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为什么说:听《无量寿经》很容易相应契入呢?因为在世间老、病、死苦,以及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这些苦现前的时候,众生有时候感到很无奈,想要脱离的时候,突然听到说《无量寿经》里面有讲到,讲到说可以远离生死之苦,而且又有这么样庄严的依报的国土种种可以受用,而且又随时受到佛菩萨摄受,而且又是与诸菩萨众为道侣,听到这些都会心里生起向往之心。为什么呢? 三摩地

2018-07-20

另外还有第一义天,第一义天就要亲证这个涅槃实相,具有实相智慧的菩萨。这样叫做六念。可是我们仔细加以分析之后,会发觉念佛是第一个,那第二是念法----这个法是从佛口所出,所谓佛是法根、法源、是法依,法是佛所说的。那么说念僧,所要念的僧,当然是要依佛所说的法道去实际上修证,然后能够证得真正的正道解脱,那才是我们应该忆念的,所以这个僧也是从佛口所化生啊!第四 三摩地

2018-07-20

经典里面是这样写的:“若人受持一佛名号者,现世当获十种功德利益:一、昼夜常得诸天大力神将,并诸眷属,隐形守护;二、常得二十五大菩萨,如观世音等一切菩萨常随守护;三、常为诸佛昼夜护念,阿弥陀佛常放光明摄受此人;四、一切恶鬼,若夜叉、罗刹皆不能害,一切毒蛇、毒龙、毒药悉不能害;五、一切火难、水难、冤贼、刀箭、牢狱、枷杻、横死、枉死悉皆不受;六、先 三摩地

2018-07-20

经典里面是这样写的:若人受持一佛名号者,现世当获十种功德利益:一、昼夜常得诸天大力神将,并诸眷属,隐形守护;二、常得二十五大菩萨,如观世音等一切菩萨常随守护;三、常为诸佛昼夜护念,阿弥陀佛常放光明摄受此人;四、一切恶鬼,若夜叉、罗剎皆不能害,一切毒蛇、毒龙、毒药悉不能害;五、一切火难、水难、冤贼、刀箭、牢狱、枷杻、横死、枉死悉皆不受;六、先所作罪悉 三摩地

2018-07-20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上个单元,我们已经跟各位简单介绍了俱足众戒;还有就是我们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可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有一些应该要注意的事情。首先,就是对于西方极乐世界的存在,一定要信受;而且我们要信受诸佛菩萨祂们的智慧。如果我们能够信受诸佛菩萨的智慧,我们就不会只是看表相,我们也不会落到依人不依法,也不会落到对于三归依法种种的误会。所以说我们对于 三摩地

2018-07-20

所以我们来看看,在这个《佛说无量寿经》里面说:【尔时佛告阿难及慈氏菩萨:汝见彼国,从地已上至净居天,其中所有微妙严净、自然之物,为悉见不?阿难对曰:唯然,已见。……汝宁复闻,无量寿佛大音宣布一切世界,化众生不?阿难对曰:唯然,已闻。彼国人民,乘百千由旬七宝宫殿无所障阂,遍至十方供养诸佛。汝复见不?对曰:已见。……彼国人民有胎 三摩地

2018-07-20

念佛一般从持名念佛入手,修习时口中持续地念诵某一尊佛(或菩萨)的圣号。随着念佛功夫的深入,不仅口念,同时心听,达到心口合一的阶段。若继续念佛,则会由口念心听转为心念心听。心念心听是心中默念佛号的同时,观照心中佛号之音声,使不间断。若心念心听清楚分明之时,就可转入心念心忆阶段——心中默念佛号的同时想念佛。起初,以心念为主,忆念为辅,忆佛之念 三摩地

2018-07-20

而且临命终的时候,想要遇到真善知识是很困难的,在舍报前就不信真善知识、诽谤真善知识及他所说的法,舍报时当然也不信真善知识和他说的法,如何能下品往生?又因为他生前不信及诽谤的缘故,善知识又怎么可能在他临命终时来为他开示?极乐净土不摄受诽谤大乘佛法的人,诽谤大乘佛法最主要是指净土五经以及菩萨藏。菩萨藏就是如来藏,就是讲真如佛性的佛法。如果有人解说真如佛 三摩地

2018-07-20

上品上生是摄受已经证悟的菩萨,或者是淳善的大心菩萨。上品上生不坐一般的莲花,而是坐金刚莲花台而往生。往生以后立刻获得无生法忍,位在初地至八地。须臾之间历事十方诸佛,次第受记而回到极乐世界,非常迅速。上品中生是摄受不害怕第一义而尚未证悟的菩萨根性之人。因为他深信因果、不诽谤大乘、理解第一义而回向发愿往生,在极乐世界的七宝池的紫金莲花台住宿一个晚上,第 三摩地

2018-07-20

譬如说上品中生,在花里面一个晚上才闭花,开花以后见佛菩萨光明说法,七天以后得到位不退,过一小劫才得无生法忍进入初地,时间很久。上品下生的人住在莲花中,一日一夜花开,七天才能见佛,但是看不分明;犹如我们刚出生时,看见父母亲看不清楚,经过三七二十一天才能够了了分明。再经过那边的三小劫才能进入初地,得无生法忍,时间更久。中品下生,往生以后七天,才能见到观 三摩地

