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正文老师开示:禅宗在佛法中之定位(三)各位菩萨:阿弥陀佛!我们这一集要继续跟各位分享“禅宗在佛法中的定位”。我们上一集讲到说,如果不证悟自心如来藏的话,就没有办法通般若;如果不能通实相般若的话,就没有办法在三论宗,也就是说没有办法在般若宗的三论里面,产生真正的一个慧解,一定会对三论宗的般若宗产生误会。那这个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对于佛菩提没有 | admin 2018-07-22 |
|
|
正文老师开示:禅宗在佛法中之定位(四)各位菩萨:阿弥陀佛!我们今天要继续跟各位来说明的是“禅宗在佛法中的定位”。我们上一集有讲到说,有一些佛学学术研究的人,他写的书叫作《以佛法研究佛法》,来研究佛法、研究禅宗。这个在以学术研究里面的人,没有真正的证悟如来藏,甚至于因为这样子,反而堕入了密宗应成派中观的邪见里面,而成就了建立、诽谤见,也就是成 | admin 2018-07-22 |
|
|
眼见佛性者,必入别教菩萨位中进修,必不取证解脱果,故不说其所证解脱果。禅宗证悟者于佛菩提果﹙别教﹚之证量略述如下:破参明心而不退回常见意识心者,成别教七住菩萨,入位不退中;眼见佛性者,入十住中,常住不退,不论其眼见佛性境界是否因定力丧失而退失,见性之见地常在故;只须数周时间补修定力即可复见故。随于定力、慧力、性障、福德之差别,有于见性已即证世界如幻 | admin 2018-07-22 |
|
|
不知道各位菩萨注意了吗?有一个“尤善老庄”,那是因为慧远法师那个时期,是佛教初传入中国的时期,那我们在前面呢,已经跟大家有讲过,初传的时候,很多的人其实都是先以老庄来解读佛经,所以也很难可避免的就是,当时的佛教法师也通常是精善老庄的人物。那么《高僧传》也提到,大家对于法师少年时候所展露出来的这个智慧,很多人都是非常的叹服。后来因为慧远法师 | admin 2018-07-22 |
|
|
三经者:《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阿弥陀经》,若加《楞严经》之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及四十华严之《普贤行愿品》,则名五经,再加世亲菩萨《往生论》,合称五经一论。世亲之《往生论》,后由昙鸾注之,名《往生论注》,然注文中有违于论文者,解之太过所致。净土宗往昔曾有大德出世,如丰干禅师,寒山子说之为弥陀示现;亦如永明延寿禅师,非唯倡导求生极乐,亦倡宗门证悟上 | admin 2018-07-22 |
|
|
由正纬老师开示:三论宗(一)各位菩萨:阿弥陀佛!今天要继续跟大家讲《宗通与说通》“第七章、各宗地位略判”的内容。在前面的两个讲次里面,我们为大家介绍了“先行概念”跟“时代的背景”,今天要开始切入,跟大家谈一谈“三论宗”。在谈到三论宗的内容的时候,我们需要在这里先跟大家重申这一章的用意。这一章有两个用意在。第一个 | admin 2018-07-22 |
|
|
由正纬老师开示:三论宗(二)各位菩萨:阿弥陀佛!今天我们将继续上一次的内容,来跟大家谈一谈独立三论宗的一些缺失。上次我们主要谈到了三论宗里面的灵魂人物,也就是吉藏法师。吉藏法师的主要思想的根源,就是所谓的“无得”,他曾经在他的着述里面说,应该要令一切都毕竟无遗,凡是心有一毫有依有得,或是言有一句定相的话,都应该要洗除。这个是在吉藏法师在他的 | admin 2018-07-22 |
|
|
此经开演了大乘别教法中已经证悟般若之菩萨智慧,微妙甚深,非有大智不能深知、不能细说也。《维摩诘所说经》梵文原名为《Vimalakiirti-nirde"sa-suutra》,据中国各家佛典目录对于存本或佚本的记载,此经共有七种汉译本:一是东汉严佛调译《古维摩诘经》、二是三国吴支谦译《维摩诘经》、三是西晋竺叔兰译《异维摩诘经》、四是西晋竺法护译《维摩诘经》、五是东晋只多蜜译《维 | admin 2018-07-22 |
|
|
佛灭度后约七百年许,龙树菩萨依大般若经,造《无畏论》,总有十万偈,宣示藏识空性法门。后由此论中拈出八不之颂,依中道涅盘智证修断......等门,分析辨正,成立百偈,建立二十七种观门,宣示八不中道正理,即是《中论》。后复择《中论》之精要,合成十二种略观法门,宣示藏识般若中道,即是《十二门论》。后有弟子提婆论师,绍继师业,造《百论》二卷,以十品论破斥外道,一 | admin 2018-07-22 |
|
|
由正纬老师开示:密宗(一)各位菩萨:阿弥陀佛!今天我们继续来跟大家讲,《宗通与说通》“第七章、各宗地位略判”里面的密宗的部分。我们在讲这个章节的时候,一样我们强调,就是说它的重点是希望大家不要局限在一宗一派的修证,而是要全面性的修证佛法。我们接下来就先来看看密宗的背景。密宗其实是印度最晚期的佛教,它最主要是以这个“眞言”立宗,就是 | admin 2018-07-22 |
