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吃素对佛教徒来说,它不是一个强制的要求,而是因为修学佛法的缘故,逐渐发起的。我们刚修学佛法时,在佛教的立场,并没有要求每一位佛教徒都一定要先吃素。所以说,如果有人刚开始接受佛法,受三归依——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之后,并不需要马上吃素。乃至如果三归依后,又受了五戒——不杀人、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及不饮酒。受持了五戒之后,也不 | admin 2020-02-20 |
![]() |
修多罗则是指佛法,也就是佛所说的法,有修有证的菩萨,或有修有证的声闻、缘觉所说的法,都叫做佛法。所谓初中后善,甚深了义,也就是我们常听到的四悉檀----世界悉檀、为人悉檀、对治悉檀和第一义悉檀。这四种悉檀包括世间、出世间一切法,所以说是圆满修多罗。也就是说,从世间法一直到出世间究竟解脱的法,都圆满的包括在佛法之中。《大智度论》中,龙树菩萨对于如何是四悉 | admin 2020-02-20 |
![]() |
这四种悉檀包括世间、出世间一切法,所以说是圆满修多罗。也就是说,从世间法一直到出世间究竟解脱的法,都圆满的包括在佛法之中。我们就从世界悉檀来说明三界世间之成住坏空和五阴之生住异灭。所谓三界又名世间,三界包括了欲界六天和人间,色界十八天,以及无色界四天,总称为三界。欲界及色界名为器世间,是由粗硬的物质到微细的物质所形成的世间,是有形色的,可以接触到的 | admin 2020-02-20 |
![]() |
佛教到底是不是宗教呢?到底是要用religion这个意涵来说佛教是不是宗教,还是用佛法原来的意涵来说佛教是不是宗教呢?如果说,从我们这个宗教的概念已经被religion这个意涵异化以后所产生的宗教来看的话,佛教就不是宗教了。因为所有其他的宗教都是宗教。如果从已经被religion,也就是说信仰这个字,也就是说我们宗教如果是代表religion,代表信仰、一般信仰的这个意涵来讲的话 | admin 2020-02-20 |
![]() |
我们知道,宗教这个名相并不是汉语里面传统的一个名相,汉语里面这个宗法制度,从头到尾形成中国的一个民间信仰,并没有形成宗教的这个名相;而从佛教进入到中国以后,才慢慢有宗教的这个名相,而宗所说的,就是在指佛语心为宗的这个宗,所以宗教其实是佛法传进中国以后佛教的专有的词汇。所以,其实所谓的宗教,就是在指佛法真正的一个体系,也就是成佛之道;所以其实宗教两个 | admin 2020-02-20 |
![]() |
也就是说,佛说的所有一切教法,都离不开如来藏,离不开这个真心;如果离开如来藏、离开这个真心,那个佛语就不是叫作说通。所以这边才会说宗通说亦通,必须你真的能够宗通,能够证悟如来藏以后,才能够开始慢慢的进入初分的说通,乃至于多分的说通,乃至于到佛地究竟圆满的说通。所以,真正要完整地解释佛所说的教示,必须要能够有说通的,有说通的这样子的一个功夫;那你要有 | admin 2020-02-20 |
![]() |
就是说,佛所开示给我们成佛之道,佛所开示给我们解脱诸法的教说,是记录在什么地方呢?记录在三藏十二部经里面,那三藏十二部经里面所说的就是宗教。这个宗教是以什么为主呢?宗其实就是在指心,教就是在指佛所说的教说。所以,佛语心为宗,也就是说佛所说的这些教理、佛所说的教示,就是以心为宗。什么叫作以心为宗呢?也就是说,必须要依止着这个心为宗谛。依止着这个心,哪 | admin 2020-02-20 |
![]() |
宗这个字,在中国人的信仰里面,原来是跟宗法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的。宗法制度是一种家国一体的文化型态,这是一种制度的文化,也是一种社会制度的文化。宗法制度大概是从商朝跟周朝的时候就已经确立了,一直到明清一代,都是一脉相传;乃至于到现在的我们整个汉人的文化社会里面,其实在中国大陆那边经过了这个文化大完以后,虽然是破除了这些传统的制度,但是在中国大陆那边, | admin 2020-02-20 |
![]() |
请问各位菩萨们:如果是你们的话,你们有什么看法?我想每个人都有意见,好像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其实都没有道理!因为佛所说的都是在心上用功,不是在事相上用心。同样的道理,佛坛的摆设方位也是如此,只要心诚则灵就可以了,而不是在摆设的方位等事相上用心。由于现在家庭空间并不大,所以只要能够安置佛坛,而且佛坛不要面向不净的方位,譬如厕所、房间等等,就可以了 | admin 2020-02-20 |
![]() |
《佛果克勤禅师心要》卷二云:【自灵山拈花、金色头陀微笑,迦文付授涅槃妙心、正法眼藏、教外别行、单传心印,历代四七至达摩西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无论凡圣久近,但根器相投,一念透脱,更不假三僧祇劫,便证本来圆成、净妙调御。是故游泳此宗,资大法器,从初立志,跂步便要超卓,所谓立地成佛,暂时敛念便证无生,不立前后际,不从他得,惟是自己分上勐利操修。】(《佛 | admin 2020-02-20 |
