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若佛子口,自说出家、在家菩萨,比丘、比丘尼罪过,教人说罪过:罪过因、罪过缘、罪过法、罪过业,而菩萨闻外道恶人及二乘恶人,说佛法中非法非律,常生悲心,教化是恶人辈,令生大乘善信;而菩萨反更自说佛法中罪过者,是菩萨波罗夷罪。」「若佛子口自赞毁他,亦教人自赞毁他:毁他因、毁他缘、毁他法、毁他业,而菩萨应代一切众生受加毁辱,恶事自向己,好事与他人;若自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诸佛子谛听:若受佛戒者,国王、王子、百官、宰相、比丘、比丘尼、十八梵天、六欲天子、庶民、黄门、淫男、、奴婢、八部鬼神、金刚神、畜生乃至变化人,但解法师语,尽受得戒,皆名第一清净者。」佛告诸佛子言:「有十重波罗提木叉,若受菩萨戒不诵此戒者,非菩萨非佛种子,我亦如是诵,一切菩萨已学,一切菩萨当学,一切菩萨今学。我已略说菩萨波罗提木叉相貌,应当学,敬心奉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这个长老莎伽陀是一个很有名的一个伏龙的一个比丘、一个伏龙阿罗汉,声名流布,伏龙的声名远播,很多人都想要供养他,所以到处有很多人就轮流着来请他去接受供养。这当中有一个贫女,有一个贫女敬信莎伽陀长老,所以就请莎伽陀长老接受供养,这个女人准备了奶酪还有的食物来供养莎伽陀。女人想说:那这个沙门吃这样子的奶酪或是说糜粥,那这样子的话,恐怕因为吃了奶酪、糜粥以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出家人的戒律包括了比丘戒、比丘尼戒等戒;由于比丘戒、比丘尼戒是声闻戒,是一生受,而受持声闻戒,最多仅能解脱于三界生死,所以声闻人于断结证得四果,以及舍寿后入无余涅槃,永不再三界现身意。在家人的戒律包括了优婆塞戒、优婆夷戒等戒在内,这些戒都是一生受,于舍寿后戒体就消失了。此外出家人、在家人都可以受持菩萨戒,而菩萨戒包括了十重四十八轻戒,是尽未来际受持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比丘比丘尼。十八梵天六欲天子。庶民黄门淫男奴婢。八部鬼神金刚神畜生乃至变化人。但解法师语。尽受得戒。皆名第一清净者佛告诸佛子言。有十重波罗提木叉。若受菩萨戒不诵此戒者。非菩萨非佛种子。我亦如是诵。一切菩萨已学。一切菩萨当学。一切菩萨今学。已略说菩萨波罗提木叉相貌。是事应当学敬心奉持佛言。佛子。若教人杀方便赞叹杀见作随喜。乃至咒杀。杀因杀缘杀法杀业。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若有说言‘先不归依佛法僧宝,当知是人不得戒’者,是义不然,何以故?如我先说‘善来比丘’,是竟未得归依三宝,而其戒律悉得具足。或有说言:‘若不具受则不得戒,八戒斋法亦复如是。’是义不然,何以故?若‘不具受不得戒’者,求有优婆塞,云何得戒?实是得戒,但不具足八戒斋法;若不具受,虽不名斋,可得名善。〗讲记佛说:若能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是时比丘应作是言:‘汝之父母、妻子、奴婢、国主,听不?’若言听者,复应问言:‘汝不曾负佛法僧物、及他物耶?’若言不负,复应问言:‘汝今身中,将无内外身心病也?’若言无者,复应问言:‘汝不于比丘、比丘尼所作非法耶?’若言不作,复应问言:‘汝将不作五逆罪耶?’若言不作,复应问言:‘汝将不作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从声闻佛法来讲,正统的解脱戒是声闻戒,也就是说出家受持比丘戒、比丘尼戒,这叫作声闻法中的正统解脱戒;受出家戒具足,目的是为求出三界,所以叫作解脱戒。但是除了这个解脱戒以外,还有别种的解脱,解脱境界各不相同,所以名为别别解脱;由于别别解脱,所以有种种与别别解脱相应的戒法存在。这个别解脱戒,当然不是宗喀巴讲的别解脱戒;宗喀巴另外施设,把别解脱戒的名称套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取相戒者,如在家五戒、优婆塞戒、沙弥戒、沙弥尼戒、式叉摩那戒、比丘戒、比丘尼戒、菩萨戒;亦有一日斋法,如八关戒斋,为来世出家求解脱果而作因缘。于诸取相戒外,复有非取相戒者:初如佛始成道,不即制戒,依过现诸佛偈为戒: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初创僧团悉以此偈为戒。后因僧众渐多,良莠不齐,多有不如法者,乃因事渐制,遂有取相戒法渐制渐广;然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我曾在一个佛学院旁听,就听到一位年轻的比丘尼举手问教授:我出家是希望能够解脱三界,是为了要知道如何成就佛道,我为什么要学康德哲学?我为什么要学哲学和佛法的关系?我为什么要学儒学和佛法的关系?我为什么要学佛教的演变史?我为什么要学佛教双身法的内涵?教授没有正答,就问她:那你为什么来上课啊?比丘尼说:是院长规定的。教授就说:那你应该去问你的院长。