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这位老喇嘛要传我男女双运作者:张改过这位喇嘛年纪大了,在汉地也不是太出名的人,又牵扯男女的丑事,也就不说他的名了。2009年,对班玛德勒产生怀疑时,心里很空虚,就又想起了2007年夏天认识的这位老了。我给他老人家联系了,他很热情,到我住的地方来做事,还给我传了曼达。他每月的初一、十五都做荟供,我也买些供品去参加。说实话,他在我住的地方做完佛事,是有点 三摩地

2018-07-23

又如菩萨处在居家,见有女色现无系属,习淫欲,继心菩萨求非梵行。菩萨见已,作意思惟;勿令心恚多生非福,若随其欲便得自在,方便安处令种善根,亦当令其舍不善业。住慈愍心,行非梵行,虽习如是秽染之,而无所犯,生多功德。出家菩萨,为护声闻圣所教诫,令不坏灭,一切不应行非梵行。《瑜伽师地论》这在无著菩萨的《摄大乘论》也有明确的说。虽然末学不是很理解教为什 三摩地

2018-07-23

密宗双修究竟是歪道邪魔、旁门左道,还是密宗学人所谓的?这个问题争议很大,现实是更多被密宗某些教派不良僧众作为的借口到处传播,还美其名曰普,不识之殊胜处、地之囿,误人慧命,实为谤。而且有些所谓的、上师不畏因果,以诱骗威逼强行与一些所谓的明妃佛母发生关系,满足自己淫乐,甚至多人共一个明妃或一人找多个明妃,置社会伦理、世道人心不顾,造无量业报 三摩地

2018-07-23

由世间进入佛道的关键,就是要明了欲为不净,上漏为患,出要为上。所谓欲为不净是说,因为修福生到欲界天,很容易就会沉迷在天界的胜妙五欲当中,一直到把往世所修的福德都享用完了,那时候就只剩下以往所造的小恶业要受报,所以就会因此又下堕恶道受苦去了,因此世尊就提醒我们欲为不净。在欲界天的四天王天和忉利天的男女欲,是像人间一样要两两相交,但是没有不净物流出; 三摩地

2018-07-23

问、可否烦请开示「回向」的真义?譬如修学时,若将功德回向给亲人以超度,或回向给冤亲债主以解冤释结,此时是指将所有功德送给对方,自己不留任何功德受用吗?但功德并非有相的物质等外五尘,对方如何因自己的回向而受益?其余做事及布施时的回向也同理吗?布施利益众生时,如果要回向给自己、他人或非人时,该怎么做?只需在自己心中说即可,或得口讲、手写叙述才算数?或 三摩地

2018-07-23

那么,贩卖佛像究竟是否为正当职业呢?答:《妙莲华经》卷一:「若人为佛故,建立诸形像,刻雕成众相,皆已成佛道」,所以建造佛菩萨形像功德无量无边,但是这段与您所提「《梵网经》中云:菩萨见有恶人贩卖佛菩萨形像,当赎回。有很多受了三皈依的佛教居士在贩卖佛像,并以此为业。」这其中并不冲突,我们当从初发心的动机着眼,不可一概而论,单从表相来判断。《梵网经》中 三摩地

2018-07-23

各人的因果各人自己受,他人无承担,也就是即使菩萨想代众生受地狱苦也不可能。但经中为何又说菩萨代众生受地狱苦?答:经中有说不可思议的菩萨摩诃萨,修大方便引接众生,其受生死无量大苦不以为患,也就是说菩萨摩诃萨故意示现逆增上缘来显发成就诸佛无量功德,如经中说提婆达多菩萨摩诃萨示现的「微密妙行大方便」,乃是为了成就、显示五浊恶世释迦世尊的功德无量,这也是 三摩地

2018-07-23

杀人犯至心念佛就是常怀善的心、常怀忏悔之心,若他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因缘条件具足下也是可以下品往生的,因为阿弥陀佛大慈大悲,连「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者,祂都愿意摄受。往生极乐世界后在莲苞中,因极乐世界乃纯一清净世界,所以受恶报的缘不具足,在极乐世界闻熏多劫之后,心转清净以后,发菩提心行菩萨道,以后有能力酬偿此世恶业种子,然此时恶业种子 三摩地

2018-07-23

诵经回向属于布施吗?能增长现世之福德吗?(萧老师言因果多属来世报,故有此一问。)2.回向之对象可以同时含括冤亲债主与界众生吗?(某期〈般若信箱〉说助修行宜回向前者,求福报宜回向后者,故有此问。)3.《地藏菩萨本愿经》是可以持诵的真经吗?(萧老师言,除根据义外,不得以考证等方式判定佛经的真伪,故求问。)4.以持诵《地藏菩萨本愿经》作为增长福德之主修是 三摩地

2018-07-23

若是无福德的人,一时不忍而自杀以后,死后在七次的中阴身境界中,一定会只有出现饿鬼道的境界,使他不得不往生到饿鬼道中,也不会有经年累月在原地自杀的事件重演,因为意识都已经改换为另一世的意识心了,已经不是原来的意识心了!而且意识心是不会持种的,纵使会持种,也无带着自杀的情境去到后世,何况意识心是无去到后世的;又在经历最多七次的中阴身过程时,一定会舍 三摩地

