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譬如说离念灵知或者住于四禅八定的境界,而以为这样子意识心不动了,意识心不像凡夫一样去了别人、我、众生、寿者相,意识心不要像凡夫一样去了知,去判断这是有钱人、这是没钱人、这是我的先生、这是我的太太、这是我的车子、这是我的儿子。只要意识心离于这些语言文字、离于这些妄想,那我就是得解脱,我就是证涅槃,我就是阿罗汉了。菩萨们听到这里当然很清楚了,这些都是外 三摩地

2018-07-23

因此,常寂常照的离念灵知,事实上也不符合真心的体性,它不是真心。再来说第四种:遍满虚空。也就是在一念不生当中,定心不断的扩散,最后觉得自己的心遍满虚空。很多人在修定的时候,就来到了这样的一个境界,他就以为这样子的心就是开悟了、就是真心,因此有人就说遍满虚空大自在这样子就叫作开悟了。事实上,这样的一个遍满虚空的觉知心仍然不是真心,因为它还是以意识觉知 三摩地

2018-07-23

概略而言,四加行是菩萨于大乘佛菩提道见道,证悟明心前所需要完成的修证,去证实我们这个世间法上及佛法上所讲的一切名---我们的显境名言、表意名言--都是虚妄;再去证验我们的自性--也就是我们的见闻觉知心、处处作主的心--这个自性也是虚妄;然后再从名、义、自性这三个法里面,将它们的差别性去加以详细的了知,亲证能取心、所取境都是无常空相,我见就断了--再也不会去认 三摩地

2018-07-23

第二是「有胜用」:见闻觉知心及定中明觉心、离念灵知等,皆是七转识心,因有变易生灭,故生知觉作用。因知觉作用而生长习气,故是能熏之心。有作用故必能知觉六尘、处处作主,故变易非常,不能常住世间执持种子。第三是「有增减」:能知能觉之心,其作用强烈,能使自己之习气有所增减;或善心增长消减,或恶心增长消减,或有漏心增长消减,或无漏心增长消减。习气能增长或消减 三摩地

2018-07-23

当他们这样懊恼的思想时,毕竟无有少分滋味啊!这是修善行,还算是好的;如果是作恶诽谤三宝,破坏,目的只是为了短短一世的名声与利养,因为自己的法跟人家证悟的人不一样,人家说离念灵知心只是意识,同于常见外道,心里就想:我原来的开悟圣者身分就是因为萧平实出来说法而消失了,现在变成没有悟了,真是受不了。为了面子与名闻利养,就去诽谤证悟的人。诽谤的结果,接下来 三摩地

2018-07-23

世间忍,要依戒相和相似般若的智慧去应对,都属于忍受众生羞辱的事相;出世间忍,则是二乘的无生忍,能忍于无我、忍于离念灵知心虚妄而愿意灭掉自己;世、出世间忍,则是大乘的无生忍和无生法忍,能忍于万法摄归如来藏所以万法本来不生,这才是世、出世间忍,依于此忍,就不会再有入涅槃贪。可是我们想要再补充一个忍,因为这个忍越到末法时越重要,叫做悲忍。由于起悲心而生起 三摩地

2018-07-23

”但我告诉你:那只是诸位容易忍,因为你来到会里,两年半的禅净班,亲教师不断告诉你观行的道理与方法,也把正确观念告诉你:为什么离念灵知是缘生缘灭的法,不是真实心。以许多道理一一举证,你这样两年半熏习,自己又实际上去观察,当然可以断我见。但是会外的人,你要叫他断我见,那是非常困难的;把断我见的内容告诉他们,他们是安忍不来的。想想看我们写出来的书已 三摩地

2018-07-23

有瞋心也无法生忍:“本来离念灵知就是真心,我本来就是开悟的圣人。你某某写书出来,都把我推翻掉了,我现在徒弟都跑掉了,徒弟心中都想我是大妄语,这还得了!你某某真可恶!大家都说离念灵知是真如,偏褊你说不是,你就特别厉害?”所以起瞋了,因此他无法忍。他们如果能生起忍法,我写那么多书出来,也有十来年了,若肯接受我书中的正理而且好好去参,也许都已经 三摩地

2018-07-23

当善友告诉他:觉知心就是意识,离念灵知就是意识,而意识是无常的,是依他起性的。可是他们不信。虽闻,难得受持。一百个人听闻以后,大概就只有一两个人能接受、奉持,其他人还是继续执着灵知心的自我为真正不坏的心;我见总是断不了,所以难得受持。菩萨优婆塞就要像这样观察:观察一切法有生有灭,不得自在;乃至最后观察:纵得人身虽闻,难得受持。但前面有一句话作为前提 三摩地

2018-07-23

退失实相见地是很常见、很平常的,小乘法中也一样很容易退失菩提的;佛在《阿含经》也讲过,说有个比丘以前未证而认作已证、未断而认作已断,当他听到佛说觉知心就是众生我、就是我见的我,他没办法接受的缘故,就退失了对佛法的信心,因为他认为离念灵知是不可能被舍弃的,祂才是真正常住不坏的我。被佛破斥时就无法接受,因为他认定离念灵知心可以入无余涅槃中安住;当佛说离 三摩地

