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问:受五戒、菩萨戒者自杀犯不犯戒?若以自杀手段往生净土,是否莲品会下降?而世俗法说者因阳寿未尽故会入枉死城或地狱受苦,是否为凭空捏造?若自杀无罪,那么世人因病苦、贫苦等烦恼而自杀,是否也是他的权利?虽不鼓励自杀,但也不应批评自杀,人只要不想活就可以自杀,无罪故。答:《优婆塞戒经》卷六:若自刑者不得杀罪。何以故?不起他想故,无嗔恚心故,非他自因缘故。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像是假藏传佛教的教主莲花生所造的《西藏度亡经》或称为《中阴救度密法》,还有索甲仁波切依照《度亡经》所写的《西藏生死书》当中,所说关于救度亡魂的观念,大多是依着西藏地区传统的苯教信仰中,对亡魂的原始葬礼仪式,再加上他们个人的妄想邪见所编造出来的,因此其中的许多说法,是不符合法界正理,以及《瑜伽师地论》等菩萨论的开示,所以我们不应该采信这些邪说、 | admin 2018-07-23 |
![]() |
例如在《妙法莲华经》中,有提到无量无数劫前的常不轻菩萨,这位常不轻菩萨其实就是释迦世尊的前身。在无量数劫之前,当常不轻菩萨遇到佛门四众时,就会对他们礼拜赞叹;但是在遇到增上慢的佛门四众时,他们就会毁谤、怒骂常不轻菩萨,甚至会用木杖、瓦石来掷打他。但是当常不轻菩萨遭受到这样的屈辱时,却从来不会因此而起瞋,他只是避走开来,但是却仍然会对他们说:我不敢轻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这个范围比较广,以食物来讲,你买了榴莲、牛排、猪排来供养僧宝,都属于圣所遮物;或者洋人的健康素食中常有五辛的葱蒜等物,那也是圣所遮物,不可用来供养三宝。乃至供佛时,辛香类的蔬菜也不许用作供物,譬如说萝卜、芹菜都有辛味,所以也不许用来供佛。但是牛奶及奶制品却可以供佛,因为不辛不辣,也不是杀生得来的,所以奶酥、奶酪等物也可以供佛,但是不能加了动物油脂作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譬如去年年初法难时,那些跟着他们离开的几十位法师们就是会相信谣言,因为有人向他们讲: “萧平实在同修会中不晓得搞了多少钱财,你们知道吗?”他们就信了!就因为信这句话而怀疑我的法,就这样跟着杨先生、法莲师等人退失掉了!众生真是多疑啊!但是我既不经手钱财,也不管帐,那要怎么搞钱呢?所有人供养红包我又不曾收过!那要怎么搞钱?那除非管钱和管帐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妙法莲华经》卷6)当时,若是增上慢的佛门四众,遇到常不轻菩萨这样顶礼赞叹的时候,他们会诽谤辱骂常不轻菩萨,乃至拿木棍来殴打,捡瓦石来丢掷常不轻菩萨;但是常不轻菩萨遭受这样的屈辱,却从来不起瞋,只是避开走远,仍然高声对他们说:“我不敢轻于汝等,汝等皆当作佛。”经中提到,当时诽谤打骂常不轻菩萨的佛门四众,之后受报两百亿劫,都无法遇到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发过第一个层次菩提心,就开始学念佛,念佛除了可以求生极乐世界外,也可求莲品高升;不要满足于下品往生,而要求上品往生。兹引述《华严经》卷十四记载:无量无数劫,菩提心难得,若能一心求,究竟无上道。设于念念中,供养无数佛,不知是方便,彼犹非供养。若闻如是法,诸佛从此生,无量劫受苦,决定求菩提。这是说明欲求菩提心现前,非常之难。要经无数劫,无三心二意、不散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发过第一个层次菩提心,就开始学念佛,念佛除了可以求生极乐世界外,也可求莲品高升;不要满足于下品往生,而要求上品往生。兹引述《华严经》卷十四记载:无量无数劫,菩提心难得,若能一心求,究竟无上道。设于念念中,供养无数佛,不知是方便,彼犹非供养。若闻如是法,诸佛从此生,无量劫受苦,决定求菩提。这是说明欲求菩提心现前,非常之难。要经无数劫,无三心二意、不散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冰冻始凝,则状似青莲蕊结;血肉既裂,则身如红藕华开。一夜死生,地下每经万遍;一朝苦痛,人间已过百年。频烦狱卒疲劳,谁信阎翁教诫?受时知苦,虽悔恨以何追?脱已还忘,其作业也如故!鞭驴出血,谁知吾母之悲?牵豕就屠,焉识乃翁之痛?食其子而不知,文王尚尔;啖其亲而未识,凡类皆然!当年恩爱,今作怨家;昔日寇仇,今成骨肉。昔为母而今为妇,旧是翁而新作夫。宿命知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最著名者莫如明末云栖株宏禅师,即是念佛人所尊称之莲池大师。依莲池大师塔铭所载:《单飘支杖,游诸方,偏参知识。北游五台,感文殊放光。至伏牛,随众炼魔。入京师,参笑岭德宝。笑岭道:“咄!汝三千里外求我开示,我有什么开示?”便辞向东昌,途中闻樵楼鼓声,忽然大悟,乃有颂云:二十年前事可疑,三千里外遇何奇;焚香掷戟浑如梦,魔佛空争是与非。乘悟并销,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卷六十五复云:善知识教,犹如春日,生长一切善法根苗;善知识教,犹如满月,凡所照及皆使清凉;善知识教,如夏雪山,能除一切诸善热渴;善知识教,如芳池日,能开一切善心莲花。