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它们的大意是说:诸法离于分别以及一切的妄想,如果能够净除妄想,这样可以成就无上正觉,究竟如虚一样的广大无边;还有离于一切妄想执著就是中道,但是这样的说法并非是以第八识的体性来作为中道;又说以觉知心能够净除妄想,就名为成就最上正觉;还宣称真心能够分别青黄赤白,这样的说法跟世尊所说的真心完全不分别六尘境界是完全相反的。像这样以意识妄心来取代佛所说的第 admin

2020-02-20

由于声闻相信世尊的开示,知道进入无余涅槃并不是什么都没有,还有一个本际存在,所以阿罗汉进入无余涅槃并不是断灭,只是独处于没有任何一法独存的寂静、寂灭、清凉的境界当中。而缘觉是观察因缘法,知道在因缘法当中还有一个齐识而还,不能过彼的识真实的存在,并不是虚幻飘渺不存在,所以缘觉肯将自己的蕴处界消灭之后而进入无余涅槃。进入无余涅槃之后,并不是什么都没有 admin

2020-02-20

譬如,佛陀在《大般涅槃经后分》当中开示善恶业道、善恶业报、三世因果的道理,而说到:深思行业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此生过,后悔无追。(《大般涅槃经后分》卷1)又在《过去现在因果经》中开示了生死轮回的道理,而说:一切众生不知诸苦之根本者,皆悉轮回,在于生死。(《过去现在因果经》卷3)佛陀所开示的三乘经典,也都是为了教导众生要如何断除生 admin

2020-02-20

因为世间法本来就是虚妄无常,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在面对这些苦、、无常、无我的世间法的变化当中,来参透这些道理,而逐步发起解脱道以及佛菩提道的智慧。因为这才是学佛人最重要的目标啊!总之,无论今生或者未来世的祸福,其实都是我们自己所造的,所以不应该怨天尤人,或者四处胡乱祈求。当我们遇到世间境界的考验,觉得自己实在是力量薄弱时候,应该是要先真心的忏悔,并 admin

2020-02-20

但是以现在的时环境来看,这是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因为除了远洋、近洋的渔船所捞捕的鱼虾等水生动物之外,现在可以捕捉的野生禽兽已经很少了,所以已经极少人用架网、设陷阱来从事野生禽兽的猎捕行业。绝大部分的禽兽例如鸡、鸭、猪、鱼、牛、羊等等,都是以现代化的养殖方式所畜养长大的。而且,如果把这些被畜养而几乎完全失去了自行求生本能的禽畜,或者把从国外引进的一些 admin

2020-02-20

我们常听到有人说:佛法就是在讲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缘起性、三十七道品等诸法,这就是佛法。但是实际上,佛法不是只有这些而已。佛法可以依其觉悟内涵的不同,分为三乘菩提——声闻菩提、缘觉菩提和佛菩提。所谓菩提就是觉悟的意思,也就是,因为觉悟的内涵各不相同,所以分为三乘。《金刚经》说: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意 admin

2020-02-20

要信佛,信佛有三身,佛有法身常住,佛有报身在色究竟天说法,佛还有千百亿化身在娑婆和他方世界度众生;所以佛当时在人间入灭了,祂不是断灭。要相信佛有三身,相信佛有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还有十种名号的功德,要相信佛有这样的功德才会信受声闻菩提。相信法,只要相信佛法所说的,如实去做,就可以证果。很多人都说自己在学佛,但是不相信佛法可以实证;不相信佛 admin

2020-02-19

简单说完色界中的身见,也就是这五种境界,都是属于色界中的身见,接下来说无色界中(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定)的我见。无色界的身见,其实都是落在识阴的境界。在无边处当中唯有想,意识缘于无边广大的虚,把这样的境界当成涅槃,仍然落入意识中当然是落入我见当中。识无边处,识无边处唯有识无边想,自己反观自己的识阴,而意识缘于自己的无边广 admin

2020-02-19

第六个欲界中的我见,是藏传佛教双身法中无上瑜伽的乐双运。在双身合修当中,享受淫乐的当下,观察觉知心跟淫乐的心都是性,误认为觉知心跟淫乐,这样的两个法是可以常存不灭的,说这样的境界叫作乐双运;把觉知心当成是常住不灭的心,把受阴所谓的淫乐,当成常住不灭的心,这样是落入五阴中,落入我见当中。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学佛正见一》<第11集三界中的我 admin

2020-02-19

譬如能以宋朝克勤圜悟大师与大慧宗杲的禅风,帮助学人克期取证第八识如来藏,这是真善知识;如果教人以定为禅,以虚粉碎、大地落沉、一念不生为开悟,那是在误导众生,不是真善知识。第三、真善知识能指导学人悟后起修。真善知识本身不但明心、见性、过牢关,有禅定证量,也精通教门经论,能指导学人悟后起修。也许有人说,这样的大善知识要去哪里找呢?您来正觉就明白了。正 admin

