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忏悔文+忏悔偈》唱诵版(温馨提示!每日佛前至诚忏悔:可在佛前长跪,先念前面忏悔文,然后念忏悔偈。念一段拜一拜。念一段拜一拜。可以拜个二三十分钟……或根据自己时间、情况而定......)从于无始,以至今生,毁破三宝,作一阐提,谤大乘经,断学般若,弑害父母,出佛身血,污僧伽蓝,破他梵行,焚毁塔寺,盗用僧物,起诸邪见,拨无因果,狎敬恶友,违背 admin

2018-08-08

答19传圣法师来文:【自何(荷)泽神会始,至圭峰宗密,永明延寿,及后来一些大德沙门,皆作是说。故吾人用不着把这些古德一一予以否定,判为错解而加以贬之,这样则不至于犯有过失。亦必致因一人之导评而使众多学人皆犯此一过失。慎重慎重!古时纵有大机大用之祖师(不以知解示人者),亦曾喝斥此「离念灵知」之说,认为有乖宗风。而喝斥之原因只是怕学人落于知见,成为解悟 admin

2018-08-08

正信佛弟子在十信位修学之中,就必定会由原本贪著世间五欲之乐,而逐渐去除对世间五欲乐贪爱,这同时也可以检验一位菩萨是不是已经满足十信位了。如果有一位菩萨,仍然非常贪著于世间五欲之乐,完全没有办法舍离话,那么可能就显示,他还没有满足十信位修学。十信位所要学习具备,第一个就是所谓“信心”。这个初信位要具有信心,就是前面所谈 admin

2018-08-07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六)我们曾在第一集当中说过,如果一位佛弟子,他能够勇于发大菩提心,乐于在三界火宅之中,以三大无量数劫久远修行来自度度他,共同求得究竟圆满无上佛果有情,我们就可以称他为菩萨。佛陀也在《优婆塞戒经》中说,“发菩提心故名菩萨”。可以见得,能够发起成佛大菩提心才能够称为是“菩萨”。 而在初发菩提心 admin

2018-08-07

在《菩萨璎珞本业经》里面,有开示十信位所应该学习具备十种心,也就是信心、念心、精进心、慧心、定心、不退心、回向心、护心、戒心以及愿心等十种心。十信位修行需要多长时间,则是要看众生心性状况。善根好,要一劫或二劫就能够满足;善根差一些,就会不断地进进退退,时间拉得很长,最差要一万大劫才能够满足十信位。如果十信位修学圆满话,就能够发起大菩提 admin

2018-08-07

经文是这样说:【地藏菩萨摩诃萨言:“善男子!若有众生欲向大乘者,应当先知最初所行根本之业。其最初所行根本业者,所谓依止一实境界以修信解,因信解力增长故,速疾得入菩萨种性。所言一实境界者,谓众生心体,从本以来,不生不灭,自性清净,无障无碍,犹如虚空。离分别故,平等普遍,无所不至,圆满十方。究竟一相,无二无别,不变不异,无增无减。以一切众生心, admin

2018-08-07

菩萨行,简单说,就是为了追求自利利他圆满佛果,而在三大无量数劫当中所修学戒定慧三无漏学、六度以及四摄等法,以及所应该圆满成就无量功德等等。如果从凡夫地开始,包括在人天乘以及十信位当中所要修学三福净业、三归五戒、十善业道等善法,努力培植福德资粮。在二乘解脱道当中,则要修学如何断除三缚结证初果,薄贪瞋痴证二果,断五下分结证三果,断五上分结成四果 admin

2018-08-07

佛法内容是什么?一般人了解就是:打坐、参禅、念佛、法会诵经、四圣谛、十二因缘、六度万行、断烦恼或只是布施……等等。但是佛法就只有这些吗?为什么我们学了一世就只知道这些?为什么我们参禅十几年还是读不懂公案、读不懂经典?二乘声闻、缘觉都已断了见、思惑烦恼,证得了二乘菩提,成为二乘圣人了,为什么还不是大乘法中开悟圣者?虽不是凡夫了,为何还 admin

2018-08-07

世尊在《楞严经》当中有开示过,众生心念中因为情与想所造成差别:想可以说是神智,意思是说如果神智清明话,就会聪明灵巧,死后就会往上飞升而往生到天界去;如果是情执深重,就会造成烦恼粗重、身心暗钝状况,那么在死了之后,就会随著各人情执烦恼差别,往下堕落到地狱、饿鬼、旁生道去;如果是情执与神智均等话,那么就会出生在人间。所以,如果在意业上修学不 admin

2018-08-07

第五章佛弟子应有之认识第一节邪见是佛教之大危机最后,我们要讲是佛弟子、尤其是台湾当今佛弟子,应有认识:佛法中邪见,是当今佛教大危机,但也是佛教大转机,这要看我们怎么做。佛教现在表面上很兴盛,但实际上没有它实质,跟佛陀在世时完全不同,现在已经质变为佛学研究教育,及断见常见外道法了。所以,佛教灭亡,已经不会很久了;除非我们能尽快摧邪显 三摩地

