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虽然我们这里的菩萨戒不是《梵网经》的十重、四十八轻,而只是属于优婆塞一个新学菩萨所要遵守的戒律,但终究是希望大家来修学菩萨乘佛法成佛,而不是使大家只归依于那一个声闻乘、缘觉乘的法而成为一个定性声闻人。定性声闻人,我们有时候会方便说他并不是一个真正能够孝养过去乃至于未来无量父母的一个修行人,因为他证入无余涅槃之后,他是一个自了汉,他于过去父母没有办法 | admin 2020-02-20 |
![]() |
其中声闻相信佛语的开示,知道入无余涅槃并不是断灭空,还有无余涅槃的本际存在,以及缘觉自己推究而了知有一个齐识而还、不能过彼的识。也就是说,二乘人知道蕴处界及诸法等法,是无常、苦、空、无我,所以愿意灭尽自己的蕴处界及诸法等法而入无余涅槃,从此在三界消失了。接下来谈菩萨,菩萨的作法迥异于二乘人,以探究什么是生命实相为根本,并于探究生命实相之前,事先具备 | admin 2020-02-20 |
![]() |
所以说方法虽然有不同,但是都是念佛,而且这个念佛法门,所有的佛弟子不管是声闻也好、缘觉也好也都是念佛,因为声闻、缘觉也是要依着佛的法道来修啊。在前面我们为大家说明了:首先就是要起信,要有信根,要有信力,这个信根信力具足了,当然就会忆念佛,忆念佛的种种功德,然后对佛的所说法坚信不疑。所以说声闻缘觉也是要念佛,那么修学佛菩提道的菩萨当然更是念佛。因为菩 | admin 2020-02-20 |
![]() |
将来,他终究有一天要和缘觉一样回小向大,还是要学念佛法门,终究要修菩萨行,所以他也可以念佛。菩萨根性的人更可以学念佛,因为菩萨不是开悟就不念佛了,乃至一直到十地,还是念佛。因为一切佛法里面的解脱法门最后都不离念佛法门,一切法门都含摄在念佛法门之内。那么等觉呢,也是修学念佛法门,是广义的念佛。因为等觉不是究竟觉,仍然不离念佛心,所以说念佛法门三根普被 | admin 2020-02-20 |
![]() |
应以缘觉身得度者,即现缘觉身而为说法。应以声闻身得度者,即现声闻身而为说法。……善男子!观自在菩萨摩诃萨随彼有情应可度者,如是现身而为说法;救诸有情,皆令当证如来涅槃之地。”(喇嘛教密续)因为文句上比较长,所以我们只取前面一部分来作个说明。这一段文字你看了以后,有没有觉得很眼熟?对啊!这就是与《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所 | admin 2020-02-20 |
![]() |
释迦牟尼佛之所以能成就佛道,就是因为对于任何一个邪见,都不能容忍、包容,因为祂不能容忍,不能包容邪见,所以释迦牟尼佛最后成就佛道!因为这个道理,佛陀希望每一个众生都能成就佛道;佛陀也用这样的道理,来将护众生,来保护众生,让众生离开邪见而不要沦堕恶道,让众生修学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最后迈向成佛之道!所以成佛之道,就是对于一切的内容完全了知,对 | admin 2020-02-20 |
![]() |
此外,如果有人能够宣说三乘菩提----声闻菩提、缘觉菩提、佛菩提,这样的人是为佛所说的法师。譬如有人宣说:阿罗汉将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全部灭尽后,剩下的就是无余涅槃的本际,祂处于极寂静的境界。你就知道这个人名为法师。又譬如有人宣说:阿罗汉入涅槃名为证涅槃,其实他并没有证涅槃。为什么?因为五阴十八界具足时,才可以说证涅槃,但是当五阴十八界全部灭尽, | admin 2020-02-20 |
![]() |
修多罗则是指佛法,也就是佛所说的法,有修有证的菩萨,或有修有证的声闻、缘觉所说的法,都叫做佛法。所谓初中后善,甚深了义,也就是我们常听到的四悉檀----世界悉檀、为人悉檀、对治悉檀和第一义悉檀。这四种悉檀包括世间、出世间一切法,所以说是圆满修多罗。也就是说,从世间法一直到出世间究竟解脱的法,都圆满的包括在佛法之中。《大智度论》中,龙树菩萨对于如何是四悉 | admin 2020-02-20 |
![]() |
所谓四圣世间,就是指声闻、缘觉、菩萨和佛法界;由于未入无余涅槃,或不入无余涅槃,常住三界广度众生,名为非世间非非世间,也就是,能出离世间,而却常住不出。而佛地则是已经不生不灭,究竟涅槃,法身佛已证无住处涅槃,已经断尽识种的流注,所以不应该说为世间;但是应身佛、化身佛和报身佛,仍然示现有色蕴及名,或现有色像,不断的在人间、三界诸天及十方世界广度众生, | admin 2020-02-20 |
![]() |
堕入黑绳大地狱的人呢,是因为对于父母、诸佛、声闻、缘觉、菩萨这些圣人,以恶言恶行不善法来对待;或者本来应该要教导别人种种的正行,他却教导别人不正确、谄曲的种种行为;看见他人造作友善的事情,他却想要破坏;像这样的人死后就会进入到黑绳地狱。再来是堕入堆压地狱的人,是因为他喜欢造作三种恶业,譬如说喜欢杀害众生、偷盗众生的财物或者和人邪淫,修这三种不善行, | admin 2020-02-20 |
![]() |
