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大多数的凡夫只希望受乐而避苦,所以绝对不会想要把该受的苦提前来受;但是深信因果的菩萨想法就会不一样,会认为造因受果是无法逃避的,造作了恶业就该要受报,能够提前受,早点了结这段恶因缘,所以会坦然欢喜的面对,何况提前受该受的恶报可以转轻,那么又何乐而不为呢?关于定业可转的道理,佛陀在《大般涅槃经》的〈师子吼菩萨品〉当中,有作过更详细的说明;在这段经文中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若心性见境,则有不见之相",这里是说见闻觉知虽能了别诸境界,但其实还有一个不见任何境界的,无论是有语言文字的有念灵知,或是无语言文字的一念不生(离念灵知),都还是意识境界,都还能"见境",但意识是相对待法,没有意根,法尘,意识就无法出生,但意根为如来藏所生,法尘亦为如来藏所显,所以归结到最后,意识也是如来藏所生,有念灵知和离念灵知都是可"见境"的意识,但它的后面其实还有"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如果你不知道凡所有相都是虚妄这样的道理,你是不可能见到如来藏的,因为你一定会落在五阴十八界的这个相上;当你落在五阴十八界这个相上,你不知道它虚妄,你会认为它是真实,所以你就没办法找到那个不是五阴十八界当中的那个如来藏。所以,唯有你必须先知道所有相皆是虚妄,这样的条件成立以后,你才可以见相非相;当你能够见相非相的时候,你就可以证得如来藏,也就是看到你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最后佛在《金刚经》的后面就用了一个偈来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也就是佛刚开始就开示:不能住色声香味触法而行布施,如果你住于色声香味触法,你就不能见如来,也就是你就不能证如来藏。证如来藏才是真正的见道,如果你不是证如来藏,然后在色声香味触法上面用心,那你就是不是走在正道,而是走在邪道上面;因为你永 | 三摩地 2018-07-21 |
![]() |
”经中已明说,中阴身投胎时,能见有缘父母和合,无正知见及生颠倒见,而不正知入于胎(受精卵)中。又,若无如来藏执持受精卵,则受精卵必定烂坏。又,由于如来藏阿赖耶识心体恒具有大种性自性,不断地从母体里摄取四大,而渐渐成就自己的色身,乃至五根具足。因此众生的色身,乃至五根具足,都是以如来藏?因,以父精母血及四大为缘,而由如来藏所变现制造的。在受精卵位 | 三摩地 2018-07-21 |
![]() |
然而这个如来藏,祂时时刻刻本来存在,祂从不隐藏却也从不爱表现,所以在经上与会的十六国的国王就对佛禀白说:“我们想起来,过去对于这个唯佛能知能见,唯佛密意的如来藏,其实世尊您每次说法都用不同的言语,不同的名言在说如来藏。世尊您不曾隐藏不说,只是我们当时是那么样的愚昧,不能够证得如来藏法,所以所有真正的佛法都指向着如来藏,只是我们的条件不够,又愚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业用曾不停,众生莫能见。」《大萨遮尼干子所说经》卷九:「王言:大师,如此法身,当依何法作如是观?答言:大王,当依一切众生烦恼身观,当依贪欲瞋恚愚痴众生中观,当依四颠倒见众生中观,当依阴界入中观,当依地狱畜生饿鬼乃至阿修罗等诸身中观。何以故?此身即是如来藏故。大王当知,一切烦恼诸垢藏中,有如来性,湛然满足。如石中金、如木中火、如地下水、如乳中酪、如麻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云何能见佛境界性。声闻缘觉尚由他信。云何生盲凡夫而能自知不从他受(关键词:一切众生,有,如来藏)No.120央掘魔罗经(卷4)T02,p0539a佛告文殊师利。一切众生有如来藏。为无量烦恼覆如瓶中灯。No.120央掘魔罗经(卷4)T02,p0539c我说道者说何等道。道有二种。谓声闻道及菩萨道。彼声闻道者。谓八圣道。菩萨道者。谓一切众生皆有如来藏。我次第断诸烦恼得佛性。不动快乐甚可爱乐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若言眼中定有火者,眼则被烧;眼若被烧,云何能见?眼中有石,石则遮眼;眼若有遮,复云何见?善男子!如梵志说:‘有即是有,无即是无。’无则不生,有不应灭。若言石中有金性者,金不说性,性不说金。善男子!因缘故则有合和,缘和合故,本无后有。如梵志言‘无即永无’,是义云何?金合水银,金则灭坏。若言‘有不应灭’,是义云何?若说众生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云何为世?有智者观见世间之人,有得清净天耳、天眼、及他心智,我若作恶,是人必当见闻知我;若见闻知我,当云何不生惭愧、而作恶耶?复观诸天具足无量福德-神足、天耳、天眼,具他心智遥能见闻,虽近于人、人不能见,若我作恶,如是等天当见闻知;若是天等了了见我,我当云何不生惭愧、故作罪耶?是名为世。云何为法?