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于二乘法而言,必须实际观行,确定离念灵知心为虚妄法,为依他起性心,如是而断我见、断三缚结,即是初步之实义归依出世三宝,已对声闻教之释迦佛生起证信故,已对声闻教之解脱法义生起证信故,已对声闻教中之出家圣僧生起证信故,是名声闻教中之实义归依也,名为出世三宝之实义归依。乃至不论在家、出家而证得二果、三果、四果者,皆是出世三宝之实义归依者;唯彼等在家而证果 三摩地

2018-07-22

”(《杂阿含经》卷九)意思就是说:不论是粗的意识、细的意识乃至极细意识,不论是有念灵知或者是离念灵知当中的意识,这一切的意识,都是意根法尘为缘,然后有如来藏为因,才能够生起,才能够运作。所以说如果没有意根末那识作为俱有依,那么见闻觉知的意识——当然就包括离念灵知的那个意识,就不会现起运作。另外意识在欲界人间现起的时候,还要以眼、耳、 admin

2018-07-21

因为不知六识心虚妄,所以就有虽然断除色阴我见,却不肯断其他四阴我见的人,佛门中离念灵知的信受者就是属于这一类;乃至有虽然断了色阴我见、识阴我见,但是仍然不能够断受想行阴我见的这一类人,这是原来坚持离念灵知心常住,后来改为主张六识自性就是常住佛性的人他们的落处。这二种人都是不知道:解脱道的亲证是要探讨识灭的道理,特别是意识灭除的境界,并且要能够接受意 三摩地

2018-07-21

一切法本来唯心,多少假名知识于此一句便生错解,以为离念灵知可以生一切法,事实上既然离念,便是念头不生起,念头既不生起,如何能有一切又离念灵知并非真的无念,因其既然仍有知,便仍是意识境界,意识一法念念生灭,在人间尚且要依胜义根与末那方能生起,不可独自而起,乃缘起之法,又如何能生万因此这里的唯心,是指第八识,阿赖耶识,也就是如来藏。如来藏能生有身根,并藉由此有身根接触 三摩地

2018-07-21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四)这一段中,佛陀开示说:如果是错误的认知,而执着常见外道所说的神我,或者梵我,或者离念灵知我的话,那这些都是刹那生灭的法;由于他们不能够证得不生灭的如来藏心,却又察觉到这离念灵知或有念灵知,或者外道所说的常住不坏的梵我、神我,都是刹那刹那变异的,眠熟、闷绝、死后都会断灭;所以他们就认为,这离念灵知死了就不见了,死了就断灭 三摩地

2018-07-21

因为万法缘起自性的缘故,所以佛陀宣讲诸行无常;因众生对于万法错误的认识,对离念灵知意识心错误的认识,而产生妄想自性,误以为意识等六识心实有,所以佛陀宣讲诸法无我;而所谓成自性其实就是涅盘寂静,是说涅盘本际的如来藏心,具有成就诸法的自体性。此三法印是一个整体,不可以割裂开来看待,因此笔者将围绕着三法印,逐一展开,来谈个中所蕴含的深义及其关系,以此试论 三摩地

2018-07-21

因为万法缘起自性的缘故,所以佛陀宣讲诸行无常;因众生对于万法错误的认识,对离念灵知意识心错误的认识,而产生妄想自性,误以为意识等六识心实有,所以佛陀宣讲诸法无我;而所谓成自性其实就是涅盘寂静,是说涅盘本际的如来藏心,具有成就诸法的自体性。此三法印是一个整体,不可以割裂开来看待,因此笔者将围绕着三法印,逐一展开,来谈个中所蕴含的深义及其关系,以此试论 三摩地

2018-07-21

如今各大道场异口同声说:萧平实所弘扬的明心是证如来藏,与我们各大道场所证的‘离念灵知、放下一切烦恼的觉知心’都不一样。这已显示各大山头所弘扬的实证内容都是意识,而不是天童宏智正觉与径山大慧宗杲所悟的如来藏。有智之人由此即可了知各大道场的所悟同样都落入意识中,与常见外道的落处并无不同。差异之处只是常见外道们不用佛法名相来弘扬,而各大道场都用 三摩地

2018-07-21

在整个求证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件历史事实):因为密蓭的后人已经失传了如来藏正法,证悟的内容也转变成为离念灵知心的意识心,所以对于大慧祖师所说的“法离见闻觉知”无法信受,因此转成毁谤,创造出种种子虚乌有的故事来污蔑祖师大慧。这一些都还是身披僧衣、现声闻相出家众所做的事情;现在看到,还是令人不胜唏嘘。只因为自己无法证得如来藏,就不惜以出家的 三摩地

2018-07-21

就如同今天佛门解脱道中的凡夫大师一样,在不承认本识存在的前提下,普遍都不愿意死掉这个意识心,总是将离念灵知抱得紧紧的,这和古时的常见外道是一样的;这都是因为他们对世尊所宣扬的二乘涅槃法义的本识大前提无所了知的缘故。不幸的是,现代佛门的凡夫大师,也一直都在否定无余涅槃中真实存在的本际——真实心如来藏,这在实质上其实就是把声闻菩提推入了断灭空 三摩地