|
|
由正纬老师开示:各位菩萨:阿弥陀佛!今天我们继续来跟大家讲《宗通与说通》“第七章、各宗地位略判”。上一次讲次里面,我们谈到了密宗,不知道各位还记得吗?我们说密宗主要的三个经典,《大日经》、《金刚顶经》跟《苏悉地经》,其实这里面讲的都跟佛法无关,许多都是意识心的妄想境界,并且许多都是求鬼神的有为法。并且在这个《金刚顶经》里面,还教这个学人说 | admin 2018-07-22 |
|
|
由正纬老师开示:天台宗(一)各位菩萨:阿弥陀佛!今天我们要继续跟大家讲,《宗通与说通》“第七章、各宗地位略判”。今天的内容应该就是从天台宗开始讲起,不过在讲之前还是一样,我们一定要很谨慎地提醒大家,就是我们在讲这部分章节,乃至于我们在学这部分章节的时候,秉持的概念应该是怎么样呢?第一个就是,我们谈到了独立宗派,乃至于说以单一的一经一论当作立 | admin 2018-07-22 |
|
|
由正纬老师开示:天台宗(二)各位菩萨:阿弥陀佛!今天我们继续来跟大家介绍天台宗。上次跟大家谈到天台宗智顗大师的天台宗的思想,首先就是关于判教的部分。上次我们介绍过他的“五时八教”,那八教的部分又以其中的化法四教比较特别,也就是所谓的藏、通、别、圆。那上一次我们在讲最后的时候,也讲到圆教,圆教在智顗大师的看法里面,圆教就是化度最上利根的人。他 | admin 2018-07-22 |
|
|
由正纬老师开示:天台宗(三)+律宗(一)各位菩萨:阿弥陀佛!今天我们继续来跟大家讲天台宗的部分。我们上一个讲次里面,我们谈到了智顗大师的主要思想,其中的一个“一心三观”,我们说空、假、中的这个部分,它到底是“一而三,三而一”,或是有它的次第在呢?我们的看法是,倒是要依照不同的学人,他有不同的根性,有不同的状况,所以你要当机,要有所侧 | admin 2018-07-22 |
|
|
略述如下:一者华严时:如来于菩提伽耶道场树下始成正觉,于二十一日内,对诸大菩萨众及人间根熟之众,宣说圆教及别教之法,即是《大方广佛华严经》,以别教菩萨及佛之自证圣智境界为主。二者阿含时:二十一日宣说华严已,至鹿野苑度五比丘;由此地起始,以十二年时间,说三藏教四阿含诸经。于四阿含中,隐覆密意而说大乘,所偏显者为二乘菩提之解脱果,诱引畏生死苦之小根者入 | admin 2018-07-22 |
|
|
那这波罗提木叉,一般来说它所指的就是菩萨戒,因为是在僧团里面讲别解脱的时候,如果是以声闻戒为主要持守,菩萨戒当然就是别解脱戒。可是我们在这里要提醒大家,就是如果是菩萨道的行者,实际上是应该以菩萨戒作为正解脱戒。关于这个部分,律宗的部分要谈到它的时代背景,最主要就是源自于佛世的时候,有一位大阿罗汉叫作优波离。优波离原先是皇宫的理发师,他既然是理发师, | admin 2018-07-22 |
|
|
由正纬老师开示:律宗(二)+俱舍宗各位菩萨:阿弥陀佛!今天我们继续来看律宗跟俱舍宗。律宗我们上次讲到四部律藏,就是从优波离开始集结律藏之后,后来分成五部,其中的四部有传译进入中国地区。那四部律藏的翻译,都在东晋的前后;但真正律学开始的弘传,应该是在南北朝的时期。当时的这个状况是说,当时一般人在看佛教律典的时候,或多或少都会发现,佛教的五戒似乎跟儒家所 | admin 2018-07-22 |
|
|
波罗提木叉,华言别解脱;谓有别于声闻戒之别设戒法,能令行人达到解脱境,乃是菩萨戒也。此宗建立止持戒与作持戒,止持戒复立通戒与别戒,此皆非属本书所欲论述者。乃至此宗之行果,亦非本书之所欲论者。此谓律宗之法,本应遍在佛门一切宗派内,不应单独立派。唯持律,不成二乘菩提故;唯持波罗提木叉,亦不成佛菩提故,不得四智圆明故,乃至不得般若中观总相智故。由是故说此 | admin 2018-07-22 |
|
|
《俱舍论》的背景最主要是在西元四五世纪的时候,世亲菩萨有感于《大毗婆沙论》变得极为繁琐,所以祂就造了《俱舍论》。俱舍宗就是依据《俱舍论》而成立的纯粹的小乘的宗派,这个宗派在中国地区最盛的,其实是在玄奘大师把这个《俱舍论》重译之后,在玄奘大师的门下,有好些的弟子为《俱舍论》作了注疏,大力弘布,所以才使得《俱舍论》有所弘传。那《俱舍论》呢,总共分成九品 | admin 2018-07-22 |
|
|
若见世人杀畜生时,应方便救护,解其苦难,常教化讲说菩萨戒,救度众生;若父母兄弟死亡之日,应请法师讲菩萨戒经律,福资亡者得见诸佛,生人天上;若不尔者犯轻垢罪。】大概的意思是说:菩萨若遇缘时,不行放生护生之业行,或者父母兄弟至亲之忌日,不请菩萨法师讲戒(说法)来回向,若不尔者,即是违犯了轻垢罪。此戒摄属重戒中杀戒延伸出来之轻戒,也就是希望把不杀生改为更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