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为何能熏的心一定是识阴?特别是指意识心,因为识阴的六识特性,能别别了知各自相应的色、声、香、味、触、之六尘境界,所以称为识。识就是了知、了别的意思,而识阴的了别性专门在六尘上运作,所以这个识阴的识,就是专门针对六尘而了别的。譬如在《增壹阿含经》卷28中说:【尔时世尊与数千万众前后围遶而为说,说五盛阴苦,云何为五?所谓色、痛、想、行、识。云何为色阴 admin

2020-02-18

(阿含《央掘魔罗经》卷二)密教是指如来藏秘密之教义……。】(《阿含正义》第三辑,正智出版社,页867)那众生为什么会染诸邪说,而不喜乐最殊胜的如来藏呢?底下我们就分几个面向来作探讨,首先我们来看在《十地经论》卷1中的开示:难知者,难证故。难信者,难生决定心故。这里面我们就分为几点来作说明:第一点就是说,首先佛因为难以证明或亲证的关系, admin

2020-02-18

若我们误以识阴是常住且真实不灭的,则一定无取证解脱果,更无成就大乘佛菩提道的修学;因此对识阴如实了知,并确认识阴的虚妄无常性,对修学解脱道及大乘菩提道的人而言,就变得很重要了。如何是对识阴的如实了知?除了对识阴的内涵确实了知以外,也应对识阴在五位中必定会暂断的事实要加以了知,并且对识阴的出生与运作时所依诸缘加以了知;再从正教上的闻知与信受,建 admin

2020-02-18

善知识在佛中是非常重要的,在修行的过程当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佛是要透过观行、体验而亲证的,但因为我们都有隔阴之迷,不能接续了过去世曾经修学过的佛,而我们现在离佛降生的年代又非常久远,无亲承佛的教导,所以就必须透过再来菩萨,善知识的教导来接续佛道的修行,因此是否能值遇善知识,就显得非常重要。弥勒菩萨在《瑜伽师地论》中就多处开示了善知识的重要性, admin

2020-02-18

世尊说完了流转门与还灭门的道理之后,告诉婆罗门,你问佛世尊说的是什么?现在为你开示:我说因、论因,说因缘世间成的流转门,与因缘世间灭的还灭门。到这里,我们可以确认了世尊所说完整的义,它必须要具有流转门与还灭门的两边;如果不能知彼如何流转,则不能知彼如何还灭。现在一般人讲到解脱道,通常都只用心于还灭门,但那只是后半部;因为不知道前半部流转门, admin

2020-02-18

世尊从一开始出世弘,在佛教的最初期初转轮的时候,《阿含经》中就已经明说佛不是外道所说的断灭见,也不是外道的常住见。所以世尊在佛经中,常常批评婆罗门教、《吠陀经》、新沙门的这个六师外道他们不如理之处,而且沙门佛的基本就是强调五蕴无我。但是如果说万皆空----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灭尽了一切却又说这不是断灭;那到底佛要追求的是什么呢?佛 admin

2020-02-18

自古以来,一般的初机学佛大众,在进入佛门研读世尊初转轮言简意赅的《阿含经》,常常由于缺少善知识的解释,因此对于《阿含经》中的真实义多所误解、误会了,以为说《阿含经》讲的就只是五蕴寂灭、六识寂灭,所以就成了一切都无的断灭空,最后以为五蕴十八界的一切都只有缘起而性空。许多假名的善知识误解了《稻秆经》中所说的:见缘起则见,见则见佛。然后大言不惭地 admin

2020-02-18

自古以来一般初机的学佛大众,在进入佛门研读世尊初转轮《阿含经》这个系列的经典,常常由于缺少善知识的注解,因此对于《阿含经》中的真实义多所误会--误解了;以为说《阿含经》讲的就只是要五蕴寂灭、六识寂灭,以为那就是成就了一切都没有的断灭空。所以自古以来,如果没有真实证得解脱果证的善知识来为我们教授,学人非常容易就落入了断灭的见解,这样子一来就会成为佛所 admin

2020-02-18

这是说,众生以为五蕴世间的一切都是真实存在的,所以用自己的见解去认知五蕴,以为五蕴是真实的。五蕴就是:色、受、想、行、识。色蕴叫作色,在梵文中色叫作rapadharma,就是指物质的现象;后面的四个蕴叫作名,就是心,梵文叫作cittadharma,就是心理的现象,是无形的,所以世间所有的就是五蕴,就是名色----色与心。众生就好像这个愚痴人一样,看到远方的 admin

2020-02-18

一切的这个行苦是:您只要有察觉到说我们五阴在三界世间里面在运行的时候,它本身就是一种苦啊!那么这种苦跟我们前面讲说,基于我们自己的立场,去观行眼前境界的无常变坏的这件事情来讲,您是不是觉得说,这里面没有办把它接轨起来一起来看呢?是的!因为刚才所讲的对治坏苦这些状况,始终把能够感觉境界苦的那个我,跟境界本身的变坏,把它分成两个独立的个体去看;那你每 admin