2018-07-23

自从萧平实采用唐朝玄奘大师义公开辨正的方式,要求与佛教界一些著名人士辨正佛教义正邪后,揭开了佛教界一千多年以来混淆明心见性目标、你好我好大家好混日子的铁幕,真实还原了佛教了义的本来面目;打破了佛教界南郭先生吹竽表面相安无事、实则共同损害中国佛教文化的局面,同时,也揭露了一些表相大师贻误众生的真实面目,在佛教界掀起了轩然大波,成为戳穿皇帝的新衣的 三摩地

2018-07-23

为什么大家总是对萧平实居士的书一再诽谤?(文/心悟师)本文作者为中国杭州佛学院老师(地址:浙江省杭州市天竺路112号净禅寺内杭州佛学院)好久没有发表博文了,最近一直在忙着唯识学研讨会的筹备,最近我也一直在深思一个问题,学术和信仰之间的关係。现在很多的出家人都在搞学术,总是用一些文本考证的方在考证佛陀的教。有的时候,理性的想想,佛教毕竟是佛教, 三摩地

2018-07-23

(胡跪合掌)回向×××愿把修学正、护持正的殊胜功德回向无始劫来的冤亲债主、父母师长、兄弟姐妹、夫妻子女。现世父母师长(现世有缘众生)及此地地基主,屋内屋外有情众生,及界一切有缘众生,福慧增长,善根增长,早生善处,归命三宝,悉发无上心,修学正,早证菩提。回向×××色身康泰,福慧增长,善根增长,道业增上,护持正 三摩地

2018-07-23

正觉总持咒:五阴十八界,涅槃如来藏,般若道种智,函盖一切。一切最胜故,与此相应故,二所现影故,三位差别故,四所显示故,如是次第现。具足解脱道,及佛菩提道,求正觉佛子,一切应受持。总持咒涵盖一切,此一切有五种:心、心所有、色、心不相应行、无为。五位中,首位是八识心王。因为一切世、出世间都由八识心王直接或间接出生和显现,是三界及出三 三摩地

2018-07-23

他说理由为什么呢?因为佛已经过去了,现在只有我能够说佛,而且你现在所听的,就是我传授给你的啊。那你说:好啦!那有的人就想,因为他们也搞不清楚,就糊里糊涂地先礼拜了上师。可接下来就赶快去礼拜佛?不是!那你说:为什么还不是?因为他又说:我是你的上师,你来这个道场,就要按照上师我所说的规矩;但上师我还有上师,就是你的师公,你要先礼拜他,因为我的是他 三摩地

2018-07-23

也无依这三个门来对已成之佛作供养,所以最多的供养就是每天在佛像前摆上食物、瓜果、净水等,然后奉上香礼拜供养。但这是物质上的供养,福德仍有限度。如果能够作供养,福德就无限量。供养就是帮助众生发菩提心,就是救护众生,就是住持:这三个若是能作得到,你就是作了最上的供养。供养的功德无量无边,这才是以后应该要作的事,不要再去效凡夫大师们在世俗 三摩地

2018-07-23

今生学佛,我得益于萧平实导师倡导的实证佛教一开始,对于修学佛的认知,大概就是诵经念佛,说好话,做好事,后来追随萧平实导师学佛以后,才知道说,学佛需要建立很多的正知见,来确保自己思想上与真正的佛保持一致;那些非佛教的种种理论,再好,顶多也只是人天善,不能引导自己走出流转生死的生命的轮回。如果不幸遇到的是藏密教,恐怕就不仅仅是走不出轮回了,还得要 三摩地

2018-07-23

萧平实掀起新判教议题的时代意义(下)(佛教是什么?)上半篇导读:判教,在期由佛陀在《阿含经》中建立三会、二会、一会说之判教典范。像期则有不正确的判教夹杂其中,但在中土名师辈出的判教风潮背景下,形成唐宋大乘佛教的复兴。于现代末期,萧平实提出世俗化、义浅化二个属于什么是佛教的判教议题,并且提出外道化、密意失传、道次第混淆三个属于佛教是什么的判教 三摩地

2018-07-23

摘要判教是帮助世人认识佛教的重要方式,故有《阿含经》释迦牟尼佛亲自示范的期判教,南北朝与隋唐之像期判教。现代则由萧平实提出了富有时代意义的判教议题,本文称之为新判教,期使末期众生正确认识什么是佛教及佛教是什么,以畅佛本怀。一、楔子多年前阅读了髻智比丘所撰写的《佛陀传》(TheLifeofTheBuddha)。髻智比丘是一位英国人,俗名是欧斯博·莫尔(Osbert 三摩地

2018-07-23

一、楔子萧平实先生在1990年开始弘不久,写了第一本书《无相念佛》,介绍现代人如何快速修定的方。不久之后,1995年写出介绍如何参禅的《禅─悟前与悟后》。这是一本关于禅宗如何开悟明心、眼见佛性的书。如果我们仔细阅读这本书,可以发现萧平实在书中将中国禅宗明心见性的佛学理论、修定功夫,以及具体培植福德、建立参禅知见的方,有系统地建立理论体系、铺陈次第、架 三摩地

2018-07-23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