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这种人往生,彼国七宝池的金莲花之中,一日一夜花开,花开七天以后才能见佛,二十一天之后才能看得清楚,过了三小劫才能进入初地,比上品中生人又差很远了。以上上辈三品是摄受那些已经证悟、修善以及发大心,并且是不造恶业的菩萨根性之人;如果诽谤第一义,或诽谤菩萨藏者就不得往生。接下来继续介绍中品三生,首先说明中品上生:中品上生是受持五戒、八关斋戒而不犯五逆恶业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中阴身是微细物质色身,没有人类粗重四大所成的色身,一般肉眼无法得见,而有天眼或阴阳眼者可见,或有其他感应的,因为彼此有过去的因缘,今生的因缘等等,有时也会见到;有的则是思念很深,或是因为佛菩萨加持,这样都有可能见到。因为中阴身是比起欲界的色身来说,是更微细物质所构成的色身,所以也需要吸取相对应的微细物质来滋长维系色身的存在,没有办法像世人一样以透过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最后一堂下课后,我在会场求佛菩萨开智慧,让我能见道,才能修行、还愿自度度他。并拜谢导师为我们说法,怎知导师也回我一拜,真不好意思。(后来才知道导师平常不受礼拜)。隔天觉得做事情特别顺,下午拜佛也很顺;拜佛弯腰的时候,起个妄想,想禅三之时是否能做些素菜料,转托陈师兄带至头城结缘,忽尔心里浮起一句话曰:“真心拜佛!我现在在拜佛,怎可打妄想?快回到 | 三摩地 2018-07-20 |
![]() |
阿弥陀佛!菩萨戒学子邱正凤合十顶礼公元二○○二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后记:禅三后,无意中看到出自《楞严经》的两句,对于此次见性的体悟说得更贴切:灯能显色,如是“见”者,是眼非灯;眼能见色,如是“见”性,是心非眼。(原标题:12见性报告邱正凤)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这礼拜二,可就不同了;以前讲到七处征心,说眼能见,心能知,都不是真心,又好像说能见之性是真心;一样是见,是与不是,恰恰相反,互相矛盾;现在找到如来藏,听来一点儿也不矛盾,“见闻觉知”是因“根尘触”三缘和合而生,各有所还,而“见精明心”却无所还,此见虽不是妙精明心,但却已如第二月,亦非是月影。开悟只是刚进入内门修学,离成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张逊又问:“如何才能见到你的们呢?”慧忠禅师于是敲了一下禅床,突然,有三只老虎哮吼而出。张逊吓得连连后退。后应众人的邀请,慧忠祖师下山,住进了庄严旧寺。庄严寺太破旧了,没有法堂,慧忠禅师想在大殿的东侧建一个法堂。那儿原先有一棵大古树,上面结满了鹊巢,工人们想把它砍掉,但又怕毁了鹊巢。正在犯难之际,慧忠禅师大声对树上的鹊雀们说:&ldqu | 三摩地 2018-07-20 |
![]() |
”道一禅师又问:“道非色相,云何能见(道是无形无相的,如何能见)?”怀让禅师道:“心地法眼能见乎道,无相三昧亦复然矣(不是说用肉眼见道,而是要用我们心地的智慧之眼来见道。无相三昧也应该用智慧的心眼来修习)。”道一禅师道:“有成坏否(道有成有坏吗)?”怀让禅师道:“若以成坏聚散而见道者,非见道也(如果用成住坏空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过了一会儿,慧海禅师又追问:“经云,‘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大德且道:阿那个是如来?”曰:“某甲到此却迷去!”师曰:“从来未悟,说甚却迷?”曰:“请禅师为说。”师曰:“大德讲经二十余座,却不识如来!”僧礼拜曰:“愿垂开示。”师曰:“如来者,是诸法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他最初来到江西马祖门下,参学多年,未能见道。后听说石头希迁禅师在南岳大开禅席,于是心向往之。一日,邓隐峰禅师向马祖辞别。马祖问:“甚么处去?”邓隐峰禅师道:“石头也(到石头禅师那儿去)。”马祖道:“石头路滑(你可要小心石头路滑啊)。”邓隐峰禅师道:“竿木随身,逢场作戏。”说完便开了马祖,前往南岳。刚一到石头禅 | 三摩地 2018-07-20 |
![]() |
道吾禅师知道云岩禅师仍未能见性,便道:“此人因缘不在此。”于是又带着云岩禅师回到了药山。药山禅师问:“汝回何速?”云岩禅师道:“只为因缘不契。”药山禅师道:“有何因缘?”云岩禅师于是把参南泉和尚的因缘详细地告诉了药山禅师。药山禅师问:“子作么生会他,这个时节便回?”云岩禅师无言以对。药山禅师于是哈哈 | 三摩地 2018-07-20 |
![]() |
