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因为你心里面也不断地在观这苦乐的因缘,乃至于你尽未来际都不会和这位众生再起种种的恶因缘,这样不是很好吗?所以应当想:众生因为无常,他自己受到苦,所以他有苦难以度过,所以会对我们作种种瞋恚无理的行为;你应当想:他因为受了很严重的病----这个三界法的贪爱的病,这个病对众生来说是不可医治的。所以我们既然要免除这三界的痛苦,就应当去想:我对于一切的境界,应当 | admin 2020-02-21 |
![]() |
而出世间忍,则是指能够安忍于对三宝的正信,安忍于戒法,安忍于布施、多闻、智慧,并且具有正知见不会产生错误的观念。能于三宝生忍,对于世间人的大声辱骂乃至毒打等事、对于贪瞋痴也都能安忍不犯,并且还能忍受世间人难以忍受的恶事,很难作的布施也能努力去作,这些都叫作出世间忍。而法忍可分为:无生忍和无生法忍两种。无生忍在三贤位的菩萨----七住位开始就有了无生忍, | admin 2020-02-21 |
![]() |
所以说,金转轮圣王的福报大小,是远超过我们在这个世界中所能够观察或了解的,当然更超过那些常常觉得自己在这一个人类世界中是很了不起的人们。那么也许有人会想到说:世尊的福报,到底可以函盖多大的范围?《长阿含经》卷18中,佛开示说:一尊如来所教化的范围,是一个三千大千世界;而我们这个娑婆世界,也是一个三千大千世界。《大方广佛华严经》中卷12之中提到说:诸佛子 | admin 2020-02-21 |
![]() |
但是还有一种情形就是说,透过观察这个镜子上面的影像,是生生灭灭的、是起起落落的,知道说镜子上面的影像不可能永远存在的,是会有生灭的,有生灭那就不实啊,所以说他知道镜子当中的影像是生灭不实的,但是他没有看到那面镜子。其实这个情形不难理解,假设有一面很大很大的镜子,大到我们看不见它的边缘,那这个时候,镜子里面的影像常常就会被人家误以为是真实的影像。那么 | admin 2020-02-21 |
![]() |
念佛对一个学佛人来讲是很重要的观念,也是很普通的观念,几乎每一个学佛人都会自认为知道什么是念佛,但是念佛也是佛门当中普遍被误解的一个观念。一般人总以为说念佛是老公公、老太太他(她)们念的,会认为说自己是有学识、有经验,自己的聪明智慧不屑于去念佛,所以他们轻视念佛法门;修学净土的人通常会以为说口中或者是在心中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样不断的去唱诵就是念佛 | admin 2020-02-21 |
![]() |
在佛法内容的主轴三乘菩提当中,无论是以佛菩提般若智慧,或者二乘声闻菩提的解脱智慧,同样都要面对生命中一个根本的严肃课题:那就是如何透过佛法的修习来解决生死的问题?如何挣脱无始以来生命在世间系缚、六趣轮回无穷尽的苦?所以我们应从透过佛法的智慧,正确地认识生命的本质开始,清楚且正确地观察生命中苦的现象、苦不断形成积集的过程、苦灭解脱的涅槃境界,以及如何 | admin 2020-02-21 |
![]() |
诸比丘!其诸胎生金翅鸟王,若欲得取卵生龙者,实时飞向彼居咤奢摩离大树东枝之上,下观大海,即以两翅飞扇大海,水为之开二百由旬,因而衔取卵生龙出,随其所食。又复胎生金翅鸟王,若欲搏取胎生龙者,即便飞向彼居咤奢摩离大树南枝上,下观大海,即以两翅飞扇大海,水为之开四百由旬,遂便衔取胎生龙出,随其食用。诸比丘!其诸胎生金翅鸟王,唯能取得卵生诸龙及胎生龙,随其 | admin 2020-02-21 |
![]() |
)但往世一切的事情和种子都存在第八识如来藏中,但意识无法接触第八识如来藏中的种子,所以我们不会记得前世和往世的记忆,只有意根可以随机地接触到第八识如来藏中的种子,但意根的了别很差,也不知道是什么事情?除非意识的敏锐度很高和智慧不错反观自己而发现!因为意根无法反观,只能靠意识常常反观自己和做合理的推测。所以为什么菩萨可以没有宿命通知道往世的事情?就是 | admin 2020-02-21 |
![]() |
但是禅师们说没有杀人,菩萨们说杀人是三轮体空,其实是从理上的现观来说的。也就是说,那个是人家证悟了如来藏,从如来藏来看五阴的念念生灭,而说众生被杀了其实没有被杀,那是从如来藏实际来看的。但是误会了佛法的人,用事相来解释实相的真实道理,而造就了杀生业后,又狡辩说一念不杀,就没有杀业了。但是事实上,事上杀业其实已经毕竟成就了,因为根本罪成就、方便罪成就 | admin 2020-02-21 |
![]() |
诸位菩萨已经能够信受如来藏正法,因此对于这些道理就能够深信不疑,同时自己也能够配合正知见,在自己的五阴世间与生存的器世间中来逐渐观行与验证这个道理。大家都知道五阴就是色、受、想、行、识,以这五种法来描述与表显有情身心,可以很容易让大家了解有情的内涵及特性。譬如在《大乘阿毘达磨集论》卷一中的开示:【何因蕴唯有五?为显五种我事故,谓:身具我事,受用我事 | admin 2020-02-21 |
![]() |
(太虚大师《三宝歌》)上面大略说明器世间形成的道理,相信诸位观众,就可以有一个大略的了解。然而在古代某些修行者,因为知见错误的关系,以为第一位出生到初禅天的众生,也就是大梵天王,以为他是造物主,以为他也能够出生其他初禅天的众生;因为在他之前那个初禅天,没有其他众生存在,大梵天王突然在那里第一个化生,接着后面才有其他天人接着化生,因此便会有这样错误的 | admin 2020-02-21 |
