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以作意自性明利,虽在种位,若有境至,而能警心、心所种。令生起现。若依文解义,即言意识于眠熟位中若有境至即能自起,则有过失;六识心于处胎位时,系由意根之作意,从第八识之种子感应相对应之根与尘而生而长养。出胎后当作意在种位时,虽可藉由相对应之根触境而感应,然若无意根之作意,单靠意识自心之作意心种,并无能判定此境该不该警生心王心所而起现行。若境至之时,单 三摩地

2018-07-21

这个的说明,要先从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谈起,有了本来自性清净涅槃的亲证,才能了解有余依涅槃和无余依涅槃,最后才能了解佛地的无住处涅槃,然后才能了解:这四种涅槃都是显现出来的,是本来就有的,而不是靠修行才得到的;佛法的修行,只是恢复祂本来的状态,也就是除掉众生的轮回性,而留下了涅槃的境界。可是一般人都不知道,以为涅槃就是要去好好修行,然后把自己断灭,死掉 三摩地

2018-07-21

然而学人欲以己力参出如来藏所在,其实甚难,是故真悟之师观察因缘,施以种种手段,或以话头、或以机锋、或以棒打、或以大喝……等,助益学人当下触证如来藏,便可现观如来藏的本来真实性、本来如如性、本来清净性、本来涅槃性、本来离念性、本来无我性、本来中道性……等,由是而得亲证如来藏所显之真如自性,即成贤圣大师。元朝时起之皇帝既都崇尚双 三摩地

2018-07-21

然而这十一种色法在三界中现前,因此并不能说无;但是这十一种法却没有不变坏的自性,都是念念变异终归坏灭之法;由此可知,一切色法唯是心王、心所二者所现之影像,如果离开心王与心所,就没有一切法可得。-----《三乘菩提之宗通与说通第67集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之意涵》正圜老师开示 (原标题:五十一心所法之色法十一) 三摩地

2018-07-21

所有的有为法都是由本来无生之自心如来藏所出生,没有恒不坏灭之自体性,就好像灯光是由灯变幻而有,它本身没有不坏之自性;同样的,十八界也是一样,都是由无生之如来藏识直接、间接或辗转而出生,所以不是真实有。然而什么叫作无为法呢?所谓无为法是指离开因缘造作之法。譬如三乘菩提的行门与果证,就是属于无为法。行者如果能够现前观察十八界法的虚妄,一一如实现观而没有 三摩地

2018-07-21

我们接下来来看马鸣菩萨《大乘起信论》接下来的论文:【又言心初起者,但随俗说,求其初相终不可得;心尚无有,何况有初?是故一切众生不名为觉,以无始来恒有无明妄念相续未曾离故,若妄念息,即知心相生住异灭皆悉无相,以于一心前后同时皆不相应,无自性故。】(《大乘起信论》卷1)论文说,前面有提到,一念相应、觉心初起,这一念相应、觉心初起,就在描述一个菩萨他六住位 三摩地

2018-07-21

此由菩萨具足三地之四禅八定、四无量心、五神通已,复具足前述四种修行无间之大方便,具足心意识五法三自性……二无我智已,复转舍之;亦由世尊传授引发如来无量妙智三昧之功德加持,如实觉知诸法相已,成就八地如幻三昧;依此三昧力而得自在神通意生身。已如实觉知诸法相者,方能证得如幻三昧;已得如幻三昧者,即能证得此意生身。证此意生身者,于相于土皆得自在 三摩地

2018-07-21

阿赖耶识具有一种功能——大种性自性,法尔如是能团聚四大极微成器世间及众生之色身。心能造物的原理,如《楞伽经》(四卷本)卷二,佛言:大慧!彼四大种、云何生造色?谓津润妄想大种,生内外水界;堪能炎盛妄想大种,生内外火界;飘动妄想大种,生内外风界;断截色妄想大种,生内外地界;色及虚空俱,计著邪谛,五阴集聚四大造色生。所谓内界是指众生的色身,外界 三摩地

2018-07-21

这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这是依凡夫众生分位来说第八识心体所处的境界。这个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乃是指一切有情自心藏识所显的体性双具有性与空性。意思是说,这个自性清净心是本来就已经存在,非从他因他缘生,非自然生;除了具有能辗转出生三界万法的有性以外,也具有犹如虚空的空性,就称之为自性。祂随着业种及无明种流转生死无量劫以来,于七转识贪厌万法之 三摩地

2018-07-21

所谓非择灭无为是说,三乘贤圣依三乘菩提而见道以后,依着见道功德而继续进修,渐渐断除烦恼障之现行乃至种子随眠,成就四果有余依涅槃之修证;这时他的觉知心和思量心都能依清净体性而自安住,不像未悟三乘菩提之佛门凡夫或者外道,必须以意识心观察而压抑烦恼的现行;所以说三乘诸圣都是自性清净者,这就是非择灭之无为法。换句话说,证得非择灭无为者,乃是证悟三乘菩提以后 三摩地

