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一)解释如下:一切众生身中都有如来藏,因此佛法僧三宝就出现于世间;一切有情如果能够证悟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不分别六尘的如来藏,就可以出生了般若的智慧,未来就可以成就四智圆明的究竟佛;佛的无垢识与众生的如来藏体性都是那么清净,凡夫所见有染、有净、有差异,可是证悟菩萨所见都是自心如来、自性弥陀,都是那么清净,没有差别;一切众 三摩地

2018-07-21

」(5)六祖大师坛经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一卷兼受无相戒弘法法海集记「自性含万法。名为含藏识。思量即转识。生六识出六门六尘是。」(6)宗镜录卷第四十九慧日永明寺主智觉禅师延寿集「心性本无来去。亦无起灭。所经行处。及自家父母眷属等。今所见者。由昔时见故。皆是第八含藏识中。忆持在心。非今心去。亦名种子识。亦名含藏 三摩地

2018-07-21

(2)如来藏于佛位即法身,成就清净相——具三十二相:这句话在《楞伽经》是这样说的世尊修多罗说如来藏自性清净。转三十二相。。(3)如来藏于众生位在缠——在于一切众生身中。为蕴界处垢衣所缠。贪恚痴等妄分别垢之所污染。如无价宝在垢衣中。:这里容易产生一个误解,误以为如来藏在众生位有染,如果这样理解的话就和大慧菩萨的第一句如来藏本性清净。 三摩地

2018-07-21

皆从如来藏自性清净心一实境界而起。依一实境界以之为本。所谓依一实境界故。有彼无明不了一法界。谬念思惟现妄境界。分别取着集业因缘。生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以依内六根故。对外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起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以依六识故。于色声香味触法中。起违想顺想非违非顺等想。生十八种受。 (原标题:如来藏是法界藏,是法身藏,本来而有,清净) 三摩地

2018-07-21

寂静一味名为真如第一义谛自性清净心。彼自性清净心湛然。以无分别相故。无分别相者。于一切处无所不在。无所不在者。以能依持建立一切法故。复次彼心名如来藏。所谓具足无量无边不可思议无漏清净功德之业。以诸佛法身从无始本际来。无障无碍自在不灭。一切现化种种功业。恒常炽然未曾休息。所谓遍一切世界皆示作业。种种化益故。」《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2)T16,p0489b「佛告 三摩地

2018-07-21

有时说空无相无愿如实际法性法身涅盘离自性不生不灭本来寂静自性涅盘。如是等句。说如来藏已。如来应供等正觉。为断愚夫畏无我句故。说离妄想无所有境界如来藏门。大慧。未来现在菩萨摩诃萨。不应作我见计着。譬如陶家于一泥聚以人工水木轮绳方便作种种器。如来亦复如是。于法无我离一切妄想相。以种种智能善巧方便。或说如来藏。或说无我。以是因缘故说如来藏。不同外道所说之 三摩地

2018-07-21

即作即受者,阴作阴受;异作异受者,人作天受;无作无受者,作业因缘和合而有,本无自性,何有作受?汝意若谓:‘异作异受,云何复言相续不断?’是义不然,何以故?譬如置毒乳中,至醍醐时故能杀人;乳时异故醍醐亦异,虽复有异,次第而生相似不断,故能害人;五阴亦尔,虽复有异,次第而生相似不断,是故可言异作异受、即作即受、无作无受者。若离五阴者,无我、我 三摩地

2018-07-21

 尔时世尊在大众中,为诸菩萨说一切法自性清净实相般若波罗蜜法门,所谓:爱清净位是菩萨位,见清净位是菩萨位,深著清净位是菩萨位,悦乐清净位是菩萨位,藏清净位是菩萨位,庄严清净位是菩萨位,光明清净位是菩萨位,身清净位是菩萨位,语清净位是菩萨位,意清净位是菩萨位,色清净位是菩萨位,声清净位是菩萨位,香清净位是菩萨位,味清净位是菩萨位,触清净位是菩萨位 三摩地

2018-07-21

世尊!非坏法故名为苦灭,所言苦灭者名无始、无作、无起、无尽、离尽、常住、自性、清净,离一切烦恼藏。世尊!过于恒沙不离不脱不异、不思议佛法成就,说如来法身。世尊!如是如来法身,不离烦恼藏名如来藏。〈空义隐覆真实章〉第九世尊!如来藏智,是如来空智。世尊!如来藏者,一切阿罗汉、辟支佛、大力菩萨,本所不见,本所不得。世尊!有二种如来藏空智。世尊!空如来藏, 三摩地

2018-07-21

又言心初起者,但随俗说,求其初相终不可得;心尚无有,何况有初?是故一切众生不名为觉,以无始来恒有无明妄念相续未曾离故;若妄念息,即知心相生住异灭皆悉无相,以于一心前后同时皆不相应,无自性故。如是知已,则知始觉不可得,以不异本觉故。复次,本觉随染,分别生二种差别相:一、净智相,二、不思议用相。净智相者,谓依法熏习,如实修行,功行满足,破和合识,灭转识 三摩地

