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修行的目的到底是为了什么?当然这个就是说,我们只要张开眼睛看看周围,只要有修行的人(所谓修行的人)往往都会看到许多的样貌,比方说,有些人就是一辈子就专注于作善事,有些人甚至进了一个僧团之后,一辈子就在僧团里面担任一些职事,但这些职事却始终都跟佛的义理没有太大的关系,那当然就是说“如何去选择自己的修行路”。说实在我们尊重每一个人自己的选择 admin

2018-08-05

还记得上次所说的《华严经》地狱天子的事吗?如果说一个人,不管他之前出生的前辈子,或是之前他做了多大的恶业,他只要能回心向佛道,他只要勇猛、够勇猛,他的超劫精进是你没办想象的。也就是说,他可能一刹那就可以度过一劫,更像地狱业道过来的,出生于天界的天子们,一下子就从凡夫地成为十地菩萨,所以佛道不可思议!因此你如果是这样来看的话呢,你确实是可以建立众生 admin

2018-08-04

01第三个殊胜是修学念佛门,现世可以得利。有个人常常失眠,他当医生,我告诉他:“你只要持佛名号就好,当你睡觉的时候,心里面就念佛号。”他照我说的,每天一上床,就心里默念佛号,念到后来,在什么时候睡著了?不知道!总之好好睡了一觉。因为他的生意好得不得了,人累了,精神太疲劳,变成亢奋的状态,就没有办睡觉。02我们上次禅三也是一样,有的人参啊参 admin

2018-08-04

题目开宗明义就说明了佛的修行,必须依靠识阴这个来完成,它的关键是:识阴的组成中函盖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意识觉知心。一切的修行人,不论是佛门里面或是在佛门之外,修行者成就了错误的见解或成就了正确的见地,证得正确的智慧或是堕入邪见之中,这全部都是函盖意识觉知心的识阴所能够成就的事,都是意识觉知心才能完成的;五阴中其他四阴——色 admin

2018-08-04

众生界中,就是不于五种境界中取,在境界里面,你不要生起爱贪,乃至强烈生起贪婪的作意。这五种境界,就是色声香味触。这样,你说,那众生就只有这五种境界吗?当然你可以有尘境,而产生等等相。但是呢,众生的境界,几乎都是在这五种境界里面。比如欲界众生最重要的受用的境界就是男女贪,男女贪第一个就是色——容貌;然后声音、香味,最后到男女的淫触。所 admin

2018-08-04

第二种如来说叮咛的体例,就是像是《华严经》说的,在你入圣位之前,在你入地品之前,一定会讲一个东西,不管四十华严,六十华严,八十华严,都应该会讲。像是〈净行品〉中所说的,你一定会在你的日常生活的诸行里面,在你的回报众生行中,而生起回向心。比如说,拿一个杯子,你的念头就是“当愿众生如我一样得清净心,将自己的一切浊垢都予以清洗”,类似这样,那 admin

2018-08-04

所以在这些次上,佛经里就也不需要特别一条一条地来讲。但是如果讲菩萨的科目的话,还是会有的,但是一般你并不一定会去意会到。比如说经典说菩萨呢,第一条、第二条……,你看有的经论它就这样列的:菩萨不会怎么样作,菩萨会怎么样作,菩萨不会怎样、起哪种心念,菩萨会怎样、起哪种心念……。你想,奇怪,这样看起来都很像戒行,因为有的菩萨不是 admin

2018-08-04

在许多的层面上,你也会去注意到:觉得哪些是律允许的,可是有可能是在戒律边缘的,这个你就要去拣择。我的意思是说,就算这辈子你过得很苦,很糟糕啦!但是你在佛的持戒,那每一分功德,都像是金砖宝块一样,那东西是在这个世界永不磨灭的,因为祂可以体现你未来世成佛的庄严。我们每一行都可以体现未来世的成佛的庄严,因为如来在经典有说过:在《华经》说,当你一举手 admin

2018-08-04

在大乘中,有一大部分都是在末那识上面做文章的,因为众生的解脱与轮回都是以祂的“执著与否”作为主要原因,而且一切种智的亲证与内涵,也都离不开祂的自性,所以说祂是佛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而这个末那识也就是无始劫来不曾间断过背后的你!祂才是真正的你自己;虽然这个“你”也是可以灭除的,就好比定性声闻舍寿的时候,可以灭除意根而入无余涅槃一 admin

2018-08-04

因为阅读或听闻来的只是佛知识,不同于亲证,而佛是要体验与亲证,才能产生证转的功德受用;也就是说,听闻之后必须以相应的定力作为基石,加以思惟整理,现前观察以及证实,才能产生智慧而加以运用。换句话说,所谓观行,就是在现象界中,将所闻熏的正知见实地去作观察,经过实地观察之后,确认了,因此而产生智慧,就叫作观行。但是观行之前,必须先闻熏正知见才能如 admin

