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不过这里也要提醒大家,即你将来生病,生活也很困顿,即使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也绝对不要对佛失去信心;当生病到了很惨的地步,你就当作你就是把它受报了结。即使后来我们不能作身行上的佛事,可是你的心念还是可以念念回向啊,念念灭除你的贪瞋痴,这就是用功,这就是佛事啊!你还是可以改变你这些恶业生起之前的这些念头,因为你之所以会受种种恶报的因缘,它就是来自于你的 三摩地

2018-07-23

这样,他想到这里众生的可怜,才需要在这个世间,一点点地把大家这样捏塑起来,不然,导师也不用去藏地当那边的王,想要从那边窝里反,他也不需要这么辛苦啊,他也不需要说一定要创立什么同修会,导师当时一直想要结束这说的日子,因为确实这世界的因缘是很恶的因缘,那也就是说,现在就是这种很恶的因缘,很坏的因缘,那你想以后会更好吗?我也不知道啦,既然以后的因缘不 三摩地

2018-07-23

因为以前你要生起这对佛的信心,是很难很难。能够值佛,值大菩萨,值大善知识的出世,这都很难。而在佛的末时期,听到而能够信受,又是难上加难,为什么说很难?今天如果有人跟你说无上,你可能不大会相信,因为他说的和这世间的许多出色有名的大道场的都不同,你即使有点慧力,可是也很难加以简择,这个世界就是如此,这是个五浊恶世,众生的因缘本来就是如此,你能够 三摩地

2018-07-23

当你在发愿的时候,你那一种平静或是欢喜的心,是没有办用其他的取代的,何况是你最后产生的决定的心,这一定会有你的决定心,你想要怎么样去成就你的菩萨道。就像是我们忏悔的人,会说「永不复作」,可是还是会一直作,可是你愿意这样一次、二次、三次、四次、五次、六次,终于那个不良的劣行,它会减低它的势力,如果你还能作观行,然后呢,这样最后你会,慢慢地你的戒行。 三摩地

2018-07-23

可是这源头动手之前,你要先把你当初想要的东西,先予以舍弃,你要知道,手一伸出去的时候,你是不是具备凡夫所有的爱染性?是不是全部具足?如果是,那你将来你这个,还是多所困顿。当然不是说,你证悟,以后就永远不会证悟啦,或是说,今天遇到导师所说的这殊胜的第一义谛,以后就再不会遇到,不是如此。只是说,你又要重新再累积福德资粮。当然,如果过去生累积福德资粮 三摩地

2018-07-23

菩萨在这个漫长的佛道的过程中,有得到智慧的喜,也有得到说,他自己感觉的回报的喜,不是众生给他的那种东西的喜,他感觉的回报是众生可以成就佛道的喜,就是说,是基于助人本善,而扩充到这个助人让他成就于佛道,当他走上了成佛的道路,那种的喜悦。你这样想想,你这一辈子,在座的每一个都想想,你可能间接的帮助过别人成就佛道,或是间接地接引他到来,那你没有直 三摩地

2018-07-23

所以,世间人希望记得的,都是那些过后辈子不会记得的东西,想要别人的意识心记得你,有没有用?100年后,大家的意识心都死光光,根本统统不记得,都要靠人转述,所以不要憧憬说这你作过的历史上会留名,你到时候已经死了,下辈子意识心自己在哪里都糊里胡涂了,所以前辈子的世间风光有何用处?只有佛中的佛事,这些利益众生的事,才是大事啊,这即使一切众生都不晓得,又有 三摩地

2018-07-23

善知识也没有说过,也没有保证过,将来你就可以一步轻轻松松地走过第二大阿僧祇劫,这世界没这么便宜的事情啦,绝对没这么便宜!那个是要你拿出你世间的性命来换得的,如果没有精进到这样的地步,如何可以显示你可以获得这殊胜的果位的殊荣,那是不可能的!因此如果你要还价的话呢,那你就要认命,你要从这点开始就要很清楚地知道,当你开始讨价还价的话,你是在你菩萨道的路上 三摩地

2018-07-23

于世间的智慧能够多修学而了知者,是五地满心位的菩萨。然后能够远离末那的种种不善性,那个叫八地菩萨。真正于界中受职王子位子的,是十地菩萨,所以以这样来看的话,真的没有什么好去衡量,好去接受他人的称誉,真的不堪受这些称誉。也更没有什么好说自己是怎么样,这样来跟其他的菩萨相比。因为呢,菩萨道一定是从最高的位置来衡量,不是你现在还在三贤位的日子,就自 三摩地

2018-07-23

可是当你就是觉得自己修行真的很好的时候,那个念头,那个想,你要把它活生生地掐死,你要生起惭愧心,好好地忏悔,自己于出世间中,这样生起贪染名誉的过失,生起轻慢自得的过失。出世间的成就,就是不要世间的恶为伴,不是因为希求世间的赞誉,而来成就出世间的。你要把这个爱瞋、毁誉的心,轻轻地丢掉,从这些众生对你的赞叹和诋毁里面走出来;像是自己的五蕴身一 三摩地

