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由于菩萨明心见性找到自心如来而发起般若智慧,名为根本无分别智,亦名总相智;愿意跟随真善知识修学别相智、道种智,于宗门与教门就可以渐渐通达,由于定力、慧力、福德、愿力不断地增上,不畏惧众生恶劣评论,以及愿意丧生舍命出来为众生说法,并观察众生根器,不厌其烦为众生说相契的三乘菩提——声闻菩提、缘觉菩提、佛菩提。由于菩萨不断宣说佛的正法以及不断地 | admin 2020-06-08 |
|
故在正觉发愿文中「不遇声闻缘觉师,愿我得遇菩萨僧」,此乃是真修佛道者一个很重要的志愿,因此退堕二乘地也是业障的一种。所以业障的种类有很多,除了前面所说的专修善法是业障、退修二乘解脱道是业障(对于想要修学成佛之道却被人以解脱道取代而说为成佛之道者来说),还有更多乃是恶业缠身连善法、二乘法都无法增上修行,这些都是业障的一种。平实导师在《优婆塞戒经讲记》 | admin 2020-06-08 |
|
由于菩萨明心见性找到自心如来而发起般若智慧,名为根本无分别智,亦名总相智;愿意跟随真善知识修学别相智、道种智,于宗门与教门就可以渐渐通达,由于定力、慧力、福德、愿力不断地增上,不畏惧众生恶劣评论,以及愿意丧生舍命出来为众生说法,并观察众生根器,不厌其烦为众生说相契的三乘菩提——声闻菩提、缘觉菩提、佛菩提。由于菩萨不断宣说佛的正法以及不断地 | admin 2020-06-08 |
|
有些人也许想:「二乘人不是也有菩提吗?为什么他们不属于菩提道呢?」这就是说,菩提有三乘的差别:声闻菩提、缘觉菩提、佛菩提。声闻菩提以及缘觉菩提完全是讲解脱道,也就是说,它告诉我们如何把三界的贪着修除掉,可是这些烦恼要修除之前,必须要「见道」,「见道」就是断我见。声闻、缘觉的菩提道是三乘共法。很多人误会佛法,以为修学禅定、不停地打坐,如此就可以出离三 | admin 2020-06-08 |
|
当然诸佛世尊及声闻、缘觉都是现出家相的,因此这里所说的现在家相,而有圣法得圣果的胜义僧,一般来讲指的就是胜义的菩萨僧,他们都是其德尊高,于一切法得自在者。而哑羊僧则是指愚痴、鲁钝,不能够分辨有无违犯杀、盗、淫、妄等根本罪,对于微小罪及忿、恨、覆、谄等小随烦恼不能发露忏悔,也不知依止善知识而安住,不知道要时常亲近多闻聪明的善知识,去恭敬请问什么是善法 | admin 2020-06-08 |
|
通教的意思是说,它所修的法跟二乘法是相通的,所修的是求出三界、求出轮回,同于二乘菩提、声闻菩提、缘觉菩提,纯粹是解脱道。有一部分人由于福德因缘不足,或善知识难遇,没有好机缘,只好遇到什么法就学什么法,结果遇到的是二乘法,所以就学解脱道;可是他有菩萨种性,看到众生轮回生死好可怜,起了悲心,所以发愿:我不入涅槃,要生生世世用这样的法门度众生,就发起大悲 | admin 2020-06-08 |
|
通教的意思是说,它所修的法跟二乘法是相通的,所修的是求出三界、求出轮回,同于二乘菩提、声闻菩提、缘觉菩提,纯粹是解脱道。有一部分人由于福德因缘不足,或善知识难遇,没有好机缘,只好遇到什么法就学什么法,结果遇到的是二乘法,所以就学解脱道;可是他有菩萨种性,看到众生轮回生死好可怜,起了悲心,所以发愿:我不入涅槃,要生生世世用这样的法门度众生,就发起大悲 | admin 2020-06-08 |
|
通教的意思是说,它所修的法跟二乘法是相通的,所修的是求出三界、求出轮回,同于二乘菩提、声闻菩提、缘觉菩提,纯粹是解脱道。有一部分人由于福德因缘不足,或善知识难遇,没有好机缘,只好遇到什么法就学什么法,结果遇到的是二乘法,所以就学解脱道;可是他有菩萨种性,看到众生轮回生死好可怜,起了悲心,所以发愿:我不入涅槃,要生生世世用这样的法门度众生,就发起大悲 | admin 2020-06-08 |
|
通教的意思是说,它所修的法跟二乘法是相通的,所修的是求出三界、求出轮回,同于二乘菩提、声闻菩提、缘觉菩提,纯粹是解脱道。有一部分人由于福德因缘不足,或善知识难遇,没有好机缘,只好遇到什么法就学什么法,结果遇到的是二乘法,所以就学解脱道;可是他有菩萨种性,看到众生轮回生死好可怜,起了悲心,所以发愿:我不入涅槃,要生生世世用这样的法门度众生,就发起大悲 | admin 2020-06-08 |
|
--------《三乘菩提之学佛正见一》<第21集缘觉菩提的断我见、断我执>正源老师我执亦称人执生执,关于我执,《成唯识论》卷一云:然诸我执,略有二种:一者俱生(我执),二者分别(我执)。俱生我执,无始时来,虚妄熏习内因力故,恒与身俱,不待邪教及邪分别,任运而转;故名俱生(我执)。此(俱生我执)复二种:(第)一(种),常相续,在第七识,缘第八识,起自心相,执为 | admin 2020-06-08 |
|