![]() |
从事相上来说,一般学佛人早晚课时诵经回向,属于熏习的成分比较多,熏习成种以后,也可以说是广义的增长福德因缘,因为在读诵的过程当中,多少会思维其中的法义,而对自己的身口意行有所修正;如果真能依文解义而不是甚解经文去思维的话,又能依经所说而如实履践,也能够在此世减少恶因缘的现行,增加善因缘的发起,从广义来说也是可以增长福德的,那是因为熏习的力量不可思议 | admin 2020-02-20 |
![]() |
如果是为了求世间有为有相之福德,就必须以无私无我之大慈悲心,譬如四无量心,来回向给广大之法界众生,同沾利益;这样能够感得之有相福德,会比回向自身、回向眷属来得高广。但是,如果是为了求三乘菩提中修学时无障无碍,那就应当以回向遮障自己的冤亲债主为优先。这是为什么呢?那是因为六道有情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缘故,也就是,欠人债务就应当先偿还债务才对啊!如果回 | admin 2020-02-20 |
![]() |
我们来举述《大乘义章》卷九菩萨的开示:【言回向者,回己善法有所趣向,故名回向。回向不同,一门说三:一菩提回向、二众生回向、三实际回向。菩提回向者,是其趣求一切智心,回己所修一切善法趣求菩提一切种德,名菩提回向。众生回向者,是其深念众生之心,念众生故回己所修一切善法愿以与他,名众生回向。……三实际回向,是厌有为求实之心,为灭有为趣求实际, | admin 2020-02-20 |
![]() |
佛说:如来像者,非觉非知;一切诸法,亦復如是非觉非知。(《大宝积经》卷89)既然如来之像非觉非知,那我们拜佛像干什么呢?所以这篇就是依实际的理地在看这个佛像的,这是大精进菩萨,这也是释迦牟尼佛因地的时候,在修观像念佛的时候,记载在《大宝积经》里面所叙述的一段经文。如来像者,非觉非知,也就是说这个纸画的如来像它没有觉知,所以叫作非觉非知。那如来藏一样是 | admin 2020-02-20 |
![]() |
这种投影,我们如果从佛法的角度来看的话,这个就是跟我见还有我所见相应的部分。也就是说,因为你想要祈福的对象,有可能是要为你色身祈福,有可能要为你的家人祈福,甚至于是要求平安,甚至于要求财,甚至于是要求学业,甚至于是要求职业,这都是属于我所;也就是说对于我所的需求,所产生的对一个偶像的崇拜。这个对我所的一个需求来自于什么地方呢?最主要就是来自于我见。 | admin 2020-02-20 |
![]() |
所以,在实证社会学的先锋,法国的社会学家涂尔干,他是对于宗教社会学,作了一个相当完整的研究。他本身也是一个基督徒,但是他在他的宗教社会学里面讲了一句话,他说:神只不过是社会力量的投影或升华而已,上帝之城只不过是人类之城的反射而已。当然,他透过这样的理性思维所提出的这个创见,是饱受基督教社会的抨击;但是他是说出了事实的真相。因为他是观察了澳洲的原始初 | admin 2020-02-20 |
![]() |
佛没有办法度尽一切众生,譬如说有一阐提人,一阐提人根本他跟佛法完全是无缘的;甚至于是一些恶见的众生,诽谤了这个了义的正法,否定了如来藏,这个就叫作一阐提人。诽谤如来藏,这个就是在诽谤佛法的根本,诽谤佛法三乘菩提的最主要的一个根本。这个一阐提人佛也没有办法度尽他,佛也没有办法度他;他因为恶见、因为邪见根深柢固,没有办法自拔,所以佛也没有办法度他。第二 | admin 2020-02-20 |
![]() |
如果从十因缘法来讲的话,这个是在指我们的如来藏入胎识;如果从十二因缘来讲,这个是在指六识。因为有六识种未断,所以促使如来藏再一次地缘名色,名色再一次缘眼、耳、鼻、舌、身、意等六入;六入再缘因为根尘相和合所触的这样子的一个触,因为在这个触上面产生了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有受以后,就会因为有受,缘于这个欲界爱、色界爱还有无色界爱;因为有这个三界爱,所 | admin 2020-02-20 |
![]() |
这个器世间是因为我们众生的共业所形成的,这个共业在佛法里面所说的,就是属于同分妄见。是因为众生有同分妄见,所以才会产生我们的共业;因为我们有共业,所以会形成我们的山河大地。也就是说,因为众生有众生的共业,所以会形成我们所居住的依报土;众生有众生各自的别业,所以会形成各自众生不同的、各自的五阴世间,各自的每一个人他的不同的正报的这个果报。所以,五阴世 | admin 2020-02-20 |
![]() |
其实用我们一般世间法的语言来说,,就是对生从何来,死从何去的道理并不了知,也就是说,对我为什么会出生这个道理不了知。以为有一个能够出生我的造物主,所以才会有某些宗教说我们都是上帝所造的,那就是认为我们这个五阴的世间是由上帝所创造的。这就是因为不知道五阴世间是如何出生的无明,乃至于对器世间的形成的真相不明。大梵造物的思想,是印度古时候的一个造物主的思 | admin 2020-02-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