这位教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是谓,比丘!名为贤圣八关斋法。】佛在经中为我们开示:八关斋戒的内容就是受持了以下这八个法。第一个就是不杀生、第二个是不偷盗、第三是不淫、第四是不妄语、第五是不饮酒、第六是不过时食,也就是过午不食、第七是不处高广之床,这里的高广之床,是指古时候国王等人他们所坐卧的,用来接见宾客或臣下,以显示他们的尊贵,这类离地很高又很大的床座、第八是远离作倡伎乐香华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又彼比丘。知业果报。次复观察合大地狱十六别处。何等十六。一名大量受苦恼处。二名割刳处。三名脉脉断处。四名恶见处。五名团处。六名多苦恼处。七名忍苦处。八名朱诛朱诛处。九名何何奚处。十名泪火出处。十一名一切根灭处。十二名无彼岸受苦处。十三名钵头摩处。十四名大钵头摩处。十五名火盆处。十六名铁火末处。合大地狱。有如是等十六别处。众生何业生于彼处。彼比丘。思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等你法眼清净,你断我见之后,你就可以去读它),你就可以发现在声闻律里面,不管比丘、比丘尼,他的首要持守的戒律事实上就是不淫——不可以跟异性有任何的淫欲之事,这个是任何的比丘、比丘尼他所要遵守的第一个戒律。所以我们从这里就可以知道,从这个五戒里面的不淫戒就可以知道,事实上在家是不邪淫,可是出家不可以淫,所以这是在家跟出家两个不同的地方。第四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若优婆塞常能出至寺庙僧坊,到已亲近诸比丘等;既亲近已,咨问法味;既问法已,当至心听;听已受持忆念不忘,能分别义;分别义已,转化众生,是名优婆塞自利利他。若优婆塞不能习学如是所说,轻慢比丘,为求过失而往听法,无信敬心;奉事外道,见其功德,深信日月、五星、诸宿,是优婆塞不名坚固如法住也。若优婆塞虽不自作五恶之业,教人作者,是优婆塞非如法住也。】—&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别看许多红祖衣披着,高高在座传起戒法来,你怎么晓得他没有毁破重戒呢?特别是修了双身法以后还在传声闻比丘戒呢!那你去受他的戒,你有得到戒体吗?没有啊!因为他自己的戒体都失去了,哪有能力传你的戒呢?所以那种受戒只是在演练戒仪而已!只是互相安慰,上面传戒的人欺蒙众生说:你们已经正受戒法,已经得戒了。下面受戒者欢喜的想:我已经得戒了。其实都没有得戒。《楞严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优婆塞五戒相经》说:佛告诸比丘,犯杀有三种夺人命:一者自作,二者教人,三者遣使。自作者,自身作夺他命。教人者,教语他人言:捉是人系缚夺命。遣使者,语他人言:汝识某甲不?汝捉是人系缚夺命。是使随语夺彼命时,优婆塞犯不可悔罪。是说,杀戒由五种因缘成不可悔罪:一是人,即所杀的人,或人胎,非是畜生等。二人想,即能杀者的想不错乱,意识上清楚地知道所杀的是人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等你法眼清净,你断我见之后,你就可以去读它),你就可以发现在声闻律里面,不管比丘、比丘尼,他的首要持守的戒律事实上就是不淫——不可以跟异性有任何的淫欲之事,这个是任何的比丘、比丘尼他所要遵守的第一个戒律。所以我们从这里就可以知道,从这个五戒里面的不淫戒就可以知道,事实上在家是不邪淫,可是出家不可以淫,所以这是在家跟出家两个不同的地方。第四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等你法眼清净,你断我见之后,你就可以去读它),你就可以发现在声闻律里面,不管比丘、比丘尼,他的首要持守的戒律事实上就是不淫--不可以跟异性有任何的淫欲之事,这个是任何的比丘、比丘尼他所要遵守的第一个戒律。所以我们从这里就可以知道,从这个五戒里面的不淫戒就可以知道,事实上在家是不邪淫,可是出家不可以淫,所以这是在家跟出家两个不同的地方。第四个就是不妄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受八戒斋的目的,在前面已经讲过,是说菩萨优婆塞戒是为将来兼受比丘戒及大乘菩萨戒作准备的;既然将来想要求受比丘戒,就是想要求证解脱道,就是为将来出家而作准备的;那当然每个月要有六天受八戒斋,这个八关斋戒一定要受。受八关斋戒而在寺院中度过清净的一天,就顺便供养三宝;若不这样作就是得失意罪,若不能每月六日受八戒斋,将来想要受比丘戒也就无法成就了。因为比丘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优婆塞五戒相经》说:“佛告诸比丘,犯杀有三种夺人命:一者自作,二者教人,三者遣使。自作者,自身作夺他命。教人者,教语他人言:捉是人系缚夺命。遣使者,语他人言:汝识某甲不?汝捉是人系缚夺命。是使随语夺彼命时,优婆塞犯不可悔罪”。经文是说,杀戒由五种因缘成不可悔罪:一是人,即所杀的人,或人胎,非是畜生等。二人想,即能杀者的想不错乱,意识上清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