![]() |
那为什么我们会有以这个太岁星为最主要的、主宰祸福的一个观念呢?这个就是因为,我们对于五阴世间形成的真相,还有器世间形成的真相不明了,所以才会执著于说:有一个东西能够主宰我们的命运;那这个就是来自于邪见。来自于什么样的邪见呢?来自于我见的邪见。这个我见的邪见其实就是因为不明五阴虚妄,执著五阴为我;以五阴为我,辗转的再去攀缘外器世间的这一部分,以为有一 | admin 2020-02-21 |
![]() |
这样的错误认知是因为对于事情的观察不完整。因此后来经由慈悲的世尊加以导正他们的错误知见,大家才能了解,其实无论世界或众生都是因为业力的关系才能出生,而不是大梵天所造。......事实上类似这种由一位有情创造世界或众生的观念,也存在于其他的宗教之中。这样的错误观念,大多是由于不知道一切众生都有各自不生不灭的如来藏之缘故,乃至现代科学家在研究宇宙万有起源的时 | admin 2020-02-21 |
![]() |
虽然大多数佛子都是自愿发心受戒的,但是因为在五浊恶世修学佛法,有许多的障碍因缘,也有许多外境的,同时到处都充斥着种种错误的邪见;因此,如果有些方法或观念,能够帮助我们比较容易持戒不犯,那对于大家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助力。我们来看在《优婆塞戒经》卷6中的开示:善男子!有智之人既受戒已,当观三事不作恶行:一者自为,二者为世,三者为法。(《优婆塞戒经》卷6) | admin 2020-02-21 |
![]() |
……是故,诸比丘!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麤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非我、非异我、不相在,如是观者是名正慧;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杂阿含经》卷6)以上世尊特别在指出本际时,同时宣说五阴非我、不异我、不相在。这一段经文的意思是说:那个时候世尊告诉诸比丘,到底是在什么地方,这个事相存在的缘故?是从什么地 | admin 2020-02-21 |
![]() |
今天我们所要探讨的题目是:人死后如果没有投胎的话,是否就变为鬼?在国人的传统文化里面,有一部分的人有人死为鬼的观念。例如:在古代《说文解字》这本书里面,鬼有人所归为鬼这样的意思。因此认为人死后的归趣就是鬼道,这样的说法是古人对于生死现象的一种观察与推论而得到的结论;但是因为缺乏正确的佛法知见,也没有办法对于六道轮回现象有完整的观察,因此便有人死为鬼 | admin 2020-02-21 |
![]() |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2佛开示说:【善男子!父母恩者,父有慈恩,母有悲恩。母悲恩者,若我住世于一劫中,说不能尽。】(《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2)父亲于子女有慈恩,母亲于子女有悲恩。母亲的悲恩,纵然佛住世一劫,说也说不完。《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2接着开示说:【若善男子、善女人,为报母恩,经于一劫,每日三时割自身肉以养父母,而未能报一日之恩。】(《大乘本生心地 | admin 2020-02-21 |
![]() |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佛告诉韦提希夫人说:想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应当要修三福净业,三福净业中的第一个就是孝养父母……。接着佛又开示说:三福净业是三世诸佛的净业正因。三世诸佛之所以成佛,不能离开三福净业,三福净业中的第一个就是孝养父母。《贤愚经》卷1佛开示说:慈心孝顺供养父母,计其功德,殊胜难量。所以者何?我自忆念过去世时,慈心孝顺供养父母 | admin 2020-02-21 |
![]() |
我们不妨想想看:在这无尽的生死轮回过程中,为什么我们能够互相成为父母、眷属和子女呢?这当中一定有相当深厚的因缘在里面,也有许多修行的功课含藏在其中,我们如果能够先建立这样的观念,许多教养子女上的难题,自然也就可以迎刃而解了。那有情要互为父母子女需要哪些条件呢?《瑜伽师地论》卷1中说:中阴身要入母胎时,必须要有三个条件,也就是母亲正好在排卵期,这个时 | admin 2020-02-21 |
![]() |
经由前面几集节目的说明,相信电视机前面的观众们,都已能够明白佛教戒法中的逆罪,是极重的恶罪。造作了逆罪,就要下堕阿鼻无间地狱中,受极为严苛而惨痛的罪报。然而五逆或七逆罪各个逆罪之间,彼此还是有轻重之别。乃至每一逆罪的成就程度不同,也会有轻重之分。逆罪轻重罪报的种种差别,就是这一集节目所要探讨的内容。释迦牟尼佛在菩萨《优婆塞戒经》中开示说:【是五逆罪 | admin 2020-02-21 |