2018-07-21

譬如说,像误认离念灵知的意识心是真实常住心,然后产生了执著,有了这样执著就叫作遍计所执性。也就是说,在依他起性上面产生了妄想,不知道说缘起法的这个依他起性,而误认为依他起的法是真实不坏的法,所以就有了执著,有了这样执著以后就不能够出离生死。这在我们上一集,为大家说明这两识之间的这个转换过程当中呢,曾经为大家说明,就是因为这个第七识末那识祂的执著性, 三摩地

2018-07-21

譬如有人主张:有念灵知心或者离念灵知心就是真心。身为佛弟子们应该要加以探讨:首先、什么是有念灵知?就是双方用语言文字来表达,让对方能够清楚知道自己所要表达的内容是什么;像这样透过语言文字,让双方专注在所要表达的内容的心,就是有念灵知心,也是意识的变相之一。譬如某甲对某乙用语言文字来说明自己所拟定的计划与内容,某乙听了,觉得计划当中有一些不妥需要修正 三摩地

2018-07-21

第二个重点:凡是有法师、居士们主张真心有见闻觉知,譬如有念灵知就是真心,或者离念灵知心就是真心,或者断际灵知就是真心,或者真心有觉知但不取分别等等。你一定很清楚知道,这些法师、居士们说法与佛颠倒,不仅错得离谱,而且还误导众生走向常见外道中。或许有人会怀疑:这个本来就自在的真心,就是佛在经中所说的三界唯心的心,不是如你们所说的如来藏。既然有所怀疑,当 三摩地

2018-07-21

中的离念灵知(包含与五尘同在的离念灵知,以及离五尘的第二禅乃至非想非非定中的离念灵知)与们乐空双运中不离五尘的离念灵知心都是意识心。意识依意根与法尘才能从如来藏中生起,意根与法尘也是从看似痴呆的第八识中生起,生起后的意识、意根、法尘都要在第八识的支援下才能继续存在及运作。结语简要来说,佛法修行人证悟的心是指第八识,不是意识心。也因此故,凡是不信受佛 三摩地

2018-07-21

无始以来众生因为无明烦恼不解法界实相和万法根源,迷惑于世间幻象,以见闻觉之心和处处思量做主之心为我,认为此等妄心就是自己与生俱来之真心,学人且由于种种误导以离念灵知心或一念不生之意识心为真实心,即无法证得不生不灭真心如来。圆觉经云: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又云即知此身毕竟无体 三摩地

2018-07-21

众生性喜戏论,参禅也是如此,故多陷入「染、净」,「剎那、永恒」……等相对二法里,故透过意识思惟一个截然清净之体,妄自安立为真如;透过意识思惟而浪漫的想要「化剎那为永恒」,故而思惟:将意识心修至一念不生,将此时的意识离念灵知心名为真如心,名为永恒。若从前喻来说,这些人只是在水中的「盐分子」里打滚,尚未尝到水味;因为这些邪见,正是染污纯水的 三摩地

2018-07-21

离念灵知心本非天童禅师默照禅之宗旨,大慧宗杲在尚未与天童宏智面谈之时,唯斥责默照之法令人难以证悟,都不破斥天童所悟之意旨也;复因天童宏智禅师推广之默照禅,仍以如来藏为归,非以离念灵知意识心为宗旨;故其默照禅法虽然难悟如来藏,仍非完全有过。真实有过失者,乃是当时人及后人误会天童所悟之旨,错以离念灵知心取代天童所悟之法,而以默照禅之名,行于离念灵知之法 三摩地

2018-07-21

行者如果能够现前观察十八界法的虚妄,一一如实现观而没有遗漏,就能够了知有念灵知心与离念灵知心都是虚妄,都是必须藉缘才能生起之法;也能够了知处处作主之心就是意根末那识,意根同时也是众生生死轮回的根源;能够这样一一现观而了知十八界法都是虚妄,没有一法有其自体性,没有一法是可以常住不坏的人,就能证得声闻初果,这就是无为法。在取证声闻初果以后,继续努力的消 三摩地

2018-07-21

综合上面所说,作个结论如下:密教行者误会大乘经典所说,认为识大有了别性,也就是他们所认知的真心有了别性,所以才要保持这个真心,时时觉醒著可以作种种分别,因此落入一念不生而了了常知的离念灵知当中,以证得此一念不生了了常知的意识心,而说已证得涅槃乃至成佛。然而这样的说法,完全迥异于释迦世尊开示真心离见闻觉知,不在六尘分别,与释迦世尊所说的法完全背道而驰 三摩地

2018-07-21

譬如说离念灵知或者住于四禅八定的境界,而以为这样子意识心不动了,意识心不像凡夫一样去了别人、我、众生、寿者相,意识心不要像凡夫一样去了知,去判断这是有钱人、这是没钱人、这是我的先生、这是我的太太、这是我的车子、这是我的儿子。只要意识心离于这些语言文字、离于这些妄想,那我就是得解脱,我就是证涅槃,我就是阿罗汉了。菩萨们听到这里当然很清楚了,这些都是外 三摩地

2018-07-21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