而缘觉是观察因缘法,知道在因缘法当中还有一个齐识而还,不能过彼的识真实的存在,并不是虚幻飘渺不存在,所以缘觉肯将自己的蕴处界消灭之后而进入无余涅槃。进入无余涅槃之后,并不是什么都没有,还有这个本识独存于极寂静的境界当中。又譬如,佛在初转法轮也谈到非我,不异我,不相在的这个我,也就是无余涅槃的本际,都是指同一个心,只是用不同的名字来说明而已。又譬如, | admin 2020-02-20 |
![]() |
而所谓的三乘佛法,是诸佛以三大无量数劫的时间实证了四种涅槃,究竟解决了六道轮回等问题之后,以自身的体证经历来教导有情众生,如何经由闻、思、修、证的过程,也能够离开六道轮回,超出六凡法界,而逐步成就声闻、缘觉、菩萨以及佛陀等四圣法界。譬如,佛陀在《大般涅槃经后分》当中开示善恶业道、善恶业报、三世因果的道理,而说到:深思行业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 | admin 2020-02-20 |
![]() |
佛法可以依其觉悟内涵的不同,分为三乘菩提——声闻菩提、缘觉菩提和佛菩提。所谓菩提就是觉悟的意思,也就是,因为觉悟的内涵各不相同,所以分为三乘。《金刚经》说: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意思是说,觉悟声闻菩提者就成为声闻乘圣人,觉悟缘觉菩提者就成为缘觉圣人,觉悟佛菩提者就成为贤位、圣位乃至成究竟佛。然而,这当中有异有 | admin 2020-02-20 |
![]() |
什么是法呢?就是三乘菩提正法:声闻菩提、缘觉菩提以及佛菩提,函盖解脱道与佛菩提道。什么是次法?就是次于三乘菩提的法,也就是修学三乘菩提时应该注意的事项,譬如修习定力、修除性障、修集福德等这些都是次法。为什么要修次法呢?因为次法能帮助我们证得三乘菩提,就好比说想要横渡到河的对岸,就必须要借助船只,道理是一样的。首先讲修习定力。定力很重要,定力是基础, | admin 2020-02-19 |
![]() |
什么是菩萨的种性呢?菩萨的种性是相对于声闻种性或者缘觉种性来说的,声闻种性跟缘觉种性,它与菩萨种性有很大差别的;因为菩萨种性就是,能够为正法的流传,还有整体的佛教将来的永续流传,能够考虑;可是声闻种性或者是缘觉种性,他们是修解脱道,不是修佛菩提道,所以说修解脱道而不修佛菩提道的这些声闻、缘觉人,他们是以自己的解脱当作首要的目标,而不考虑佛法的永续流 | admin 2020-02-19 |
![]() |
声闻、缘觉、佛菩提这三种菩提,其实并没有定性,而是会因为所遇到的外缘不同而转变的。如果这三种菩提有定性的话,那么已经发起声闻菩提或缘觉菩提的二乘人,他们就不可能回心,而在后来发起佛菩提心了。世尊曾经举了一个金矿的譬喻说:譬如金矿的矿石本身,虽然已经有了金性的因,但是还要再加上人工外缘来和合,然后才会有黄金被提炼出来,才算有了黄金的功用。菩萨性也是像这个样子, | admin 2020-02-19 |
![]() |
所以说方法虽然有不同,但是都是念佛,而且这个念佛法门,所有的佛弟子不管是声闻也好、缘觉也好也都是念佛,因为声闻、缘觉也是要依着佛的法道来修啊。在前面的单元当中我们为大家说明了:首先就是要起信,要有信根,要有信力,这个信根信力具足了,当然就会忆念佛,忆念佛的种种功德,然后对佛的所说法坚信不疑。所以说声闻缘觉也是要念佛,那么修学佛菩提道的菩萨当然更是念 | admin 2020-02-19 |
![]() |
这样的话,你来亲受如来的教诲,在教诲中就可以慢慢了解到佛的甚深教法是不是只有小乘的四圣谛?是不是只有小乘的声闻法?还是二乘的缘觉法?到底声闻法和缘觉法是不是究竟的?你自然到那时候就可以知道!贤劫既然有弥勒佛存在,这连《阿含经》也不否定〔编案:指贤劫中的第五尊如来弥勒佛的存在,这是在《长阿含》、《中阿含》、《增一阿含》诸经中多所记载的事实〕,我们是不 | admin 2020-02-19 |
![]() |
另外一个是声闻人或者是缘觉人,他们只是想要解脱自己的生死,像这一种虽然在佛法中也是正确的,因为这也是解脱,可是这个愿太小了。因为当他入无余涅槃之后,他就再也不能利益众生了,这样的话在法界里面可以帮助众生的解脱圣者就越来越少,所以我们说二乘人声闻缘觉他们想要求得解脱入无余涅槃,那个就叫做小愿,而且这种小愿是比这个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这种愿还小。因为他的 | admin 2020-02-19 |
![]() |
(三称三拜)六、发愿正觉发愿文(胡跪叉手念)微妙甚深无上法百千万劫难值遇我今见闻得证悟愿解如来究竟义(起)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三拜)愿我修学大乘理,不遇声闻缘觉师,愿我得遇菩萨僧,受学大乘第一义;不久见道证真如,随度重关见佛性,随我导师入宗门,亲证三乘人无我。愿具妙慧勇摧邪,救护佛子向正道,普入大乘第一义,受学究竟微妙理;愿随导师学种智,通达初 | admin 2020-02-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