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贤劫千佛最后成佛 韦驮尊者,又称韦驮菩萨,韦驮菩萨驱邪魔护佛法,韦驮菩萨本是印度婆罗门教神话天神,后来被佛教吸收为护法诸天神之一,被誉为佛教中神形太保,以善走如飞著称。也有守护寺庙出家人用意。 韦驮菩萨是贤劫中最后一尊佛,他在过去劫里跟释迦佛他们同为转轮圣王千子,转轮圣王他有一千个儿子,同为千子同为兄弟。然后这些千子学佛之后各个发愿 三摩地

2018-08-03

 在上一次节目当中,我们说到在佛法中,有关往生者中阴身现形三个法则,就是“随业”、“随重”和“随愿”。今天我们要继续来探讨中阴身现起过程,接续前面“随业”、“随重”和“随愿”三个中阴身现形法则。我们今天在节目一开始,先举一个譬喻,来简单地说明法界这三个规则。大家都知道在台湾地区,要进入大学就读有一个制度,叫作大专联考分发制度。大 三摩地

2018-08-03

那么我们再回头来看看,我见跟世间烦恼,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说世间烦恼五欲,可以把它分成五大项,也就是财、色、名、食、睡。那么财,指就是一般我们所说财富;色部分,广义来说,色当然可以说是,相关于色身或者物质部分,不过一般讲法,我们都把它只说是世间男女欲部分。名部分,就是外面人,对我们所作所为,所加一个评价,所以就是我们所得到 三摩地

2018-08-03

歌曲《蓝莲花》创作初衷是许巍写给唐朝著名僧人玄奘法师表达了对玄奘法师敬意整首歌曲有着浓厚禅学味道没有激昂曲调却震撼了无数人心给人力量 多年前,许巍患了抑郁症,后来依靠佛法力量走出了阴霾,从此也和三宝结下了不解之缘。歌声中,大漠余晖下,大师已然绝尘而去,为了还在被烦恼困扰我们,为了一酬“远绍如来,近光遗法”誓言。感动我 三摩地

2018-08-03

末法时期,邪师说法如恒河沙数,佛门内许多假善知识,以世间通俗之说,取代佛法,而广为宣扬。使得邪法邪见很普遍存在于佛门之中,被邪法邪见误导佛子,迷于表相,不知“佛法背俗,末法时期通俗之说必非佛法”道理,而广为信受。         因此,修学、传播邪法邪见人数多,等他们力壮大以后,反而会将了义正法淹没在邪 三摩地

2018-08-02

虎丘绍隆一脉,由于兼弘宏智正觉默照禅,数传而至大慧入灭后六十余年,已堕入离念灵知意识心中!更何况明朝中叶以后之虎丘后人所住持之天童山道场,当知更难以远离默照禅所堕之离念灵知意识境界也!然而天童宏智正觉禅师,却是以第八识如来藏为证悟之标,不是弘扬其默照禅虎丘后人所堕离念灵知心也!有语录为证:【祇如四大坏、五蕴空,六根昏塞,七识舍尽〔注〕,平生 admin

2018-08-01

举证如下:一、先引《楞伽经》三译本如下:《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佛告大慧:「如来之藏是善、不善因,能遍兴造一切趣生,譬如伎儿变现诸趣,离我我所;不觉彼(如来藏存在和体性)故,三缘和合方便而生(有业力、无明及父母因缘,以及三界器世间因缘,祂就可以出生了我们这个五阴出来);外道不觉(外道不觉如来藏,不觉如来藏者即是外道),计著作者(误计见闻觉知心 admin

2018-08-01

今天要跟大家探讨题目就是:大乘入道乃是实证第八识实相心如来藏。如来藏亦名阿赖耶识、真如、异熟识,有种种名字。大乘入道亲证如来藏,这是我们今天要讨论议题。在讨论这个议题之前,我们要先了解,既然有大乘,就有所谓二乘,所以我们讲大乘入道,并不是指二乘入道;那既然要讲入道,就有所谓入道、不入道问题。在入道、不入道问题上来说,我们入道了就会 三摩地

2018-08-01

此非佛子之过,实因真正证悟极为不易,证悟后欲求贯通如来藏系唯识经论,又复倍难。苟无多劫所修善根信根福德因缘,则不能遇宗教俱通、定慧等持之真善知识,欲通达唯识如来藏系经典,诚非易事。证悟后,未先融会贯通如来藏系唯识经典之人,欲探究《成唯识论》而解其真意者,绝无可能,何况错悟及未悟之佛学研究者?故瑜伽宗自玄奘大师创立之后,唯有窥基大师阐扬,数代便亡。 三摩地

2018-08-01

佛说:广慧啊!这个第八识又名阿陀那识,为什么叫做阿陀那识呢?因为这个阿陀那识,祂在有情色身里,一直执持着这个色身,每一秒每一剎那都在配合色身而运作无间。这个执持众生色身阿陀那识,也称为阿赖耶识。为什么称为阿赖耶识呢?因为这个阿赖耶识,一直住在自己所造色身里,与色身犹如一体不断相应而配合运作。世尊在经中已明白指出这个圆成实性阿陀那识(阿陀那 三摩地

