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乃至某些师及大居士所「悟」之离念灵知心:前念已过、后念未起之间,短暂之离念灵知心,亦仍然未脱离六尘中之觉知性,亦仍然未远离五别境心所法之了别性,仍然是意识心也!若言:「是时极短剎那间,后念未起,故未了别。」亦是误会之言。谓此际虽未了别,只是由于意识心从一境界中转移注意力,甫触另一境界时,乃为率尔初心,尚无次一剎那境界相可供比对分别,故不能分别;要至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再来说第三种欲界中的我见:离念灵知。离念灵知就是不起语言文字,然后能够了别境界的心,我把它分成三个来说:第一个是长时打坐(的离念灵知),第二个是动中的离念灵知,第三个是前念已灭后念未起(的离念灵知)。第一个在长时打坐当中,你突然间起了一念,想起过去的事情,那么你还是能够清楚明白啊!但是能够知道这样一个过去的事情,是识阴五别境心所法所分别,那么还是识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我]如果没有死,帮你悟了如来藏,你将来还是会否定掉祂,因为仍会认为离念灵知是真实常住的心;这就是古时候禅师所骂的:[人家是死了活不了,你是从来不曾死。]就是指这种人:我见根本没有断。我见没有断,帮他悟了实相心以后,还真是后患无穷;你帮他悟了,他还会反过来否定你,还会回头去认离念灵知为常住心、佛地真如。所以,一一众生为一个烦恼而在无量世中受大苦恼,这个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辨正1、执着离念灵知心为实相心而不肯舍弃者,即是畏惧解脱境界者,即是畏惧无我境界者,即是凡夫之人。谓离念灵知心正是意识心故,若离俱有依(意根、法尘、五色根),即不能现起故;若离因缘(如来藏所执持之觉知心种子),即不能现起故;复于眠熟位、灭尽定位、无想定位(含无想天中)、正死位、闷绝位等五位中,必定断灭故。夜夜眠熟断灭已,必须依于因缘、俱有依缘等法,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谓如凡夫、外道之误认意识心为常住不断法者,皆属我见未断之人;或谓南传佛法中错悟二乘菩提者,同以种种变相境界之意识心作为涅盘心者,即是声闻法中未断我见之人;或谓大乘法中同以种种变相境界中之意识心(譬如长久安住于一念不生境界中之离念灵知、或如前念已过后念未起中间之短暂离念灵知、或如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觉知心……等),作为第八识真如、如来藏者,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如果有人坚决的以二乘小法而谤大乘法,假使有人坚决以其未断我见之离念灵知心而说为常住不坏心;假使有人宣称已证初果、二果,却仍然在毁谤大乘真悟菩萨、妄评菩萨所说的胜妙大乘法义,当知如是类人必定尚未断除我见、必定尚未远离异生性,故说其人名为凡夫众生,仍不知所造之业必然再受异生果报,这一类人就一定会继续对菩萨诤论。这一节说异生性的断除,想要永远不入三恶道中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众生性喜戏论,参禅也是如此,故多陷入「染、净」,「剎那、永恒」……等相对二法里,故透过意识思惟一个截然清净之体,妄自安立为真如;透过意识思惟而浪漫的想要「化剎那为永恒」,故而思惟:将意识心修至一念不生,将此时的意识离念灵知心名为真如心,名为永恒。若从前喻来说,这些人只是在水中的「盐分子」里打滚,尚未尝到水味;因为这些邪见,正是染污纯水的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诚然,对悟后依阿赖耶识「如理作意」的人来说,Discovery的节目确实可以增益般若种智之修学,并对其中之部分论述发起顺抉择分,如理简择其中正讹;然而对于不如理作意的人来说,对于轻贱阿赖耶识而退转回离念灵知心诸妄想法的人来说,Discovery的节目只是一个知识性的电视节目,提供消遣消遣、增长世间知识而已。若从佛法的角度来看,对于退失阿赖耶识心体本来无生的人,那仍然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可不是要大家把这个生灭、有来有去的意识心修成不生不灭,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即使所谓的离念灵知,那也是邪知见。好,回到我们的主题,这首偈最后有告诉我们的涅槃生死等空花,为什么涅槃、生死都是虚妄呢?因为众生(所说)的涅槃,他并不是实证如来藏,如来藏;如来藏多所示现,我们依于中文、我们依英文施设种种不同的名相,这个名相不等于就是涅槃,这个道理其实也可以把它引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他公开忏悔的起因是什么?是因为所悟的离念灵知心无法抵抗生老病死。但是我们说句老实话:正是想要抵抗生死,所以他走错路了。真正的佛法是不与生死抵抗的:生一任生,死一任死,全无所谓。这才是真的了生脱死。死时到了,轻轻松松的走了,心无牵挂的走了;到了中阴阶段时再找个有缘的父母,再投胎去,生死的痛苦都不在意。