方式,乃是以拜八十八佛忏、三千佛忏、万佛忏等等拜忏法,来灭除自己种种过失的罪种。因为自己是至诚心的发露忏悔而后不复作,所以就有许多人常常在拜忏的过程当中,与诸佛相应而感应道交。因为至心忆 三摩地

2018-07-22

什么是好相?如《梵网经》卷2说:若有犯十重戒者,教忏悔。在佛菩萨形像前,日夜六时诵十重、四十八轻戒,若到礼三世千佛得见好相者,若一七日、二三七日乃至一年,要见好相。好相者:佛来摩顶、见光、华、种种异相,便得灭罪。若无好相,虽忏无益。这是《梵网经》说的「见好相」。而《广论》145页说:【好相者如《准提陀罗尼》说:「若于梦中梦吐恶食,饮酪乳等,及吐酪等,见 三摩地

2018-07-22

 «上一页   1   2   …  3   4   …   5   6   下一页»   共106条/6页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