2018-08-01

各位电视机前面菩萨们:阿弥陀佛!欢迎继续收看正觉教团所推出一系列电视弘法节目,名为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在这个主题之下里面有很多子题,今天谈子题是:长生不老药如来藏。世间人都知道,有生必有死,生与死是很自然一件事,犹如花开花落一样,没有差别;所以,世人应该以平静心态来看待此事。可是在世间上,仍然有许多人对生与死产生了颠倒见,认为出生了是一件很 三摩地

2018-08-01

  《大方广华严十恶品经》(不是《华严经》十恶品)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食肉者得何等罪?佛告迦叶:『善哉,善哉!一切众生不食肉者,是吾遗腹之子,则非凡夫。善男子!一切众生若受大乘大般涅槃。善男子!一切众生若住一劫不听食肉。』『世尊!食肉者堕何处地狱?』佛告迦叶:『食肉者堕阿鼻地狱,纵广正等八万由旬,四方有门,一一门外各有猛火,东西南北交通彻地,周匝 admin

2018-08-01

今天谈子题是:长生不老药如来藏。世间人都知道,有生必有死,生与死是很自然一件事,犹如花开花落一样,没有差别;所以,世人应该以平静心态来看待此事。可是在世间上,仍然有许多人对生与死产生了颠倒见,认为出生了是一件很高兴事,所以会在自己生日那一天,邀请亲朋好友一起来庆生。乃至有人为了想要求长生不老,譬如秦始皇为了使自己能够长生不老,曾派徐福率领 三摩地

2018-08-01

 关于有情众生舍寿时过程,在弥勒菩萨所著作《瑜伽师地论》卷1中,有开示有情众生是如何舍寿,其大意是说:当生命将结束时,造恶业人先从头部开始生起冷触,也就是阿赖耶识从头部先开始舍离,慢慢地往下舍离,而使冷触到达心脏处。阿赖耶识舍尽头部时,意识已经消失;在舍离头部整个过程之中,死者是住在恶业所造成恐怖境界逼迫之中,这时死者心会非常混乱 三摩地

2018-07-31

但是我们看佛陀所开示经典中,其实处处都不断提到正法与外道法差别,就如同玄奘菩萨所说:“若不摧邪,难以显正。”一定是要摧邪显正,把正法和邪法之间差别说明清楚,这样大家才能够了解什么是正法,也才不会被邪法所误导。因为,佛陀正教本来就是甚深微妙,很容易被错会了。所以,世尊才需要花上四十余年时间,来把三乘菩提从浅到深,逐步地解说清楚。而 三摩地

2018-07-23

觉囊派最早是在十一、十二世纪时,有一位域摩·弥觉多吉,他自己在苦心钻研佛法经论教理之后,排除了密教邪法,而回归龙树菩萨以及弥勒菩萨真实法教来教导徒众。到了十三世纪时,法脉传到了土杰尊追,他在日喀则拉孜县附近觉摩囊地区修建了寺院,因此简称为觉囊巴。从此之后觉囊派名声,就逐渐地传扬开来,又三传到笃补巴·喜饶坚赞,他著作了《山法了义 三摩地

2018-07-23

从以上《贤愚经》卷1所说故事中,我们知道供养三宝功德不可思议。契经说:【十方薄伽梵,圆满修多罗,大乘菩萨僧,功德难思议。】十方薄伽梵,薄伽梵就是佛。为什么佛称为宝,叫作佛宝呢?我们就从马鸣菩萨开示偈子来探讨,马鸣菩萨说:【普作大饶益,智无限自在,救护世间尊。】(《大乘起信论》卷1)意思是说:佛具足一切世出世间法,可以普遍地大作饶益有情功德业。佛 三摩地

2018-07-23

比如说,有人是为了身体健康、养生或是美容去吃素;然而持戒人,是为了自己不去杀害众生,不让众生因为自己而被杀害,所以才吃素。那你看看,单纯吃素外相上看来并没有太大差别,你得要问对方说:你为什么要吃素?这样才会了解个中差异。而这两种不一样心态,所做相同事情,果报却是不一样!当然以持戒而吃素所得果报为殊胜,因为他发心意是对一切众生, 三摩地

2018-07-23

《心经》中观自在菩萨指是什么?在佛门,《心经》乃是一部家喻户晓经典,所以在寺院里被列为早上及晚上必须课诵经典之一,在家菩萨们不论是优婆塞、优婆夷通常也会将《心经》列为必须课诵经典之一;因此,有很多法师、居士们对《心经》能够朗朗上口乃至倒背如流。《心经》第一句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意思是:已建立‘ 三摩地

2018-07-23

社会大众提到喇嘛教,第一印象就是藏族老人手持转经轮,口诵六字大明咒,非常虔诚,因此打动了不少人,尤其是佛弟子。 转经轮,内装藏密经文或咒语,由于藏人,特别是老人,大多不能流利念诵经文,所以他们会用转经轮代替诵经。关于转经轮效用,密教自编《大水风轮续》云:“瑜伽士修持七年功德,不如转动一次经轮功德;于大一劫当中精进修习六波罗密 admin

2018-07-23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