2018-08-04

接著说第二种缘起,赖耶缘起,是说众生所造一切善恶业,以及所熏习的一切善染,一切世间出世间,不论是什么,都落在阿赖耶识之中所集藏,众生所造的一切善恶业种,以及八识心王的一一种子,及众生因不明实相、不知解脱,而熏习种种外道邪见和我见、我执所成的无明,都集藏在阿赖耶识中,就有了三界的生死轮回。然后在三界生死轮回之中,往世所造业种以及所熏无漏种就会 admin

2018-08-04

而能够如理的持咒圆满,乃是九地菩萨修学的无生忍、四无碍辩功德,也就是九地菩萨能证、能解、能知、能修大乘诸的总持,因此证得四无碍辩的广大功德,以此于、于义、于辞、于乐说普皆无碍的总持门功德,而能够无私无我的广利众生普雨、雨,成就力波罗蜜多,这样才是真实圆满的持咒者,否则与这理持完全相反,只求消灾解厄,甚至发财、治病,都在世间上用心,想要实证 admin

2018-08-04

亲光菩萨等所造、玄奘菩萨翻译的《佛地经论》中就详细定义说:【陀罗尼者,增上念慧,能总任持无量佛令不忘失,于一中持一切,于一文中持一切文,于一义中持一切义,摄藏无量诸功德故,名无尽藏。……云何唯于一等中普能任持一切等?谓佛菩萨增上念慧不思议力,自心相分一相中现一切,文、义亦尔。又能示现无量无尽功德门,见分自体亦具无边胜功能 admin

2018-08-04

八个心各有祂们相应的心所有,以及这些心相应的烦恼、善、无记等等;这些心所有,加上八个识,以及我们的色身五根等十一个色,合起来运行的时候才能够有一切的出现。这八个心的功能,以及辗转出生的一切,马鸣菩萨统统把它们叫作“有”。为什么有又叫作一切众生心呢?因为这是一切众生所会显现出来的心。人类是这样子、狗也是这样子、蚂蚁也是这样 admin

2018-08-04

那不管是断哪一种生死,您一定先要从欲界的层次能够远离、能够超越,才可能说有佛的初分的实证。以我们来讲,我们这是欲界的人身,我们表现出来的人、我、众生、寿者相,表现出来的贪、瞋、痴,都是属欲界的层次。换句话说,您、我不可能避离、跳跃过这个一楼(欲界),而马上说能够依于色界、无色界的,而要来实证、而要来超脱;因为超越轮回必须以出离欲界的财色名食睡为 admin

2018-08-04

再者,自元朝至于清代,不少统治阶级为统治权威的皇权注入神秘高压色彩,更甚者,乐于吸纳所谓的“藏传佛教”无上瑜伽男女双身的淫津用以采阴补阳,把“藏传佛教”那套政教合一的神秘外衣披上贪欲之身,摇身一变合王、人王为一体。如达赖喇嘛自诩为观世音菩萨的化身,藏地的一些统治者要么自称是阿弥陀佛化身,要么是普贤如来化身,甚至大清皇朝的一些皇帝诸如号称“十全老 三摩地

2018-08-03

贤劫千佛最后成佛 韦驮尊者,又称韦驮菩萨,韦驮菩萨驱邪魔护佛,韦驮菩萨本是印度婆罗门教神话的天神,后来被佛教吸收为护诸天神之一,被誉为佛教中的神形太保,以善走如飞著称。也有守护寺庙出家人的用意。 韦驮菩萨是贤劫中最后一尊佛,他在过去劫里跟释迦佛他们同为转轮圣王的千子,转轮圣王他有一千个儿子,同为千子同为兄弟。然后这些千子学佛之后各个发愿 三摩地

2018-08-03

 在上一次的节目当中,我们说到在佛中,有关往生者的中阴身现形的三个则,就是“随业”、“随重”和“随愿”。今天我们要继续来探讨中阴身现起的过程,接续前面的“随业”、“随重”和“随愿”的三个中阴身现形则。我们今天在节目的一开始,先举一个譬喻,来简单地说明界的这三个规则。大家都知道在台湾地区,要进入大学就读有一个制度,叫作大专联考分发制度。大 三摩地

2018-08-03

那么财,指的就是一般我们所说的财富;色的部分,广义来说,色当然可以说是,相关于色身或者物质的部分,不过一般的讲,我们都把它只说是世间男女欲的部分。名的部分,就是外面的人,对我们所作所为,所加的一个评价,所以就是我们所得到的名声;食,就是吃东西;睡,也就是休息睡眠。所以财色名食睡这五样,约略可以来总括我们在世间所碰到的烦恼。那么世间烦恼在这五样的表 三摩地

2018-08-03

歌曲《蓝莲花》的创作初衷是许巍写给唐朝著名僧人玄奘师的表达了对玄奘师的敬意整首歌曲有着浓厚的禅学味道没有激昂的曲调却震撼了无数人的心给人力量 多年前,许巍患了抑郁症,后来依靠佛的力量走出了阴霾,从此也和三宝结下了不解之缘。歌声中,大漠余晖下,大师已然绝尘而去,为了还在被烦恼困扰的我们,为了一酬“远绍如来,近光遗”的誓言。感动我 三摩地

2018-08-03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