但这个不在意,不是因为意识的常存而不在意,而是由于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譬如说,如果今天你真的悟了,现在有个人误会佛法,落到离念灵知中,他反而来破斥你:你错了!你是大妄语,得要下地狱的!离念灵知才是真心,我才是真的开悟。那他就是慢过慢,已经不单是慢或过慢了。第四种才是我慢,又称为根本慢。因为这种慢心是一切慢的根本,是一切人生来就有的:因为有我而生慢。小孩子常常这样,你们有没有注意到:小孩子出生不久,看到别的小朋友,他就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当时因为自己并不清楚妄心的特性,就从五阴、十二处、十八界开始找,所谓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心、离念灵知心、一切法空(认为《心经》说的空就是把忆佛、看话头的念完全放空)等等歧途,我一一都走过,乃至一天悟了好几次!但每次觉得悟了,拿起恩师的书一印证就是不对,看《心经》、《金刚经》也还是不能通透;寻寻觅觅、找了又找,全部落在有生有灭的缘起法中。记得恩师说过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另外一个心是哪一个呢?原来是离念灵知!正是意识心!这就是乐说邪见的人,他会害你坏掉法身慧命。第三、口软心恶的人,他心中很,常常在算计你,可是嘴巴都跟你说得很甜美,每天甜言蜜语奉承你,说好话,那你得要小心这个人,赶快远离,这叫作口蜜腹剑。第四种人少作多说的人,就是每天不亲自做事,只管出一张嘴编派别人做事,不要亲近这种人,要赶快离开。戒师说完了就问他: | 三摩地 2018-07-23 |
可是我见仍然没有究竟断尽,因为所取的六尘仍然误认为是真实法,所取仍未空尽;如同木头上的小火尚未开始大烧起来,还要进一步观行:觉知心中虽然还没有生起语言文字,但在了知六尘的当下,就是已经取六尘相了!如果不是取六尘相,怎能当下了知六尘相?所以了知时已经是有取了;这个观行还是很粗糙,后来终于微细到连觉知心的了知都确认是虚妄的,不管是长时间、短时间、或剎那 | admin 2018-07-23 |
|
![]() |
由于李居士以离念灵知为真心,故一场大病后,离念灵知心面对闷绝…等境界时,始终使不上力,发觉闷绝等五位中的离念灵知心必定会间断而无法现前,何况能面对之?由此而知临终时若欲以离念灵知心而入涅槃,绝无可能,了知离念灵知心其实还是妄心,因而确定离念灵知心非是真心,因此才于舍报前公开向佛教界忏悔,所以有这个启事文所说:过去所谓的‘悟道’应只是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如果是以男女双修当中正受淫乐的离念灵知境界作为禅定的正修,这样的修行完全违背了禅定正修行法门,也完全违背了禅定的修证境界;本来就不能超出欲界的范畴,不能证得初禅以上的禅定,与神通修证的加行完全无关,又怎么可能发起神通呢?纵然加修神通,他的神通境界必定极为低下,这是可以想见。况且,证得神通的人如果又再贪著淫欲,那神通境界不久又会丧失;必须要远离淫欲的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而这位施主一生乐于布施,却不信离念灵知意识觉知心是妄心,坚决认定离念灵知不是意识,离念灵知就是真如心,所以他心中不服,就毁谤与善知识。他即使毁谤而下了地狱,虽然处在恶处,却因为广作布施的功德很大,做了很多大善业,福德很大的缘故,在地狱恶处时也是不饥不渴的;他就不需求取食物与饮水,就不会受烧红铁丸与烧融铁浆灌口之苦。地狱众生多数是因为饥饿,所以寻找食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或者说的都与开悟证般若无关,都是在意识觉知心的这种境界中著墨,所追求的都是意识自我的离念灵知或者一念不生,或者是意根末那识的清楚明白处处作主,这些内容也都属于无义语。如果经常造作无义语,严重的会下地狱受果报,倘若再回到人间,由于过去生经常说无义语的缘故,在人间所说的话,就无法得到别人的信任。娑婆世界刚强难化的众生,随著贪瞋痴烦恼的作用力,在境界中无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又或像王阳明去格竹子,最后将离念灵知认作真心,这都与独立性的精神相违背。第二、普遍性科学研究的成果,如果在一时一地被某人发现,他只要对第二人善加说明,一定会被第二人所了解并接受,也就是说,一项科学原理可以很快的被两人以上,甚至更多人了解并接受,何以故,因为此道理有不证自明的逻辑种子,而且在相同条件进行的实验中可被重复验证,所以有普遍性;佛教也是一样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这一类人都是以离念灵知作为常住不坏的法,其实仍然是意识。他们又认为离念灵知性就是佛性,这都是以意识和意识的心所法作为常恒不坏的「我」,全都落在我见之中,未曾离开意识境界,也都是没有证得第八识如来藏的人,都是错悟之人。综合以上所说两大类的「我」都是佛所破斥的「我」,都是意识,都是三界的「我」。佛在《阿含经》中说:一切粗细意识皆是可知的,皆是缘起之法。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