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例如《大智度论》卷17〈序品第1〉:问曰:菩萨法以度一切众生为事,何以故闲坐林泽、静默山间,独善其身,弃舍众生?答曰:菩萨身虽远离众生,心常不舍,静处求定,得实智慧以度一切。譬如服药,将身权息家务,气力平健则修业如故;菩萨宴寂亦复如是,以禅定力故,服智慧药,得神通力,还在众生,或作父母妻子,或作师徒宗长,或天、或人,下至畜生,种种语言,方便开导。复次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佛法有三乘,其中声闻乘以及缘觉乘完全是在讲解脱道,只希望能够出离三界、进入无余涅槃、不再来三界轮回。也就是说,解脱道教导我们如何把对于三界的贪著给修除掉。但是在能够断除三界烦恼之前,必须要先能够见道,见道就是断三缚结,要断我见、疑见、戒禁取见,其中最主要的关键就是断我见。一般人一定会认为五蕴十八界里面有一个真实的法,是我们可以依靠的,是不坏的本体。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学佛的目的就是要成佛,也就是福德和智慧要修集,以达到四宏誓愿所说的: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学佛可以让我们越来越快乐解脱,帮助自己和众生都能够离苦得乐,以及福德和智慧都能增上。不了解佛教的人会以为佛教是厌世的或消极的,其实那都是错误的观念!佛教因为包含了佛菩提道与解脱道,也包含了大乘与小乘(或称三乘菩提:大乘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这表示说,人类的生活之中,钱的使用是一定免不了的,但是我们用到钱了吗?你这一句话,未免都把我们看扁了!这是一个简单的世间法,有谁不懂的?当然我们都一定是用到钱了,可是其实我们用的不是钱,钱在现代的方式里面,有一种是叫作纸币,或者是叫作纸钞。古时候的人用不用钱?也用啊!只是那个时候,可能是用贝壳来当作钱;到了比较近代的时候,又变成了以金、银作为钱;硬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等身体不好之类的!那往世如果有偷盗的业,相应的就是财富常常会缺乏,或者自己也常遭遇小偷!往世如果有邪淫的业,相应的就是此世的配偶不贞洁,可能配偶也会水性杨花或会外遇等!如果福德很好加上自己有发愿选择,那就会遇到菩萨眷属!那如果自己故意选择不好的眷属,那人生也会很痛苦!所以福德好又有智慧的菩萨,应该要选择受戒又心性好的菩萨眷属,如此人生会比较幸福!除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各位菩萨,我们都知道,大乘菩萨的入道之门就是明心见性,明心见性之后,才能进入大乘佛法的修道之门,也才能开始内门广修六度万行。然而在求明心见性之前,除了必须建立正确的佛法与禅法修证知见以外,还要锻炼参禅所应该具备的功夫,以及具有简择真正善知识的能力,并且还要培植福德筹集见道资粮。也许有人会问说:要求大乘见道明心见性,为什么一定要培植福德资粮呢?各位菩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种福田目录一、福田简述二、福田种类1、报恩田2、功德田3、贫穷田三、种福田应以智慧为先导(一)种福田要做到三净1、物净2、心净3、福田净(二)种福田应如法回向(三)种福田同时要严防损福(四)种福田同时要注重修慧一、福田简述田是生长的意思,如同田地下种及耕耘以后,未来就会出生果实;福田即为可生福德之田,被下了善业种子以后,未来世会出生可爱的果报,所以未来世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种福田时特别要注意到的三件事一、什么是福田?福田的种类?〖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具足二法,一切施时不生忧悔,见众恶事而能堪忍。菩萨施时观二种田:一者福田、二贫穷田:菩萨为欲增福德故施于贫苦,为增无上妙智慧故施于福田;为报恩故施于福田,生怜愍故给施贫穷;舍烦恼故施于福田,成功德故施于贫穷;增长一切乐因缘故施于福田,欲舍一切苦因缘故施于贫穷。〗讲记:菩萨如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佛菩提的法道是无上的、甚深广大的、无有能超越的。因为声闻菩提、缘觉菩提它不是最究竟的,因为他还没成佛,所以它是有上法;那佛菩提能够含摄声闻菩提、缘觉菩提,最后佛道,所以是无上的,没有一法可以再超越它的。它是甚深广大的,它是连声闻缘觉都不能知道这个智慧内容是什么的,含摄了世间法,含摄了声闻缘觉所证的出世间法,同时也含摄了佛道本身的世出世间法。十地满心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妙法莲华经》卷6〈19法师功德品〉:「十方无数佛,百福庄严相,为众生说法,悉闻能受持。」(CBETA,T09,no.262,p.50,b9-10)平实导师说,修百福与我们有切身利害的关系,百福修久了可以让我们改头换面、换骨易髓,一个人修百福久了、习惯后就再也不是暴戾之人,别人再也不会觉得他不好或不清净,而会觉得他非常的安详!