2018-07-20

要寻觅善知识,请善知识教导我们什么呢?教导参禅的正知见,教导我们第一义的知见,教导我们断我见的方法,教导我们怎么样修集见道的福德资粮,教导我们要怎么样发起菩萨的种性。因为这个如来藏、这个法身,是菩萨的根本,如果你不发起菩萨种性,即使你证悟了以后,也很快会退转,所以你要请善知识教导你这一些证悟法身的因缘。找到了善知识然后慢慢修学,具足这一些证悟法身的 三摩地

2018-07-20

念佛法门的殊胜,龙树菩萨在其所造《大智度论》中便有这样的开示:念佛三昧,能除种种一切烦恼,以及先世的罪业。其余的三昧,有的能除淫欲,却不能除嗔恨。有的能除嗔恨,不能除淫欲。有的能除愚痴,而不能除淫欲及嗔恨。有的虽能同时除去贪嗔痴三毒,却不能除掉过去世的罪业。而此念佛三昧,能除种种烦恼,以及先世罪业。其次,念佛三昧,有大福德善根,能够度脱众生。如果有 三摩地

2018-07-20

菩萨优婆塞戒经》<息恶品第十六>善生言:世尊!菩萨已受优婆塞戒,若有内外诸恶不净因缘,云何得离?善男子!菩萨若有内外诸恶不净因缘,是人应当修念佛心。若有至心修念佛者,是人则得离内外恶不净因缘,增长悲慧。世尊!当云何修?善男子!当观如来有七胜事:一者身胜,二者如法住胜,三者智胜,四者具足胜,五者行处胜,六者不可思议胜,七者解脱胜。云何身胜?如来身为三 三摩地

2018-07-20

如果会无相念佛,忆佛念佛之念恒存,就像《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中所说的,都摄六根,净念相继,那也是事一心。在事一心的状态里面,不会造三恶业,身口意的恶业不会犯,这个叫作事相上的戒,也叫作定共戒。当这三种念佛的三昧正定成就的时候,那就是定;在静中住于定中,动中也不离定,这叫作定力。念佛在动中修,所以有相的念佛三昧也好,无相的念佛三昧也好,只 三摩地

2018-07-20

正觉教团在平实导师的教授下,同修们相互之间都没有世俗攀缘的习性,彼此都是清净菩萨僧团的一分子,大家不必为了要建道场而四处募款,会里除了两个月一次的布萨和大悲,没有各种奇怪名目的要跑。同修们除了上课、做义工外,就各自在家好好地照顾家人,在工作岗位上尽心完成任务,不介入任何活动或社会活动,只为菩萨行的自利与续佛脉、护念众生法身慧命来努力。正因为单纯不攀 三摩地

2018-07-20

画好之后,拿到大精进菩萨那里去。大精进菩萨就是释迦牟尼佛的过去生。当他看到那一张画像的时候,心里面欢喜得不得了。心里面欢喜,嘴巴就讲话了,他说:「如来的形像,他的微妙、相好,竟然好到这个地步,何况是如来真实的法身以及报身,应当更殊胜,称为正偏知身。」正偏知是一切智,无所不知称为正偏知,正偏知的本体更不可思议。因此又发了个大愿:「愿我来世可以成就这样 三摩地

2018-07-20

九品往生表一依《三乘菩提之念佛法门》整理 往生需要的条件往生时接引的佛菩萨及称叹往生时的坐台上品上生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复有三种众生,当得往生。何等为三?一者慈心不杀,具诸戒行;二者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三者修行六念,回向发愿,愿生极乐佛国。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摄受已经证悟的菩萨或者是淳善的大心菩萨。西方三圣接引阿弥陀佛如来与观 三摩地

2018-07-20

在真正的里面不会有邪愿,为什么?因为诸佛菩萨都是利益众生,从来对众生不起任何一丝一毫想要加害的心。那我们知道在宗教界确实有一些宗教它是有这种邪愿的:譬如有一个宗教它就有这种修法,他们的修法叫作息增怀诛,这个息增怀诛里面的诛法就是去诛杀他人。也就是说他对于其他人如果他觉得不满意,他就可以进行他们的仪式,然后他们就会驱使鬼神去把另外一个人杀害。那我们从 三摩地

2018-07-20

修学无相念佛或修定的过程,还是会有妄念,会分散忆佛或者安住于一境的定心,那要如何看待呢?在心如果散乱的状况下,我们就没有办法止静;当我们打着妄想,我们就没有办法好好的忆佛,那么这个散乱会有哪些样状呢?我们来藉着无着菩萨的分类,略为了解一下。无着菩萨他把修定时,会造成心的散乱状况分成五类。无着菩萨说:“心散乱,有其五种:一、外心散乱。二、内心散 三摩地

2018-07-20

普贤菩萨十大愿王的第一愿王是礼敬诸佛,长期来看,一生中拜佛千、万小时不算太多,但伤到脊椎的机率也就高了。短期来看,在禅三中连续拜佛六十小时,无论开不开悟,腰酸背痛的体验恐怕不能幸免。萧平实老师教授拜佛的原则是要:松、静、匀、缓。松的定义是任身体自然、肌肉放松。学员若弓背拜佛,脊椎骨间之骨盘与轫带后拉前压,背部弓成圆圆的弧形,强迫改变了脊柱本来放松的 三摩地

2018-07-20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