2018-07-21

意思是说,不动无为乃是修除第八识心体所含藏七转识种子之贪乐厌苦,而住于无为境界,其实仍然是依止于第八识心体之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之无为法而立其名;唯是灭除有漏而依止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而已,仍然是汇归于第八识心体之真如性,并不是另外有真如性可以为其所依止。以上所介绍的是不动无为。-----《三乘菩提之宗通与说通第68集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之意涵(五)》正圜老师开示  三摩地

2018-07-21

也就是说,此等境界乃是断除第八阿赖耶识心体中所含藏之思惑我执种子,立此第八阿赖耶识心体所显现之无为性,名之为想受灭无为;其实仍是依第八识本有之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而立名,并没有其他的无为法可得。这时候的第八阿赖耶识心体改名为异熟识,也称为庵摩罗识,不再叫作阿赖耶识,但其实仍是第八识心体,仍是依止第八识本有之本来自性清净涅槃境界而安住。以上所介绍的是想受 三摩地

2018-07-21

而此十一色法,于三界中现前,非可谓无,然无实有不坏自性,念念变易,终归坏灭;如影似有,而无实质,故名「八识心王及五十一心法之所现影」,若离此二,尚无一法可得,何况十一?故云万法唯识。三位差别故;此谓「心不相应行」法,有二十四法:得、命根、众同分、异生性、无想定、灭尽定、无想报、名身、句身、文身、生、住、老、无常、流转、定异、相应、势速、次第、方、时 三摩地

2018-07-21

那另外一个名字,祂又叫作自性如来,也就是我们的自性弥陀。以上这些都是第八识的另外的一个名称。以上这些识:阿赖耶识、如来藏,乃至于入胎识,一直到真如、真心、自性如来……这些都是第八识的另外一个名称。这个心就是我们所说的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的这个识,也就是佛所说的唯识妙义的这个识。那这个识还有另外的一个名称,又叫作异熟识,又叫作无垢识。依唯识 三摩地

2018-07-21

《入楞伽经》〈佛性品第十一〉:【(佛言:)「大慧!阿梨耶识者名如来藏,而与无明七识共俱,如大海波常不断绝,身俱生故;离无常过,离于我过,自性清净;余七识者心:意、意识等念念不住,是生灭法。」】《入楞伽经》〈佛性品第十一〉:【(佛言:)「是故大慧!诸菩萨摩诃萨欲证胜法如来藏阿梨耶识者,应当修行令清净故。大慧!若如来藏阿梨耶识名为无者,离阿梨耶识无生无 三摩地

2018-07-21

此识有真实体,自性清净,能生万法,具有种种功能作用,故名非空;此识虽真实有,但第八识之有,不同于三界诸法之种种有,故名非有。因此,龙树菩萨所说的八不中道,即是第八识阿赖耶识(异熟识)所具有的体性,其他任何一法都不具有此中道体性。故八不中道并非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也不是玩文字游戏,确有真实法第八识阿赖耶识(异熟识)具有此中道体性。如是实证第八识阿赖耶识 三摩地

2018-07-21

1、误会的一切法空(1)一切法之内涵在《阿含》诸经里所说的一切法是指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三界生灭法,而在大乘经典里对一切法的定义又有所不同,譬如《央掘魔罗经》卷四,佛言:谓如来藏义若自性清净意,是如来藏胜一切法,一切法是如来藏。故佛经中的名词概念在不同的里有不同的内涵,一切法(诸法、万法)有时候既包含三界一切法,也包含出三界之法身(第八识如来藏), 三摩地

2018-07-21

想要踏入「真正的如理作意」之门,亲证如来藏阿赖耶识而入于中道之门,并安忍其本来、自性、清净、涅盘之中道性,是必经、也是唯一之路。如是,方堪依之修学五法、三自性、七种第一义、七种性自性、二种无我以至通达无碍。一个契证阿赖耶识而迈入相见道位且深入观行的人,一定能如理作意、如实了知:如来藏之性用,在众生因地时之阿赖耶识位已是深不可测,何况如来藏于佛地时之 三摩地

2018-07-21

阿赖耶本心是真正的主人,它能贯通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是轮回的主体(而非灵魂,灵魂是外道的说法);衪能持一切善恶染净习气的种子往来三世;它能执持色身,当人死后,它才离开身体,又随缘制造来世的色身继续去作业受报;它远离能所分别;它毕竟空也毕竟有;它能生七转识,故有五法三自性、七种第一义、七种性自性;它有能藏能变及异熟真如体性;它能生一切法—&mdas 三摩地

2018-07-21

阿赖耶本心是真正的主人,它能贯通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是轮回的主体(而非灵魂,灵魂是外道的说法);衪能持一切善恶染净习气的种子往来三世;它能执持色身,当人死后,它才离开身体,又随缘制造来世的色身继续去作业受报;它远离能所分别;它毕竟空也毕竟有;它能生七转识,故有五法三自性、七种第一义、七种性自性;它有能藏能变及异熟真如体性;它能生一切法—&mdas 三摩地

2018-07-21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