由上可知,善知识对于修道者而言,是何其重要。但是寻觅善知识时,不可从表相上来看;《佛果圜悟禅师碧岩录》卷二中香林远禅师云:大凡行脚参寻知识,要带眼行,须分缁素,看浅深始得。这意思是说,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兹抄录云栖株宏禅师(即莲池大师)弥陀疏钞卷三之部份原文于后,行者可于此一窥全貌:“体究者,闻佛名号,不惟忆念;即令返观,体察究审,鞫其根源。体究之极,于自本心,忽然契合。若言其有,则能念之心,本体自空;所念之佛,了不可得。若言其无,则能念之心,灵灵不昧;所念之佛,历历分明。若言其亦有亦无,则有念无念俱眠。若言非有非无,则有念无念俱存。非有则常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譬如:当年世尊在人天大众围绕的时候,他就用手捻起一支花,这青莲花据说是梵天天主所供养的。世尊用两指捻起来只是微笑,没有讲话,人天大众悉皆惘然,弄不清楚世尊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只有金色头陀——大迦叶尊者会心微笑。所以世尊讲:吾以清净法眼涅槃妙心,实相无相眼藏,教外别传,嘱咐迦叶尊者。这个是不说而说,见色明心。又譬如说阿难陀尊者在世尊入灭的时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所谓禅法,即是莲宗所谓参禅念佛三昧究竟法门。修学佛法应有目标。订下目标后,即应依所订次第目标,全力以赴。不应漫无目标、到处凑热闹,浪费宝贵生命。精进学佛者,目标大约有二:一为求生诸佛净土。二为求明心见性、解脱生死。若不订下目标,戮力以赴,即非精进。求生极乐净土或诸佛净土者,请阅《如何契入念佛法门》、《念佛三昧修学次第》、《无相念佛》(注一)等书。此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如是常见外道法,渗入佛门之中,由来已久;众多错悟大师竞执意识为常不坏灭之真如,要而言之,不外如下十七种:一者空明觉知之心,如密宗红教白教花教之莲花生、密勒日巴、冈波巴、历代噶玛巴法王、敦珠法王、当代之卡卢、创古、宗萨钦哲、泰锡杜、顶果钦哲...等金刚上师,皆是此类人。二者无思惟妄想之灵知心,如圣严法师、法禅法师、元音老人、王骧陆、义云高、仰谔益西诺布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很多人认为学大乘法想要明心见性很难,因此不敢来正觉同修会参加共修,其实不必害怕,菩萨自有善巧方便帮我们开悟;就算不悟,有初果的功德受用而往生极乐,也可以莲品高升。若学得无相忆佛的念佛功夫,那是成佛的利器,到十地都可以不舍离这个功夫,真的是受用不尽。但妙法难逢难闻,有的闻而难信,光看书,智慧不足,还是难以达到妙用,此所以亲教师之教导不能少也;行者若真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到了长者家,佛带着比丘众以及菩萨众走到那一道又一道的大门,那些火坑突然都变成了水池,而且从里面都冒出非常清净庄严的莲花。这时候长者和外道们看了都非常的惊恐!接着,佛到了屋子里面,那些外道们又暗想:既然没有办法陷害瞿昙掉到火坑里面,最起码这个毒饭应该可以把他毒死。没想到佛说:世间最毒的莫过于贪、瞋、痴三毒,我已经越过了这三毒的所害,世间已经没有任何的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当时佛陀灭度以后,那个最懈怠的人就是你;而当时统领大众,为大家说《妙法莲华经》的妙光法师,就是我文殊师利。」】(著述者:平实导师,《法华经讲义》第二辑第99~100,正智出版社)那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菩萨除了自己不贪着五欲努力精进修行的「不攀缘」之外,应该也要热情广度有缘众生,面对同样是一起行菩萨道的菩萨们,应该还是要热情招呼才对,应该要像阿难尊者与迦旃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诸天主见了你都得跟你顶礼,那你还有什么慈忍、悲忍可修呢?全部都是顺境时,诸地满心现观的引发因缘就不会出现了,那要怎么修成诸地满心的现观智慧?《维摩诘经》不也这么说吗:烦恼淤泥中出生莲华。菩萨的道业就是在众生的烦恼淤泥中完成的,如果不是卑湿淤泥,还长不出莲华呢!所以烦恼存在并没有关係,但是我们应该于烦恼得自在,不要让烦恼于我们得自在——我们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维摩诘经》云:譬如高原陆地不生莲花,卑泾淤泥乃生此花。如是见无为法入正位者,终不复能生于佛法,烦恼泥中乃有众生起佛法耳。是故当知一切烦恼为如来种。譬如不下巨海,不得无价宝珠。如是不入烦恼大海,不能得一切智宝。平实导师在讲《法华经》时也提到,欲界人间是个大染缸,具足各种心所法。菩萨不要怕脏,与众生一同在烦恼污泥中打滚,只要把心弄清静就好,这样才易于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