所以三乘菩提的修行,必定都必须要以断我见为基础,不管您是声闻菩提、您是缘觉菩提、您是佛菩提。您声闻菩提的依于苦、集、灭、道四圣谛、三十七菩提分,而来证得所谓的沙门四果──初果须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罗汉,乃至您是缘觉菩提──所谓的辟支佛,您依于十二因缘、十因缘的流转还灭,而来证得这样子的缘起,相应于辟支佛所能了知的真义,而证得缘觉菩提 | admin 2020-06-08 |
|
」缘觉乘辟支佛是从十二因缘当中去如实观察我的五蕴、我的十二处、我的十八界,都是藉藏识因及父母、无明、四大、业种作为因缘,所以有蕴处界的缘起缘灭;蕴处界既然是缘起缘灭的体性,所以说蕴处界「性空」。这是二乘所证的人无我智。七住菩萨的人无我,是从真如本体的无我性与涅盘性,而现前观察阿罗汉所证的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空相,所以他也知道阿罗汉所证解脱果的内容与境界 | admin 2020-06-08 |
|
而缘觉乘的辟支佛是从十二因缘当中,去如实地观察我的五蕴、我的十二处、我的十八界都是藉入胎识如来藏为因,以及父母、无明、四大、业种作为缘,所以才有三世蕴处界的缘起缘灭;既然蕴处界是缘起缘灭的体性,所以说蕴处界缘起性空。这是二乘所证的人无我智。所以,都是从五阴人无我的实证,从十八界来现观,及现观十二处,都是这样的生灭变异的法性,没有一个是恒常存在的,都 | admin 2020-06-08 |
|
无诸五浊,亦无女人、声闻、缘觉,唯有一乘,无诸余乘。」文殊师利菩萨和央掘摩罗到那一百佛世界回来以后说:「这一百佛都是释迦牟尼佛所化的世界,分身在那边度化众生。那里的世界不像我们这个世界,那里没有沙子,石头,地面平坦澄净,犹如水面一样,地面柔软,踩在上面,那种触觉非常的美妙,犹如地上铺了一层厚厚的棉花。那些世界就像极乐世界,没有五浊(劫浊、见浊、烦恼 | admin 2020-06-08 |
|
二乘以未明心故,未见性故,得声闻缘觉菩提,虽出三界而未明诸佛法身,障碍无上正等菩提。然而成就无上正等菩提所须断尽之无始无明上烦恼,并非在三界外;而是三界中一切有情之八识心王、五遍行、五别境、......乃至七种性自性、七种第一义、五法三自性、四无碍辩......等法之究竟修证与了知,具足证得人法无我,名为所知障断尽而成佛。然断此所知障者,皆在三界万有诸法之中, | admin 2020-06-08 |
|
四向为初果向、二果向、三果向、四果向、五果是指初果须陀洹到四果阿罗汉和缘觉(即辟支佛),十地菩萨是指别教初地至十地的菩萨。四向四果之中有出家、有在家者。声闻初果到四果大多现出家相,菩萨初果到四果大多现在家相。缘觉、辟支佛祇有出家相而无在家相者,初地菩萨到十地菩萨多现在家相。此四向五果及十地菩萨不论是现出家或在家相,皆为出世僧宝,名为大乘菩萨僧。---- | admin 2020-06-08 |
|
因此说,声闻、缘觉、菩萨、佛都一样住於九众生居的境界中,但是却不属於九众生居所摄,所以在六凡众生之外,别立四圣法界;而四圣有情却都同样安住於九类众生的居处中,藉著同事、利行而以法施、爱语来摄受众生。但是三乘贤圣们在人间证得四禅、四空定的境界,却都可以现观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的虚妄,所以异於六凡众生,所住的三界九地境界就不是众生居。由此而知,已断 | admin 2020-06-08 |
|
而缘觉的解脱果不同于声闻乘,他也是有余依涅盘和无余依涅盘。但他是经由缘起性空的现观而证解脱果。什么叫缘起性空?就是修十二支缘起,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这就是讲此有故彼有,这正是众生轮回生死的原因啊!因为这个无明所以就有心行,有心行所以就必定会有名色--必定会去投胎;因为 | admin 2020-06-08 |
|
--------《三乘菩提之学佛正见一第21集缘觉菩提的断我见、断我执》正源老师回到刚刚提到的欲界。就以我们所熟知的人间来说,一般人都是爱乐或是贪著世间的种种财色名食睡,或色声香味触等等的五欲六尘;贪著我所,也就是都在种种我所上用心经营、追求。我所就是我所有的,也就是我所拥有的钱财、名声、权位、眷属等等,众生都是在这些世俗法上追求或贪著,不知道这些事物的本质 | admin 2020-06-08 |
|
我见断了以后,就是证得声闻初果了;我执断除了以后,就是证得解脱果的极果了,就可以出三界啦!这就是二乘菩提所证得的解脱果,就是决定性的声闻缘觉所证得的解脱果,虽然他们都还没有证得第八识如来藏,都还没有了知法界的根源所在,还没有生起般若智慧,但是已经有了解脱道的智慧了,所以称为慧解脱。--------平实导师《心经密意》现前照见了五蕴皆空而证得解脱果,就度一切 | admin 2020-06-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