2018-08-06

末学在三十几岁时,或许因为宿世学佛因缘力,所以刚接触到佛法就一头栽了进去,跟著前辈们吃素、受菩萨戒、作义工,忙得很充实也很快乐,甚至也把家人都带了进去,拉著同修和三个孩子,一有空就往山上寺院里跑。1992年,同修在帮忙修缮寺院屋顶时,摔了下来而不幸往生,此后就是一段漫长而艰辛路程煎熬著末学,那可真是个巨大考验!同修走了以后,由于家族反对,不但使 admin

2018-08-06

遇到很多佛友,学佛很多年了,对三归依还是有很多疑惑,迟迟不敢三归依,或者虽然归依了也不明白三归依真正意义和好处,所以小编整理善知识开示,仅供您参考学习。什么是三归依?三归依真实义?为什么要三归依?三归依之后是不是就不能吃肉喝酒杀生了?三归依以后就要遵守五戒了?三归依要同时守五戒吗?三归依好处?三归依功德很大,怎样才不会失去三归依?一定要在寺 admin

2018-08-06

欲除此攀缘之心,动中静中俱各有法可修,本书则介绍动静皆宜“无相念佛”法门,以无相忆念拜佛及持名念佛为初期之权巧方便,即可得入。-----《无相念佛》09第三章第四节学佛人应远离三毒心、攀缘心、觉观心(续谈知见之二) (原标题:慢心为害禅者及修定者甚钜) admin

2018-08-06

末法时期,常有佛弟子因为修行法门之不同而相互评论高下,尤其是净土与禅修行者。某些修禅人认为念佛人大多心向外求,求佛、求菩萨,只知念佛,不知内摄,不知开发自己本具佛性。某些念佛人则认为修禅人狂妄自大,不知念佛法门可以三根普被、利钝兼收。凡此皆因末曾深入禅与净土各种法门,而生误会。以致教内互动干戈,或者言语批评,或者写文章,打笔仗,让教外人士看 admin

2018-08-06

经中二十五位菩萨各述自己修行方法,其后由文殊师利菩萨评论,认为对于此世界众生而言,观世音菩萨之耳根圆通法门最为殊胜。唯时至今日,去圣日远,而社会型态亦逐渐转变为繁忙多事生活方式,再要寻求以前农业社会那种安闲清静生活似难可得。是故现代人若修耳根圆通法门,每日最多亦不过一至二小时而已。除非善修静观之人,并能寻找到若干方便善巧之方法助行,否则不易成 admin

2018-08-06

断我见一定要有未到地定功夫。因此许多菩萨也更加积极于无相拜佛定力修学,就有菩萨问:“能不能用九住心,来作无相拜佛入手处呢?”其实是可以!因为每一个人在修定时候,会依于他习气、会依于他心念,而有不同相应法则。我们今天就以弥勒菩萨所开示九住心来看:如何依著这个九住心,来调我们无相拜佛忆念这一个心念?修止观,一定要有定 admin

2018-08-06

”像这样说法是否正确?今天刚好借着这个机会来说明。到底什么样布施才是正确布施?这个主题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布施定义是什么?第二个部分:所布施对象为何?第三个部分:布施有何果报?首先谈第一个部分:布施定义是什么?所谓布施,就是将自己所拥有施与他人,让他人可以受益。这样布施可分为三种:财施、法施、无畏施。所谓财施,就是 admin

2018-08-05

(1)“生、成、熟、烂,修成莲花果,如何能知道?”莲花果,这个是问什么?是问说你在极乐世界有没有莲花存在?是不是?还是问什么?请哪一位提出这个问题人,把这个第一题讲清楚一下好不好?我不太清楚你写这样是什么意思?(有人起来说明:“不好意思!刚开始时候,有提到说看到什么莲花花苞,那是怎么回事?那是什么样境界会去悟到那个东西?然后又 admin

2018-08-05

《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今天要来探讨主题是“如何真实忏悔罪业?” 这个罪业为何会生起?这个罪业又会障碍什么?我们从这两个主题来讨论。罪业因缘,它是来自于身、口、意业造作十不善业,从无始劫来,在生死中造作无穷罪业,导致贪、瞋、痴烦恼深重难除,业障堆积得极为高大,犹如须弥山一般。造作不善业缘,主要是来自于现行烦恼以及随眠烦恼 admin

2018-08-05

这个故事及其背后所显示道理,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因为行菩萨道最重要事情便是要救护众生,而护持正法就是其中最重要关键,因此菩萨们必须要能够区分正法与邪法;而当然对于像似正法更要留意,因为它是一般众生所难以分辨,也是最容易让众生误信而断了法身慧命。这个故事,主要是因为尊者摩诃迦叶,有一天他在舍卫国东园鹿子母讲堂,从禅坐中出定,便起身前往佛 admin

2018-08-05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