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就拿第一项——钱财经济上的福德来说,修行人虽然不看重钱,所谓视金钱如粪土,但是也需要有这些粪土来滋养花。贫穷的人为三餐奔忙辛苦,每天烦恼的事情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管理费的钱付不付得出来。贫穷的人就是因为过去生没有作布施,因此此生得财不易,要受饥寒之苦或奔波劳累之苦。贫穷的人因为比较辛苦劳累,所以容易生病,但生了病也没钱看医生,因此俗话说 三摩地

2018-07-23

平实导师在宣讲《妙法华经》时提到了百福的修行,百福就是在修十善中的每一善时,同时都要加上十种思惟,也就是十善的一一善各有十种思,所以称为百福。《妙法华经》卷6〈法师功德品第19〉:十方无数佛,百福庄严相,为众生说法,悉闻能受持。平实导师为大家详细说明了百福应该要怎么修,并且仔细地说明如何付诸实行才能成就百福的功德,平实导师最后提到:修百福与我们有 三摩地

2018-07-23

这个范围比较广,以食物来讲,你买了榴、牛排、猪排来供养僧宝,都属于圣所遮物;或者洋人的健康素食中常有五辛的葱蒜等物,那也是圣所遮物,不可用来供养三宝。乃至供佛时,辛香类的蔬菜也不许用作供物,譬如说萝卜、芹菜都有辛味,所以也不许用来供佛。但是牛奶及奶制品却可以供佛,因为不辛不辣,也不是杀生得来的,所以奶酥、奶酪等物也可以供佛,但是不能加了动物油脂作 三摩地

2018-07-23

这个范围比较广,以食物来讲,你买了榴、牛排、猪排来供养僧宝,都属于圣所遮物;或者洋人的健康素食中常有五辛的葱蒜等物,那也是圣所遮物,不可用来供养三宝。乃至供佛时,辛香类的蔬菜也不许用作供物,譬如说萝卜、芹菜都有辛味,所以也不许用来供佛。但是牛奶及奶制品却可以供佛,因为不辛不辣,也不是杀生得来的,所以奶酥、奶酪等物也可以供佛,但是不能加了动物油脂作 三摩地

2018-07-23

《妙法华经》卷6〈19法师功德品〉:「十方无数佛,百福庄严相,为众生说法,悉闻能受持。」(CBETA,T09,no.262,p.50,b9-10)平实导师说,修百福与我们有切身利害的关系,百福修久了可以让我们改头换面、换骨易髓,一个人修百福久了、习惯后就再也不是暴戾之人,别人再也不会觉得他不好或不清净,而会觉得他非常的安详!一个人努力修行百福两年,这个人说话就不会酸溜溜的,也不 三摩地

2018-07-23

昨天平实导师提到了百福的修行,经文中讲到了这里,《妙法华经》卷6〈19法师功德品〉:「十方无数佛,百福庄严相,为众生说法,悉闻能受持。」因此平实导师说明了百福应该要怎么修,并且仔细的说明,导师最后提到修百福与我们有切身利害的关系,百福修久了可以让我们改头换面、换骨易髓,一个人修百福久了、习惯后就再也不是暴戾之人,别人再也不会觉得他不好或不清净,而会 三摩地

2018-07-23

这个范围比较广,以食物来讲,你买了榴、牛排、猪排来供养僧宝,都属于圣所遮物;或者洋人的健康素食中常有五辛的葱蒜等物,那也是圣所遮物,不可用来供养三宝。乃至供佛时,辛香类的蔬菜也不许用作供物,譬如说萝卜、芹菜都有辛味,所以也不许用来供佛。但是牛奶及奶制品却可以供佛,因为不辛不辣,也不是杀生得来的,所以奶酥、奶酪等物也可以供佛,但是不能加了动物油脂作 三摩地

2018-07-23

对此,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妙法华经·卷第二·譬喻品第三》说:若有众生,从佛世尊闻法信受,勤修精进,求一切智、自然智、无师智、如来知见、力、无所畏,愍念安乐无量众生,利益天人,度脱一切,是名‘大乘’。菩萨求此乘故,名为‘摩诃萨’。这就是说,大乘的表现是闻法信受,勤修精进,求一切智、自然智、无师智、如来知见、力、无 三摩地

2018-07-23

如果说,你是想要往生极乐世界,佛陀已经替你准备好,已经替你准备好你的花座啦,乃至于有的人已经准备好金刚座给他了,只要呢,你在这个佛道上继续地用功,它会成形的,它会真正成就的,如来没有亏待你啊!所以这样来思维,到底是佛的恩典比较好,还是跟众生一起混吃等死好?这是很明确的,你所依仗于此世间的──知识、财力或什么,都比别人强吗?就算是都比别人强,佛陀也 三摩地

2018-07-23

譬如高原陆地不生华,卑湿淤泥乃生此华。如是,见无为法入正位者,终不复能生于佛法,烦恼泥中乃有众生起佛法耳!】(《维摩诘经》卷二)另外,《大宝积经》卷一百一十二也记载了佛陀对于迦叶尊者的开示,佛陀说:【迦叶!譬如高原陆地不生花;菩萨亦复如是,于无为中不生佛法。迦叶!譬如卑湿淤泥中乃生花;菩萨亦尔,生死淤泥邪定众生能生佛法。】(《大宝积经》卷一百 三摩地