一个人努力修行百福两年,这个人说话就不会酸溜溜的,也不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如果实证菩提,众生相处就永远不可能会有彼此杀害的事情;,我们之所以会有彼此杀害的事情,就是因为我们全部的人没有一起实证菩提,所以没有办法把烦恼去除,所以造作了种种的业行。所以我们还要起回向思,来回向一切的三十二大人相业,能够回向于菩提,让众生都能够实证。也就是说我们在修三十二大人相的业的时候,我们在修每一相,我们都要依十善业道的一一业道,我们要发起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什么是信有体呢?也就是说对于这个法本身是真实可证要信受。什么是真实可证呢?也就是说,不管是解脱道或者是佛菩提道,所证的法一定是真实而不是虚妄。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要知道说五阴十八界本身是藉因藉缘而出生的,不是真实的,你要去求证解脱道的话,那么所证的一定是真实。也就是说,你对于生灭法本身已经如实了知了,既然它是生灭法,它就不是真实法;那你证的解脱道所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所谓三宝,即是佛法僧三宝。又分为三种:一、住持三宝:(一)泥塑木雕,种种庄严之佛像,名为佛宝。(二)黄卷赤轴,三藏十二部经,名为法宝。(三)剃发染衣,住于寺院自修度他之出家人,名为僧宝。二、出世三宝:(一)报化应身,随类应现,名为佛宝。(二)四谛缘生,六度诠旨,名为法宝。(三)四向五果,十地菩萨,名为僧宝。有首偈云:十方薄伽梵,圆满修多罗,大乘菩萨僧,功德难思议 | 三摩地 2018-07-23 |
![]() |
547,b4-5)瑜伽师地论说爱语是四摄法中最殊胜的,四摄法就是布施、爱语、利行、同事。爱语就是为众生说法或布施时要和颜悦色,不要老是板著脸孔看不起人;而且说话要柔软,要慈爱,这就是爱语。因为「齐人不食嗟来之食」,在春秋时代的齐国有一个富有人家在布施饮食给飢饿的穷人们,他有一次要布施饮食给一个人,但是他布施时对那个人的口气很不好,说:「喂!拿去吃吧!」对方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前天的电视弘法也有提到「证悟所需的福德不够无法证悟,如果福德够的话那佛菩萨一定会帮忙我们开悟,因为需要我们来弘传。」因此我们努力护持,证悟所需的福德够了,那一定可以开悟明心的,这也是许多已破参的菩萨亲身体会。记得平实导师常说福德和智慧就像水和船一样,「水涨船高」,福德累积够多了就像水很多了,那船自然就被撑起来。因此菩萨道的修行,每一个阶段的智慧实证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菩萨因为调柔心性以后,并能接受善知识的教导,来听闻菩萨藏妙法,能够缘于菩萨藏妙法,善于修学来引发静虑的功德,发起出世间的智慧。那么在六住位菩萨所修学智慧的内容,是以熏习相似般若为主,来熏习四圣谛、十二因缘、五蕴、十八界的知见。在四圣谛所建立的知见是这样的:菩萨知道五蕴的出生就是苦,因为有五蕴的出生,所以才有老病死忧悲苦恼等苦!而五蕴本身:色蕴就是四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对于因果的内容,除了于信位信受三宝、信受因果以外,在住位更要能够了解因果内容的差异,例如布施所种的福田及果报的差别,会因为是贫穷田、或者是报恩田、或者是功德田、或者是世间法的田、或者是出世间法的田而有所差异!所以菩萨在住位所修集的布施内容,从饶益有情来说,首先最重要的就是,要以财布施来护持了义正法的团体以及善知识,用来弘扬了义正法。在末法时代正法弘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电视弘法第十九集讲到一个故事,有一个人出生下来就非常的苦命,都没有吃过一餐饱饭,后来也出家了,即使他后来证了阿罗汉也是非常命苦!正伟老师说完故事后,就说:「我们不论是在凡夫位,还是在菩萨五十二阶位当中的任何一阶,福德的培养是永远不能停止的。平实导师常说,只要遇到真正的善知识,智慧的修学可以很快,但是福德的累积就困难了。菩萨的每一阶位都要有相对的福德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昨天(2012年7月24日)的平实导师所讲述的《法华经》讲记实在太精彩了!葛格我实在很想分享给大家,但是法华经讲记平实导师又还没出书,葛格我不能违反著作权,加上不能把上课笔记借给别人看,所以葛格我只好稍微简单介绍来分享给大众。昨天平实导师提到了百福的修行,经文中讲到了这里,《妙法莲华经》卷6〈19法师功德品〉:「十方无数佛,百福庄严相,为众生说法,悉闻能受持。 | 三摩地 2018-07-23 |
![]() |
除了父母以外,在世间法及出世间法上曾教导你的师长,对你有恩德而应该回报,所以师长也是报恩田。和上有时写作和尚,在佛世只有一人能被称为和上,就是释迦牟尼佛。佛入灭之后,和上就有很多了!相对于所度的众生,每一位化主都是和上。特别是根本上师(即帮你证悟的师长),他就是你的和上。不管和上有没有帮你证悟,只要剃度了你,他也算是你的和上。帮你得法的上师也是和上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