2020-02-19

当然这个种子一旦储存起来的时候,将来遇到适当的时候,这个种子就会现行;这个就好像我们种田的时候,洒了播种之后,如果再加上适当的缘,比方说阳光、水分、充足的气等等,那这个种子就会发芽,用这样子比喻来形容如来藏储存我们所作的这些事情,储存我们作的业种的这个功能。如果说我们能够接受,能够建立了这个观念,对于戒体这件事情的话,我们就可以放心的直接来说。其 admin

2020-02-19

从这样看来,他能够摄受教导的众生到底有多少?当然是无量无边!而且菩萨道的修学者,假如说从十信位满足开始,还得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比起说声闻道中从断我见起,最多只要七次人天往返,就可以成就阿罗汉果;这样一比较起来,所以菩萨法是要比声闻法的深细微妙殊胜,当然是不可言喻的!所以,好不容易发心受菩萨戒,为什么会起心动念舍戒呢?这里我们就先不谈佛所说的有受法 admin

2020-02-19

那燧呢?就是钻木头时用的坚硬长条的一个物质,有一端是磨尖的;先在一段木头横向钻一个小洞,燧的直径要比木头上的小洞要大一些;然后把木头抬高,下面留着间,再于木洞下方,放了一些干粪、干草,然后拿着燧在木洞上方轻轻插着搓起来,搓到木头起烟发热,会有一些火热的木屑掉到下面的干粪草,渐渐地引起小火来,再吹气让火变大。钻木时不能只是心中起意念说:火生起来!火 admin

2020-02-19

】(《优婆塞戒经》卷六)又譬如射箭这个事相也是念念变异,当我们把箭射出去,从射出去的那一刹那,一直到箭落地的那刹那,这中间有无量刹那的变异,都不是常住法,都在不断地变异箭的位置跟时;虽然箭的处所是念念灭的,但是因为身业有射箭的动作,加上箭是四大微尘所造成的,所以箭能到达色身所达不到的处所,因此那一箭就可能把远处的一只野生动物射死了。但是我们不可以 admin

2020-02-19

就像公元2000年的8月,连续两天,有人在各大报的第一版以半版的篇幅刊登广告,标题是:无道人只有一招,只会讲假话。来诋毁平实导师所弘扬的如来藏正法,一时教界哗然!姑且不论其论点是否正确、佛道理路是否通达,但是对于正觉同修会而言,倒是因祸得福,不仅大大提升了平实导师的知名度,也使正觉同修会的各种出版品得以更快速的流通;这种转诽谤、诤论为法施的事例,也只 admin

2020-02-19

舍利弗!譬如蝙蝠欲捕鸟时则入穴为鼠,欲捕鼠时则飞为鸟,而实无有大鸟之用,其身臭秽但乐闇冥。舍利弗!破戒比丘亦复如是,既不入于布萨自恣,亦复不入王者使役,不名白衣、不名出家,如烧尸残木不复中用。如是比丘无有戒品、定品、慧品、解脱品、解脱知见品,但有具足破净戒品;不能出大微妙音声、戒声、定声、慧声、解脱声、解脱知见声,但出毁戒弊恶音声,与诸同恶俱出恶 admin

2020-02-19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不应当来跟众生作留难,因为众生对于一切诸法他难以领略,所以他不会想要远离这一切诸法,他根本不可能知道诸法的体性是苦无常无我,所以菩萨应当自身自修自己应当作的功德处。虽然众生的功德处,他是有为的功德,他甚至也没有想过自己应当如何来修学佛法、亲近三宝,但是菩萨应当作为众生的模范,不应当在这个地方跟众生来斤斤计较,应当想自己可以脱离生 admin

2020-02-19

如果他只想要知道一切法,心中认定一切法缘起性,那就不能叫作是一切法真实,而是一切法都掉了,这哪能叫作真实呢?而且这位菩萨,还要修成大庄严果,这是要依亲证一切法真实的如来藏----法界实相心----之后,才会出生无量无边的智慧;以无量深广的智慧,来利益一切的有情,这样才能够称为是大庄严。而二乘人呢?并不会想要这种庄严,他们的心中只想要自己得解脱就好。另外菩萨还得要 admin

2020-02-19

也就是说,每一位菩萨在成佛之前,虽然说他知道一切都是梦幻佛事,五阴十八界没有什么真实常住的法,但是中有妙有,如露亦如电。如果离开了这一些秽土污泥,也就没有什么佛法可以修了;菩萨道的地地增上,就是在无量的众生上,去培植自己世、出世的福德。就如同大白莲花,它不可能在中生长,它必须要在污泥之中,才能够开花结果;离开了污泥、离开了水,它也没有办法生长了。更进一步,记 admin

2020-02-19

又比方说,你如果再看一般人对真言的解释,真言----他们对于真言的解释就是功效真实超越时而不变。这个部分,如果你把它紧扣在它是宣说佛法义理的话,那的确是可以承认。可是,一般人对于真言这部分的功效,恐怕还是都落在求什么、求什么的立场上,所以也显然是会扭曲了原来陀罗尼的原意。再来看关于密语的部分,许多人就说密语是佛菩萨为了利益度化众生,将祂的无量劫修行的 admin

2020-02-19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