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很多人在学佛,学佛的目的是为什么呢?通常学佛的人会告诉你说:是为了要了脱生,是为了要消除烦恼。那为什么要了脱生呢?无非是因为亡的那个恐惧;无非是因为这个恐惧所带来的内心的那个苦痛;讲到这个学佛要了脱生,说因为对于亡的恐惧有苦,然后想要来学佛。为什么会有亡的恐惧呢?因为亡之后要离开自己的家人、亡之后要离开自己努力奋斗了几十年的事业家产 三摩地

2018-07-22

是以从上诸贤,无有怨怼于诸病苦者,乃至圣玄奘菩萨受剧大病苦时,唯一所想者,在于担心所翻译者是否无有合乎佛意;众圣贤者之用心,皆如是也!皆非于个人有所得法上用心,以今日已经用功于佛道,既受熏习,虽有诸般种子现起流注,然善根不泯者,自知如何应对,不至于惶惶终日;能于善知识处,知有如来藏随诸烦恼从来不舍行人,何不受教,契然斯语,何学世间人之堕于断常二见所 三摩地

2018-07-22

虽然果报殊胜,并有种种神通,但天人仍然没有超越生,一旦天福享尽,后依然要继续受生,承受轮回之苦。佛教虽不否认一神教所说的一些神灵现象,一神教的信众若能不谤佛教,如法地行善去恶,后可以投生到天堂(天界);但是佛教并不承认有一个万能的、创造并主宰万物的主的存在。佛教的修行也不是为了成神,而是通过觉悟无我,止息烦恼,解脱轮回。故佛教的最高境界不是神 三摩地

2018-07-22

为自身命杀害他命,不乐修悲、乐于生,常造诸业,受生乐;无有信心,于三宝所,生疑网心,护惜身命不能忍辱,语言粗犷、悔恨放逸。于己身所生自轻想:我不能得无上菩提。于烦恼中,生恐怖想;亦不勤修坏结方便,常生悭贪嫉妒瞋心。亲近恶友懈怠乱心,乐处无明不信六度,不乐修褔不观生,常乐受持他人恶语,是名假名菩萨。〗——《优婆塞戒经》(名义菩萨品)第 三摩地

2018-07-22

有了父母才能有这个色身来修菩萨行,我们欠恩于父母,要懂得报恩;可是师长教导你出离生乃至证得佛菩提果,我们也可以转而帮助父母修学佛菩提,乃至亲证解脱果或佛菩提果,所以在佛法中师长反而比父母重要。假使有因缘,供养善友也是好事;当你有了资财之后,对于引你进入佛门、引你进入最胜妙了义的善友,却不愿意有一些供养,就没资格当菩萨了,所以当实义菩萨的第三个条件 三摩地

2018-07-22

 这里要说的是,当善财童子遇到他的时候,看到他这样作,就吓了一大跳,想:这一位真的是不是善知识呢?还是他只是要让我失去性命啊!因为从那么高的地方跳入火坑,应该会的吧!跳入这大火之中,不也失去半条命了吧!种种想就起来了。后来就有其他的善知识,他们从天空用种种来告诉善财童子;所以善财童子他就因为对于法的信仰,所以他就从高空中跳下。他因为正念安住 三摩地

2018-07-22

然而三界中不论哪一界的见闻觉知心,都必须以六尘为缘才能现起,所以见闻觉知心中不可能没有六尘;要继续保有见闻觉知心,就要不断有六尘,既然有六尘,那就有万法,因此就生起了对三界六尘万法的贪爱执着,然后经过不断熏习增长,就会有这许许多多的烦恼障碍着众生解脱出离三界生。接着来说业障。就是由身行、口行、意行所造作的不善业,尤其是五逆十恶的大恶业,足以障碍众 三摩地

2018-07-22

或者是对欲界、色界、无色界境界的贪爱执着,于是长远劫在三界六道的善道、恶道中,生轮回不已。或是对于造作未来善恶报偿的诸业因缘加以爱着;对于会感生未来现行,诸多染污业行的种种烦恼因缘加以爱着;对于会带来将来生老病、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及五蕴炽盛等种种苦的因缘加以爱着。有了这些对自我,及种种境界的贪爱执着,就会引生欣乐厌苦的强烈欲求或渴望,就难 三摩地

2018-07-22

我们也可以在《阿含经》的《大本经》里面,可以看到释迦牟尼佛说祂之所以能够成佛,是由过去诸佛一起传承下来,而且也说到当时毘婆尸菩萨,他也跟释迦牟尼佛一样,观察人间的生老病苦之后,出家修行。所以修菩萨道之后而成就佛道,所以很明显的佛陀祂能够成佛,就是因为修了菩萨道,所以我们可以知道,当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成佛的时候,事实上就已经有了大乘的菩萨的法道。 三摩地

2018-07-22

然后佛陀一天一天的长大,见到了生、老、病、,所以决定要出家修行。出家之后主要跟随了阿蓝迦蓝、郁头蓝弗两位老师,也很快的,佛陀达到了老师们所教授的目标。但是佛陀发现,那些都只是禅定而不是解脱。最后佛陀在菩提迦耶的树下苦行六年,目的是要显示给众生看,外道所重视的苦行,并不能够达到解脱。六年之后,在尼连禅河中沐浴之后呢,接受了牧羊女乳糜的供养,采用中道 三摩地

