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于此大乘菩萨之根本真见道之处,都一无所悉,如何可以集结大乘经典而不自胆颤心惊呢?4.是所以二乘人趋于无余涅盘,尚且被大乘菩萨以及如来所诃责,所以大乘经典都是从此了义说而大声地指斥小乘声闻的究竟涅盘纯为虚幻,根本不实;如果二乘人集结大乘经典,这根本是猛打自己声闻人的嘴巴,如是自说所成就的解脱道都是非真,自己否定其所认定的圣境,否定其未来之证境:无余涅盘 三摩地

2018-07-22

只有后世的不把修证佛法当作是一回事的人,才会毫无忌惮,以为自己的证量最高,以为世上除了我以外,众生里面学佛的最有成就的,就只剩下「我」一人而已了,所以只好「自己」来编纂大乘经典了;所以如是之人会以为不能让佛法也随佛陀入灭,以为这集结经典是学佛人的义务,怎么可以不自己努力集结呢?真是凡夫可笑之至之心啊!3.然而有人质疑,虽然二乘人没有亲证大乘佛法所说的 三摩地

2018-07-22

*由此能兴论主诤,故说唯识经典:如来藏经、楞伽经、无上依经、同性经、不增不减经、显识经、大般涅盘经……等如来藏系经典。则声闻缘觉法与大乘般若空之争执化为乌有,融合,此第四时第三教——如来藏唯识教也。*佛灭前,为示华严法界真实,故说《法华经》,而三教圆满,此第五时也。 阿含中之二乘法乃第二时第一教,然已隐含大乘法教于其中,今人 三摩地

2018-07-22

学佛之人,自所当知;当不生诸妄想,当知大乘经典即是如来所说,以三乘法本小乘经典已经有说,又当信受大乘经典必定是菩萨所集结,不当于此,更生凡夫无知见解!由此更说大乘经典不是后人凡夫长年累月地集结:1.     世间人对于大乘经典常见的误解是:这些经典不是一人一时一地可以完成的。事实上,当然不是普通人可以完成的,这当然是本文所说的,是 三摩地

2018-07-22

如果此之成理,则此虚妄之中,应当庞杂毫无次序,或致简单毫无次序,不论于何者,皆当无有次序可言,以虚妄俗人何以知道此中有果,此中有因,既然一切虚妄,如何建立虚妄中的一切因果不失?一切都是虚妄,应彼无能够建立维持之者,以诸有皆是虚妄,自以虚妄故,自身尚且为假有,如何建立彼此因果?以假于假,同是为假,如何可以得知有一实际,可以维系住彼此之因果?所以此因果 三摩地

2018-07-22

二来、他们可不想修习三乘菩提深妙法道,他们需要既快速又简单的法可以即身成佛,而三乘菩提中连最粗浅的声闻菩提断我见,在经典中说都需要作勇猛的四加行,如此思惟观行精进不懈,然而藏传佛教的学人于过去生熏习的佛法正见很少,对于三乘菩提的义理难以接受,心中疑见不断,当然全都无力修习,更别说是实证了;即使当他们开始实修三乘菩提,不论是哪一乘,都必须断除我见,必 三摩地

2018-07-22

经典上语业有四种——妄语、绮语、两舌、恶口。妄语就是虚伪不实的谎话,绮语就是轻佻的话、有挑逗性的话;两舌是挑拨离间,破坏他人感情或从中谋取利益的假话;恶口是粗暴鄙俗或尖酸、刻薄、恶毒的骂人话。修道的人,应该远离以上的四种口业,以诚实语、质直语、柔软语、温润语、和诤语,对待他人,以启发他人的向道之心。四正业:是指正当的,如法的行为,这是针对 三摩地

2018-07-22

佛陀在北传的声闻法四阿含中,乃至南传的阿含(也就是尼柯耶)里面,以及北传的大乘佛法──第二转法轮、第三转法轮的种种经典中,都曾告诉我们:“生从如来藏来,死后仍归如来藏。”但是,这个实相法界如来藏,阿罗汉们只要信受佛说的真实有、常住不坏就行了,不必亲证;菩萨们却是必须亲证的,因为这是大乘道─成佛之道─的入门,也就是大乘见道时必须亲证的实相心 三摩地

2018-07-22

一般人多认为《阿含经》是小乘经典,但其实当中经常隐含着不生灭的如来藏大乘法,只是还未实证般若智能的话是难以读得懂的。像前面这段,说要依于无杀生、无偷盗、无邪淫、无妄语、无悭贪、无恚害、无憎嫉恼、无增上慢的法,来断除杀生、偷盗乃至憎嫉恼、增上慢等烦恼,其实意思就是说:要依于本来自性清净的如来藏心,因为祂是从无始以来就离于种种烦恼,从来不和诸种烦恼相应 三摩地

2018-07-22

要不然的话,善、恶的分际模糊了,这个对我们接下来未来的事,会是很大很大的遮障!请各位观众务必要小心,不要用自己的方式去解释现在你所不懂的佛教经典。好!回过头来。我们刚刚说了半天就是跟大家说,随缘只是一个做事情的方式,但是要把这个事情要做得精准、要做得好,你必须要先有一个判断的准则;先有判断的准则之后,才来谈基于这个准则之下,缘到底成熟了没有,我到底 三摩地