筹策万端,终不能见。二十年后,眼光渐开。又值天色连阴,浓云乱涌,四方观察,上下推穷,见云行时,便于行处作计较;见云住时,便于住处立个窠臼。正如是间,忽遇著个多知汉,问道:‘莫是要见日轮么?何不向高山顶上去。’山僧却征(问)他道:‘那里是高山顶上?’他道:‘红尘不到处是。’诸仁者,好个端的消息,还会么?长连床上佛陀耶。&r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涂毒禅师曾上堂为众举“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然后提唱道:“虽然恁么,正是捕得老鼠,打破油瓮。怀禅师道:你眼在甚么处?虽则识破释迦老子,争奈拈□舐指。若是涂毒即不然——色见声求也不妨,百华影里绣鸳鸯。自从识得金针后,一任风吹满袖香。”[修禅宗的人,当细心领会这一段开示。若排斥声色,而欲于声色之 | 三摩地 2018-07-20 |
![]() |
”[《金刚经》讲,“不可以身相见如来”,“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妙峰禅师的这段上堂法语,正是对上述的活用。]宗鍪禅师一听,言下豁然大悟。宗鍪禅师悟道后不久,即辞别妙峰禅师,到吉水旁边的东山佛顶隐修。那儿曾经是修山主的故址。在那里,宗鍪禅师长年影不出山,过着木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公能见之,自当了公大事。楚材居士于是前往报恩,谒万松行秀禅师。其门下,材居士杜绝人迹,礼在楚屏斥家务,精勤参究,废寝忘食,不避寒暑,凡三载,终于得到了行秀禅师的印证。楚材居士悟道后,成功地将佛法应用于他的生涯。他虽然身居高位,却不以富贵动其心,日理万机,而神明淡泊。他个人的生活极为简朴。一日,万松行秀禅师上门造访,正好碰见楚材居士啖菜根、吃脱粟,非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故《大宝积经》卷85佛云:「亦无蕴界处,生于无所依,如是佛法身,非五眼能见。」断尽一念无明者方能无所依,无所依方是究竟法。无所依、无所入、无所得,是证涅盘圣人阿罗汉及八地菩萨境界,此境界无境界,方便说为「涅盘境界」,此中空无所有、一无所依,方能不受生死。涅盘者断尽六七二识之执着,六七二识对祂们自己之执着断尽,则不受一切境界,弃舍灵知心,灭尽六七二识而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众生颠倒,一向如是;每欲将能见诸法、能悟实相之妄心意识,变为所悟之实相真心;每将真心与妄心混为一心,每欲藉诸禅修方法而将妄心转变为真实心。洞山彼时未悟,亦复如是,不知慧眼者乃是意识心之智慧所生智眼,更欲离却意识觉知心而另觅慧眼;不知佛法其实是以意识觉知心去寻觅同时同处之第八识如来藏;一旦觅著如来藏之后,意识觉知心即是慧眼所依之心也,慧眼即依意识心而 | 三摩地 2018-07-20 |
![]() |
纵不能见心肝脾胃。爪生发长。筋转脉摇。诚合明了。如何不知。必不内知。云何知外。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内。无有是处。阿难稽首。而白佛言。我闻如来如是法音。悟知我心。实居身外。所以者何。譬如灯光燃于室中。是灯必能先照室内。从其室门。后及庭际。一切众生。不见身中。独见身外。亦如灯光。居在室外。不能照室。是义必明。将无所惑。同佛了义。得无妄耶。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所不能见。阿难。是十八天。独行无交。未尽形累。自此已还。名为色界。复次。阿难。从是有顶色边际中。其间复有二种歧路。若于舍心。发明智慧。慧光圆通。便出尘界。成阿罗汉。入菩萨乘。如是一类。名为回心大阿罗汉。若在舍心。舍厌成就。觉身为碍。销碍入空。如是一类。名为空处。诸碍既销。无碍无灭。其中惟留阿赖耶识。全于末那半分微细。如是一类。名为识处。空色既亡。识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无断无灭分第二十七“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说诸法断灭相。’莫作是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 | admin 2018-07-19 |
![]() |
奚欺伪之能见。何则非肉眼所见也。以慧见乃而见。其以如见无见无不见者。是不二入。如是诸菩萨各各说已。又问文殊师利。何谓菩萨不二入法门者。文殊师利曰。如彼所言皆各建行。于一切法如无所取。无度无得无思无知无见无闻。是谓不二入。维摩诘经卷下香积佛品第十于是贤者舍利弗心念。日时欲过。此诸大人当于何食。维摩诘知其意而应曰。唯然贤者。若如来说八解之行。岂杂欲食而 | admin 2018-07-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