2018-07-23

可是,今天你听了,就要想:世间的人关心的事,都是以为他可以主宰的、都是眼前现下的事;而我自己呢,我关心的是佛道佛事,我关心的都是尽未来际,至少我关心的是我舍报以后,会何去何从?这都不是一般人所关心的,因此「道不同,不相为谋」,我只能够走我自己的道路,行我应该尽的菩萨行,世间人要的三界有,是他们的份,毕竟我有佛为伴,有诸佛为伴,有大觉者作我的明灯, 三摩地

2018-07-23

因为有人说:“在佛的时代,并没有分别什么大乘跟小乘,佛是一味的,只是由于说的物件不同,所以内容跟境界也有不同罢了。”佛虽然是一味的,因为大乘跟小乘修证内涵的不同,所以佛世佛早就已经宣说大乘跟小乘的名相。因为怕这种“并没有分别什么大乘跟小乘,佛是一味的,只是由于说的物件不同,所以内容和境界也有所不同”的说会被误会,说&l 三摩地

2018-07-23

你不要一开始说话就想要教训人,因为你教训人,他也不会领情,你没办摄受他;你要想,他们真的很可怜,就像我们刚才说的,他们这辈子完了,绝对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而且他们抛离了所爱,自己在中阴身里面,分分秒秒不知何去何从,实际上是很茫然的、很痛苦的!甚至许多人因为业果牵引,他就是直接要到地狱,根本不会经过中阴。那你说,你能帮什么忙?可以呀,你就是从你转依 三摩地

2018-07-23

而当初围绕在这个受刑人的旁边的人里面,大家都是这样对这位受刑者充满愤怒和斥责的心行,而在这样作意的包围底下,你还可以持续你对众生的善念,持续你对众生的慈悲,觉得说这个人还是很可怜的,应该来摄受他,这样的想就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啊!可能B也没想到那么多啦,可是这样的心行,就可以让他得到未来不同的果报。那你说,人家对他好,这样有什么好处?有啊!如果说将来 三摩地

2018-07-23

比如说,常跟随在你身边的神,从你受佛的皈依开始,就有36位;乃至受五戒,每一戒有5位神,这样总共36+25就61。因此除非你不是真的想学佛,不然这些神就会跟着你,就61位。何况你今天受的是菩萨戒,这个是「不共二乘戒」,唯有大乘佛子真正能发、能持的殊胜戒,那这样的话,你已经没有办数出到底有多少的神在你旁边了。因此在成就你皈依的功德的时候,他们大家就都已经知 三摩地

2018-07-23

众生界中,就是不于五种境界中取,在境界里面,你不要生起爱贪,乃至强烈生起贪婪的作意。这五种境界,就是色声香味触。这样,你说,那众生就只有这五种境界吗?当然你可以有尘境,而产生等等相。但是呢,众生的境界,几乎都是在这五种境界里面。比如欲界众生最重要的受用的境界就是男女贪,男女贪第一个就是色——容貌;然后声音、香味,最后到男女的淫触。所 三摩地

2018-07-23

第二种如来说叮咛的体例,就是像是《华严经》说的,在你入圣位之前,在你入地品之前,一定会讲一个东西,不管四十华严,六十华严,八十华严,都应该会讲。像是〈净行品〉中所说的,你一定会在你的日常生活的诸行里面,在你的回报众生行中,而生起回向心。比如说,拿一个杯子,你的念头就是「当愿众生如我一样得清净心,将自己的一切浊垢都予以清洗」,类似这样,那你开门的时 三摩地

2018-07-23

所以在这些次上,佛经里就也不需要特别一条一条地来讲。但是如果讲菩萨的科目的话,还是会有的,但是一般你并不一定会去意会到。比如说经典说菩萨呢,第一条、第二条……,你看有的经论它就这样列的:菩萨不会怎么样作,菩萨会怎么样作,菩萨不会怎样、起哪种心念,菩萨会怎样、起哪种心念……。你想,奇怪,这样看起来都很像戒行,因为有的菩萨不是 三摩地

2018-07-23

在许多的层面上,你也会去注意到:觉得哪些是律允许的,可是有可能是在戒律边缘的,这个你就要去拣择。我的意思是说,就算这辈子你过得很苦,很糟糕啦!但是你在佛的持戒,那每一分功德,都像是金砖宝块一样,那东西是在这个世界永不磨灭的,因为祂可以体现你未来世成佛的庄严。我们每一行都可以体现未来世的成佛的庄严,因为如来在经典有说过:在《华经》说,当你一举手 三摩地

2018-07-23

因为,即使从悟后的心境历程来看,还是有诸多不善,你还是没有办在身口意你的戒行,所以对于过去所造的不善业,让众生受到了许多的苦楚,我们现在就把这些不善业,以对众生的四摄、以担负起整个时代的工作来偿还。那戒行什么时候会呢?我们现在都知道,你会在二地的时候成就,那能不能提前呢?在佛道的进程中,这不是很容易的。可能呢,有人可以戒慧直往。戒,是说他的戒行 三摩地

2018-07-23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