2018-07-23

在二乘的解脱道上,不论是声闻或缘觉,都是观察蕴处界虚妄以后,断了我见、我执、我所执而成为四果人;又声闻四果人分为三种阿罗汉,也就是三明六通的阿罗汉、俱解脱的阿罗汉、慧解脱的阿罗汉:三明六通的阿罗汉不仅有四禅八定,而且还有三明六通,譬如目犍连尊者;俱解脱的阿罗汉他有四禅八定,但是没有三明六通,譬如华色比丘尼;慧解脱的阿罗汉,既没有三明六通,也没有四 三摩地

2018-07-23

是时比丘精进思惟得阿罗汉果”/8、禅关策进中的祖师故事节录明末云栖株宏禅师,即是念佛人所尊称之池大师,最初之参究念佛得力,再由参禅入理,因此而提倡禅净双修,著有“弥陀疏钞”十万言,为净土行者所津津乐道;而其另一钜著“禅关策进”,则“于其一生之中,行则携囊,居则置案,一览之,则心志激励,神采焕发,势自鞭逼前进”。终 三摩地

2018-07-23

行者身作紫磨金色,足下亦有七宝华,佛及菩萨俱放光明,照行者身,目即开明,因前宿习普闻众声,纯说甚深第一义谛,即下金台礼佛合掌赞叹世尊。经于七日,应时即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上品下生者,……一日一夜花乃开,七日之中乃得见佛。虽见佛身,于众相好心不明了,于三七日后乃了了见,闻众音声皆演妙法,游历十方供养诸佛,于诸 三摩地

2018-07-23

所以往生极乐世界,到底是全自力还是全他力?其实都错了!没有全纯凭他力往生,也没有全凭自力往生的!因为极乐世界佛土的成就,不是阿弥陀佛自己一个人成就的,而是经由祂的愿力,使众生愿意被祂摄受;然后,当众生发愿往生极乐佛土时,极乐佛土就为发愿者再增加了一分,极乐佛土的七宝池就扩大了一分,那么你需要的清净八功德水就随之而增加了一分,接着就出生了一朵发愿往生 三摩地

2018-07-23

在极乐世界种福田时,你去供养七宝池的那些花吗?花不必受你供养!也没有谁能让你种福田、没有谁可以受你供养,因为所需之物应念即得,根本没有人缺少什么物品。但是在这里到处有福田,所以还得真心的感谢众生可以作福田让我们布施哩!如果有人来向你化缘说:如今景气这么差,您就随力、随缘,多多少少护持一点儿吧!你可别起烦恼。假使没有力量,就布施少一点;有力量,就 三摩地

2018-07-23

”(《妙法华经》卷6)当时,若是增上慢的佛门四众,遇到常不轻菩萨这样顶礼赞叹的时候,他们会诽谤辱骂常不轻菩萨,乃至拿木棍来殴打,捡瓦石来丢掷常不轻菩萨;但是常不轻菩萨遭受这样的屈辱,却从来不起瞋,只是避开走远,仍然高声对他们说:“我不敢轻于汝等,汝等皆当作佛。”经中提到,当时诽谤打骂常不轻菩萨的佛门四众,之后受报两百亿劫,都无法遇到 三摩地

2018-07-23

以前平实导师在讲解《法华经》的时候也提到,假设看见了受持此经的人(也就是证悟菩萨)有过失,不论他的这个过失是真实的还是假的!假设到处跟人宣说他的过失,就算他的过失是真的,这样到处宣说「出其过恶」的人也造了大恶业!乃至轻笑的人未来世也都会有恶报,真的要非常小心才行!如《妙法华经》卷7〈28普贤菩萨劝发品〉中云:「若复见受持是经者,出其过恶,若实、若不实 三摩地

2018-07-23

华藏海。证法性身。一得真常。永无退转故。次观五法。第一欲受菩萨戒者。先观十方一切众生。如圣人想。第二观十方一切众生。如父母想。第三观十方一切众生。如师长想。第四观十方一切众生。如国王想。第五观十方一切众生。如奉大家想。次兴三愿一愿自己三业所作功德。与十方一切众生同共。二愿我共十方一切众生。早度生死烦恼大海。到涅盘彼岸。三愿我与法界众生。通达十二 三摩地

2018-07-23

那么受五戒、菩萨戒者犯不犯戒?若以手段往生净土,是否品会下降?而世俗法说者因阳寿未尽故会入枉死城或地狱受苦,是否为凭空捏造?若无罪,那么世人因病苦、贫苦等烦恼而,是否也是他的权利?虽不鼓励,但也不应批评,人只要不想活就可以,无罪故。湘ㄩ▲蚥賭冪◎橙6ㄩ☆赻倢氪祥腕伀郫﹝睡眕嘟ˋ祥坻砑嘟ㄛ拸淪瞨陑嘟ㄛ準坻赻秪埽嘟﹝★砩佷岆佽ㄛ赻伀腔ㄛ甜羶 三摩地

2018-07-23

我们可以举例说明:譬如在藏密法中受了三昧耶戒,这叫作世间戒;因为那不是佛施设的戒法,是藏密祖师自己施设的:他们自己发明另一个行双身法而享受淫乐的大日如来,又把凡夫的花生建立为密教主,然后自己施设三昧耶戒,号称是金刚戒。但其实不是金刚,因为比烂泥滩里的泥巴还要软,死后就烂光了,根本称不上金刚;他们的三昧耶戒,我在《狂密与真密》中详细的破斥了!他们的 三摩地

2018-07-23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