2018-07-23

而这位施主一生乐于布施,却不信离念灵知意识觉知心是妄心,坚决认定离念灵知不是意识,离念灵知就是真如心,所以他心中不服,就毁谤正法与善知识。他即使毁谤正法而下了地狱,虽然处在恶处,却因为广作布施的功德很大,做了很多大善业,福德很大的缘故,在地狱恶处时也是不饥不渴的;他就不需求取食物与饮水,就不会受烧红铁丸与烧融铁浆灌口之苦。地狱众生多数是因为饥饿,所 三摩地

2018-07-23

佛开示:如果有人这么说,就反问他:有没有布施与接受这回事?如果他说没有;明明有人接受布施,拿了钱就可以生活下去;又为什么你们这些大师接受了数十亿、百余亿的布施,道场就可以建起来了?既然你建起大寺院,而你现前有五阴存在,你的五阴也接受了一百多亿元布施了,怎能说没有布施这件事呢?只有从实际理地——从真如心、如来藏——自身的立场,才可 三摩地

2018-07-23

他不能舍十八界,找到很多种的如来藏都只是意识心的变相,譬如说离念灵知,也是意识心的变相。这样就永远证不到涅槃的本际,所以要能舍,才能证得涅槃的本际;这就是布施我见、布施我执、布施我所。身外之财是我所的执着,认定全部五阴常住不坏或认定其中一阴常住不坏,譬如取离念灵知识阴而认定为常住不坏,就是我见;执着五阴中的某一阴或十八界中的某一界为常住不坏法,就是 三摩地

2018-07-23

乃至有人在正觉同修会中明心了以后,还会把退转当作增上,返堕离念灵知意识心中,回到凡夫位中,还自以为是增上呢!所以,退转的事相真的不容易知道啊!前些时候,杨荣灿先生他们公然否定阿赖耶识,主张说阿赖耶识心体不是如来藏,这是公然违背佛的圣教!因为佛说:此如来藏名阿梨耶识,与七识心俱,与无明俱。这已经明明白白指出事实:如来藏就叫作阿赖耶识。他们又不是没读过 三摩地

2018-07-23

他在这一辈子死了以后,绝对可以入无余涅槃啊!下一辈子再来时可就不一定了!万一遇到恶缘,再干了什么恶业的话,或是被瞎眼阿师误导说:以一念不生的离念灵知心入住无余涅槃境界中。就成了外道涅槃,就得继续流转生死而受苦无量,那不倒霉死了?所以他不肯发心再来人间。菩萨的心量就不同了,菩萨是因为对于自己在性障的修除上面已有把握,他说:我下一辈子就算忘了般若实相智 三摩地

2018-07-23

又譬如说,证得阿赖耶识之后又否定祂,说祂不是如来藏,想要另外去找一个如来藏,却误将离念灵知心认作是真正的如来藏,其实是落入意识我见中而说那是更究竟的法;表面上看来还是在佛法中,似乎是心坚难坏,但其实是退转了。所以,是否是真的心坚难坏,要从事实上、实质上来观察,而不是从表相上来看。亲近恶友的结果,表面上看来也是心坚难坏,其实骨子里早已坏了:把正法否定 三摩地

2018-07-23

那么,真心既没有形、也没有色,妄心同样既没有形、也没有色,所以怪不得很多的大师们,会把离念灵知妄心当作真心。他们常常这样子说:“我们这个见闻知觉心的体性,祂是空,没有形色,所以说是空性!”把缘起缘灭的见闻知觉性认作空性了。在还没有证悟之前,你也会认为:“也对啊!见闻觉知的妄心真的是无形无色!所以应该就是佛法所说的空性了。”假如错 三摩地

2018-07-23

我如果没有死,帮你悟了如来藏,你将来还是会否定祂,因为仍会认为离念灵知是真实常住的心;这就是古时禅师所骂的:人家是死了活不了,你是从来不曾死。就是指这种人:我见根本没有断。我见没有断,帮他悟了实相心以后,还真是后患无穷;你帮他悟了,他还会反过来否定你,还会回头去认离念灵知为常住心、佛地真如。所以,一一众生为一个烦恼而在无量世中受大苦恼,这个烦恼当然 三摩地

2018-07-23

如何是对识阴的如实知?除了对识阴的内涵确实了知以外,也应对识阴在五位中必定会暂断的事实要加以了知,并且应从识阴的出生与运作时必须有的所依诸缘加以了知,再从教证上的闻知与信受,思惟之后再于现实境界中来作现观,才能确认识阴(特别是意识离念灵知心)的虚妄性,现观意识自己是依三缘和合才能出生的生灭法,「我自己是常住不坏法」的恶见就能断除了,初果人所断的三缚结 三摩地

2018-07-23

"(《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八)故说离念灵知乃是识阴之功能,谓能了别是非善恶、苦乐受、六尘韵味……等故。离念灵知具足如是识蕴功能,不出六识心功能之外,与六识心之功能并无差异,故是识蕴所摄。既是识蕴所摄,功能与识蕴都无差别,又是依于根、尘、触三法和合而生者,当知是有生之法,有生之法则必有灭,只有未来灭尽时节的早到与晚到差别耳,无有不灭者,故说 三摩地

2018-07-23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