2018-07-21

云何二种?阿难!一者无始生死根本,则汝今者与诸众生,用攀缘心为自性者,二者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由诸众生遗此本明,虽终日行而不自觉,枉入诸趣。”“阿难!汝今欲知奢摩他路,愿出生死;今复问汝。”即时如来举金色臂,屈五轮指,语阿难言:“汝今见不?”阿难言:“见。”佛言:“汝何 三摩地

2018-07-21

世尊!如佛所说,况我有漏初学声闻,乃至菩萨,亦不能于万物象前剖出精见离一切物别有自性。佛言:如是!如是!佛复告阿难:如汝所言‘无有见精离一切物别有自性’,则汝所指‘是物之中无是见’者;今复告汝:汝与如来坐祇陀林,更观林苑乃至日月种种象殊,必无见精受汝所指,汝又发明此诸物中何者非见?阿难言:我实遍见此祇陀林,不知是中何者非见;何以 三摩地

2018-07-21

何以故?若从明来,暗即随灭,应非见暗;若从暗来,明即随灭,应无见明;若从根生,必无明暗;如是见精,本无自性。若于空出,前瞩尘象,归当见根;又空自观,何关汝入?是故当知眼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本如来藏妙真如性也)阿难!譬如有人以两手指急塞其耳,耳根劳故头中作声,兼耳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因于动静二种妄尘,发闻居中,吸此尘象,名听闻性;此闻离 三摩地

2018-07-21

若此见听离于明暗、动静、通塞,毕竟无体,犹如念心离于前尘,本无所有,云何将此毕竟断灭以为修因?欲获如来七常住果?世尊!若离明暗,见毕竟空;如无前尘,念自性灭;进退循环微细推求,本无我心及我心所,将谁立因?求无上觉?如来先说湛精圆常,违越诚言,终成戏论,云何如来真实语者?惟垂大慈,开我蒙吝。佛告阿难:汝学多闻,未尽诸漏,心中徒知颠倒所因;真倒现前,实 三摩地

2018-07-21

’我即心开,见身微尘与造世界所有微尘,等无差别;微尘自性不相触摩,乃至刀兵亦无所触。我于法性悟无生忍,成阿罗汉;回心今入菩萨位中,闻诸如来宣妙莲花佛知见地,我先证明而为上首。佛问圆通,我以谛观身界二尘等无差别,本如来藏虚妄发尘,尘销智圆,成无上道,斯为第一。月光童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为水天,教诸菩萨修习水 三摩地

2018-07-21

大众及阿难:旋汝倒闻机,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圆通实如是。此是微尘佛,一路涅槃门;过去诸如来,斯门已成就;现在诸菩萨,今各入圆明;未来修学人,当依如是法;我亦从中证,非唯观世音。诚如佛世尊,询我诸方便,以救诸末劫,求出世间人;成就涅槃心,观世音为最;自余诸方便,皆是佛威神。即事舍尘劳,非是长修学;浅深同说法,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愿加被未来,于 三摩地

2018-07-21

所有过去佛,亦说自相空;未来世诸佛,亦说自相空;我今出于世,亦说一切法,自性自相空,三世无有异。当来人不知,佛所说实义,贪著我众生,常堕于恶道。当来世如是,大恶甚可畏,汝等勤精进,莫见是恶世!佛说此经已,长老舍利弗及诸比丘,一切世间天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佛语。 (原标题:《佛藏经》卷第四) 三摩地

2018-07-21

即彼眼见自性境界不生迷惑。功德林。第一义相亦复如是。功德林。譬如世间清净琉璃置青色中。即因陀罗青色出大因陀罗摩尼宝光明。因陀罗青色大因陀罗摩尼之宝光明现前。迷惑众生以为实宝。功德林。即彼清净琉璃之体置赤色中。即出赤波头摩摩尼之宝光明现前。迷惑众生以为赤宝。功德林。即彼清净琉璃之体置绿色中。即出绿色摩尼之宝光明现前。迷惑众生以为绿宝。功德林。即彼清净 三摩地

2018-07-21

依内外空自性空。断彼难修行相。弥勒。取住持义。有无量相。依大空断彼难修行相。弥勒。取无色修行相。内寂静解脱相。依有为空断彼难修行相。弥勒。取真如相义。所谓我空法空。唯是心第一义相依本空无物空自体空无体自体空第一义空。断彼难修行相。弥勒。取清净真如无为相义。离诸相无异相。依无为空不异空。断彼难修行相。弥勒。取彼无为空无异空。为断彼空相。对治无为空无异 三摩地

2018-07-21

一切众生自性诸苦。饮食资生摄取众生不可为乐。观世自在。若置众生在于第一上善法中究竟乐处。名为摄取与大利益。观世自在菩萨白佛言。世尊。世尊此诸波罗蜜有几种清净。佛言。观世自在。我不说离五种清净更有清净。观世自在。而我依此五种清净。略广说诸波罗蜜清净之相。观世自在。何者是略说诸波罗蜜清净之相。观世自在。一切波罗蜜有七种清净。何等为七。所谓菩萨离我说法。 三摩地

2018-07-21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