2018-07-22

在佛门,《心经》乃是一部家喻户晓的经典,所以在寺院里被列为早上及晚上必须课诵的经典之一,在家的菩萨们不论是优婆塞、优婆夷通常也会将《心经》列为必须课诵的经典之一;因此,有很多法师、居士们对《心经》能够朗朗上口乃至倒背如流。不仅佛门早晚如是课诵着,而且道教也列为课诵及常用的经典之一,更不用说民间信仰的阿公阿婆们,也会将《心经》列为课诵的经典。可见《心 三摩地

2018-07-22

只要多看导师之著作,不断听闻善知识每周讲解之第一义经典(现正开讲《维摩诘经》,超赞!)久而久之就愈觉亲切与熟悉了。佛法本来就在讲每个人自己如来藏的世界,是众生本有而且具足的,只是因无明而不能证知,所以不断向外攀缘、追逐,就像一位亿万富翁,忘记自己拥有万贯家财,却像乞丐般向外乞讨。如来藏就像明镜映现种种影相,众生无始劫来就活在自己的如来藏所映现的六尘 三摩地

2018-07-22

智积菩萨就说:“这部经甚深微妙,可以说是经典中的实物,世所稀有,龙宫的众生有没有精进这部经而快速成佛的呢?”文殊说:“有娑竭罗龙王女,年始八岁,智慧利,善知众生诸行业,得陀罗尼。诸佛所说甚深秘藏,悉能受持。深入禅定,了达诸法,于刹那顷发菩提心,得不退转,辩才碍。慈念众生犹如赤子,功德具足,心念口演,微妙广大,慈悲仁让,志意和雅,能至菩 三摩地

2018-07-22

可是你如果有往世的善根,那你今天就不应该怀疑佛、不应该怀疑法、不应该怀疑僧、不应该怀疑戒,你一定会去找善知识,你一定看这世间上有谁真实证悟的,他所证悟的法是不是符合实相,然后这个地方是不是有经典作依据。你一定会去,如果是今天你一定会添购一台计算机,将计算机把《大藏经》放在里面,或电子佛典放在里面,好好的阅读,然后遇到佛所说的:不能简择处,你一定会跪 三摩地

2018-07-22

当劝他们应该弘扬佛说的经典时,他们反驳的理由还会很多:“这不就是佛法中的人天乘吗?一切法不都是佛法吗?印光法师也曾弘扬过《太上感应篇》等书啊!”那么做为佛弟子,应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猛地一看,《太上感应篇》、《玉历宝钞》似乎也在宣扬“因果”,劝人为“善”。但是它们所宣扬的“因果”、“善恶”等概念,与 三摩地

2018-07-22

那这个宗在佛法中的角色是非常重要,因为它能够摄受根器是普及三乘智愚凡圣;然后又依照阿弥陀佛的大愿,能够帮助修行人很快速地前进;乃至于说,可以令造恶趣的人——当然前提是不诽谤大乘方广经典——不堕地狱,也能够往生。前者,譬如说已经悟宗门的人,那在这个娑婆世界虽然只是别教的七住的阶位,舍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以后,很快就能证无生法忍。后者 三摩地

2018-07-22

然后把经典拿给你看,说你这样的修行方法错在哪里,你终于了解到了:原来花了二、三十年的时间,所做的一切修行,都是没有用的。但是人生没有几个二十年,一晃就过了二十年,这样真的是很无奈。但是这样子还不算什么,如果有人到死都还不知道自己一辈子所修行的方法是错的,然后把错误知见的种子,带到下辈子去,然后又继续残害自己(未来世)的法身慧命,这样子才真的可怜,才 三摩地

2018-07-22

(若得本心,狂心即歇的故事)而我们要怎么面对和解决爱别离苦呢?葛格我记得以前在看正觉电视弘法有提到一个故事是在「三乘菩提学佛正见一第43集─大乘是佛说-三乘同闻大乘经典」连结网址请看:这个故事在《杂阿含经》卷四十四,大意是在说一位婆罗门女她六个孩子都往生了,她因此而发疯狂走,披头散发、不穿衣服,有一天她走着走着看到世尊在说法,她远远的看到世尊就「即得本 三摩地

2018-07-22

所以经典上,佛陀可以现出光明,照彻一切三千大千世界,让铁围山一切众生都得照见,乃至地狱众生出离痛苦,得生人天;甚至此处经典提到,菩萨也是如是不舍一切众生,以着众生誓愿度的宏愿,到地狱道中弘法,乃至开演十二部经,尽情演倡佛法,这样来教化众生。所以不是那些小乘人,一想到地狱果报,便苦痛难当,便想要灰身灭智,对于涅盘产生贪爱的这些小乘人可以了解的。所以今 三摩地

2018-07-22

问、大小乘真是「壁垒分明」吗?对初学佛者要从何着手呢?初学者读经先由小乘而至大乘经典,是否才恰当呢?学佛者应当去选择分大小乘来修行吗?答:三乘菩提有共与不共的意涵,若不论与凡夫外道共之四禅八定,简略的说,三乘菩提都是强调「出离法」的亲证;实证三界生死的解脱,也就是解脱道的部分,这是不共凡夫外道,却是大小乘俱共者;此乃是共的部分,故以此而论大小乘是「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