2018-07-22

】这段意思是说:佛法波罗蜜就是般若波罗蜜,所谓波罗蜜就是到彼岸的意思,般若波罗蜜就是智慧到彼岸,也就是说,只有佛法才能度众生从生的此岸到达解脱的彼岸;一切众生想要出离生或究竟成佛,皆非佛法不能得,只有佛法才能度众生解脱,乃至成佛。而所谓度众生,则是指度过五阴十八界的生境界,而到达无生无的涅槃境界,也就是波罗蜜的意思。因此说佛法波罗蜜就是般若 三摩地

2018-07-22

关键词三缚结、五下分结、烦恼障、现行、习气、种子、分段生、变易生、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大般涅槃、解脱、四阿含、二乘、声闻、缘觉、辟支佛、阿罗汉、缘起性空、蕴、处、界、观行、修证、世俗谛、人间之佛教、出家僧众、上座部、表相住持、出离观、安隐观。目录一、前言二、如何修证解脱道甲、法门——四圣谛、十二因缘乙、观行——五阴、十二 三摩地

2018-07-22

所以出生于非想非非想天一世,相当于人间的无量世以后,还是在三界人天或三恶道中,继续住在三界苦乐忧喜舍的境界中轮转不停,终究无法解脱生。所以,苦圣谛如果能够究竟观行完成,就会知道苦圣谛中已经函盖三界世间的万法在内了。修行人具足观行苦圣谛以后,开始探究为何苦的现象会一直在自己身上永续存在时,已经涉及出世间法了,而这个出世间法却是函盖于苦习(苦集)圣谛 三摩地

2018-07-22

一切种智是指有关八识心王的一切种子的功能差别的智慧,一切种智的修证过程,是在触证如来藏的基础上,循序修学,通过三贤位之般若总相智、别相智及初地起所修种智——唯识百法明门、千法明门、万法明门……的修学,最后断尽变易生而成佛道。佛地真如唯带旧种,究竟清净,故成佛后不受熏习。菩提道依一切种智别于通教之外建立五十二阶位:十信心:即信 三摩地

2018-07-22

如果你喜欢当世间法的达人,就会在六道里不断地轮回,不断地生,根本无法出离三界。如果你发愿当出世间法的二乘达人,我们也随喜,虽然你在世的时候能够利益极少数有情,可是随着你的舍寿入无余涅槃,不在三界现身意,永远也无法再利益广大的众生了。如果你发愿当世出世间法的达人,后学在此赞叹,因为世间多了一个能够利益广大众生的菩萨,是为众生所谓的真善知识,众生有福 三摩地

2018-07-22

而这其中声闻菩提与缘觉菩提,是专门教导众生如何断除烦恼,而得以出离三界生轮回的方法与行门,这是属于解脱道的修行;而佛菩提则是法界实相根源的证知,也就是众生生命的实相——真如与佛性的亲证,以及亲证之后所产生的智慧,这种证知法界实相而生起法界实相智慧的方法,就是佛菩提道。在简单说过佛法的意涵以后,我们再来说说:什么叫作甘露呢?所谓甘露,我们 三摩地

2018-07-22

此段中明说:一切众生沉沦生,在三界中所显现出来的种种器世间、有根身、外五尘、内六尘、七转识,无不是从本来自性清净的实相心如来藏所生起的,无不是以这如来藏作为根本依方得现起,因此离开如来藏及如来藏所生阴界入,即没有所谓的一切法。因为七转识不了知一切法皆由如来藏所生而产生了无明,进一步对依他起性的六识心及意识心相应的诸法,产生了遍计执性,误认依他而起 三摩地

2018-07-22

我们说的解脱,就是要从三界六道的生轮回中解脱出来。我们首先来看看三界六道里面,业是如何相应的?我们就可以知道:做了什么样事情,就会跟哪个业道相应,而出生到那个地方去。譬如说第一个最低的地狱,地狱就是造作了五逆十恶的果报。那什么是五逆十恶呢?就是所谓的第一杀父,第二杀母,第三杀阿罗汉,第四出佛身血(因为众生是没有办法杀佛的,因为佛的福德威德非常广 三摩地

2018-07-22

那有的人能够去观察这个人生的苦,但是这个毕竟还是属于凡夫与外道所观察的苦;但是佛法里面所要观察的苦,是必须要观这些生老病苦这些苦,这些苦它的根源是来自于五阴炽盛苦。这个五阴炽盛,五阴的本身它是因为因缘所生法,它是缘起性空的,它是依他起性的;从这样子去观察,观察这样子的苦、空的共相,来对治我们对于这样子的苦,这样对于这个受的这样子的一个颠倒见,对于 三摩地

2018-07-22

更相残害丧终尽。如是刀灾极经七日方乃得过。依《法苑珠林卷一》记载,每到劫末灾害起时,时有一人合集剡浮提男女。唯余一万。留为当来人种。于是时中皆行非法。唯此万人能行善法。诸善鬼神。欲令人种不断绝故。拥护是人以好滋味令入毛孔。以业力故。于劫中间留人种子自然不断。当灾害过后。一切恶鬼皆悉舍去。所须衣食。天即雨下。阴阳调和。美味出生。身形可爱相好遂复。一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