2020-02-18

接下来我们就要来介绍有关六尘与六入的相关义。大家都知道六尘指的是色、声、香、味、触、,其中尘是依附在前五尘上面所显示出来的,这也是一般众生所能理解的道理;而上述六尘进入识阴六识心中这个现象就称为六入。虽然一般众生能够知道六尘是哪六个,但是通常会误认为自己的识阴祂是直接摄取外面的六尘境界,而且觉得非常有真实感,所以很少有人会去怀疑这些事情。因此 admin

2020-02-18

在佛门有一些师、居士们,也包括了假藏传佛教的行者们,都要将所谓的真心处于一念不生而了了常知的状态,说那就是开悟了,已经证得涅槃,然后于死后,以这样的状态入涅槃;也就是说,他们要将生灭不已而能分别的意识心,处于一念不生的灵知状态,以此来证涅槃、入涅槃,可见他们所证的涅槃,是有分别的、是有见闻觉知的。然而这样的见解与说,与佛的开示相违背,因为佛在《 admin

2020-02-18

完整的佛传到今天,常常变成半截佛,只知道十二因缘,不知道十因缘,这是半截;只知道出离观,不知道安隐观,也是半截;只想要学二乘出离生死,不知道要学菩萨来成佛,这也是半截。心量狭小的人,对于发愿重新受生心生畏惧,恐怕会再受无尽的轮回,唯恐解脱无期,故不肯发起受生愿而再来人间受生,不想要来人间住持佛,舍寿的时候想要赶快入涅槃,不想修证大乘菩 admin

2020-02-18

修学佛有两条路:一条解脱道,一条佛菩提道。解脱道就是要解脱生死,有的人以为学佛就是要解脱生死,这是没错,但真正的佛不是只有讲解脱生死而已,还有成佛的问题,成佛才是学佛的主要目的。有的人以为能够解脱生死就是学佛完毕,纵观元朝到现在,六百年来的佛教只剩下解脱道,而且还是不知道要断我见的错误解脱道,这也是佛教衰微的原因。会有这种衰微是因为没有大善知识 admin

2020-02-18

修学佛最重要的是要有方向、要有方,方向、方都搞不清楚的人,学了老半天都不知道自己有没有在学佛。方向就是您学佛的目的,方就是怎样达到目的;您想去西方极乐世界,这就是目的,方就是念南无阿弥陀佛!那么请问您去西方极乐世界的目的是什么?是想在那边享福吗?当然不是。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跟一神教的生天也没两样了;是要成就佛道,这才是学佛的目的。而想要成 admin

2020-02-18

证初果是修学佛的第一个目标,就是想要离开三界生死轮回的烦恼,所以要修出离观。二乘人所说的出离观就是简略的十二因缘观,这是世俗谛中的现观。出离观就是以十二因缘支来仔细观察十八界的虚妄不实,断除我见、我执的现行,因此而得以离开三界生死;或是以苦集灭道这四圣谛为行门,依此四圣谛而作观行,观察五阴、十二处、十八界的我,是虚妄不实而断我见、断三缚结,然后 admin

2020-02-18

眼睛所能了别的,不是鼻子所能知道的;鼻子所能闻到的味道,耳朵当然无辨别,五个识都有祂的界限和功能差别所以称为识,而识就是心。眼耳鼻舌身意这六个识不难了知,大家都能够清楚地知道;但会讲到第七识、第八识的,唯有佛教。为什么其他宗教都说六识论,唯有佛教跟人家不同而说八识?因为这是佛来人间告诉我们的,佛才知道一切众生都有八个识,不是六个识而已;所以,六识 admin

2020-02-18

欢迎诸位收看正觉的弘节目,在这里有很多亲教师为大家演说佛,都是非常胜妙的。如果有人问您为什么要看这种节目?您要告诉他:佛对我们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您不知道它的重要性,所以您不想看;当您知道佛对我们是这么重要的时候,您就非看不可了,因为不看的话,对自己的损失就太大了!阿弥陀佛是一句佛号,也是最好的祝福!阿弥陀佛是一尊佛,也是三十六万亿一十一万九 admin

2020-02-18

但是,如果您现在在电视机前面,听到了我这样说明之后,也希望多少能够给您一点建议,那就是说:学佛不是在希求这一些的事情,学佛其实追求的是无上的解脱跟无上的菩提;所以您如果用到处希求的心态去学佛的话,那么您在学的过程中,就会处处(甚至是说常常会)遭遇到遮障。这也就是说,真正的佛是不会跟众生谈希求的这些事情、谈欲求的这些事情;实际上要指导众生的,反而 admin

2020-02-18

导致在现在的佛教界,凡夫的活佛满山遍野;也只有未断我见的师才敢接受愚痴弟子的虚捧,而自我陶醉;接受弟子把他自己的传记,加上副书名《看见佛陀在人间》。所以从这边来看的话,我们都知道佛地的无垢识、跟众生的阿赖耶识、或是说菩萨的异熟识,其实有很大的差别。这个差别就是显示出来,众生在不同的果位里面所含藏的业种,也显示出来菩萨在菩萨道的修行的过程当中,所净 admin

2020-02-18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