有智之人,观如来法清净无染,得现在利,能令寂静,度于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二、能见相;以依心动能见境界,不动则无见。三、境界相;以依能见,妄境相现,离见则无境。以有虚妄境界缘故,复生六种相:一、智相,谓缘境界生爱、非爱心;二、相续相,谓依于智,苦乐觉念相应不断;三、执着相,谓依苦乐觉念相续而生执著。四、执名等相,谓依执著,分别名等诸安立相;五、起业相,谓依执名等,起于种种诸差别业;六、业系苦相,谓依业受苦,不得自在。是故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佛告阿难:“如汝所言,身在讲堂,户牖开豁远瞩林园,亦有众生在此堂中不见如来,见堂外者?”阿难答言:“世尊在堂,不见如来,能见林泉,无有是处。”“阿难!汝亦如是,汝之心灵一切明了;若汝现前所明了心实在身内,尔时先合了知内身;颇有众生先见身中,后观外物?纵不能见心肝脾胃爪生发长,筋转脉摇诚合明了,如何不知?必不内知,云何知外? | 三摩地 2018-07-21 |
![]() |
阿难白佛言:世尊!若此见精,必我妙性,令此妙性现在我前,见必我真,我今身心复是何物?而今身心分别有实,彼见无别,分辨我身;若实我心令我今见,见性实我而身非我,何殊如来先所难言物能见我?惟垂大慈,开发未悟。佛告阿难:今汝所言见在汝前,是义非实;若实汝前,汝实见者,则此见精既有方所,非无指示。且今与汝坐祇陀林,遍观林渠及与殿堂,上至日月,前对恒河;汝今 | 三摩地 2018-07-21 |
![]() |
阿难!此不还天,彼诸四禅四位天王独有钦闻,不能知见;如今世间旷野深山圣道场地,皆阿罗汉所住持故,世间粗人所不能见。阿难!是十八天独行无交,未尽形累。自此已还,名为色界。复次阿难!从是有顶色边际中,其间复有二种岐路:若于舍心发明智慧,慧光圆通便出尘界,成阿罗汉、入菩萨乘,如是一类名为回心大阿罗汉。若在舍心,舍厌成就;觉身为碍,销碍入空,如是一类名为空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舍利弗,若人能见诸法无相、无名无触、无忆无念、无生无灭、无有戏论,不念一切法,不念涅槃,不以涅槃为念,不贪涅槃,信解诸法皆是一相所谓无相。舍利弗,是名真见佛。谓一切法无求无戏论无生,于此事中亦不念不分别,是名见佛。若有人于此法中无忆想分别、无取无舍、无贪无违、无想无想业,不贪言说,知法假名皆无所有,断语言道,无有差别亦无戏论,是名无生无想行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能见境像。而不作心我见境像。依彼境像现见境像。弥勒。如彼心生不离于心。离心见境。彼三昧镜像现见境界。弥勒菩萨言。世尊。一切众生所有心法色等境界。为异于心。为不异心。佛言。弥勒。不异于心。而诸凡夫颠倒智取。不能识知但是心法。以不如实知彼种种境像。颠倒取颠倒法。弥勒菩萨言。世尊。云何菩萨一向修行毗婆舍那。佛言。弥勒。若菩萨随顺观彼心相不断。如是菩萨一向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所谓我能见能闻能嗅能味能触。我能知我能食我染我净。生如是等诸邪见行。若人如是如实能知离烦恼身。彼人能得离诸烦恼断诸戏论。毕竟清净得无为身。无有一切诸有为行。文殊师利。是名略说陀罗尼义。应知。尔时世尊而说偈言。诸法本无染后时不清净染及于清净是诸法无我染身见有我生于我所相我染及清净我见及以食若能如是知彼人离烦恼能得无染身是故名无为文殊师利菩萨白佛言。世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此中无有少法能见少法。然即此心如是生时。即有如是影像显现。善男子。如依善莹清净镜面。以质为缘还见本质。而谓我今见于影像。及谓离质别有所行影像显现。如是此心生时相似有异。三摩地所行影像显现。世尊。若诸有情自性而住。缘色等心所行影像。彼与此心亦无异耶。善男子。亦无有异。而诸愚夫由颠倒觉。于诸影像不能如实知唯是识。作颠倒解。慈氏菩萨复白佛言。世尊。齐何当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唯佛能见能除己惑及以化他。如昔所闻折吒王在郁禅耶城。精勤修施好行忍辱恭敬宿长。勇猛大力兵众强盛威伏四海。明于治断绥抚黎庶如母牛念犊。后于异时郁禅耶城疾疫大行死者过半。城中人民遂致希少。虽复咒药欲禳灾患。如苏注火倍增炽剧。死亡者众路少人迹。狐狼野干满于里巷亦入人舍。雕鹫群飞。瞖障日月。举城悲号涕泣盈路。积尸城中犹如冢墓。时折吒王见国人民死丧者众。心怀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能见法身常乐我净。是众生者无颠倒心生真正见。云何如此。倒修声闻缘觉所住之道。非是如来法身四德道所至处。是故法身常乐我净非其境界。阿难。若有众生信如来语。能见法身常乐我净。是众生者。无颠倒心生真正见。云何如此。阿难。如来法身是真常乐我净波罗蜜。若有众生因胜妙道观如来身。是等众生从明入明。从安隐处至胜乐处。是佛真子佛心爱念。从佛口出得佛成就。从法化生得 | 三摩地 2018-0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